時間已經進入到酉時了,那個血紅的太陽終於打算迴家了,隻是大戰還未終止。明軍右翼為了能與漸退的左翼保持協調,也放棄了微弱的優勢,漸漸的後退。而戰場南麵的清軍由於剛剛從高壓中解脫,也隻是對明軍略微跟進,維持著己方陣型的穩定,這裏現在能看到的一些戰鬥,隻是這些清軍同對麵的明軍稍微比劃比劃做做樣子罷了。
趙光瑞的騎兵是從左夢庚的隊伍後方退出來的,他怎麽會忘了他的長官孟喬芳還被明軍包圍在後方呢?此刻戰爭的勝負甚至任何什麽機會對趙光瑞都不重要,他必須馬上去支援孟喬芳。如果不是明軍的援兵一次又一次的到來,現在的清軍早就贏得了這場戰役,沒想到剛剛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卻忽然間變成了己方的主帥被人家包圍。趙光瑞帶領著騎士們又在戰場上兜了個大圈子,跑到了明軍的後方。隻可惜這次不是為了攻擊,而是救人。
這支包圍著孟喬芳的明軍也發現了這支總是在戰場上忽東忽西的的騎兵。他們知道一旦被這支騎兵纏上,自己會是什麽樣的一種結局。所以他們很禮貌的,甩掉了與孟喬芳的接觸,繼續後撤。隻是這一次的後撤是有限度的,在他們眼裏,隻需要擺脫掉那些騎兵,但是還沒有忘了自己的主力還在戰場、軍法也還是有效的。孟喬芳沒有追擊,這些明軍結成防禦陣型與孟喬芳和趙光瑞保持在了一定的距離,他們在等待著趙光瑞再次對自己前方的友軍出手後,這些明軍就會跑到趙光瑞屁股後邊做第二個陳友龍。
看著明軍已經撤去了,孟喬芳真是驚魂未定啊,剛剛逃出生天、獲得了些許喘息的他對杜梅訴苦道:“這支明軍的戰鬥力確實不錯,某家就差一點便兩世為人了。”杜梅問道:“大帥,咱們是否再反攻一次呢,我看這明軍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他們已經投入了所有的預備隊,就連揚州城上的守軍也是稀稀拉拉的沒剩下多少了,如果再攻一次能成功的話,也許揚州城也可以被我們拿下來。”
孟喬芳眼看著已經日暮西山的天空,他的心中便再沒有對一場勝利的過分苛求了。他語音舒緩,仿佛不是在迴答杜梅,而是在暗自慨歎:“嗨!眼前的明軍並沒有形成潰敗,我們隻有先和趙光瑞從明軍後方擺脫出來,才是穩妥的。時間的原因以及體能的原因都不允許這場戰鬥再繼續下去了,而且時已至此,我軍也無法在天黑之前消滅這支明軍了。群狼虎視之中的險地,也不宜久留,撤吧、撤吧,這一撤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再迴來。”
孟喬芳的自言自語被杜梅聽到了,這讓杜梅以為孟喬芳是要丟下友軍脫離戰場。“大帥,我們要撤向那裏?”孟喬芳看了看他說:“當然是先撤向後陣啦,你以為是那裏?難道是迴家?”
孟喬芳和趙光瑞撤到了己方陣線的身後,都到了安全地帶,清軍收兵的號角也開始吹響了,所有的明軍也都默契的放棄了追擊。這一聲悠長的號角讓參戰雙方的所有人都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兩軍都各自收兵,無心再戰了,今晚是大家迴去****各自傷口的一夜。
傷口最多的肯定是王進才了,戰鬥前11萬人的隊伍,如今隻剩下人,而且這些人此後也奉命撤離了戰區,到後方進行從新整編,朱四這個大明的皇帝對這些義軍也是有點心存愧疚的,他同意了王進才的建議,發給了這些起義軍不少銀子,並允許他們憑借各人意願對這支軍隊進行遣散,最後留在王進才身邊的隻有3000人。
而王進才卻似乎對這一結果非常滿意,在同王允才兩人間喝酒時的交談中,他是這樣評價的:“這群丘八終於不歸老子管了,誰愛管誰管。有這群丘八在,老子也打不了勝仗,沒有這群丘八在老子還能多活十年。而且咱也真的不是那塊料,讓俺老王指揮十幾萬大軍,也真是抬舉咱了。如今管著幾千人兒就挺好,日後靠著這些人馬再打幾個勝仗,不愁再沒有好日子過啦。”
這場戰役後剩餘兵力最少的還不是他,而是王允才,而王允才的迴答也比較看得開:“你就算不錯啦,我那曾經的人,如今還不到戰鬥開始前的零頭,隻有2700人。還有禦營的陳友龍部此戰也損失了人,不過他剩餘的兵力尚有人。這一場揚州大戰,我們明軍共犧牲人,實在是不少啊。隻是沒有料到聖上竟然同意你在戰後遣散掉人,咱們大明如今難道已經富裕到這步田地了?要真是咱們大明如今這麽富裕了,那麽你我就不用著急,日後真正的強軍一定會有你我兄弟的份兒。”
王進才也在點頭同意著王允才的看法:“是啊,好日子一定會有的,你我的幾場戰鬥,聖上會看得見的,尤其是這次的淮揚大戰,他老人家就在城頭上看著,縱使千難萬難,你我二人憑借著如此的人馬也沒有給咱大明國朝丟大人對吧。”王進才說的還是實話,隻不過最後一句最為正確,沒有把人丟大,但是卻已經丟到家了。幾次三番的大潰敗還不算丟人,那麽這王進才的臉皮也真是厚的可以。要不怎麽經此一戰,他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損失,也沒尋死覓活,還樂嗬嗬的喝小酒呢?這二位就應該是傳說中打不死的小強吧?
王進才喝幹了杯中酒,笑嗬嗬的又說道:“在兄弟的眼裏,你我的人馬是整個大明軍中戰鬥力最差的部隊,就算是你的人馬也比咱手中的那十幾萬豆腐渣部隊強上那麽一點兒吧。”兩人有說有笑,這時酒菜也已經擺齊了,兩個靠著各自很難為情的實力勉強挨過了一場大戰的將軍,談笑間喝著小酒,度過著群星聊賴的夜晚。
趙光瑞的騎兵是從左夢庚的隊伍後方退出來的,他怎麽會忘了他的長官孟喬芳還被明軍包圍在後方呢?此刻戰爭的勝負甚至任何什麽機會對趙光瑞都不重要,他必須馬上去支援孟喬芳。如果不是明軍的援兵一次又一次的到來,現在的清軍早就贏得了這場戰役,沒想到剛剛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卻忽然間變成了己方的主帥被人家包圍。趙光瑞帶領著騎士們又在戰場上兜了個大圈子,跑到了明軍的後方。隻可惜這次不是為了攻擊,而是救人。
這支包圍著孟喬芳的明軍也發現了這支總是在戰場上忽東忽西的的騎兵。他們知道一旦被這支騎兵纏上,自己會是什麽樣的一種結局。所以他們很禮貌的,甩掉了與孟喬芳的接觸,繼續後撤。隻是這一次的後撤是有限度的,在他們眼裏,隻需要擺脫掉那些騎兵,但是還沒有忘了自己的主力還在戰場、軍法也還是有效的。孟喬芳沒有追擊,這些明軍結成防禦陣型與孟喬芳和趙光瑞保持在了一定的距離,他們在等待著趙光瑞再次對自己前方的友軍出手後,這些明軍就會跑到趙光瑞屁股後邊做第二個陳友龍。
看著明軍已經撤去了,孟喬芳真是驚魂未定啊,剛剛逃出生天、獲得了些許喘息的他對杜梅訴苦道:“這支明軍的戰鬥力確實不錯,某家就差一點便兩世為人了。”杜梅問道:“大帥,咱們是否再反攻一次呢,我看這明軍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他們已經投入了所有的預備隊,就連揚州城上的守軍也是稀稀拉拉的沒剩下多少了,如果再攻一次能成功的話,也許揚州城也可以被我們拿下來。”
孟喬芳眼看著已經日暮西山的天空,他的心中便再沒有對一場勝利的過分苛求了。他語音舒緩,仿佛不是在迴答杜梅,而是在暗自慨歎:“嗨!眼前的明軍並沒有形成潰敗,我們隻有先和趙光瑞從明軍後方擺脫出來,才是穩妥的。時間的原因以及體能的原因都不允許這場戰鬥再繼續下去了,而且時已至此,我軍也無法在天黑之前消滅這支明軍了。群狼虎視之中的險地,也不宜久留,撤吧、撤吧,這一撤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再迴來。”
孟喬芳的自言自語被杜梅聽到了,這讓杜梅以為孟喬芳是要丟下友軍脫離戰場。“大帥,我們要撤向那裏?”孟喬芳看了看他說:“當然是先撤向後陣啦,你以為是那裏?難道是迴家?”
孟喬芳和趙光瑞撤到了己方陣線的身後,都到了安全地帶,清軍收兵的號角也開始吹響了,所有的明軍也都默契的放棄了追擊。這一聲悠長的號角讓參戰雙方的所有人都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兩軍都各自收兵,無心再戰了,今晚是大家迴去****各自傷口的一夜。
傷口最多的肯定是王進才了,戰鬥前11萬人的隊伍,如今隻剩下人,而且這些人此後也奉命撤離了戰區,到後方進行從新整編,朱四這個大明的皇帝對這些義軍也是有點心存愧疚的,他同意了王進才的建議,發給了這些起義軍不少銀子,並允許他們憑借各人意願對這支軍隊進行遣散,最後留在王進才身邊的隻有3000人。
而王進才卻似乎對這一結果非常滿意,在同王允才兩人間喝酒時的交談中,他是這樣評價的:“這群丘八終於不歸老子管了,誰愛管誰管。有這群丘八在,老子也打不了勝仗,沒有這群丘八在老子還能多活十年。而且咱也真的不是那塊料,讓俺老王指揮十幾萬大軍,也真是抬舉咱了。如今管著幾千人兒就挺好,日後靠著這些人馬再打幾個勝仗,不愁再沒有好日子過啦。”
這場戰役後剩餘兵力最少的還不是他,而是王允才,而王允才的迴答也比較看得開:“你就算不錯啦,我那曾經的人,如今還不到戰鬥開始前的零頭,隻有2700人。還有禦營的陳友龍部此戰也損失了人,不過他剩餘的兵力尚有人。這一場揚州大戰,我們明軍共犧牲人,實在是不少啊。隻是沒有料到聖上竟然同意你在戰後遣散掉人,咱們大明如今難道已經富裕到這步田地了?要真是咱們大明如今這麽富裕了,那麽你我就不用著急,日後真正的強軍一定會有你我兄弟的份兒。”
王進才也在點頭同意著王允才的看法:“是啊,好日子一定會有的,你我的幾場戰鬥,聖上會看得見的,尤其是這次的淮揚大戰,他老人家就在城頭上看著,縱使千難萬難,你我二人憑借著如此的人馬也沒有給咱大明國朝丟大人對吧。”王進才說的還是實話,隻不過最後一句最為正確,沒有把人丟大,但是卻已經丟到家了。幾次三番的大潰敗還不算丟人,那麽這王進才的臉皮也真是厚的可以。要不怎麽經此一戰,他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損失,也沒尋死覓活,還樂嗬嗬的喝小酒呢?這二位就應該是傳說中打不死的小強吧?
王進才喝幹了杯中酒,笑嗬嗬的又說道:“在兄弟的眼裏,你我的人馬是整個大明軍中戰鬥力最差的部隊,就算是你的人馬也比咱手中的那十幾萬豆腐渣部隊強上那麽一點兒吧。”兩人有說有笑,這時酒菜也已經擺齊了,兩個靠著各自很難為情的實力勉強挨過了一場大戰的將軍,談笑間喝著小酒,度過著群星聊賴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