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入西安城的明軍猶如大海一樣的洶湧,他們踐踏起的浪花已經多過了天上的雨水。孟喬芳的副將趙光瑞跑到了李國翰身邊說道:“將軍,快撤吧,東城外隨時可能會被明軍包抄,到了那時,我們將再難逃生啦!”可李國翰依然還在拚殺,他似乎沒有聽見趙光瑞的話,趙光瑞隻有拿出孟喬芳的令箭對他喊道:“總督孟大人叫將軍您立刻撤退!”


    不甘心的李國翰到底還是退出了亂戰。收起了黑旗雙刀、緊握著雙拳的他,對遠處發出了唿喊:“劉溫甫(劉文秀的字)!別忘了你我的約定,今日一戰未完,他日必將相見。那時你我定要再決高下!你必須要記住這個約定!他日我們還有一戰!”


    李國翰不甘心的喊聲不知道劉文秀有沒有聽到,馬進忠到是聽得清清楚楚,他白天剛剛搶來的青龍偃月刀已經徹底廢掉了,連刀柄砍殺的都有些彎曲了。當他聽到李國翰的呐喊時,氣得跳著腳的向李國翰罵道:“姓李的,你敢跑!給老子迴來!你馬大爺一定會親手捉住你,將你碎屍萬段,再收起來你的碎肉拿去喂豬!”


    不遠處的孟喬芳也聽到了李國翰的唿喊,隻是他此時已將更多的心思留在了對這座城池的不舍之中。在他的失落裏,有對兩個王朝的爭奪戰最後結局的迷茫。“明軍真的不算能打,他們中的更多人隻是拿起了一件武器的農民。他們沒有盔甲、沒有馬匹、甚至沒有軍糧。可是他們在這場戰鬥中所體現出的戰鬥意誌和搏命的決心真的是和以往不同了。和這樣的一支敵人作戰,大清最終還真的能夠獲勝嗎?”


    在孟喬芳的自言自語中,清軍已經在撤離西安,撤離了他們在關中的最後一個城。雨夜的西安守城戰,讓他們又損失了2000人。此時迴望這西京的風華,很是傷懷的孟喬芳默默的吟唱起一首他早已忘記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寫的詩。“前秋長安春,今春長安秋。節物自榮悴,我有樂與憂。”他忘記了這首詩的年月、忘記了作者、卻永遠也無法忘記它的內容。


    黑夜、冰雨、行人,敗退下來的士兵一直就這樣的走呀走,可他們又能去哪呢?整個陝西都快丟盡了,除了長城和幾處關隘,他們已經再沒有一處城池可以落腳了。那些目前還屬於己方的關隘在西麵,可明軍也在西麵。無奈之下,隻好先順著渭河向東走吧,走一步算一步,找個地方能夠渡河再說,此後愛去哪裏就去哪裏吧。


    路越走越遠了,還是漆黑的夜,還是冰冷的雨,身後已沒有追兵,其實追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存在於這支流亡的隊伍中,人們情緒上的那種迷茫。再迴頭看一眼那已經漸行漸遠的城,想到了一句“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李國翰不由的苦笑,臉上卻不知是雨是淚。


    無論這來時的路有多遠,此時終歸要迴去了;無論留在戰場的那些戰友們曾經是多麽的壯碩與豪邁,此時那些笑容都已凝結在了泥土和血水之中。那必勝的信念和勝利時的唿喊、還有被拋棄的戰鼓,當然還有戰友們倒下時的唿喚。就讓這一切就都留在生者們最深的記憶裏吧。


    大軍渡過渭水了、天也漸漸的亮了、雨仍然還在下,下的好煩好煩。渭河的橋邊有一名釣叟,披著蓑笠、蕩著孤舟,不時還向這些正在渡河的大軍瞟來幾眼,隨後又徑自望向了他手中的魚竿。此時雖無寒山雪,卻是長天一色渡中流,更有如雪的蘆花載滿舟。想問江上太公何處去?笑道煙波依舊漢時秋。


    走吧,走出去吧,隻要還活著,人生依舊是精彩的。在此渡過了渭水,他們繞了一個大彎兒,又折返去向了西安以北。馬進忠沒想要放過他們,他依然還在追擊。隻是他的追兵本以為清軍會東去潼關或者韓城,結果被清軍這一個折返甩出去好遠。大雨洗刷掉了潰兵的足跡,騙了一輩子人的馬進忠到底還是被敵人騙過了一迴。


    明軍在西安的攻城戰中又損失了萬餘人,但是陝西的明軍此時已經太多了,孟喬芳又因為在北去路上的延安府義軍人數眾多,他們被迫又向北走了一路打了一路。他們如今也沒有糧食了,部隊再這樣戰鬥,終歸會被一群鄉民們殲滅的。那將會是他們的恥辱,避開這些起義軍吧,能避開就不能再作戰了。


    於是,孟喬芳帶領著人馬忽然折向了西北,跑去了慶陽府,去向了此時還屬於他們的蕭關。在那裏有清軍在蕭關的守軍2000人,他們終於在那裏得到了最需要的給養,但是此地已不宜久留,經過片刻的修整後,他們還必須再次撤離,因為追兵依然在一刻不停的逼近著。


    蕭關的守軍此後也歸入了這支更像是逃難的隊伍。這支清軍最終幾經輾轉跑到了寧夏鎮,在那裏他們又打跑了當時正在攻打此鎮的歸屬於劉體純部的義軍。接著孟喬芳又收攏了在寧夏鎮的600多守軍,然後他們越過了長城,走入了茫茫大草原。即使是蒙古人也會對清軍非常忌憚的,可這群陝北的鄉巴佬竟然把他們當做了獵物,並一直追殺個沒完沒了。


    好在這個時候的蒙古人早已被多爾袞在山西的數十萬大軍嚇得逃了個要多遠有多遠了,連漠北的牧場也隻能讓他們戰戰兢兢的不敢放牧,這讓孟喬芳和李國翰的隊伍沒有遭受任何的阻攔。他們靠著從寧夏鎮帶來的屯糧,橫穿過了戈壁和蒙古大草原,繞道去了大同,隻是當他們到大同時候,那已經是順治七年七月初了。


    這時,多爾袞已經處理完了多鐸的喪事,率領著那支無敵的大軍兵圍大同一個多月了,這是他第二次圍攻大同。看到陝西清軍如此的狼狽,多爾袞深知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已經做到了該做的一切。不能忍心將他們繼續留在戰場了,多爾袞命令孟喬芳和李國翰部一同迴遼東修整、去那裏補充些兵員。


    至此陝西的戰鬥已經全部的結束了,明軍終於占領了整個陝西及這裏所有的城池和關隘。可西北的大戰仍然在山西持續著。西嶽華山的故事我們講完了,咱們來日再去北嶽恆山遊覽一番,那裏的戰鬥還將繼續著。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偉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漄行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漄行知並收藏南明偉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