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豚看了張良一眼,看出了張良眼神裏的疑惑。


    他心中歎息,這大概就是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由來了吧!


    似這等高高在上的士族子弟,豈能明白民間的水深火熱。


    就像是今年秋種,青豚帶著一應後宮與諸多朝臣,去郊外視察冬耕的情況。


    張良見到百姓們都將褲腿挽起來,露出大半個大腿,在地裏耕種。


    張良覺得有王妃們在場,便開口要南陽府尹告知百姓放下褲腳,聲言不雅瞻觀。


    青豚一笑了之,並未斥責與他。


    他笑吟吟的要張良幫自己扶犁,親自下場耕種一番。


    張良看著到處都是豆梗草屑的田地,卻是纏緊了束腿,用衣裳將自己報的嚴嚴實實的。


    而青豚,則是宛如老農一般的脫下木屐,挽起褲腳,將外袍纏在了腰間。


    古時候君王都是要下田耕種的,好給百姓們做一個表率。


    當然,也不會真的有君主會幹這個玩意,在漢朝之前,君主們都是世襲的貴族,縱然是劉邦,也是亭長起家的。


    因此,村民們推舉年齡最大的老者為君上牽牛,好讓君主扶著犁走上一段,就算完事了。


    百姓們做好了君上耕的深淺不一、歪歪扭扭,甚至做好了複耕的打算。


    哪裏知道青豚這個不過二十多歲的君主,就像是一個老農那邊,耕出來的田地,筆直的就像是尺子量的一般。


    這一下,讓朝臣們和農人們紛紛大驚,繼而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唿。


    對於大臣們來說,陛下通曉農事,才不會在農忙時節,出什麽幺蛾子。然後耽誤了農業,這樣才能收到賦稅。


    對於百姓們來說,一個君主會耕田,懂農活,這就代表著君主知道農人們的辛酸,才不會大發徭役、耽誤了耕種。


    就在朝臣們以為青豚會放手,讓朝臣們去做個樣子的時候。


    哪知道,青豚讓老者牽牛走了一段之後,便將犁交給了張良,然後在一邊提點著張良應該如何做。


    張良哪裏做過農活,這麽一番下來,卻是歪歪扭扭的,甚至好幾次倒了犁,若不是牽牛的老農有足夠的經驗,怕是張良就要受傷了!


    待青豚喊了停,張良這才看到自己下身的裳都已經沾滿了泥漿。


    雖然旱地的耕種並不需要太多墒,甚至若是剛剛下了雨,土地太黏,反倒是不利於耕種。


    但是,秋日裏的草梗還是帶著草漿的,這斷裂的草杆冒出的草漿,打濕了張良的衣衫,然後又沾染上泥土……


    張良就像是跳進了泥坑一般……


    張良看著自己身上的泥漿,又看著青豚不過是在河溝裏洗淨了腿上的泥土,然後穿上了木屐,就看不到髒亂。


    他淩亂了……


    張良幾次躍躍欲試,想要提議返迴城內,或者他自己鑽入馬車裏,但是青豚好似沒有看到他的窘迫一般,卻是自顧自的帶著諸臣繼續在田埂上遊走著。


    此後,青豚曾經私下裏詢問張良,可曾知道禁止百姓光腿錯在了哪裏?


    張良這才明白青豚的苦心。


    隻是他一個富家子,當時隻是感到了惱羞……


    高高在上的青豚,看了張良一眼,正是因為這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家子,才會提起那般愚蠢的提議吧!


    青豚長歎一聲,輕咳一下,諸臣立刻噤聲。


    “寡人曾經聽聞這樣一個故事!”


    青豚朝史官示意一下,史官立刻奮筆疾書,開始記載起來:王五年,冬月丙巳日……


    “在很久之前,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國度,國君名喚惠,當時天下大亂,因為戰亂百姓衣食無著,凍餓而死者無計其數……”


    眾人心中一稟,知道這是陛下在托借古名,來喻令他們了。


    史官看了青豚一眼,古史上並沒有這個君主啊!


    史官有意替換一個真實存在的君主,心中又想了想便著實記載了。


    “後來有大臣諫言道民生多艱,請求王上的應對辦法。


    惠王道:百姓沒有吃食,何不食肉糜?”


    史官心中一顫,這才明白陛下的用意,於是在故事的結尾寫到,其時陛下與重臣談論百姓冬日無衣、無食、無屋事關重要,然則有官吏不懂,陛下托借古人,曉瑜眾官……


    諸臣心中一顫,這才明白青豚這是在借著將故事,來告知他們百姓的重要性的。


    甚至,陛下這是不滿於有些官員不懂民事,不知民生,這才在借機敲打呢!


    張良心中大動,他知道陛下這一次針對的就是自己。


    張良長歎一聲,自己所長,在與謀略四方,而與陛下相比,陛下文韜武略無一不精,卻是將他的光芒死死的壓住了。


    若是以安民事,他不如陳平,以軍事,他更是不如在場的諸將,負責後方的糧草統計,安定民心,張良知道自己甚至還不如張仲。


    張仲那小子雖然本事不強,但是勝在肯吃苦,虛心,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何時改進何時該退,而自己……


    張良心中苦澀,若不是陛下無意一統天下,隻是致力於海外之土,怕是他張良早就被束之高閣了!


    青豚敲打一聲,便不再多言,其實對於他來說,朝臣們若是都太為能幹,反倒不是一件好事。


    這才是為何曆史上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身邊總是有著幾個出了名的奸臣的原因。


    這就是鯰魚效應啊!


    青豚微微挪了挪姿勢,暗中打定主意要將桌椅床榻等都給鼓搗出來,好解放自己的雙腿。


    他臉上卻是和薰若春日陽光:“諸卿,楚王投效寡人,寡人卻是要有表示,諸君以為楚王負芻當安置於何處,才為妥當呢?”


    虎這廝雖然是軍方的大佬,但是這廝太為奸詐,能不動腦的事情,他是一點也不想動。


    聞言他笑道:“臣素來魯莽,這事臣下卻是不大懂得的!”


    你魯莽個屁!


    眾人心中腹誹,若論華國武將誰最奸詐,非虎莫屬,你看看你這廝把人家博望坡都給帶到哪裏去了!


    好好地一個娃,硬生生的被你帶成了沒腦子的憨貨,現在還在禁閉室思過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魏武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中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中狐並收藏戰國魏武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