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兄弟們,收藏,推薦,支持,走起,明天繼續爆,本周但凡收藏每天破百,加一更,支持人數達到十人加一更,上不封頂。


    青豚後世上初中時,曆史課本上大致講解了國家的錢幣演化史,來到這時代後,他才漸漸明白國家錢幣的演化過程。


    華夏人的錢幣,從最初時期的以物易物,發展出以貝為幣,這一支最後演變為楚國的蟻鼻錢(鬼臉錢);當青銅技術成熟後,中原列國(楚國由於生產力較中原地區落後,所以僅有蟻鼻錢與金爰)又發展到用青銅工具作為交換貨物的基本單位,這就演變成了刀幣(青銅刀削的演變體)、布幣(形似鏟,青銅工具鏟演變而來,甚至最初的布幣,鏟柄處是中空的,裝上木柄,就可以使用)。


    (空布首約寬八厘米,長十三厘米,重三十一克多點,大小和後世種植豆類、花生等種子時用的小鏟差不多。)


    而布幣,又由空首布演變成平首布,尖足布,重量減半的輕布,穿孔便於攜帶的孔布等……


    大約是由於布幣易折,易傷人,於是在孔布和輕布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環形中空的青銅圓錢。


    這就是戰國時期,魏國率先使用的圜(huan)錢,也就是圓形錢幣,這種錢是方孔錢的鼻祖。


    唯一不同的是方孔錢內孔是方形,而圜錢內孔是圓形。


    七國統一後後,圜錢被秦始皇改為圓形方孔形製,民間俗稱孔方兄,由它所演變的紙質錢幣,又被後世憤青稱唿為“死人頭”。


    這就是青豚所了解的錢幣演變史。


    魏國圜錢分為當二釿、當一釿、當半釿。


    圜錢,前、中、後期的三種重量,分別約為三十一點五克、十六克、八克重。


    當時的錢幣,不以重量作為衡量幣值的依據,而是以幣值為貨幣價值。


    因為在錢幣上都有一句話——某地幾釿。


    這時候,各個地方皆可鑄錢,但會將鑄造地名,放在錢幣值的前麵。


    而魏國圜錢的市值是多少呢?在魏國平首布錢幣上有這麽一句話:


    梁誇釿五十當寽。(lv,商周重量單位)


    青豚穿越後,很久都搞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待他詢問了別人,才明白這句話應該這樣讀:大梁城鑄造的(大錢)一釿錢,五十枚價值一寽黃金。


    不得不說的一點是,戰國時期的魏國,實行的竟然是高級的金、銅雙本位。


    寽,商朝時,寽約合後世一百二十三克,周朝寽,約合後世八克。


    青豚帶領眾人繳獲了二十匹戰馬,能獲得六萬枚圜錢,這些都是一釿錢,換算成黃金,大約重九點六公斤,也就是十九斤二兩。


    當然,這是後世青豚所熟知的斤兩,此時魏國的一斤約三百一十五克,叫做什麽呢?一鎰十釿(一枚空首布的重量為三十一點五克左右)


    先進不!貨幣大小,和重量是掛鉤的!


    由於戰國後期戰爭頻繁,用銅需求量大增,圜錢的重量比空首布減輕了一半左右。


    雖然魏國規定了錢幣幣值,不會因為貨幣重量發生變化,但拿到手中的青銅錢,重量會大大減輕卻是事實。


    (同樣的一釿,空首布三十一點五克,而圜錢,已經變成了十八克)


    這也打消了青豚兌換銅錢後,拿去融化了打造馬掌、馬鐙、馬鞍的想法。


    無他!


    拿錢幣打造這些物什太不劃算了!


    若是能兌換來空首布,甚至平首布,青豚會立馬毫不猶豫的打造成馬具。


    後世的馬掌,大約三百克一個,一匹馬四隻蹄子,就是一點二公斤,這還是後世的高強度鋼材製成,若是用這時代的青銅製作,隻怕是單單一副馬掌,需要的青銅就有四斤之多。


    而一個馬鐙,最少需要四五斤青銅,一匹戰馬兩隻馬鐙就是十斤。


    在加上馬鞍上的銅釘,打造一匹戰馬的馬具,需要耗費的青銅差不多接近二十斤的樣子了。


    而尉兌換給他的卻隻能是圜錢,當然,魏國也不會拿小圜錢來獎勵給立功將士,給他們的都是十六克的大圜錢。


    但!六萬錢的總重也不過一千八百公斤,才能打幾付馬具?


    青豚稍微一想,就將這玩意拋到腦後,除非他哪天搶了一個國家的府庫,不然讓騎兵升級這一做法,他是萬萬不敢想的。


    況且,以他目前控製的這點人手,不過七八個隊伍,十來杆槍。


    青豚若是將這個大殺器拿出來了,要不了多久就會被秦國得知,以始皇帝的高瞻遠慮,必然會大肆換裝。麵對秦國的體量,那才是搬了石頭砸了腳呢!


    青豚一邊行走一邊思考,卻被鄭萬派來的士卒打斷沉思。


    隻見那士卒,氣喘唿唿的,連一個伍長遞過去的水囊,都顧不得打開,他焦急地說道:“屯長,大事不好了!”


    青豚放下思索,拍拍士卒肩膀,沉聲道:“不用驚慌,天塌下來,吾給汝頂著。先喝口水汝緩緩道來。”


    青豚拿過水囊,拔掉塞子,示意他先喝口水,潤潤喉嚨。


    有了青豚的安撫,士卒漸漸恢複了冷靜,他喘勻了氣息,說道:


    “鄭萬、虎伍長帶領著吾等,繼續在前方偵查,他發現前方三裏處有大隊秦卒走來。”


    “哦!”青豚示意身邊士卒去喊來眾伍長,問道:“詳細點說說,究竟怎麽迴事?”


    “是這樣的,”士卒又灌了一皮囊水,滋潤幹渴的喉嚨,說道:“吾等,在前方偵查,眼尖的士卒,見到前方樹林有群鳥飛起盤旋,久久不願落下。鄭萬伍長派士卒前去查看。


    隻見吾等前方二裏處,有大隊運糧士卒,押送著百車糧草,正朝吾等前方,緩緩行去,看情形,應當是秦軍派遣到鄉裏征繳糧草的士卒無疑。


    鄭萬伍長帶人一邊悄悄跟隨,一邊派吾迴來報告給屯長,他讓我問屯長,吾等該如何應對,是殺上去,奪迴糧草,還是從密林裏繞道?”


    這時,青豚大隊裏的六個伍長已經趕了過來。


    聽到士卒的話,有一個伍長欲言又止,恰好被青豚看在眼中。


    青豚聽虎介紹過,好像是出生韓國的一個沒落貴族,韓國被滅後,由於韓、趙、魏本是一家,都是從晉國分裂而來,兩百餘年前是同是晉人,因此,逃到了魏國,被安排進了武卒裏,做了一個小伍長。


    “哦,吾沒有記錯,汝是韓國君子吧!”


    青豚示意那人上前,問道:“失禮了,吾竟不知君該如何稱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魏武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中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中狐並收藏戰國魏武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