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已經分清楚了形勢,看樣子還真是錯怪了酒吞,這件事情還真不是他幹的,西藏的局勢很是錯綜複雜,酒吞的勢力和西方的勢力縱橫交錯,不僅如此,密宗本身也不是鐵板一塊的,各個宗派之間的糾葛恩怨難以說清,背後捅刀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卡盧仁上師現在已經是焦頭爛額,活佛在西藏的影響力相當大,人脈也是相當的廣,總算是將吸血鬼的巢穴給查了出來,卡盧仁上師準備通知其它四位活佛,提前對這黑暗的巢穴進行打擊,書信被傳遞到了西藏各地,幾位上師活佛都已經收到了,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此時此刻的血族巢穴裏,幾位血祖也知道卡盧仁上師的計劃了。
“這個老頭子真是煩,居然想要打亂我們的計劃!”該隱穩坐在黑石王座上,眼睛裏閃著猩紅色的光芒,氣質高雅,手中的高腳杯裏滿是血液,他的嘴邊還帶著微微紅色,看樣子剛剛飲完血,如癡如醉,迴味無窮。
“你還別說,這老頭子的力量還真是強大!不失為一個強大的對手,再加上穆圖他們也來了西藏,這次我們可是腹背受敵。”猶大慢慢的分析道。
“不,我看不是這樣,據我的感知,這西藏現在最起碼有四股勢力,旗鼓相當,誰也不敢先開戰端,第一股是那些陰人和五大活佛,第二股是我們,第三股是穆圖的狼人族,最神秘的就是第四股了,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有關於他們的消息,看樣子他們掩藏的很好,想在暗處當漁翁,看鷸蚌相爭,借此得利。”莉莉絲走上前來,妖嬈的裝扮也蓋不住熱烈似火的身體,極盡誘惑。
“莉莉絲說的很對,這個老頭子有些一廂情願了,依我看,五大活佛並不是鐵板一塊吧?所以我們並不用擔心這些事情。”該隱點了點頭,對猶大說道:“命令大家加強警戒,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向我匯報!”
“知道了。”猶大退去,整個血族巢穴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成千上萬依賴黑暗的血族躲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吸取著甜美的血液,以滿足它們那毫無節製的**。
的確,卡盧仁上師有點想當然了,密宗分為五派,寧瑪派、格魯派、薩迦派、噶舉派、苯教。
最大的當然就是格魯派了,它一興起就迅速取代了其它各教派的地位,成為後期藏傳佛教的唯一主角,在西藏社會發展史上,它具有任何教派都無法達到的重要地位。學修並重、講修並重的學風使其成為藏傳佛教中影響最大的派別,又因最晚出現,它幾乎吸取了以前諸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的各種教法,如有名的薩迦十三金法,噶舉的大手印,寧瑪的密修馬頭明王,噶當的十六明點,夏魯的時輪金剛,覺域的斷法教授等等。
格魯派既具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嚴密的管理製度,現在已經成為西藏佛教最大的一個宗派。格魯派有三大特點:第一,提倡僧人必須嚴格遵守戒律,不應幹預世俗事務,不得娶妻和從事生產勞動;第二,大力興複寺院,招收僧人,噶當派的寺院全部納入格魯派屬下;第三,每年定期舉行傳昭法會,在會上講經說法,主張僧人修習先顯後密,規定必修五部經論,創立傳昭期間進行辯論和考試,考取格西等學位的製度。
寧瑪派即舊教派。它的名稱含有“古”、“舊”兩種意思。就古義而言,這一派自稱他們的教法是由蓮花生所傳,11世紀形成,是藏傳佛教中最早產生的一個教派。就舊義而言,這一派自稱以傳承吐蕃時期所譯的密教典籍為主,不同於佛教後弘期的仁欽桑波等人所譯的新派密教經典。它是最早傳入西藏的密教並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內容,重視尋找和挖掘古代朗達瑪滅佛時藏匿的經典。由於該教派僧人隻戴紅色僧帽,因而又稱紅教。如今,紅教不僅在中國藏區傳播,在印度、尼泊爾、不丹、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也有分布。
寧瑪派的教義最突出的東西是“大圓滿法”,該法主張“體性本淨,自性頓成,大悲周遍”。這和內地佛教禪宗主張的“心靜則佛”有點相似。自五世*開始,曆屆西藏地方政府,每逢戰爭、災荒、瘟疫等,都要請寧瑪派僧人作法禳解,寧瑪派高僧曾一直作為噶廈政權專門祈禱師,負責占卜問卦。
寧瑪派信徒有兩種,一種是出家的,一種是在家的。出家的稱“根敦巴”,住居寺院,有嚴格的戒律、嚴密的組織和一整套學經製度,除在學經內容、修持方法等方麵有一定特色外,依次受出家、沙彌、比丘等戒,禁止結婚,在許多共性方麵與其它教派並無大的區別。在家的稱“慶巴哇”,即“在家誌佛道者”,相當於一般佛教居士,須受近事戒(亦稱居士戒),承認守護佛教最基本的五戒,定期參加宗教活動。居家寧瑪巴平時居家,從事農牧,娶妻成家,養兒育女,農閑或規定時間參加宗教活動。他們有自己的供佛誦經活動,也有定期的集體佛事活動。
噶舉派 於11世紀發展起來,重視密宗學習,創立者先後有穹布朗覺巴和瑪巴羅咱瓦,他們都曾到印度學習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學《四大語旨教授》。“語旨”是佛語的意旨,由祖師口語相傳,代代延續故稱為語傳,藏名叫“噶舉”。噶舉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條紋,又稱“白教”。噶舉派本來創始於瑪巴譯師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們二人都沒有修建寺廟,招聚僧人,所以傳法事業發展不大,到他們的第三代達布拉吉時,才在達布地區建立岡布寺,招聚門徒,弘傳瑪、米二人所傳噶舉教授。
噶舉派創始人米拉日巴,師承瑪巴譯師,他修成了最為弦妙莫測的“奪舍秘法”。即是將一種身體的心識遷移到另一個身體上,或者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進入一種由修法者獨自選擇而決定的轉世狀態,即如我們所說的借屍還魂。
瑪巴譯師是噶舉派的第二代祖師,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他7歲喪父,遭叔父欺淩,受母之言學咒術殺死怨家多人後深悔其罪,故跟瑪巴學法。瑪巴最初不傳法而先用種種苦行折磨和考驗他,後圓滿傳授給以語旨教授。此後他長年在深山閉關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極為艱苦,曾有一年以蕁麻為食,肢體長出了綠綠的毛,膚色也像蕁麻一樣,形同鬼魅。據傳練成了空中飛行之術,晚年才開始收徒傳法,84歲圓寂於聶拉木。
薩迦,藏語意為灰白土。該派創始於1073年,由於該教派寺院圍牆塗有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故又稱花教。薩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傳。有血統、法流兩支傳承。薩迦派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紅色、蓮花狀僧冠,穿著紅色袈裟。13世紀中,薩迦派發展成具有強大政治勢力的教派,有過著名的“薩迦五祖”。
其中,薩迦四祖薩班兗噶堅讚,於1247年率西藏各個封建勢力歸順蒙古,為中國的統一大業作出巨大貢獻,在中國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薩班去世後,薩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極大的恩寵,被封為“國師”、“帝師 ”、“大寶法王”,統領天下釋教,並領西藏十三萬戶,建立西藏地方薩迦政權,為藏傳佛教實行“政教合一”統治之始。八思巴還奉忽必烈之命創製“蒙古新字”。
蒙古新字是八思巴依照藏文30個字母創製的由41個字母構成的一種新文字,其語音拚讀均按蒙語,後來蒙古新字又稱八思巴蒙文。這種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進了蒙古的社會、文化進步。八思巴在世任國師或帝師期間,除了推動藏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全麵發展之外,為元朝的穩定、發展以及全國各民族間的團結和文化交流,均作出過巨大貢獻。薩迦派教義是屬於“時輪金剛法”和“金剛持法 ”的體係傳承。時輪金剛法至今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苯教是創建於西藏的原始宗教,早在佛教傳入之前,它就產生於西藏。以念頌各種咒文為主要儀式的各種原始的苯被傳統被稱之為“原始苯教”,另外由辛繞彌沃所創立的“雍仲苯教”。辛繞彌沃創立的雍仲苯教與原始的苯教的區別還在於:當辛繞從象雄來蕃地傳教時,他已經有一整套理論和相應的教規,而這時原始苯教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宗教,辛饒彌沃在善巧地吸收原始苯教並對其進行大量改革的基礎上創建了雍仲苯教。
另外,原始苯教的殺生祭祀儀式遭到了辛繞彌沃的反對,他采用糌粑捏成各種形狀的方法來代替原始苯教中要殺生祭祀的動物並取得了成功,這就是朵瑪的最初起源。現在,朵瑪不僅被苯教徒而且被藏傳佛教徒廣泛用來做供品並成為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雖然殺生祭祀的劣習至今在藏區還存在,但這並非辛饒的教理所允許的。因此,辛繞的改革不僅對當時藏地杜絕大量殺生祭祀等劣習和保護動物中作出了有益的貢獻,還對西藏後期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直到公元七世紀,辛饒所創立的雍仲苯教曾經是整個吐蕃地區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礎。當然,從公元七世紀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以後,苯教和印度佛教在互相排斥的同時,又各自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苯教吸收了印度佛教的內容,豐富了其文化內涵,印度佛教吸收了苯教的內容,也使其能夠更深入地根植於當時的社會並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藏傳佛教。
印度佛教從安多地區逐漸開始重新傳播 ,並且逐漸在民間得勢,在很少幾個世紀裏,遍及整個吐蕃。而苯教在赤鬆德讚以後一直處於劣勢,尤其在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衛藏地區,基本上被清除逸盡。但是,苯教畢竟是藏民族的本土宗教,經過幾千年的信仰實踐,它的精神和傳統已經滲透到這個民族的骨髓裏,它完全統治著這個民族的心靈世界,左右著這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成為這個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直到今天,苯教仍然深刻地影響著藏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麵麵。現在的苯教吸收了藏傳佛教的許多內容,但解釋迥然不同。比如苯教現在也穿袈裟、建寺廟,拜佛,隻不過苯教信奉的佛是敦巴辛饒,藏傳佛教則拜釋迦牟尼,也同樣轉經、轉瑪尼、撚念珠, 但與佛教恰恰相反,佛教順時針轉,而苯教逆時針轉。苯教的基本色調是藍色,象征海洋,博大無邊,僧人是可以吃肉和結婚的。寺院的住持喇嘛是按照血緣關係來繼承的。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卡盧仁上師現在已經是焦頭爛額,活佛在西藏的影響力相當大,人脈也是相當的廣,總算是將吸血鬼的巢穴給查了出來,卡盧仁上師準備通知其它四位活佛,提前對這黑暗的巢穴進行打擊,書信被傳遞到了西藏各地,幾位上師活佛都已經收到了,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此時此刻的血族巢穴裏,幾位血祖也知道卡盧仁上師的計劃了。
“這個老頭子真是煩,居然想要打亂我們的計劃!”該隱穩坐在黑石王座上,眼睛裏閃著猩紅色的光芒,氣質高雅,手中的高腳杯裏滿是血液,他的嘴邊還帶著微微紅色,看樣子剛剛飲完血,如癡如醉,迴味無窮。
“你還別說,這老頭子的力量還真是強大!不失為一個強大的對手,再加上穆圖他們也來了西藏,這次我們可是腹背受敵。”猶大慢慢的分析道。
“不,我看不是這樣,據我的感知,這西藏現在最起碼有四股勢力,旗鼓相當,誰也不敢先開戰端,第一股是那些陰人和五大活佛,第二股是我們,第三股是穆圖的狼人族,最神秘的就是第四股了,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有關於他們的消息,看樣子他們掩藏的很好,想在暗處當漁翁,看鷸蚌相爭,借此得利。”莉莉絲走上前來,妖嬈的裝扮也蓋不住熱烈似火的身體,極盡誘惑。
“莉莉絲說的很對,這個老頭子有些一廂情願了,依我看,五大活佛並不是鐵板一塊吧?所以我們並不用擔心這些事情。”該隱點了點頭,對猶大說道:“命令大家加強警戒,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向我匯報!”
“知道了。”猶大退去,整個血族巢穴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成千上萬依賴黑暗的血族躲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吸取著甜美的血液,以滿足它們那毫無節製的**。
的確,卡盧仁上師有點想當然了,密宗分為五派,寧瑪派、格魯派、薩迦派、噶舉派、苯教。
最大的當然就是格魯派了,它一興起就迅速取代了其它各教派的地位,成為後期藏傳佛教的唯一主角,在西藏社會發展史上,它具有任何教派都無法達到的重要地位。學修並重、講修並重的學風使其成為藏傳佛教中影響最大的派別,又因最晚出現,它幾乎吸取了以前諸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的各種教法,如有名的薩迦十三金法,噶舉的大手印,寧瑪的密修馬頭明王,噶當的十六明點,夏魯的時輪金剛,覺域的斷法教授等等。
格魯派既具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嚴密的管理製度,現在已經成為西藏佛教最大的一個宗派。格魯派有三大特點:第一,提倡僧人必須嚴格遵守戒律,不應幹預世俗事務,不得娶妻和從事生產勞動;第二,大力興複寺院,招收僧人,噶當派的寺院全部納入格魯派屬下;第三,每年定期舉行傳昭法會,在會上講經說法,主張僧人修習先顯後密,規定必修五部經論,創立傳昭期間進行辯論和考試,考取格西等學位的製度。
寧瑪派即舊教派。它的名稱含有“古”、“舊”兩種意思。就古義而言,這一派自稱他們的教法是由蓮花生所傳,11世紀形成,是藏傳佛教中最早產生的一個教派。就舊義而言,這一派自稱以傳承吐蕃時期所譯的密教典籍為主,不同於佛教後弘期的仁欽桑波等人所譯的新派密教經典。它是最早傳入西藏的密教並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內容,重視尋找和挖掘古代朗達瑪滅佛時藏匿的經典。由於該教派僧人隻戴紅色僧帽,因而又稱紅教。如今,紅教不僅在中國藏區傳播,在印度、尼泊爾、不丹、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也有分布。
寧瑪派的教義最突出的東西是“大圓滿法”,該法主張“體性本淨,自性頓成,大悲周遍”。這和內地佛教禪宗主張的“心靜則佛”有點相似。自五世*開始,曆屆西藏地方政府,每逢戰爭、災荒、瘟疫等,都要請寧瑪派僧人作法禳解,寧瑪派高僧曾一直作為噶廈政權專門祈禱師,負責占卜問卦。
寧瑪派信徒有兩種,一種是出家的,一種是在家的。出家的稱“根敦巴”,住居寺院,有嚴格的戒律、嚴密的組織和一整套學經製度,除在學經內容、修持方法等方麵有一定特色外,依次受出家、沙彌、比丘等戒,禁止結婚,在許多共性方麵與其它教派並無大的區別。在家的稱“慶巴哇”,即“在家誌佛道者”,相當於一般佛教居士,須受近事戒(亦稱居士戒),承認守護佛教最基本的五戒,定期參加宗教活動。居家寧瑪巴平時居家,從事農牧,娶妻成家,養兒育女,農閑或規定時間參加宗教活動。他們有自己的供佛誦經活動,也有定期的集體佛事活動。
噶舉派 於11世紀發展起來,重視密宗學習,創立者先後有穹布朗覺巴和瑪巴羅咱瓦,他們都曾到印度學習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學《四大語旨教授》。“語旨”是佛語的意旨,由祖師口語相傳,代代延續故稱為語傳,藏名叫“噶舉”。噶舉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條紋,又稱“白教”。噶舉派本來創始於瑪巴譯師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們二人都沒有修建寺廟,招聚僧人,所以傳法事業發展不大,到他們的第三代達布拉吉時,才在達布地區建立岡布寺,招聚門徒,弘傳瑪、米二人所傳噶舉教授。
噶舉派創始人米拉日巴,師承瑪巴譯師,他修成了最為弦妙莫測的“奪舍秘法”。即是將一種身體的心識遷移到另一個身體上,或者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進入一種由修法者獨自選擇而決定的轉世狀態,即如我們所說的借屍還魂。
瑪巴譯師是噶舉派的第二代祖師,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他7歲喪父,遭叔父欺淩,受母之言學咒術殺死怨家多人後深悔其罪,故跟瑪巴學法。瑪巴最初不傳法而先用種種苦行折磨和考驗他,後圓滿傳授給以語旨教授。此後他長年在深山閉關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極為艱苦,曾有一年以蕁麻為食,肢體長出了綠綠的毛,膚色也像蕁麻一樣,形同鬼魅。據傳練成了空中飛行之術,晚年才開始收徒傳法,84歲圓寂於聶拉木。
薩迦,藏語意為灰白土。該派創始於1073年,由於該教派寺院圍牆塗有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故又稱花教。薩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傳。有血統、法流兩支傳承。薩迦派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紅色、蓮花狀僧冠,穿著紅色袈裟。13世紀中,薩迦派發展成具有強大政治勢力的教派,有過著名的“薩迦五祖”。
其中,薩迦四祖薩班兗噶堅讚,於1247年率西藏各個封建勢力歸順蒙古,為中國的統一大業作出巨大貢獻,在中國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薩班去世後,薩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極大的恩寵,被封為“國師”、“帝師 ”、“大寶法王”,統領天下釋教,並領西藏十三萬戶,建立西藏地方薩迦政權,為藏傳佛教實行“政教合一”統治之始。八思巴還奉忽必烈之命創製“蒙古新字”。
蒙古新字是八思巴依照藏文30個字母創製的由41個字母構成的一種新文字,其語音拚讀均按蒙語,後來蒙古新字又稱八思巴蒙文。這種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進了蒙古的社會、文化進步。八思巴在世任國師或帝師期間,除了推動藏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全麵發展之外,為元朝的穩定、發展以及全國各民族間的團結和文化交流,均作出過巨大貢獻。薩迦派教義是屬於“時輪金剛法”和“金剛持法 ”的體係傳承。時輪金剛法至今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苯教是創建於西藏的原始宗教,早在佛教傳入之前,它就產生於西藏。以念頌各種咒文為主要儀式的各種原始的苯被傳統被稱之為“原始苯教”,另外由辛繞彌沃所創立的“雍仲苯教”。辛繞彌沃創立的雍仲苯教與原始的苯教的區別還在於:當辛繞從象雄來蕃地傳教時,他已經有一整套理論和相應的教規,而這時原始苯教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宗教,辛饒彌沃在善巧地吸收原始苯教並對其進行大量改革的基礎上創建了雍仲苯教。
另外,原始苯教的殺生祭祀儀式遭到了辛繞彌沃的反對,他采用糌粑捏成各種形狀的方法來代替原始苯教中要殺生祭祀的動物並取得了成功,這就是朵瑪的最初起源。現在,朵瑪不僅被苯教徒而且被藏傳佛教徒廣泛用來做供品並成為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雖然殺生祭祀的劣習至今在藏區還存在,但這並非辛饒的教理所允許的。因此,辛繞的改革不僅對當時藏地杜絕大量殺生祭祀等劣習和保護動物中作出了有益的貢獻,還對西藏後期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直到公元七世紀,辛饒所創立的雍仲苯教曾經是整個吐蕃地區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礎。當然,從公元七世紀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以後,苯教和印度佛教在互相排斥的同時,又各自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苯教吸收了印度佛教的內容,豐富了其文化內涵,印度佛教吸收了苯教的內容,也使其能夠更深入地根植於當時的社會並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藏傳佛教。
印度佛教從安多地區逐漸開始重新傳播 ,並且逐漸在民間得勢,在很少幾個世紀裏,遍及整個吐蕃。而苯教在赤鬆德讚以後一直處於劣勢,尤其在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衛藏地區,基本上被清除逸盡。但是,苯教畢竟是藏民族的本土宗教,經過幾千年的信仰實踐,它的精神和傳統已經滲透到這個民族的骨髓裏,它完全統治著這個民族的心靈世界,左右著這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成為這個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直到今天,苯教仍然深刻地影響著藏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麵麵。現在的苯教吸收了藏傳佛教的許多內容,但解釋迥然不同。比如苯教現在也穿袈裟、建寺廟,拜佛,隻不過苯教信奉的佛是敦巴辛饒,藏傳佛教則拜釋迦牟尼,也同樣轉經、轉瑪尼、撚念珠, 但與佛教恰恰相反,佛教順時針轉,而苯教逆時針轉。苯教的基本色調是藍色,象征海洋,博大無邊,僧人是可以吃肉和結婚的。寺院的住持喇嘛是按照血緣關係來繼承的。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