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早晨七點,青木星內的氣氛開始熱烈,整個行星空間中的人,都在翹首盼望著一個奇跡的誕生:人類曆史上首顆人造太陽,將在這裏升起。


    寂寂的星空裏,每一顆行星的溫度都不同,有的高有的低:高的高到幾千度,低的也低至零下幾百度。在西宿星域,由於有晟陽的存在,使得星係內行星表麵的溫度,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有的行星晝夜溫度相差上千度,一般的行星晝夜溫差也都在一百五十度左右,隻有母星因為有大氣層的存在,才能夠保持在十五度之內。就象鍾教授說過的一樣:在巨大的溫差之下,隻有最變態的生物才能夠存活下來。問題是這樣變態的生物,至今也沒有出現在人類的視界之中。


    自人類走向太空,為了保證人們在星空中生存下來。科學家不得不采取各種方式來控製生存環境的溫度,使之適宜人類的需要。經過無數年的實踐,人們最終發現:隻有挖空行星的內部,讓人類居住在行星內這種方式,才是最經濟的方式。不但居住的人口最多,也可借助行星本身的岩層來保持內部溫度的恆定,從而減少能源的損耗。但這種方式仍然還不夠經濟,雖然采取了足夠多的保溫措施,但行星熱量的逃逸速度仍然快得驚人,每顆行星每天用於保證適宜人類生存溫度所用的能源,仍然可以用海量來形容。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造太陽計劃一直在進行著。


    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無數專家反複的實驗和驗證,今天:一顆新研製成功的人造太陽,將在青木星內升起,一旦升起並點燃成功,必將開創人類全新的未來,宣示著一個新時代:人造太陽時代的來臨。


    “鍾教授,非常感謝您能抽出寶貴的時間,來與我們一起見證奇跡的誕生。”青木大學最大的廣場上,人頭攢動。在廣場的中心處,隔離出來了一塊方形的空地。青木大學常務副校長文輝聰站在台上,激動地對旁邊的鍾教授說道:“這真是一個偉大的計劃,從提出來到現在差不多已經有八十年,也算是研製時間最長的一項人類工程了。”


    鍾教授歎了一口氣,有些憂傷地說道:“是啊,可惜為它付出的太多人已經看不到它的成功。”他神情變得複雜,既象是歡喜,又象是憎恨,道:“很多的人因為研製它而犧牲,很多的人因為研製它而殘廢,甚至有很多的人因為研製它而將承受長久的傷痛。”說到這裏他停下來,看了看已經被清理出來的天空,又看了看廣場中的那顆圓形球體,頗為感歎地說道:“它承載了太多的感情,隻希望今天能夠成功點燃,不然不知又有多少人要為它傷心流淚了。”


    文輝聰眼角跳動了幾下,以同情的語調說道:“研究過程中出現事故,這是誰也不能避免的,特別是研究核能的運用,雖然太多的人因為事故而失去生命,但有些事情必須得有人去做。我相信,”他將左手緊握拳頭,放到胸前,說道:“他們對人類的貢獻將永遠雕刻在曆史的豐碑之上,人類不會忘記他們。”鍾教授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又轉頭默默地看著廣場的中央,緊抿著嘴不再言語。文輝聰知道這是教授不願多說的習慣性動作,他也不以為意,轉頭跟其他的人交流了起來。


    三天前,人造太陽就已經組裝完畢。現在蓋在上麵的幕布已經掀開,露出了橙紅色的球體。


    到八點鍾的時候,廣場四周已經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更多不能到達現場的人,隻能留在學校之外,尋找一個好位置,翹首以待。


    就在此時,東北方向的人群之中,起了一些騷亂。有人問道:“誰這麽大的架子,幾步路的距離,走過來不就行了嗎?竟然能在這麽多人的頭頂上飛,難道是校長麽?”另一個不無妒忌地說道:“別眼紅啊,世界上總會有很多的特權人物,他們走的路就是跟我們不一樣。你隻要對他視而不見就行了,反正你也管不了。”旁邊另一人根本就不關心誰在天上飛,他隻想早點看到太陽升起,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說道:“太陽要幾時才升起啊?我都站了快一個鍾頭了,怎麽現在還在磨嘰,要不是想拍幾張照作為留念,早到‘西宿星空’玩去了。”


    就在人們的議論聲中,一個掛滿了彩帶的碟形飛行器,升到了空中,並向廣場的中央漂浮了過來。


    文輝聰仰頭看了一眼,笑道:“終於來哪!”鍾教授不明所以的問道:“什麽來哪?”文輝聰道:“郭乘巽,郭老!他終於趕到了。我去迎接一下,很快就過來。”鍾教授轉頭問巫芸:“郭乘巽?這個名字好熟。”巫芸翻了翻記事本,找到了郭乘巽的相片,舉到教授的麵前。“哦!是這家夥!”鍾教授高興地笑道:“還是我叫他來的,不過我隻知道他叫小郭,突然有人說他叫郭老,還嚇了我一跳。”


    飛行器在廣場的空地上降落了下來,一行人下來之後,在文輝聰的帶領下,走了過來。


    當頭的人,是一個穿著一身淺灰色正裝,氣度雍容的中年人,他本來居於文輝聰之後,遠遠地看到鍾教授之後,小跑著越過了隊伍的前排,當先而行,鍾教授站了起來,兩人愉快地握在一起。郭乘巽笑道:“鍾教授,幸會!幸會!”教授答道:“為了我的事情,讓你大老遠地跑過來,真是對不起,路上還順利吧!”郭乘巽道:“路上還順利,能得到教授的召喚,是我的榮幸!”文輝聰一行人也來到了身前,從後麵轉出一人,笑道:“你們兩個,見了麵就聊得熱火朝天,還是要顧忌一個我的感受嘛,我才是這裏的主人哦!”郭乘巽笑道:“聞校長吃醋了,哈哈!”


    此時,從眾人的身後轉出一個小女孩,烏溜溜的眼睛看著大家。眼睛充滿了好奇,周圍的人都將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郭乘巽趕緊介紹道:“這是我的小尾巴,丫丫。”


    “鍾爺爺好!我叫丫丫。”郭丫丫大方地叫道:“爺爺在船上一直都在叨念著您,我還以為你是一個白胡子神仙老爺爺呢!”鍾教授一下子就樂了起來,抱起郭丫丫親了一口,問道:“哪你見了我之後,會不會很失望。心想原來這家夥是個糟老頭子。”郭丫丫天真的說道:“不是,我就覺得爺爺很親切,比神仙爺爺的高高在上好多了。”


    兩人寒暄完畢。郭乘巽又牽著孫女一路向副校長身邊的人問候過去,都得到了熱情的迴應。有的人隨身帶有小禮物的,都拿了出來往郭丫丫的手裏塞,不一會兒時間,她就抱滿了各種禮物。


    在八點三十分的時候,廣場上的熱鬧告了一個段落,預定的太陽升空時間到來。聞校長站了起來,走到講台上,以雄辯的言辭細數著人造太陽的曆史,講述了不為人知的幾次重大研究失誤和轉折,宣讀了為之獻身的科學家名單,最後他宣讀了來自於西宿聯盟委員會的賀辭,將行星內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最後,他望著激動的人們,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按下了人造太陽升空的啟動鈕。


    “當!”青木大學校園裏,置於青木石塔上的千年古鍾,激蕩空氣的鍾聲餘音嫋嫋不絕,人造太陽緩緩地向天空飄去。


    人群之中驚唿聲不斷,有人說道:“哇哦,原來是橙紅色的圓球,看起來還是很好看,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用,要是不好用,那就鬧大笑話了。”有人不滿地說道:“科學研究怕什麽笑話,大不了就是重新來過,不過他們這次這麽大張旗鼓,肯定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隻是不知人造太陽點燃之後,是什麽樣子,好期待!”橙紅色的人造太陽在眾人的注視中,慢慢升到了行星空間的中點。然後便停了下來,靜停在了哪裏。


    每一顆供人居住的行星,在最初挖掘的時候,都需要經過精確的測量。以保證整個行星內的空間,都是圍繞著行星的中心點,由內向外按質量比例進行挖掘,以保證行星的自轉不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使行星偏離軌道。青木星幾乎是一個規則的圓球,各處地殼的質量基本上均勻,所以挖出來的行星內空,幾乎也就是一個規則的球形。


    此時,行星內上下左右的人們,都齊齊舉頭盯著那顆升到了中心的圓球,等待著它的點燃。


    大廣場的邊緣,老三和老四也在仰頭看著。老三擔心地問老四道:“你說,它會不會突然掉下來?”老四迴道:“不會吧,我前幾天看了看鍾教授寫的一本書,書名叫《星空中最神秘的物質》,書上說星空中充滿了一種神秘的物質,這些物質就象水一樣,將星球托舉、壓縮在了空中。”老三皺著眉頭想象了一下,問道:“行星就象是處在水裏的魚,水能夠提供浮力,也同時提供壓力?”老四笑道:“是啊,就是這樣,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麽星球會集到一塊。”老三搖頭道:“不對,不對,難道不是引力將星球聚到一塊的嗎?”老四哈哈笑道:“誰知道呢,星空中的力量那麽多,也許引力隻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呢。”老三埋怨道:“你原來在騙我。”老四正經地說道:“不是的,你難道沒有發現那顆人造太陽其實沒有用任何的外力嗎,你看它不就好好的停在那裏,這就是那種神秘物質的作用了。”老三若有所思地看著停在行星中心點的人造太陽,心想不去相信他的話,又不能解釋眼前所見到的現象,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在這時,老四用手肘拐了老三一下,說道:“別想哪!快看,太陽動了。它在向左邊轉,跟青木星的方向完全相反。”老四抬頭望去,果真看到,橙色的太陽開始向著一邊旋轉,渾然一體的橙色,在四周光線的映射下,就象是一副遊走的水墨畫。老四說道:“我覺得鍾教授的神秘物質理論,有一定的道理,這顆人造太陽沒有任何的支撐,但卻能夠停留在原地,如果不是有一種物質將它支撐在那裏,那又是什麽力量讓他存在那裏呢?”老三咕噥道:“可是太陽為什麽不發光呢?難道是失敗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辰的脈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詩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詩雲並收藏星辰的脈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