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6章 糟心的親娘
七零嬌氣包又美又撩,首長他淪陷了 作者:尤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薛軍正處在上升的關鍵時期,憑借著之前在任務中的出色表現有望提升副團長。
他在營長的位子上坐了七八年,按理說該往前一步了。
在這關鍵的時候,出了這樣的事。恐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若是他夠提升職位,工資上漲,家裏的開銷也不用吃緊。
鄧招雲上島之後沒有合適的工作,便留在家裏。
剛開始兩個人除了給家裏寄錢之外,不用操心別的,薛軍的工資足夠他們兩人的開銷。
後來,隨著大閨女的出生,花錢的地方漸漸變多。
兩人都不重男輕女,對待閨女十分愛護,要什麽買什麽,生老二的時候也是這樣。
但隨著鄧招雲懷三胎,夫妻倆不得不重視起這件事情。
除了兩個孩子的學費,家裏的生活費之外,還要給老家寄錢,馬上家裏的老三出生,各種開銷少不了。
兩人前些年存的錢越花越少,越花越少。
直到傳來薛軍有望晉升的消息後,夫妻倆才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卻沒想到意外來的這麽突然。
“事情現在這樣,咱們著急也沒辦法,安心等消息吧。”
鄧招雲心裏雖對婆婆有不滿,卻隻能這樣安慰丈夫。
這邊的夫妻倆在家裏心驚膽戰。
在軍營裏的喬桂仙也不好受。
她在迴來的路上,被兩名小戰士攔住,請她到軍營裏坐坐。
可沒想到,請到了審訊室。
聽到上級領導要來找她談話,嚇得喬桂仙雙腿直打哆嗦。
她就是一個小地方來的農村婦女,哪有什麽見識。
見過最大的領導,也就是他們鎮上的公社主任。
喬桂仙著急的臉上冒虛汗,左顧右盼,希望大領導快點來早些麵對,早些走。
同時心裏納悶,軍營裏的大領導找她能有啥事。
就在喬貴仙心急如焚的時候,審訊室的門被人推開。
馮政委帶著丁大名進來。
喬桂仙馬站起來問好,“兩位領導好。”
馮政委:“喬嬸子不用客氣。今天把您請來呢,咱們就是聊聊天,說說閑話,你也不用緊張。”
喬貴仙雙手並攏,緊緊的貼住褲子,手心冒了一層密汗。
接下來的過程中,馮政委負責詢問,丁大明負責記錄。
聽到他們詢問的人名,喬貴仙臉上露出迷茫的表情。
“她跟我說他是家屬院的,就住在最前邊那排平房上,我不知道她是敵特啊。”
在交談中聽到敵特這兩個字的時候,喬桂仙整個人嚇得手哆嗦不止。
不管在什麽時候,漢奸總是為大家所不齒的。
這種賣國求榮的罪惡分子就應該吃槍子兒。
別看喬桂仙大字不識一個,但她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一點不敢保留,將自己所說的事情事無巨細的說出來。
包括兩人是怎麽見麵,對方和她交談了什麽,有沒有說過有關部隊的事情,等等。
然後說她再遲鈍也反應過來,部隊這是將她懷疑成了敵特分子。
“馮政委,丁團長,我冤枉,我兒子是軍人,我怎麽可能會做背叛國家的事情呢?”
“我以為那個人是軍嫂,才會被對方迷惑,我無心的。”
馮正偉看了一眼她所說的內容,所幸薛軍沒有犯政治問題,在家裏從來不透露軍營裏的事情,喬桂仙所知道的內容也隻是表麵上。
“喬嬸子發生這樣的事情,大家都不想,事情我們已經也了解了。您放心,隻要查清楚之後,我們不會冤枉任何一個同誌。”
說完,隨後起身離開叫小戰士把喬桂仙送迴家。
直到出了審訊室的大門,喬桂仙這才意識到天色漸黑。
兩人剛走出軍營的大門,喬桂仙便注意到門崗外站了一個人,正是薛軍。
“兒子,你來接娘了。你快和領導們說說,娘什麽都不知道,都是那個壞分子搞的鬼。”
喬桂仙生怕別人把自己和敵特分子畫成一條線。
經曆過大運動的可怕,喬桂仙明白這種時候表明決心很重要。
若不及時洗刷冤屈,恐怕再也沒有沉冤得雪的機會。
“娘,這件事你不用管了,上邊自有定奪。”
看著兒子蹙起的眉毛,喬桂仙破天荒的沒有多說。
迴家的路上安靜無聲,完全沒有平日裏嘰嘰喳喳的樣子。
直到迴到家,她才忐忑不安的問薛軍,“兒子娘是不是給你惹麻煩了?”
她和自家老頭子就薛軍這麽一個兒子,不怕別的,就怕耽誤他的前程。
要知道這個年代能當兵,是非常受人羨慕和尊重的事情。
就拿薛軍來說,當年征兵的時候,全縣報名體檢的有三百多個人,最終隻有五十個人通過了審核。
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更不用說薛軍在部隊勤勞肯幹,踏實做事幹到了營長這個位置,妥妥的軍官。
每每把這件事說出去,喬桂仙都覺得特別有名。
她的兒子是軍官!
平日裏上門聊天的人數不勝數,尤其是逢年過節,大家都盼望著一睹軍人的風采。
家裏來說親的媒婆快把門檻都踏碎了。
當初薛軍和鄧招雲的婚事,原本她是不同意的,但架不住兒子喜歡。
兩人結婚之後,她看鄧招雲越來越不順眼了。本想著把人逼走,卻沒想到兒子打了隨軍報告,將人接來了海島。
可把她氣的夠嗆,她也跟兩人賭氣生了孩子也不來看。
當時恰逢趕上大閨女盛產,她忙著伺候外甥。把這夫妻倆拋在腦後。
既然他們不需要自己,自己也懶得管他們。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夫妻倆往家裏寄的錢從來沒有變過,她拿著這筆錢,覺得十分自在,想買什麽買什麽。
今天買點兒點心,明天買塊肉。
提的東西圍著大隊走一圈,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呢。
在得知兒媳婦懷孕的時候,她本來不想來,但閨女說這是她這是和兒子打關係好機會。
她當婆婆的不來,萬一丈母娘過來了,兒子少不了給錢。
左右都得給錢,為什麽不把這個錢揣在自己口袋裏。
聽閨女這麽一說,她覺得是這麽個理。
當即打電話告訴兒子,自己要來探親。
萬萬沒想到,這次的探親之旅如此的波折。
他在營長的位子上坐了七八年,按理說該往前一步了。
在這關鍵的時候,出了這樣的事。恐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若是他夠提升職位,工資上漲,家裏的開銷也不用吃緊。
鄧招雲上島之後沒有合適的工作,便留在家裏。
剛開始兩個人除了給家裏寄錢之外,不用操心別的,薛軍的工資足夠他們兩人的開銷。
後來,隨著大閨女的出生,花錢的地方漸漸變多。
兩人都不重男輕女,對待閨女十分愛護,要什麽買什麽,生老二的時候也是這樣。
但隨著鄧招雲懷三胎,夫妻倆不得不重視起這件事情。
除了兩個孩子的學費,家裏的生活費之外,還要給老家寄錢,馬上家裏的老三出生,各種開銷少不了。
兩人前些年存的錢越花越少,越花越少。
直到傳來薛軍有望晉升的消息後,夫妻倆才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卻沒想到意外來的這麽突然。
“事情現在這樣,咱們著急也沒辦法,安心等消息吧。”
鄧招雲心裏雖對婆婆有不滿,卻隻能這樣安慰丈夫。
這邊的夫妻倆在家裏心驚膽戰。
在軍營裏的喬桂仙也不好受。
她在迴來的路上,被兩名小戰士攔住,請她到軍營裏坐坐。
可沒想到,請到了審訊室。
聽到上級領導要來找她談話,嚇得喬桂仙雙腿直打哆嗦。
她就是一個小地方來的農村婦女,哪有什麽見識。
見過最大的領導,也就是他們鎮上的公社主任。
喬桂仙著急的臉上冒虛汗,左顧右盼,希望大領導快點來早些麵對,早些走。
同時心裏納悶,軍營裏的大領導找她能有啥事。
就在喬貴仙心急如焚的時候,審訊室的門被人推開。
馮政委帶著丁大名進來。
喬桂仙馬站起來問好,“兩位領導好。”
馮政委:“喬嬸子不用客氣。今天把您請來呢,咱們就是聊聊天,說說閑話,你也不用緊張。”
喬貴仙雙手並攏,緊緊的貼住褲子,手心冒了一層密汗。
接下來的過程中,馮政委負責詢問,丁大明負責記錄。
聽到他們詢問的人名,喬貴仙臉上露出迷茫的表情。
“她跟我說他是家屬院的,就住在最前邊那排平房上,我不知道她是敵特啊。”
在交談中聽到敵特這兩個字的時候,喬桂仙整個人嚇得手哆嗦不止。
不管在什麽時候,漢奸總是為大家所不齒的。
這種賣國求榮的罪惡分子就應該吃槍子兒。
別看喬桂仙大字不識一個,但她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一點不敢保留,將自己所說的事情事無巨細的說出來。
包括兩人是怎麽見麵,對方和她交談了什麽,有沒有說過有關部隊的事情,等等。
然後說她再遲鈍也反應過來,部隊這是將她懷疑成了敵特分子。
“馮政委,丁團長,我冤枉,我兒子是軍人,我怎麽可能會做背叛國家的事情呢?”
“我以為那個人是軍嫂,才會被對方迷惑,我無心的。”
馮正偉看了一眼她所說的內容,所幸薛軍沒有犯政治問題,在家裏從來不透露軍營裏的事情,喬桂仙所知道的內容也隻是表麵上。
“喬嬸子發生這樣的事情,大家都不想,事情我們已經也了解了。您放心,隻要查清楚之後,我們不會冤枉任何一個同誌。”
說完,隨後起身離開叫小戰士把喬桂仙送迴家。
直到出了審訊室的大門,喬桂仙這才意識到天色漸黑。
兩人剛走出軍營的大門,喬桂仙便注意到門崗外站了一個人,正是薛軍。
“兒子,你來接娘了。你快和領導們說說,娘什麽都不知道,都是那個壞分子搞的鬼。”
喬桂仙生怕別人把自己和敵特分子畫成一條線。
經曆過大運動的可怕,喬桂仙明白這種時候表明決心很重要。
若不及時洗刷冤屈,恐怕再也沒有沉冤得雪的機會。
“娘,這件事你不用管了,上邊自有定奪。”
看著兒子蹙起的眉毛,喬桂仙破天荒的沒有多說。
迴家的路上安靜無聲,完全沒有平日裏嘰嘰喳喳的樣子。
直到迴到家,她才忐忑不安的問薛軍,“兒子娘是不是給你惹麻煩了?”
她和自家老頭子就薛軍這麽一個兒子,不怕別的,就怕耽誤他的前程。
要知道這個年代能當兵,是非常受人羨慕和尊重的事情。
就拿薛軍來說,當年征兵的時候,全縣報名體檢的有三百多個人,最終隻有五十個人通過了審核。
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更不用說薛軍在部隊勤勞肯幹,踏實做事幹到了營長這個位置,妥妥的軍官。
每每把這件事說出去,喬桂仙都覺得特別有名。
她的兒子是軍官!
平日裏上門聊天的人數不勝數,尤其是逢年過節,大家都盼望著一睹軍人的風采。
家裏來說親的媒婆快把門檻都踏碎了。
當初薛軍和鄧招雲的婚事,原本她是不同意的,但架不住兒子喜歡。
兩人結婚之後,她看鄧招雲越來越不順眼了。本想著把人逼走,卻沒想到兒子打了隨軍報告,將人接來了海島。
可把她氣的夠嗆,她也跟兩人賭氣生了孩子也不來看。
當時恰逢趕上大閨女盛產,她忙著伺候外甥。把這夫妻倆拋在腦後。
既然他們不需要自己,自己也懶得管他們。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夫妻倆往家裏寄的錢從來沒有變過,她拿著這筆錢,覺得十分自在,想買什麽買什麽。
今天買點兒點心,明天買塊肉。
提的東西圍著大隊走一圈,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呢。
在得知兒媳婦懷孕的時候,她本來不想來,但閨女說這是她這是和兒子打關係好機會。
她當婆婆的不來,萬一丈母娘過來了,兒子少不了給錢。
左右都得給錢,為什麽不把這個錢揣在自己口袋裏。
聽閨女這麽一說,她覺得是這麽個理。
當即打電話告訴兒子,自己要來探親。
萬萬沒想到,這次的探親之旅如此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