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之人,本就百屬。
有也瑟這般重情重義的山匪,自然也有陳友文惺惺涼薄的小人。
陳友文說話雖還算得上隱晦,也瑟還是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悚然驚轉後,隻得默默按下腹中怒火,皮笑肉不笑的扔去一句。
“陳知縣一定是在說笑?!愚兄倘若沒有記錯,夔關水運應當是陳知縣親令關閉的才是吧?”
也瑟料定這麽說,必會激破陳友文最後僅剩的那層虛偽麵皮。
隻不過,事至此地,已然勢難兩全、惡戰難免,倒不如打開天窗將事挑明。
其時,二人心中皆已心明,也都清楚對方知曉自己心思。
可是,往複話語總要隔了一層窗戶紙,誰都不願主動戳破。
陳友文這人素來臉皮極厚,今朝兩廂坦蕩,壓根沒料也瑟會這般當眾啟開話頭,直有將事全數挑明之意,驚駭之餘差點兒就去拔身下長劍。
心事被人當麵說破,陳友文麵色自然不甚活絡。聽出弦外之音似在點醒自己,極想說辯幾句,卻又顧慮當下說破必定不能再如往常插科打諢,裝瘋賣傻。
雙臂微顫摸至劍柄緊要關頭,他驟然冷靜下來,覺其身如風中枯葉,淩空亂旋毫無依歸。
無奈何,隻得假借環顧四周,傾過半邊身子壓低聲音道,“總把頭,請借步說話。”
陳友文嘴中如是說,難堪之色早就躍至臉上。
“陳知縣有話不妨直說。在座幾個全是我三絕穀的貴客,與我也瑟更是生死手足,過命的交情。”
也瑟將陳友文方才的頷首低語全然當作耳旁風,微微一笑,隨口一句又故意將他抬高了半截。
自己卻站在離案不遠處,端的是一副無所謂的架勢。
陳友文原本已在過來路上編了一車的好話,就是打算透底服低,自降了身段勸也瑟點頭鬆口,幫他解決了眼前棘手之事,再議其它。
可是這刻聽見也瑟這樣說,心下不免一震,嚼出話意不太對勁兒,即刻抬眸迎去。
殊不知,也瑟一雙黑漆漆的眼珠正也緊盯著他,麵色冷淡,意味深長。
二人此陣對望其久,四目相換了好些不可言表的東西。
怔怔間,陳友文忽的眸光湧動,一陣心虛將視線縮迴。
他赫然驚覺,自進屋之刻開始的所言所行,全是也瑟早早編排設計好的。
信絕壁早已收到,人是他特意請的,唯獨今兒他入三絕穀,當正是場天意巧合。
‘真他娘的見鬼了!’
想到這裏,陳友文不由得暗罵了一聲。
胸口登時添出幾分憋悶,刷的漲成豬肝色。
腦殼旋即蹦出一個聲音,不斷阻擾著向前狠抽也瑟兩個巴掌的衝動,兀自吐出口長氣。
陳友文心裏比誰都清楚,眼下若敢開罪了也瑟,休想借道陸路走貨還算客氣,今兒有沒有命安然離穀還須兩說。
這與自尋死路有甚兩樣?
有了這個計較,陳友文不敢怠慢,正想上前再獻殷情的當口,角落琴音複又幽然響起。
堂中諸人初有一刻遲疑,隻不消唿吸的瞬間,目光又全部順望過來。
隻見琴案一端,並肩端坐著二人。同色淺衫,宛如白霧,正低低頷首共撫一琴。
二人眉目深沉溫婉,風姿俊雅難以言描,和著琴律頓時旋起一股濃鬱的書卷氣息,繞梁穿廊,直撲過來。
屋內頓陷一片冷寂,半晌未有一絲聲響。
諸人靜立間,紛紛驚愕相覷。
也瑟木著臉,眺向適才仍還醺醉不已,當刻又清醒撫琴的葉念安,內心憂疑複雜。
想到與他相逢相識,皆屬偶然,起初覺其雖年不過二十,平常多就是沉默寡言。
除卻一股子的清高孤傲,行止談吐都極為妥帖恭敬,一派圓熟老成。
尤是蘊藏在深處的剛勁睿智,素日總是收在骨子裏不輕易示人。
僅是過去一天一宿,葉念安竟已與雷柔齊坐共弦。
饒是眉眼尾梢乍不出奇,可纖纖指腹下刻意隱逸褪去的光華音意,分明已到極致深厚的境地。
此際也瑟頓悟,到底因時較短,著實未對眼前少年的脾性喜好摸熟摸透。
也瑟打量著一夕間便打磨出厚重外殼的葉念安,妄圖在其白皙斯文的臉孔上窺出一絲端倪。
——————
“坊間雖多把‘三絕穀’喚作寨,將我稱匪。
市井之輩不知我也瑟經那東窗詭計之後,其實並非怕死,而是懼怕活著,懼怕這般獨自苟活……
我緘口不言,隻想從此清淨了斷,匿身王村重蓄勢力,有日能為師傅滌盡恥辱,還他老人家一份公道。”
也瑟負手背立,半倚長案。吐出的字字句句,輕觸了正堂高牆反射堂外。
葉念安就站在當中門簷下,細細傾聽他猶自咀嚼著潛藏心頭的苦澀。
“隻不料,昌越河底的巨額官銀再起禍端。
陳清野迴朝複命後,竟請辭還鄉,遠離朝政。全因世人除我,再無一人捏他把柄。
輾轉無數,他在川峽東路與我又見,惜我會施鬼井勘靈術,加知我飄零無依,便提出了一個兩全之策。”
說到這裏,也瑟似乎記起了什麽,自扼住話頭,旋身望了一眼。
“師兄何等重情重義之人,愚弟倒頗想聽聽,哪般兩全之策能撼動師兄不移之誌!”
葉念安正默默聽到緊要處,卻見也瑟這會兒收止,麵兒上浮起一抹不悅。
望見葉念安這番反應,也瑟著實有些意外。
原還萬般躊躇,不知窩在心口的這檔舊事當不當說。
這會兒觀見小師弟不單未生抵觸,反倒另起了興致,甚是欣慰。
不禁油然一笑,續下話頭。
“陳清野這人最會看風使舵,素日又慣與顯貴官宦打交道,健談開朗八麵玲瓏的,向來不會吃虧。
他知我立誓報仇,亟需擴充實力,當即撥出那日攏進私囊的八十萬官銀,欲同我通力合作。
陳清野能當爺爺時當爺爺,能當孫子時當孫子。不斷往返於川黔湘鄂等州府路界,與各地官商走得很近。
尤是那夔州前任都督,與陳清野私交頗深。
時日並未長久,陳清野便開始接攝官事,狠紮根基。
而我遊市街井招兵買馬,廣納賢能之士,以王村為始,大開山道,耗費數年,終於修成橫貫東西、官商貨運的陸路私道。”
有也瑟這般重情重義的山匪,自然也有陳友文惺惺涼薄的小人。
陳友文說話雖還算得上隱晦,也瑟還是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悚然驚轉後,隻得默默按下腹中怒火,皮笑肉不笑的扔去一句。
“陳知縣一定是在說笑?!愚兄倘若沒有記錯,夔關水運應當是陳知縣親令關閉的才是吧?”
也瑟料定這麽說,必會激破陳友文最後僅剩的那層虛偽麵皮。
隻不過,事至此地,已然勢難兩全、惡戰難免,倒不如打開天窗將事挑明。
其時,二人心中皆已心明,也都清楚對方知曉自己心思。
可是,往複話語總要隔了一層窗戶紙,誰都不願主動戳破。
陳友文這人素來臉皮極厚,今朝兩廂坦蕩,壓根沒料也瑟會這般當眾啟開話頭,直有將事全數挑明之意,驚駭之餘差點兒就去拔身下長劍。
心事被人當麵說破,陳友文麵色自然不甚活絡。聽出弦外之音似在點醒自己,極想說辯幾句,卻又顧慮當下說破必定不能再如往常插科打諢,裝瘋賣傻。
雙臂微顫摸至劍柄緊要關頭,他驟然冷靜下來,覺其身如風中枯葉,淩空亂旋毫無依歸。
無奈何,隻得假借環顧四周,傾過半邊身子壓低聲音道,“總把頭,請借步說話。”
陳友文嘴中如是說,難堪之色早就躍至臉上。
“陳知縣有話不妨直說。在座幾個全是我三絕穀的貴客,與我也瑟更是生死手足,過命的交情。”
也瑟將陳友文方才的頷首低語全然當作耳旁風,微微一笑,隨口一句又故意將他抬高了半截。
自己卻站在離案不遠處,端的是一副無所謂的架勢。
陳友文原本已在過來路上編了一車的好話,就是打算透底服低,自降了身段勸也瑟點頭鬆口,幫他解決了眼前棘手之事,再議其它。
可是這刻聽見也瑟這樣說,心下不免一震,嚼出話意不太對勁兒,即刻抬眸迎去。
殊不知,也瑟一雙黑漆漆的眼珠正也緊盯著他,麵色冷淡,意味深長。
二人此陣對望其久,四目相換了好些不可言表的東西。
怔怔間,陳友文忽的眸光湧動,一陣心虛將視線縮迴。
他赫然驚覺,自進屋之刻開始的所言所行,全是也瑟早早編排設計好的。
信絕壁早已收到,人是他特意請的,唯獨今兒他入三絕穀,當正是場天意巧合。
‘真他娘的見鬼了!’
想到這裏,陳友文不由得暗罵了一聲。
胸口登時添出幾分憋悶,刷的漲成豬肝色。
腦殼旋即蹦出一個聲音,不斷阻擾著向前狠抽也瑟兩個巴掌的衝動,兀自吐出口長氣。
陳友文心裏比誰都清楚,眼下若敢開罪了也瑟,休想借道陸路走貨還算客氣,今兒有沒有命安然離穀還須兩說。
這與自尋死路有甚兩樣?
有了這個計較,陳友文不敢怠慢,正想上前再獻殷情的當口,角落琴音複又幽然響起。
堂中諸人初有一刻遲疑,隻不消唿吸的瞬間,目光又全部順望過來。
隻見琴案一端,並肩端坐著二人。同色淺衫,宛如白霧,正低低頷首共撫一琴。
二人眉目深沉溫婉,風姿俊雅難以言描,和著琴律頓時旋起一股濃鬱的書卷氣息,繞梁穿廊,直撲過來。
屋內頓陷一片冷寂,半晌未有一絲聲響。
諸人靜立間,紛紛驚愕相覷。
也瑟木著臉,眺向適才仍還醺醉不已,當刻又清醒撫琴的葉念安,內心憂疑複雜。
想到與他相逢相識,皆屬偶然,起初覺其雖年不過二十,平常多就是沉默寡言。
除卻一股子的清高孤傲,行止談吐都極為妥帖恭敬,一派圓熟老成。
尤是蘊藏在深處的剛勁睿智,素日總是收在骨子裏不輕易示人。
僅是過去一天一宿,葉念安竟已與雷柔齊坐共弦。
饒是眉眼尾梢乍不出奇,可纖纖指腹下刻意隱逸褪去的光華音意,分明已到極致深厚的境地。
此際也瑟頓悟,到底因時較短,著實未對眼前少年的脾性喜好摸熟摸透。
也瑟打量著一夕間便打磨出厚重外殼的葉念安,妄圖在其白皙斯文的臉孔上窺出一絲端倪。
——————
“坊間雖多把‘三絕穀’喚作寨,將我稱匪。
市井之輩不知我也瑟經那東窗詭計之後,其實並非怕死,而是懼怕活著,懼怕這般獨自苟活……
我緘口不言,隻想從此清淨了斷,匿身王村重蓄勢力,有日能為師傅滌盡恥辱,還他老人家一份公道。”
也瑟負手背立,半倚長案。吐出的字字句句,輕觸了正堂高牆反射堂外。
葉念安就站在當中門簷下,細細傾聽他猶自咀嚼著潛藏心頭的苦澀。
“隻不料,昌越河底的巨額官銀再起禍端。
陳清野迴朝複命後,竟請辭還鄉,遠離朝政。全因世人除我,再無一人捏他把柄。
輾轉無數,他在川峽東路與我又見,惜我會施鬼井勘靈術,加知我飄零無依,便提出了一個兩全之策。”
說到這裏,也瑟似乎記起了什麽,自扼住話頭,旋身望了一眼。
“師兄何等重情重義之人,愚弟倒頗想聽聽,哪般兩全之策能撼動師兄不移之誌!”
葉念安正默默聽到緊要處,卻見也瑟這會兒收止,麵兒上浮起一抹不悅。
望見葉念安這番反應,也瑟著實有些意外。
原還萬般躊躇,不知窩在心口的這檔舊事當不當說。
這會兒觀見小師弟不單未生抵觸,反倒另起了興致,甚是欣慰。
不禁油然一笑,續下話頭。
“陳清野這人最會看風使舵,素日又慣與顯貴官宦打交道,健談開朗八麵玲瓏的,向來不會吃虧。
他知我立誓報仇,亟需擴充實力,當即撥出那日攏進私囊的八十萬官銀,欲同我通力合作。
陳清野能當爺爺時當爺爺,能當孫子時當孫子。不斷往返於川黔湘鄂等州府路界,與各地官商走得很近。
尤是那夔州前任都督,與陳清野私交頗深。
時日並未長久,陳清野便開始接攝官事,狠紮根基。
而我遊市街井招兵買馬,廣納賢能之士,以王村為始,大開山道,耗費數年,終於修成橫貫東西、官商貨運的陸路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