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雷柔雙手奉上的這個台階,葉念安欣然領情,也瑟亦無再推之理。
所幸三個明白人就勢下坡,帶著其餘人等跨出地牢,重見天光,逃過了即在眼前的雞鳴死期。
或噓或歎間,這行人任由索胡由和仡讓逐一領進後院安置了廂房。
許是心弦緊繃太久一下鬆塌,此刻後腦勺將觸枕緣,眼皮已迫切的合攏起來。
唯獨葉念安怔怔端坐床沿,麵色蒼白,一語不吭。
時當七月末尾八月初起,林中愜意,流風不寒。
雖是深山更夜,但不覺冷,草木依是一片蔥翠。
山風過處,隻聽林葉蕭蕭,叢葉深草中的蟲啾與溪澗底處的蛙鳴相互應和,密如擂鼓。
峰凹中一勾明月細如彎弓,遙掛樹梢,皓色朦朧,景甚幽靜。
葉念安近日奔馳本就身心疲累,又經地牢一事鬧騰,鬆開神經後自也是心倦身乏。
此番偶遇故人,免不得舊傷新愈,痛停神倦之後,這一睡不免經過不少時候,等到將醒已是翌日近午。
睜開眼皮時,屋中光線敞亮。門雖緊閉,窗邊人語雜音偷覷鑽進,方知日已高懸。
隔著木門,日光和著喁喁細語從虛掩的縫隙中透進,照出地上隨風晃動的幾道人影,叫人一陣暈眩。
葉念安揉了揉惺忪睡眼,起身卸下門栓,踏步而出。
四外豔陽高掛,風拂白袍襴衫,望著滿院清光,一地繁蔭,葉念安不覺勾動往事,暗生淒涼。
眉宇間的隱隱倦意,仿若已在萬丈紅塵中曆盡了數年。
沿道緩緩漫行,除了路旁平日不多見的峨峨崇嶺,再就是臨立山巔驅散不盡的繚繞濃霧。
山色空蒙中人影寥寥,一路皆未尋見鐵塔漢與薑春等人的蹤影。
行望間,再停駐抬首時,才覺身已步入石道盡頭的一座寬大屋舍。
腳尖半落,入眼即是堂屋正中擺設的一張貼牆舊長木幾,前方幾把刻花木椅正將中央方桌牢牢圍住。
堂壁兩側高牆砌滿舊書,偶有幾本散在木幾上,露出半角枯黃紙色。
空空蕩蕩的正堂裏,此刻正彌漫著一團無法言喻的濃濃哀楚。
即便拔地而起的粗梁寬柱,亦非能撐起也瑟略微落寞的高瘦背影。
不知何故,一直緊隨也瑟左右的索胡由和仡讓未見其影。
葉念安瞥見正堂背對之人,還全未踩下的腳掌下意識間就想收迴,卻快不過那頭繞梁而至,攔其身前的一串說話。
“師弟既已認了為兄,何又不肯麵對?”
也瑟初始略顯空遠的話音,隨其身動越來越清晰,直至完全停在了葉念安一臂之遙處。
“師弟方才問,我為何不去尋老爺子共謀大業。嗬,世人皆知李世雄身死,貼身少將歸降了左都押牙陳清野。
這招瞞天過海麵兒上看著嚴絲合縫,卻不知待我與陳清野班師迴朝時,早已迴天乏術矣!
國師府上上下下八十餘條人命無一幸免,我當即快馬加鞭,折迴昌越河欲要截下老爺子。
誰承想,愣是把昌越河翻了個底朝天,也未見他一絲半毫。
隻於當時同陳清野對峙站立的河岸邊沿,丟落一把隨身短匕。
這之後,我心灰意冷,再無他念。
隻於途中小道聽傳,國師府滅門後,府外時有生人徘徊遊蕩,身形樣貌皆與李世雄十分相仿。
可短短數日,這生人也被巡視小兵就地斬殺。
朝堂風雨,傾覆天下。
陳清野雖允諾襄助老爺子脫險逃生,可他終是老爺子的昔日宿敵。
當時暫且被巨財迷惑,唯恐他日不無再會反咬一口,陳清野處固然不可留。
如此,師傅生死未卜,我亦去路迷茫。想到迴去也是孑然一身,飄搖在權勢官場,風口浪尖。
一心隻想告別那是非之地,逼及無奈才隻身馳走,過起登界遊方的日子。
隨性行就此地,決心隱匿,不問世事。
直至上一年才輾轉聞悉,李世雄人在遼國戍邊的一個小村寨裏,苟活多年,後被村中一個不知名的少年害去性命。
殊不知……”
話到這裏,也瑟悻悻歎出一口長氣,伏身輕搖了搖頭,旋身又繼續道。
“原以為昔年舊事已如細雨落春泥,天明杳無痕。如今再提仍如生在昨日,曆曆在目。
老爺子常常訓斥我等,紅塵濁世,榮者自安,辱者定碌。
天下萬物形雖各異,皆需對眾生溫柔相待,清明坦蕩。
惟有不迷世情,不受物欲,方為正道。
隻可惜,不知何為惡,焉知何為善?
老爺子畢生追求不負流年,不欺草木,終究是藐之諸侯,巍然置心之願。
為兄碌碌半生,盤踞於此,冒死借力陳清野私囊中的八十萬白銀,趨利避害,廣修水陸驛道。
籠絡官商兩道,以屯積車馬糧草,積蓄軍需兵械,全等他朝有日能重整山河、為老爺子報仇雪恨……”
葉念安抬首凝眸,咫尺之間,也瑟那雙墨玉一般的瞳眸深處透出些微失落,口中言語聲響,亦漸變得微弱無力。
聽罷也瑟的這番經曆,及其對老爺子的這份獨有恩情,令葉念安一陣紛亂心悸。
懵怔間,也被牽係著於心扉蔓延開來,沉入往事深淵。心中恍如明鏡,不禁又對也瑟添了幾分恭敬。
葉念安待己略微定神後,才慢慢迴道,“想不到師兄與老爺子師徒之間,如此情深意長。
情義這東西,一見如故容易,難的是天長日久。愚弟心中有愧!”
“喛,師弟何出此言!如今你我相遇,即可並肩攜手共抗風雨。
我也瑟總沒白白活過這一場,也算得上圓滿如意了。”
葉念安望著偌大廳堂中,也瑟幹瘦孤獨的身影,塵世風雨已將他襯托得如黑夜中冷漠殺戮的無情忍者,又如蒼穹下撲翅落單的大雁。
想到這一路,不過是偶經於此恰遇故人,突然不知該何啟口。
如若直言,怕其再生絕望,如若應允,又非真心向往。
這一刻,葉念安自覺心緒波瀾,急待迴房重整捋過。
短短數息,葉念安恢複到往常,直起身軀輕輕一揖。
“去路漫漫,來日方長。待與師兄且看且行,再作計較!”
所幸三個明白人就勢下坡,帶著其餘人等跨出地牢,重見天光,逃過了即在眼前的雞鳴死期。
或噓或歎間,這行人任由索胡由和仡讓逐一領進後院安置了廂房。
許是心弦緊繃太久一下鬆塌,此刻後腦勺將觸枕緣,眼皮已迫切的合攏起來。
唯獨葉念安怔怔端坐床沿,麵色蒼白,一語不吭。
時當七月末尾八月初起,林中愜意,流風不寒。
雖是深山更夜,但不覺冷,草木依是一片蔥翠。
山風過處,隻聽林葉蕭蕭,叢葉深草中的蟲啾與溪澗底處的蛙鳴相互應和,密如擂鼓。
峰凹中一勾明月細如彎弓,遙掛樹梢,皓色朦朧,景甚幽靜。
葉念安近日奔馳本就身心疲累,又經地牢一事鬧騰,鬆開神經後自也是心倦身乏。
此番偶遇故人,免不得舊傷新愈,痛停神倦之後,這一睡不免經過不少時候,等到將醒已是翌日近午。
睜開眼皮時,屋中光線敞亮。門雖緊閉,窗邊人語雜音偷覷鑽進,方知日已高懸。
隔著木門,日光和著喁喁細語從虛掩的縫隙中透進,照出地上隨風晃動的幾道人影,叫人一陣暈眩。
葉念安揉了揉惺忪睡眼,起身卸下門栓,踏步而出。
四外豔陽高掛,風拂白袍襴衫,望著滿院清光,一地繁蔭,葉念安不覺勾動往事,暗生淒涼。
眉宇間的隱隱倦意,仿若已在萬丈紅塵中曆盡了數年。
沿道緩緩漫行,除了路旁平日不多見的峨峨崇嶺,再就是臨立山巔驅散不盡的繚繞濃霧。
山色空蒙中人影寥寥,一路皆未尋見鐵塔漢與薑春等人的蹤影。
行望間,再停駐抬首時,才覺身已步入石道盡頭的一座寬大屋舍。
腳尖半落,入眼即是堂屋正中擺設的一張貼牆舊長木幾,前方幾把刻花木椅正將中央方桌牢牢圍住。
堂壁兩側高牆砌滿舊書,偶有幾本散在木幾上,露出半角枯黃紙色。
空空蕩蕩的正堂裏,此刻正彌漫著一團無法言喻的濃濃哀楚。
即便拔地而起的粗梁寬柱,亦非能撐起也瑟略微落寞的高瘦背影。
不知何故,一直緊隨也瑟左右的索胡由和仡讓未見其影。
葉念安瞥見正堂背對之人,還全未踩下的腳掌下意識間就想收迴,卻快不過那頭繞梁而至,攔其身前的一串說話。
“師弟既已認了為兄,何又不肯麵對?”
也瑟初始略顯空遠的話音,隨其身動越來越清晰,直至完全停在了葉念安一臂之遙處。
“師弟方才問,我為何不去尋老爺子共謀大業。嗬,世人皆知李世雄身死,貼身少將歸降了左都押牙陳清野。
這招瞞天過海麵兒上看著嚴絲合縫,卻不知待我與陳清野班師迴朝時,早已迴天乏術矣!
國師府上上下下八十餘條人命無一幸免,我當即快馬加鞭,折迴昌越河欲要截下老爺子。
誰承想,愣是把昌越河翻了個底朝天,也未見他一絲半毫。
隻於當時同陳清野對峙站立的河岸邊沿,丟落一把隨身短匕。
這之後,我心灰意冷,再無他念。
隻於途中小道聽傳,國師府滅門後,府外時有生人徘徊遊蕩,身形樣貌皆與李世雄十分相仿。
可短短數日,這生人也被巡視小兵就地斬殺。
朝堂風雨,傾覆天下。
陳清野雖允諾襄助老爺子脫險逃生,可他終是老爺子的昔日宿敵。
當時暫且被巨財迷惑,唯恐他日不無再會反咬一口,陳清野處固然不可留。
如此,師傅生死未卜,我亦去路迷茫。想到迴去也是孑然一身,飄搖在權勢官場,風口浪尖。
一心隻想告別那是非之地,逼及無奈才隻身馳走,過起登界遊方的日子。
隨性行就此地,決心隱匿,不問世事。
直至上一年才輾轉聞悉,李世雄人在遼國戍邊的一個小村寨裏,苟活多年,後被村中一個不知名的少年害去性命。
殊不知……”
話到這裏,也瑟悻悻歎出一口長氣,伏身輕搖了搖頭,旋身又繼續道。
“原以為昔年舊事已如細雨落春泥,天明杳無痕。如今再提仍如生在昨日,曆曆在目。
老爺子常常訓斥我等,紅塵濁世,榮者自安,辱者定碌。
天下萬物形雖各異,皆需對眾生溫柔相待,清明坦蕩。
惟有不迷世情,不受物欲,方為正道。
隻可惜,不知何為惡,焉知何為善?
老爺子畢生追求不負流年,不欺草木,終究是藐之諸侯,巍然置心之願。
為兄碌碌半生,盤踞於此,冒死借力陳清野私囊中的八十萬白銀,趨利避害,廣修水陸驛道。
籠絡官商兩道,以屯積車馬糧草,積蓄軍需兵械,全等他朝有日能重整山河、為老爺子報仇雪恨……”
葉念安抬首凝眸,咫尺之間,也瑟那雙墨玉一般的瞳眸深處透出些微失落,口中言語聲響,亦漸變得微弱無力。
聽罷也瑟的這番經曆,及其對老爺子的這份獨有恩情,令葉念安一陣紛亂心悸。
懵怔間,也被牽係著於心扉蔓延開來,沉入往事深淵。心中恍如明鏡,不禁又對也瑟添了幾分恭敬。
葉念安待己略微定神後,才慢慢迴道,“想不到師兄與老爺子師徒之間,如此情深意長。
情義這東西,一見如故容易,難的是天長日久。愚弟心中有愧!”
“喛,師弟何出此言!如今你我相遇,即可並肩攜手共抗風雨。
我也瑟總沒白白活過這一場,也算得上圓滿如意了。”
葉念安望著偌大廳堂中,也瑟幹瘦孤獨的身影,塵世風雨已將他襯托得如黑夜中冷漠殺戮的無情忍者,又如蒼穹下撲翅落單的大雁。
想到這一路,不過是偶經於此恰遇故人,突然不知該何啟口。
如若直言,怕其再生絕望,如若應允,又非真心向往。
這一刻,葉念安自覺心緒波瀾,急待迴房重整捋過。
短短數息,葉念安恢複到往常,直起身軀輕輕一揖。
“去路漫漫,來日方長。待與師兄且看且行,再作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