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端午】
成都府的稻苗已在水田中紮實了根須。
陽七月的熱風掃過,蕩起的草青色波浪遠遠望去,如姑蘇織坊織機上流出的絲綢,綿密泛著鱗光。
今兒是端午,天光在遠山背後含而不發,隻有微微晨曦不刻意地提醒著山下農耕之人,很快又是新的一天。
距離成都府五十裏處的掛河村,因河水流經村莊時環繞山腰而過,形如懸空高掛,故名‘掛河村’。
村中住民世代倚山而居,從不曾背井離鄉。
掛河村地熱優渥,多少年來,不論天災亦或戰亂,都能安然避過不被波及。
究其原因,非是統治者心存善念,而是這個村子特產一種草藥——三花兔耳風。
每逢朝廷更迭,村長都會把積攢起來的三花兔耳風進貢上去,以免災禍。
但逢戰亂,刀劍無眼,每場爭鬥之後,魂歸黃泉自然難以再救,但因各種兵械利器掛彩留下的傷口,疼痛百般不說,往往會因傷口感染為此送命。
萬物相生相克,這三花兔耳風對利器之傷功效奇特,尤其是腿疾。
掛河村是三花兔耳風的唯一產地,因而村中住民都掌握著烘製成藥的手藝。
也正因為此,掛河村才能世代繁衍生息,安然太平。
暮色降臨,村頭一戶人家閣樓上的油燈已亮了整夜,微弱光亮在厚重夜色映襯下顯得莫名詭異。
閣樓裏有幾名漢子正與一名須發鶴白的老人圍坐一圈,不發一言。
油燈正被幾人圍裹於正中,火苗突突跳躍兩下後,漸漸萎縮熄滅,閣婁徹底融入這片黑暗。
鶴發老人被油燈熄滅激起了一絲精神,他抬起幹皺的手掌揉了揉眼角,聲音虛弱。
“都散了吧!
既然藥草丟了,一時半會兒也尋不到,不如挨家挨戶去收集一些,明兒能找到多少就算多少吧!”
“族長,萬一收不上來呢?
天軍的人已在村裏蹲了幾天,實在是拖不下去了呀!”其中一名漢子大聲吼道。
“放肆!能不能小聲些,休得對族長這般無禮。”
“眼前都火燒眉毛了,族長您倒是拿個主意!”說話漢子不顧旁人勸阻,繼續對鶴發老人喊道。
“真要到那絕境,就把我這副老骨頭交出去,我替你們受死。”
隱於暗色中的族長語氣平靜。
“族長……”年輕漢子還想繼續說些什麽。
“夠了,滾出去,別再打擾族長!”
另一名中年漢子突然站起身,抬手在炕桌上重重拍下,案上油燈經重力一施震得骨碌碌滾到了地上,發出一聲脆響。
見中年漢子發怒,年輕漢子瞪眼半晌,終究還是把嘴邊的話咽了迴去。
轉眼間,房中陷入一片死寂。
過了一會兒,中年漢子徑直跨出閣樓,心裏仍在尋思該如何從村民手中收集三花兔耳風草藥。
兩個時辰後,掛河村的每家每戶都被陸續敲開了院門。
領頭人開腔詢問,“家中可還有多的兔耳風草藥?”
待屋中主人迴話後,淩晨在族長閣樓喝止年輕漢子的中年人,又一次失望地搖了搖頭,悻悻離開。
這是掛河村許久以來麵臨的最大危機,而遠隔五十裏處成都府來了四個陌生人。
“你來過這裏麽?”葉念安一邊逗著懷中娃娃,一邊詢問龍小青。
“沒有。”龍小青板著臉,語氣生硬地迴道。
“沒有就沒有,你就不能溫柔點?
別怪我爹爹看不上你。”葉念安瞥了一眼沒有笑容的龍小青,小聲嘀咕道。
“你說什麽?”
龍小青到底是練武出身,五感靈敏極致。
即使葉念安所語輕如蚊叮,卻還是被她聽進了耳中。本就滿腹怒火無處宣泄的她瞬間被點燃。
口中質問著葉念安,手卻沒閑著,一聲金屬錚鳴,腰間長劍已然出鞘一半。
“你說你走南闖北,踏遍寸土,到了這裏又說沒來過。”葉念安梗直脖子,護著臂中娃娃,掙紮說道。
“都到了這兒,你還不說緣由。不是要滅遼麽?怎的跑來南邊了?”龍小青也不肯示弱,語帶譏諷迴斥道。
離了橫穀寨這個傷心地,葉念安打定了主意準備複仇。
迴程途中,卻突然說要來成都府,龍小青問了一路,葉念安仍是輕搖著頭,沒有想說的半點意思。
這舉動落在龍小青眼裏卻是一種不信任,心間少不了氣悶。
奈何有隨行的阿春和唿楞鐵兩個憨貨,一路耐著性子憋至此處。
原計劃是從成都府入城,卻不料又碰到當初進渭州城時的一般遭遇。
守城將士不肯放行,說是最近有一股不明來力,自稱‘天軍’的起義軍鬧得正兇,為防止探子進程,知府想了一個主意,將不會說成都府官話的人,一律擋在城外。
這法子可真正難住了北方來的葉念安四人,這南方腔調是如何也學不像的。
無奈之下,葉念安隻得退至城外茶棚另尋他法。
此刻,又聽聞龍小青詢問進城目的,葉念安側頭想了半晌,還是笑著搖了搖頭,與來時並無二致。
“哼,姑奶奶不稀罕知道了。”
龍小青見其又是這幅模樣,恨恨地銀牙緊咬,柳眉倒豎。扭頭轉向另一邊,端起茶碗一飲而盡,不再理會。
葉念安倒也不在意,低頭哄起懷中娃娃,滿臉柔意。
茶水續了又續,轉眼間已近了午時。
葉念安看了眼天色,眉眼間稍顯焦灼成都府是無論如何也要進的。
除此,別無二法。
就在葉念安思量對策應付城門守衛時,阿春滿頭大汗地鑽進茶棚。
成都府的七月天氣炎炎悶熱,阿春頂著燥紅雙頰一屁股坐下,倒也不急著說話,端起葉念安麵前的涼茶三口兩口咕咚咕咚倒進肚子。
“唿唿~葉大哥,你讓我出去打聽那些個外地商人如何進城,你猜怎麽著?”阿春瞪著雙眼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急切說道。
“怎麽著?快說。”葉念安被阿春的話激起了精神,連忙湊近身子一臉認真地問道。
“那些商人通通繞道去了福建路售賣貨品,還沒有一個進得去城。但是……”
“但是個屁,說了等於沒說!”
還沒說完,葉念安已氣得往桌上奮力一拍,對著阿春怒吼道。
成都府的稻苗已在水田中紮實了根須。
陽七月的熱風掃過,蕩起的草青色波浪遠遠望去,如姑蘇織坊織機上流出的絲綢,綿密泛著鱗光。
今兒是端午,天光在遠山背後含而不發,隻有微微晨曦不刻意地提醒著山下農耕之人,很快又是新的一天。
距離成都府五十裏處的掛河村,因河水流經村莊時環繞山腰而過,形如懸空高掛,故名‘掛河村’。
村中住民世代倚山而居,從不曾背井離鄉。
掛河村地熱優渥,多少年來,不論天災亦或戰亂,都能安然避過不被波及。
究其原因,非是統治者心存善念,而是這個村子特產一種草藥——三花兔耳風。
每逢朝廷更迭,村長都會把積攢起來的三花兔耳風進貢上去,以免災禍。
但逢戰亂,刀劍無眼,每場爭鬥之後,魂歸黃泉自然難以再救,但因各種兵械利器掛彩留下的傷口,疼痛百般不說,往往會因傷口感染為此送命。
萬物相生相克,這三花兔耳風對利器之傷功效奇特,尤其是腿疾。
掛河村是三花兔耳風的唯一產地,因而村中住民都掌握著烘製成藥的手藝。
也正因為此,掛河村才能世代繁衍生息,安然太平。
暮色降臨,村頭一戶人家閣樓上的油燈已亮了整夜,微弱光亮在厚重夜色映襯下顯得莫名詭異。
閣樓裏有幾名漢子正與一名須發鶴白的老人圍坐一圈,不發一言。
油燈正被幾人圍裹於正中,火苗突突跳躍兩下後,漸漸萎縮熄滅,閣婁徹底融入這片黑暗。
鶴發老人被油燈熄滅激起了一絲精神,他抬起幹皺的手掌揉了揉眼角,聲音虛弱。
“都散了吧!
既然藥草丟了,一時半會兒也尋不到,不如挨家挨戶去收集一些,明兒能找到多少就算多少吧!”
“族長,萬一收不上來呢?
天軍的人已在村裏蹲了幾天,實在是拖不下去了呀!”其中一名漢子大聲吼道。
“放肆!能不能小聲些,休得對族長這般無禮。”
“眼前都火燒眉毛了,族長您倒是拿個主意!”說話漢子不顧旁人勸阻,繼續對鶴發老人喊道。
“真要到那絕境,就把我這副老骨頭交出去,我替你們受死。”
隱於暗色中的族長語氣平靜。
“族長……”年輕漢子還想繼續說些什麽。
“夠了,滾出去,別再打擾族長!”
另一名中年漢子突然站起身,抬手在炕桌上重重拍下,案上油燈經重力一施震得骨碌碌滾到了地上,發出一聲脆響。
見中年漢子發怒,年輕漢子瞪眼半晌,終究還是把嘴邊的話咽了迴去。
轉眼間,房中陷入一片死寂。
過了一會兒,中年漢子徑直跨出閣樓,心裏仍在尋思該如何從村民手中收集三花兔耳風草藥。
兩個時辰後,掛河村的每家每戶都被陸續敲開了院門。
領頭人開腔詢問,“家中可還有多的兔耳風草藥?”
待屋中主人迴話後,淩晨在族長閣樓喝止年輕漢子的中年人,又一次失望地搖了搖頭,悻悻離開。
這是掛河村許久以來麵臨的最大危機,而遠隔五十裏處成都府來了四個陌生人。
“你來過這裏麽?”葉念安一邊逗著懷中娃娃,一邊詢問龍小青。
“沒有。”龍小青板著臉,語氣生硬地迴道。
“沒有就沒有,你就不能溫柔點?
別怪我爹爹看不上你。”葉念安瞥了一眼沒有笑容的龍小青,小聲嘀咕道。
“你說什麽?”
龍小青到底是練武出身,五感靈敏極致。
即使葉念安所語輕如蚊叮,卻還是被她聽進了耳中。本就滿腹怒火無處宣泄的她瞬間被點燃。
口中質問著葉念安,手卻沒閑著,一聲金屬錚鳴,腰間長劍已然出鞘一半。
“你說你走南闖北,踏遍寸土,到了這裏又說沒來過。”葉念安梗直脖子,護著臂中娃娃,掙紮說道。
“都到了這兒,你還不說緣由。不是要滅遼麽?怎的跑來南邊了?”龍小青也不肯示弱,語帶譏諷迴斥道。
離了橫穀寨這個傷心地,葉念安打定了主意準備複仇。
迴程途中,卻突然說要來成都府,龍小青問了一路,葉念安仍是輕搖著頭,沒有想說的半點意思。
這舉動落在龍小青眼裏卻是一種不信任,心間少不了氣悶。
奈何有隨行的阿春和唿楞鐵兩個憨貨,一路耐著性子憋至此處。
原計劃是從成都府入城,卻不料又碰到當初進渭州城時的一般遭遇。
守城將士不肯放行,說是最近有一股不明來力,自稱‘天軍’的起義軍鬧得正兇,為防止探子進程,知府想了一個主意,將不會說成都府官話的人,一律擋在城外。
這法子可真正難住了北方來的葉念安四人,這南方腔調是如何也學不像的。
無奈之下,葉念安隻得退至城外茶棚另尋他法。
此刻,又聽聞龍小青詢問進城目的,葉念安側頭想了半晌,還是笑著搖了搖頭,與來時並無二致。
“哼,姑奶奶不稀罕知道了。”
龍小青見其又是這幅模樣,恨恨地銀牙緊咬,柳眉倒豎。扭頭轉向另一邊,端起茶碗一飲而盡,不再理會。
葉念安倒也不在意,低頭哄起懷中娃娃,滿臉柔意。
茶水續了又續,轉眼間已近了午時。
葉念安看了眼天色,眉眼間稍顯焦灼成都府是無論如何也要進的。
除此,別無二法。
就在葉念安思量對策應付城門守衛時,阿春滿頭大汗地鑽進茶棚。
成都府的七月天氣炎炎悶熱,阿春頂著燥紅雙頰一屁股坐下,倒也不急著說話,端起葉念安麵前的涼茶三口兩口咕咚咕咚倒進肚子。
“唿唿~葉大哥,你讓我出去打聽那些個外地商人如何進城,你猜怎麽著?”阿春瞪著雙眼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急切說道。
“怎麽著?快說。”葉念安被阿春的話激起了精神,連忙湊近身子一臉認真地問道。
“那些商人通通繞道去了福建路售賣貨品,還沒有一個進得去城。但是……”
“但是個屁,說了等於沒說!”
還沒說完,葉念安已氣得往桌上奮力一拍,對著阿春怒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