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的話語慢條斯理,如穿梭在夏日密林中的縷縷細風,撫過三人臉頰,也拂過三顆各自憂愁的心靈。
一如遮天密布的渾厚蒼穹突然間撥開了屏障,露出明晃晃的白日天光。
“啪~啪~啪~”幾記清脆的拍掌聲響,在山木草林間徘徊不去。
“妙哉,妙哉!”葉念安有些詫異地望向阿春。
原以為阿春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以獵為生的粗野鄉夫,卻未料其吐詞間將遇事的緩急輕重分析得頭頭是道,對渭州城的地理風貌亦摸索得這般透徹。
不禁在心裏側目重新打量起眼前之人,口中也莫名冒出一句誇讚的話來。
得了小俠褒讚,阿春唰地一下整張臉紅到了脖頸處,頗為靦腆地撓了撓後腦勺,謙虛迴應道:“各位大俠,阿春不過是將自己多年居住在渭州城的一些經驗看法說與各位聽,並無其它意思。”
“我瞧著阿春這法子興許管用。”
唿楞鐵終究是枚不解風情的北方漢子,不懂直腸子能拐彎的道理,心中所想叭啦一下就脫口而出。
葉念安想到下山後極有可能要殺出遼兵包圍圈,便微微側臉瞥了眼龍小青低首不語,等著四人當中身手最好的她來定奪此事。
“我猜這股遼軍不會待很久。”龍小青在三人同是焦灼的眼神中幽幽說道。
其實阿春所言,句句屬實。
隻不過,一般維持戰馬體力的都是給馬喂混合草料,並非純粹的幹草。
而這些混合草料通常是由幹草、燕麥、黑豆混合而成,當然也會有其他一些更為合理的搭配,就像人要吃魚吃肉吃蔬菜一樣。
阿春見麵前幾人胡亂的說話聲,突然麵色一緊,像是遺漏了甚緊要的事情,隨即開腔道:“其實適才在南邊看到山下的遼軍,我以為又是每年都會來滋擾的‘打草穀’。”
“打草穀?”這一迴,葉念安聽得一頭霧水。
意識到隻有自己沒明白‘打草穀’為何意後,他撥弄了下腦袋,環視起分立左右的唿楞鐵和龍小青。
“阿春說的沒錯。”唿楞鐵冷不防地接去話頭補充道。
“遼國有遼闊的蒙古草原,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戰馬補充。
但作為塞外一支強悍的遊牧民族來說,戰馬比騎兵數量多的多,除此還有大量的野牛和駱駝,這些牲畜需要食用大量的青草嫩葉。
時下正是萬物生長、綠草植被最為旺盛之時,也是讓大半年沒吃上新鮮嫩草的馬匹,填飽肚子的好時候。”
遼人通常就是借此良機,以成群結隊的大規模組織湧入宋境,在冬季牧草減少,牛、羊這些遊牧民族主要依賴的口糧縮水到來前,為了生存,南下到中原的邊境地界來打劫城中老百姓的財富。
因而,每每山林小樹快長成的時候,遼國的打草穀隊伍便會出動,人數不會多的刺激到宋國政府的神經,又能完成清除樹林的任務。
對於北邊遊牧民這種來去如風的搶劫方式實在是讓渭州府衙很難找到一擊就破的製衡方法。
“這打穀場……”
見麵前這個漂亮少年還未全部聽懂自己說話之意,唿愣鐵這個耿直大漢著急地一跺腳說道:“哎喲,這‘打草穀’說白了,就是衝搶錢搶糧搶女人而來的。隻不過,今兒山腳下的陣勢看著有點大。”
“他娘的,看你這北邊壯漢竟然仗著人高馬大欺淩霸小,做出這等惡劣行徑,呸!”
葉念安聽唿楞鐵說完,立即不客氣地向他麵門啐了一口唾沫,語氣裏滿是輕蔑。
“咱有事說事,我是北邊漢子這話不假,可咱現在也同坐一船同係一繩不是?”
唿楞鐵聽出了葉念安口中的譏諷意味,頭腦一熱,怒氣滋生,卻又強自壓製著,晃著鐵塔一般的身軀淡淡說道。
“誰跟你同坐一船同係一繩了?這兒可是大宋渭州城,休得……”
葉念安話中皆是不滿,似是對‘打草穀’一說也並不買賬,本還想反駁些什麽,卻說到一半忽然收住了後麵的話。
他原是滿心期待龍小青能說出一個快速有效的脫身之法的,不曾想龍小青卻直接應允了阿春的建議。
此時再細心辯過山下遼兵的意圖,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止不住心底翻起的疑慮後,複又向阿春詢問道:“兄弟,方才你說的放倒戰馬具體是指?”
“這個簡單,我們隻需在進城之徑遍布溪流中動番手腳,待遼軍停歇飲水後再翻越山林時,馬匹腳下定會疲軟無力,失重打滑。”
阿春才一口氣講述完自己的胸中打算,就被葉念安打斷。
“既然這‘打草穀’是場擄掠,那這群蠻子定是速戰速決才對!”
葉念安若有所思地繼續道:“那麽說,方才提議在山下流水中做手腳許是走不通了。如若是一場有準備的掠劫,定不打算停歇。”
經這一提醒,三人都不約而同的點起頭。
“我看還是趕緊下山去作準備吧,太陽一落山好行動!”
阿春見四人一直幹愣在山頂沒個主意有些著急,速提了下山建議。總比現在坐困愁城,紙上談兵來得強。
“有勞阿春帶路了!”許久沒有言語的龍小青,終結了這場下山之議。
山間小道,在崇山峻嶺間曲折環繞,孔道如絲,蜿蜒迴旋,眾人牽馬行走其間,不時舉頭看向四周密實無縫的峰巒疊嶂。
“這條羊腸山道原是村中獵戶捕獸棲身的捷徑小路,知道的人不多,路也就不怎麽好走。”
阿春打頭先行,踩進一片沒入腳踝的青草地間,道旁雜陳些許彎枝落葉橫擋住下坡去的碎石山道。
幾人默契縱列於身後,頃刻間,麵門上均罩起一臉細密汗珠,將貼身衣衫浸潤出一灘沒有規則的花樣。
“從這裏通至山腳,正好都是此山的後半山脈,無論站在哪處都發現不了我們四人,各位不必擔憂!
一會兒快到山腳處,大家便會看到環山溪流。”
此時日頭漸下,山林寂靜,人煙罕見,盡顯蕭索。唯有最前頭的阿春所語聲響,在一片死寂中泛起一點生氣。
就在四人說話間,紅日轉瞬下落,天色轉暮,黑暗很快籠罩起整個山頭。
一如遮天密布的渾厚蒼穹突然間撥開了屏障,露出明晃晃的白日天光。
“啪~啪~啪~”幾記清脆的拍掌聲響,在山木草林間徘徊不去。
“妙哉,妙哉!”葉念安有些詫異地望向阿春。
原以為阿春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以獵為生的粗野鄉夫,卻未料其吐詞間將遇事的緩急輕重分析得頭頭是道,對渭州城的地理風貌亦摸索得這般透徹。
不禁在心裏側目重新打量起眼前之人,口中也莫名冒出一句誇讚的話來。
得了小俠褒讚,阿春唰地一下整張臉紅到了脖頸處,頗為靦腆地撓了撓後腦勺,謙虛迴應道:“各位大俠,阿春不過是將自己多年居住在渭州城的一些經驗看法說與各位聽,並無其它意思。”
“我瞧著阿春這法子興許管用。”
唿楞鐵終究是枚不解風情的北方漢子,不懂直腸子能拐彎的道理,心中所想叭啦一下就脫口而出。
葉念安想到下山後極有可能要殺出遼兵包圍圈,便微微側臉瞥了眼龍小青低首不語,等著四人當中身手最好的她來定奪此事。
“我猜這股遼軍不會待很久。”龍小青在三人同是焦灼的眼神中幽幽說道。
其實阿春所言,句句屬實。
隻不過,一般維持戰馬體力的都是給馬喂混合草料,並非純粹的幹草。
而這些混合草料通常是由幹草、燕麥、黑豆混合而成,當然也會有其他一些更為合理的搭配,就像人要吃魚吃肉吃蔬菜一樣。
阿春見麵前幾人胡亂的說話聲,突然麵色一緊,像是遺漏了甚緊要的事情,隨即開腔道:“其實適才在南邊看到山下的遼軍,我以為又是每年都會來滋擾的‘打草穀’。”
“打草穀?”這一迴,葉念安聽得一頭霧水。
意識到隻有自己沒明白‘打草穀’為何意後,他撥弄了下腦袋,環視起分立左右的唿楞鐵和龍小青。
“阿春說的沒錯。”唿楞鐵冷不防地接去話頭補充道。
“遼國有遼闊的蒙古草原,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戰馬補充。
但作為塞外一支強悍的遊牧民族來說,戰馬比騎兵數量多的多,除此還有大量的野牛和駱駝,這些牲畜需要食用大量的青草嫩葉。
時下正是萬物生長、綠草植被最為旺盛之時,也是讓大半年沒吃上新鮮嫩草的馬匹,填飽肚子的好時候。”
遼人通常就是借此良機,以成群結隊的大規模組織湧入宋境,在冬季牧草減少,牛、羊這些遊牧民族主要依賴的口糧縮水到來前,為了生存,南下到中原的邊境地界來打劫城中老百姓的財富。
因而,每每山林小樹快長成的時候,遼國的打草穀隊伍便會出動,人數不會多的刺激到宋國政府的神經,又能完成清除樹林的任務。
對於北邊遊牧民這種來去如風的搶劫方式實在是讓渭州府衙很難找到一擊就破的製衡方法。
“這打穀場……”
見麵前這個漂亮少年還未全部聽懂自己說話之意,唿愣鐵這個耿直大漢著急地一跺腳說道:“哎喲,這‘打草穀’說白了,就是衝搶錢搶糧搶女人而來的。隻不過,今兒山腳下的陣勢看著有點大。”
“他娘的,看你這北邊壯漢竟然仗著人高馬大欺淩霸小,做出這等惡劣行徑,呸!”
葉念安聽唿楞鐵說完,立即不客氣地向他麵門啐了一口唾沫,語氣裏滿是輕蔑。
“咱有事說事,我是北邊漢子這話不假,可咱現在也同坐一船同係一繩不是?”
唿楞鐵聽出了葉念安口中的譏諷意味,頭腦一熱,怒氣滋生,卻又強自壓製著,晃著鐵塔一般的身軀淡淡說道。
“誰跟你同坐一船同係一繩了?這兒可是大宋渭州城,休得……”
葉念安話中皆是不滿,似是對‘打草穀’一說也並不買賬,本還想反駁些什麽,卻說到一半忽然收住了後麵的話。
他原是滿心期待龍小青能說出一個快速有效的脫身之法的,不曾想龍小青卻直接應允了阿春的建議。
此時再細心辯過山下遼兵的意圖,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止不住心底翻起的疑慮後,複又向阿春詢問道:“兄弟,方才你說的放倒戰馬具體是指?”
“這個簡單,我們隻需在進城之徑遍布溪流中動番手腳,待遼軍停歇飲水後再翻越山林時,馬匹腳下定會疲軟無力,失重打滑。”
阿春才一口氣講述完自己的胸中打算,就被葉念安打斷。
“既然這‘打草穀’是場擄掠,那這群蠻子定是速戰速決才對!”
葉念安若有所思地繼續道:“那麽說,方才提議在山下流水中做手腳許是走不通了。如若是一場有準備的掠劫,定不打算停歇。”
經這一提醒,三人都不約而同的點起頭。
“我看還是趕緊下山去作準備吧,太陽一落山好行動!”
阿春見四人一直幹愣在山頂沒個主意有些著急,速提了下山建議。總比現在坐困愁城,紙上談兵來得強。
“有勞阿春帶路了!”許久沒有言語的龍小青,終結了這場下山之議。
山間小道,在崇山峻嶺間曲折環繞,孔道如絲,蜿蜒迴旋,眾人牽馬行走其間,不時舉頭看向四周密實無縫的峰巒疊嶂。
“這條羊腸山道原是村中獵戶捕獸棲身的捷徑小路,知道的人不多,路也就不怎麽好走。”
阿春打頭先行,踩進一片沒入腳踝的青草地間,道旁雜陳些許彎枝落葉橫擋住下坡去的碎石山道。
幾人默契縱列於身後,頃刻間,麵門上均罩起一臉細密汗珠,將貼身衣衫浸潤出一灘沒有規則的花樣。
“從這裏通至山腳,正好都是此山的後半山脈,無論站在哪處都發現不了我們四人,各位不必擔憂!
一會兒快到山腳處,大家便會看到環山溪流。”
此時日頭漸下,山林寂靜,人煙罕見,盡顯蕭索。唯有最前頭的阿春所語聲響,在一片死寂中泛起一點生氣。
就在四人說話間,紅日轉瞬下落,天色轉暮,黑暗很快籠罩起整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