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內近幾日發生的樁樁件件,將整個朝野震得動蕩不安。


    那高懸在禁宮女牆上的張遜頭顱,成了城中百姓茶餘飯後最大的談資,更讓朝中文武大臣膽顫心驚,誠惶誠恐。


    一時間,這份喜憂參半的勁爆訊息走街竄巷傳遍了京都內的每一個角落。一如春天繁擾的柳絮,紛紛揚揚地飄灑在乍暖還寒的微風中,越過邊境線,落在北部的沙塵裏。


    在黑虎堂偏堂內聽過張遜等人滿盤打算的半山月,滿是驚愕,再不敢逗留。等大軍撤離了黑虎堂,便翻迴馬身招迴了幾十麻衣人,頭也不迴地直策迴北境。


    半山月風塵仆仆踏進寧王府,將此噩耗轉達給了寧王。於寧王來說,這一消息無疑是個晴天霹靂,一下擊碎了這些年來暗中辛苦培植起的勢力,狠厲折斷的羽翼,頃刻間重又打迴到原形。


    寧王的身體如散架了一般,軟綿綿地跌落在座椅上。他未料到,在大宋幾十載根基穩如磐石的張遜,灰飛煙滅卻在眨眼間。


    大宋天子龍體抱恙未上早朝,樞密院正使張遜謀逆、若幹朝會官員莫名遭了劫殺……


    這些足以動搖國體的消息,亦由活動在汴京深處的各路探子捎迴了上京。


    【上京】


    倚在西樓看風景,無論有多少憂煩的心事,都會被這藍天碧野化解稀釋,迷穀的心裏也會被這秀麗的山川牧野深深地感染陶醉。心中飄逸輕雲倩影,迴響空穀足音。


    才置身這樣的美好佳境,從草原上空遙遙飛來一隻信鴿。迷穀伸出兩根手指插進嘴角,撅唇吹出一口長哨,那翻越千裏的小東西穩穩停在了迷穀伸出的右臂。小東西似是飛盡了千山同萬水,一搭停便疲累的閉起了眼睛。


    迷穀從信鴿雙爪上緊係的細竹筒裏抽出一段白絹,定神瞥過一眼後又掖緊塞進了腰間,複一抬右臂放走了適才小憩的信鴿。


    迷穀被蕭後安置在西樓聽命後,一等就快小半年。這些時日裏,他沒有接到一個命令,也沒有見過任何人。


    寧王府那邊,最後的任務也是那日從鹽鐵司迴去複命後,沒了任何動靜。


    迷穀很久沒有走出西樓了,此刻正走向開皇殿的他,竟是這般興奮。


    【開皇殿】


    “麻衣人?”蕭後柳眉緊蹙,似有疑惑。


    “汴梁過來的密信是這麽說的。”迷穀直起半身迴話道。


    “趙匡義的那幾十個臣子是我們遼人殺的?”蕭後仍舊懷疑著。


    “寧王那些舊宗親可有什麽動作?”蕭後沉思片刻後,立將此事聯係到了以寧王為首的舊宗親上。


    “迴太後,屬下布置在各王爺府周邊的幾位探子說,寧王近日種花喝茶,不問外事,一直在府裏頭休養生息。”


    “在府裏休養?嗬,宋朝這般翻天覆地,難道那東西會沒收到任何消息麽?”蕭後不信平日裏一直與自己對著幹的寧王,會不知汴梁城裏發生的一切。此間越淡定,這麻衣人就越跟他脫不開幹係。


    “迷穀,繼續給本後盯緊那群老東西。順便再打聽一下,寧王女兒半山月在忙什麽!”


    “屬下,遵命!”迷穀聽到蕭後的吩咐,便迅速起身離開殿堂。


    待井字迴廊間看不到一丁點兒迷穀的身影時,蕭太後才慢悠悠地轉身對一旁站立的婢女、侍衛道:“來人!宣韓大人來見本後!”


    音落,幾個貼身宮人領過差事,輕輕一福。


    不刻,身材高大魁梧,撇著絡腮黑胡的攝政王風風火火進得殿中。


    聽到井字迴廊中傳來的熟悉腳步聲,躺在軟絲雲榻上安心等候的蕭太後,倏地一下睜開鳳眼,眸子裏滿是盈盈秋水。


    靠在身邊的幾個婢女、侍衛悄悄一對視,就識得眼色,輕輕一揖退了下去。


    轉眼間,偌大的殿堂內隻剩下了蕭太後和攝政王韓德讓二人。


    “燕燕,你麵色不好,怎不好生歇息?何事這麽急著召見我?”韓德讓徑直拉起蕭燕燕從雲榻上伸出的白皙手臂,緊緊靠了上去。


    “適才從汴梁傳來消息,宋朝近日朝野動蕩,臣反帝危,怕是氣數將盡。


    我大遼近十年來,一直被宋朝踐踏腳底抬不起頭,這一迴,定是上蒼給我大遼踏平汴京的良機。”蕭燕燕軟軟囈語,柔聲中卻是字字有力,不愧女帝氣勢。


    “我也聽說了!可當今的宋朝天子不似當年的太祖皇帝,文武有別,即性情有殊。


    依著趙匡義的脾氣,縱然半月不上朝會,這朝堂內外大小之事也當是捏於他股掌之間。”韓德讓聽過腿上美人的一番盤算後,心中稍有遲疑。微微擰過雙眉,露出些許猶豫。


    “哥哥的意思,是要眼瞧著良機這麽白白錯過嗎?”蕭燕燕見韓德讓似有推搡之意,‘謔’地從他腿上豎了起來,鼓起臉頰慍罵道。


    “燕燕,莫要著急啊!我不過是依著對趙匡義的了解,分析了形勢。


    倘若真要候準時機發兵出征,萬不能這般兒戲。我等還須從長計議。”韓德讓輕拍了拍蕭燕燕嬌嫩的手背,遞過一個安慰的眼色。


    “哎,燕燕到底是女流,終不能為哥哥領兵沙場分擔一些!


    明日得空,我會找幾個大臣盡早商議的。”


    發生了這麽多事,局勢仿佛有一點兒變了。


    說到底,反撲踐踏宋朝的最佳時機還是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叩法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葉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葉棠並收藏三叩法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