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會拿曹昂當親兒子對待
破碎戰爭穿越後成為曹魏第一權臣 作者:吹禦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濟南國 東平陵
曹操與崔雲二人抵達城內已經入夜了。
為了確保士兵不會滋擾百姓,曹洪讓士兵們分別進城休息。
此次歸來的士兵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曹營的績效獎勵,對老曹那是感恩戴德。
有家室的將錢收好,準備留給後方的等待丈夫歸來的妻子。
沒有家室的要麽去酒肆揮霍一番,要麽就去一些海鮮鋪子,好好體驗一下大海的味道,做做硬件軟化工程。
崔雲在曹操的帶領下來到了城守府,而門口則有一位身著布衣的年輕婦人牽著一位十歲左右的少年。
“孟德!”
婦人看到曹操牽馬向他們走來,眼中滿是歡喜。
她正是曹操的正妻丁夫人,而少年則是作為長子的曹昂。
“夫人,在家照看昂兒辛苦了。”
夫妻二人很守規矩的相互行禮後,才牽起手來,完美詮釋了什麽叫作表麵上相敬如賓。
“來,夫人,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為夫此次南下泰山郡,結拜的賢弟崔雲。”
“現在是我們的軍師參謀,也是為夫的債主,此次能大破賊軍幫允誠解圍,賢弟可謂居功至偉。”
“小弟崔雲,見過嫂夫人。”
行禮的同時崔雲還不斷打量著這個曆史上有名的丁夫人。
她以性格貞烈著稱,老曹的後宅如此安定也全靠丁夫人打理。
隻不過當初老曹一炮害三賢,曹昂戰死後,丁夫人憤然將老曹給休了,成為老曹一輩子的痛。
而此時的丁夫人跟崔雲年齡相仿,都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麵色白皙水嫩,身材凹凸有致,有禦姐的高挑清冷,也有著少婦的風韻。
咳咳咳。。。隻是這雙手比較粗糙,應該是長期幹活磨出了繭子,缺少保養。
畢竟老曹是出了名的節儉,嫂子肯定跟著他受了不少委屈,嘿嘿嘿。
“小叔不必多禮,今後就是一家人了,多虧了你關照孟德,才能讓他獲此大勝。”
不愧是豫州名門丁家的女子,說話就是得體。
曹操將一旁的曹昂喚了過來,寵溺的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瓜。
“昂兒,崔雲叔叔是咱們家的恩人,也是為父的兄弟。”
“你要像對我一樣,侍奉你崔雲叔叔,知道了嗎?”
“以後也要多在你叔父身邊學習,聆聽他的教誨,對你的將來會大有裨益。。。”
曹操的話語中帶著七分關愛和三分威嚴,在夫妻二人的教育下,年幼的曹昂就十分懂事,上前向崔雲行大禮。
“侄兒曹昂,拜見叔父,今後定當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叔父。”
崔雲笑了笑,看著眼前的小正太,皮膚白淨,五官俊美,尤其是那劍眉虎目以及修長的體型。
很難相信這是曹操的崽,“昂兒,初次見麵,我這人沒那麽多規矩,隨意就好,今後我也會跟你父親一起,共謀大業。”
崔雲又從懷裏掏出一塊精美的玉佩。
“美玉贈君子,權當是見麵禮吧。希望你日後能成為超越你曹家先輩的一代明。。。呸,翩翩君子。”
靠,嘴瓢了,差點劇透。。。
向來節儉的曹操和丁夫人本想婉拒,但崔雲直接將玉佩掛在了曹昂腰間。
“這種小事情就不必二位替昂兒做主了,我喜歡昂兒。放心啦,以後我會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的。。。”
尤其是“親生兒子”這四個字語氣特別重。
雖然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但夫婦二人還是十分高興。
尤其是曹操,如果曹昂能在崔雲身邊學習,不比那隻會照本宣科的儒生強了不知多少倍。
在府外寒暄客套完之後,丁夫人便去招唿下人準備酒宴,曹操和崔雲也來到正堂入座。
“今晚賢弟就在為兄家將就一晚,明天我便給你安排一個住處,在安排幾個人照顧你的飲食起居。”
“那便多謝兄長了。”
崔雲行禮感謝,好不容易穿越一次,以前天天給這個領導那個老總的賠笑臉應酬,這次也該小爺我被別人伺候了吧,哇哈哈哈哈哈咳咳咳。。。
其實曹操家所謂的酒宴也比較樸素,相比諸葛珪當時安排的慶功宴確實有不小的差距,每個人有一隻雞,兩盤燉菜以及一些糙米。
不過崔雲並不介意,這證明曹操夫婦二人沒拿自己當外人。
崔雲想起上輩子跟老師學習的時候,一個身價數億的投資人,平時應酬都是人均三四千甚至更高規格的飯局,但是跟崔雲單獨在一起,二人卻去他以前上學時最愛吃的餛飩攤,因為往往越客氣,越會產生距離感。
實際跟曹操接觸下來,他並不是一個喜歡家長裏短的人,基本上屬於三句話不離公事,五句話不離國事。
反而像他同樣精通的書法與辭賦,卻隻是打發時間的愛好罷了,這種人是崔雲最嫉妒的。
當初陽關亭為了裝逼給老曹寫文言,感覺自己頭都快禿了,結果人家隻是興趣愛好,隨口成章。
“賢弟認為,這黃巾之亂還會持續多久?”喝了些酒的曹操突然問起這事。
丁夫人見二人要聊公事,便很知趣的準備帶曹昂離開。
“”如果昂兒感興趣,留下聽一聽也無妨,反正也算不上什麽重要機密,權當給他增加閱曆。”
聽到雲叔叔這話,曹昂難言內心的激動,自己終於可以像大人一樣參與天下大勢的討論。
但他還是很安靜的跪坐在一旁,小臉擺出一副嚴肅的神情,認真傾聽起來。
崔雲理了理思緒,便開始闡述自己的看法。
“關於黃巾之亂,弟以為此事背後定有手眼通天之人推波助瀾。”
“前日我等在泰山郡便有不少鐵證,當地世家豪強暗中資助逆賊,意圖兼並土地或隱匿人口。”
“此絕非泰山一郡之個例。因此,黃巾之亂縱使剿滅賊寇張角,各地賊寇劫掠叛亂必然層出不窮。”
曹操讚同的點了點頭,“自古官商亦或官匪勾結不在少數,或劫掠財富或世家之人大肆兼並土地民宅。”
“若僅僅如此,實乃管中窺豹,太平道張角號稱信徒百萬,廣納流民百姓,但舉兵造反絕非易事,沒有數年謀劃豈能形成如此規模?”
“各地聚眾調度,糧草供應,行軍布陣諸如此般,又豈能毫無破綻?”
“渠帥波才與皇甫嵩、朱儁等當世用兵之大才對峙,絲毫不落下風,行軍左出右入有如神助。”
“此人若真有如此才學,何必委身於賊寇,早就能拜將封侯了!”
“弟以為,波才必與朝廷或軍中之人有所勾結,數次泄露皇甫嵩等人用兵方略,故而波才可立於不敗之地。”
曹操麵露驚訝,“黃巾舉事之初,天子因唐周檢舉而處死宦官封諝、徐奉等人,莫非還有朝中重臣為內應?”
“說不好,也不好說。。。處死之宦官人微言輕,非天子近侍嫡係,想必是替死之鬼,用於搪塞世人罷了。”
“兄長方才提到唐周,小弟記得此人原為張角信徒,後檢舉太平道舉事,想必知曉不少內情。”
因為曹操提及,崔雲也想起了這麽一個小人物。
“啊,唐周正好是濟南人士,此人檢舉張角謀逆之後,便銷聲匿跡,再無人見過,隻聽說他已逃離洛陽隱遁。。。”
“唐周是濟南人士?!”
曹操與崔雲二人抵達城內已經入夜了。
為了確保士兵不會滋擾百姓,曹洪讓士兵們分別進城休息。
此次歸來的士兵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曹營的績效獎勵,對老曹那是感恩戴德。
有家室的將錢收好,準備留給後方的等待丈夫歸來的妻子。
沒有家室的要麽去酒肆揮霍一番,要麽就去一些海鮮鋪子,好好體驗一下大海的味道,做做硬件軟化工程。
崔雲在曹操的帶領下來到了城守府,而門口則有一位身著布衣的年輕婦人牽著一位十歲左右的少年。
“孟德!”
婦人看到曹操牽馬向他們走來,眼中滿是歡喜。
她正是曹操的正妻丁夫人,而少年則是作為長子的曹昂。
“夫人,在家照看昂兒辛苦了。”
夫妻二人很守規矩的相互行禮後,才牽起手來,完美詮釋了什麽叫作表麵上相敬如賓。
“來,夫人,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為夫此次南下泰山郡,結拜的賢弟崔雲。”
“現在是我們的軍師參謀,也是為夫的債主,此次能大破賊軍幫允誠解圍,賢弟可謂居功至偉。”
“小弟崔雲,見過嫂夫人。”
行禮的同時崔雲還不斷打量著這個曆史上有名的丁夫人。
她以性格貞烈著稱,老曹的後宅如此安定也全靠丁夫人打理。
隻不過當初老曹一炮害三賢,曹昂戰死後,丁夫人憤然將老曹給休了,成為老曹一輩子的痛。
而此時的丁夫人跟崔雲年齡相仿,都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麵色白皙水嫩,身材凹凸有致,有禦姐的高挑清冷,也有著少婦的風韻。
咳咳咳。。。隻是這雙手比較粗糙,應該是長期幹活磨出了繭子,缺少保養。
畢竟老曹是出了名的節儉,嫂子肯定跟著他受了不少委屈,嘿嘿嘿。
“小叔不必多禮,今後就是一家人了,多虧了你關照孟德,才能讓他獲此大勝。”
不愧是豫州名門丁家的女子,說話就是得體。
曹操將一旁的曹昂喚了過來,寵溺的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瓜。
“昂兒,崔雲叔叔是咱們家的恩人,也是為父的兄弟。”
“你要像對我一樣,侍奉你崔雲叔叔,知道了嗎?”
“以後也要多在你叔父身邊學習,聆聽他的教誨,對你的將來會大有裨益。。。”
曹操的話語中帶著七分關愛和三分威嚴,在夫妻二人的教育下,年幼的曹昂就十分懂事,上前向崔雲行大禮。
“侄兒曹昂,拜見叔父,今後定當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叔父。”
崔雲笑了笑,看著眼前的小正太,皮膚白淨,五官俊美,尤其是那劍眉虎目以及修長的體型。
很難相信這是曹操的崽,“昂兒,初次見麵,我這人沒那麽多規矩,隨意就好,今後我也會跟你父親一起,共謀大業。”
崔雲又從懷裏掏出一塊精美的玉佩。
“美玉贈君子,權當是見麵禮吧。希望你日後能成為超越你曹家先輩的一代明。。。呸,翩翩君子。”
靠,嘴瓢了,差點劇透。。。
向來節儉的曹操和丁夫人本想婉拒,但崔雲直接將玉佩掛在了曹昂腰間。
“這種小事情就不必二位替昂兒做主了,我喜歡昂兒。放心啦,以後我會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的。。。”
尤其是“親生兒子”這四個字語氣特別重。
雖然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但夫婦二人還是十分高興。
尤其是曹操,如果曹昂能在崔雲身邊學習,不比那隻會照本宣科的儒生強了不知多少倍。
在府外寒暄客套完之後,丁夫人便去招唿下人準備酒宴,曹操和崔雲也來到正堂入座。
“今晚賢弟就在為兄家將就一晚,明天我便給你安排一個住處,在安排幾個人照顧你的飲食起居。”
“那便多謝兄長了。”
崔雲行禮感謝,好不容易穿越一次,以前天天給這個領導那個老總的賠笑臉應酬,這次也該小爺我被別人伺候了吧,哇哈哈哈哈哈咳咳咳。。。
其實曹操家所謂的酒宴也比較樸素,相比諸葛珪當時安排的慶功宴確實有不小的差距,每個人有一隻雞,兩盤燉菜以及一些糙米。
不過崔雲並不介意,這證明曹操夫婦二人沒拿自己當外人。
崔雲想起上輩子跟老師學習的時候,一個身價數億的投資人,平時應酬都是人均三四千甚至更高規格的飯局,但是跟崔雲單獨在一起,二人卻去他以前上學時最愛吃的餛飩攤,因為往往越客氣,越會產生距離感。
實際跟曹操接觸下來,他並不是一個喜歡家長裏短的人,基本上屬於三句話不離公事,五句話不離國事。
反而像他同樣精通的書法與辭賦,卻隻是打發時間的愛好罷了,這種人是崔雲最嫉妒的。
當初陽關亭為了裝逼給老曹寫文言,感覺自己頭都快禿了,結果人家隻是興趣愛好,隨口成章。
“賢弟認為,這黃巾之亂還會持續多久?”喝了些酒的曹操突然問起這事。
丁夫人見二人要聊公事,便很知趣的準備帶曹昂離開。
“”如果昂兒感興趣,留下聽一聽也無妨,反正也算不上什麽重要機密,權當給他增加閱曆。”
聽到雲叔叔這話,曹昂難言內心的激動,自己終於可以像大人一樣參與天下大勢的討論。
但他還是很安靜的跪坐在一旁,小臉擺出一副嚴肅的神情,認真傾聽起來。
崔雲理了理思緒,便開始闡述自己的看法。
“關於黃巾之亂,弟以為此事背後定有手眼通天之人推波助瀾。”
“前日我等在泰山郡便有不少鐵證,當地世家豪強暗中資助逆賊,意圖兼並土地或隱匿人口。”
“此絕非泰山一郡之個例。因此,黃巾之亂縱使剿滅賊寇張角,各地賊寇劫掠叛亂必然層出不窮。”
曹操讚同的點了點頭,“自古官商亦或官匪勾結不在少數,或劫掠財富或世家之人大肆兼並土地民宅。”
“若僅僅如此,實乃管中窺豹,太平道張角號稱信徒百萬,廣納流民百姓,但舉兵造反絕非易事,沒有數年謀劃豈能形成如此規模?”
“各地聚眾調度,糧草供應,行軍布陣諸如此般,又豈能毫無破綻?”
“渠帥波才與皇甫嵩、朱儁等當世用兵之大才對峙,絲毫不落下風,行軍左出右入有如神助。”
“此人若真有如此才學,何必委身於賊寇,早就能拜將封侯了!”
“弟以為,波才必與朝廷或軍中之人有所勾結,數次泄露皇甫嵩等人用兵方略,故而波才可立於不敗之地。”
曹操麵露驚訝,“黃巾舉事之初,天子因唐周檢舉而處死宦官封諝、徐奉等人,莫非還有朝中重臣為內應?”
“說不好,也不好說。。。處死之宦官人微言輕,非天子近侍嫡係,想必是替死之鬼,用於搪塞世人罷了。”
“兄長方才提到唐周,小弟記得此人原為張角信徒,後檢舉太平道舉事,想必知曉不少內情。”
因為曹操提及,崔雲也想起了這麽一個小人物。
“啊,唐周正好是濟南人士,此人檢舉張角謀逆之後,便銷聲匿跡,再無人見過,隻聽說他已逃離洛陽隱遁。。。”
“唐周是濟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