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這明擺著就是py交易
破碎戰爭穿越後成為曹魏第一權臣 作者:吹禦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允誠,孟德,你們這是什麽意思?”
大堂內隻有曹操、鮑信、崔雲和諸葛珪四人,老登索性也不裝了,冷臉問道。
“郡丞大人,別著急嘛,我們是跟你來談生意的。”
崔雲也不管諸葛珪,一甩衣袖,徑直坐到主位上。
“本官是朝廷委任的郡丞,在本官這裏沒有生意,隻有國家大事。”
“後生,你怕是找錯人了。”諸葛珪麵露嚴肅,搞得自己好像多麽高風亮節一樣。
“得了吧,這沒外人,就收起你那套虛偽的場麵話,咱們別浪費時間。”
“話說,你應該忍張舉那個白癡很久了吧?”
崔雲開門見山,也不打算跟諸葛珪玩啞謎,那時候又沒法錄音,也就在公開場合才講那些官話套話。
說白了,私底下都是關係和生意,隻有裙帶相連,這張網才能越來越大,而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就是加入到這關係裏來。
“本官聽不懂你在說什麽,你一個小小的參軍仗著有點微末的功勞也敢誹謗一郡之首?”
“就算你是曹國相的人,本官也可以處置你!”
諸葛珪還在試探,崔雲的話戳中了他的痛點,但是他不能暴露,否則會落了下風,隻能等崔雲繼續拋出籌碼。
“不愧是混官場的,那我就明說了吧,張舉這個白癡臨陣脫逃把爛攤子丟給你,你三天兩頭給人當孫子忙前忙後。”
“如今張曼成他們被我等剿滅,而張舉上表朝廷能如實交代嗎?”
“到最後頭功還是他的,他繼續騎在你脖子上拉屎,這你能忍?反正我忍不了。”
崔雲雙手一攤,戲謔的看著諸葛珪的表情。這話算是在他的傷口上撒了把鹽,然後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你到底想說什麽?”諸葛珪有點繃不住了,這臭小子怎麽這麽會戳人痛處。
“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張舉臨陣脫逃,如今他的兵馬都歸了允誠,但允誠畢竟是個武夫,打打殺殺還行,可終究難以掌控大局。”
“因此我們商議,讓你取代張舉成為郡守,讓允誠擔任郡尉。”
諸葛珪眼前一亮,可還是強裝鎮定。
“本官憑什麽相信你?何況那張舉的官是從宦官手裏買的,朝廷裏的人能不替他說話?”
崔雲無奈的笑了,感覺諸葛珪裝的很假。
“拜托,你糊弄三歲小孩呢?你琅琊諸葛氏好歹也是名門望族,你在朝廷裏人脈就比他差?”
“再說了,你隻要把他臨陣脫逃的事情捅上去,他就算不被處置,朝廷也得給他換個地方。”
“何況,現在郡內大部分兵馬都在允誠手裏,隻要他支持你,再加上你在世家中的影響力,取代張舉輕而易舉。”
“他現在已經是個光杆司令了,就算想搶兵權,你和允誠不搭理他,他也就隻能無能狂怒罷了。”
聽崔雲一分析,諸葛珪的嘴角比ak都難壓,他清了清嗓子,聲調拔高了幾分。
“為國舉賢是我等士人的職責,允誠這次立下如此大功,保境安民,本官定當如實上報朝廷,絕不會讓有功之臣受了委屈。”
說這話的時候諸葛珪已經從剛才臉色陰沉逐漸發展成麵色紅潤,感覺年輕了幾歲。
自己這段時間的苦沒白吃啊!!!張舉你個王八犢子!老子這就讓你滾蛋!
“很好,鮑都尉不避矢石衝鋒陷陣,與曹國相合力剿滅黃巾賊寇,斬殺張曼成鄧茂高升三員渠帥,救民於水火。”
“諸葛郡丞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保境安民,籌措軍需,以全前線之大功。”
“想必當今陛下看到戰報,一定會嘉獎你們二人的吧。”
鮑信就是再憨也知道該表態了,當即向諸葛珪行禮。
“君貢大人請放心,下官定然奉大人為首,若有差遣,在所不辭。”
諸葛珪嘴角抽了抽,心想“你們倒是挺會編故事,我要是不答應你,怕不是戰報的我就是另一副嘴臉了。”
“如此甚好,既然大家都有了光明的未來,那我們便開始慶功宴吧?”
崔雲起身走到諸葛珪跟前胳膊直接打在他的肩膀上。
“甚好,甚好,本官早就想為諸位有功之人接風。”
隨後鮑信和諸葛珪聯袂而出,搞得他們之前關係多好一樣。
原本還在縣衙門口爭執不下的家主們看到這一幕都愣了,他倆不是不熟嗎?怎麽進去待了一會成親兄弟了?
“咳咳,剛才本郡丞已經跟鮑都尉商議了,如今國難當頭,更應當為國舉賢,郡守臨陣脫逃實在有負陛下和朝廷信重!”
“本官打算上表朝廷推舉允誠為郡尉,諸位以為如何?”
崔雲則是隨即補刀,“至於之前在張曼成身上搜到世家之人私通黃巾賊寇的證據,我等認為證據不足,還應當由鮑都尉慢慢查處。”
“不過嘛,諸位都是泰山郡的人傑,自然不會做此等謀逆之事,如果有人發現了蛛絲馬跡,可以向二位大人匯報。”
“這也算是報效朝廷啊,諸位說對不對啊?”
家主們哪裏聽不出崔雲什麽意思,紛紛點頭稱是。
“啊對對對,我等剛才也商議過了,郡守張舉臨陣脫逃,實在有負陛下,有負朝廷和百姓。”
“我等願意推舉君貢大人擔任郡守,允誠大人擔任郡尉,以保我泰山郡安寧,諸位說是不是這樣啊?”
“啊對對對!各位大人說的都對。。。”
剛才崔雲的話看似是說證據不足,實際上的意思就是證據就在我手裏,隻要你們聽話,我就不會把事情公開。
誰敢不聽話,那到時候我可就開始潑髒水了,至於你冤不冤枉,誰在乎啊?
而推舉鮑信擔任郡尉,也就是一個郡的最高長官,那諸葛珪自然也要有自己的好處。
反正張舉把他們丟下當炮灰,他們也早就不滿了,不如順水推舟。
畢竟能混到他們這個級別的,哪個不是人精呢?
這都不明白的話,也隻能一輩子在下麵待著了。
“很好,這就叫做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大家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崔雲對這些家主的態度非常滿意,一旁的曹操就看著崔雲的表演,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有這樣的賢弟在,自己完全可以躺贏了,跟聰明人辦事就是省心。
酒宴上觥籌交錯,曹操和鮑信跟諸葛珪講述著崔雲如何設計引誘張曼成並且使用火攻破敵。
但是越聽諸葛珪眉頭皺的越深,他總感覺這個套路挺熟悉的,當初好像自己就是這麽被坑的。
諸葛珪不斷打量著一旁啃雞腿的崔雲,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隨後搖了搖頭,這樣的人才怎麽可能是山賊呢,肯定是我想多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郡丞能安排的飯局果然比當山賊和在軍營裏吃的好多了。
雖然大多數都是燉菜,但總比啃幹餅強得多,就是這酒依舊難喝。
反正草包組合是宴會的焦點,崔雲嫌吵便以尿遁的理由出去閑逛。
來到一處院落,崔雲看到兩個小孩在院子裏看書,隨即走上前去。
“你們是諸葛家的公子?”
在院子裏看書的正是年僅四歲的諸葛亮和三歲的諸葛均。
你問老大諸葛瑾去哪了?自從上次獻計導致大敗之後,諸葛瑾就自閉了。
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估計得有段時間才能緩過來。
諸葛亮見來者是一個風姿卓絕的翩翩君子,便不卑不亢的和諸葛均向崔雲行禮,“諸葛亮與均弟見過這位公子。”
崔雲也拱手還禮,並沒有因為諸葛亮年紀小而輕視,畢竟也算是小時候的偶像。
“原來是諸葛公子,幸會。你們這是在看書嗎?”
諸葛亮介紹道,“是的,我們在看《孫子兵法》,我希望日後可以成為一個出將入相的有用之人,能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使天下太平。”
“參軍崔雲,幸會諸葛工資。如此年紀便有這等誌向,相信我,你日後一定能成為你期盼的人物。”
諸葛亮猛地來了興趣,“您便是用火攻破張曼成的崔先生?”
“你知道我?”
“戰報傳迴來的時候我有在後堂聽到過,先生用兵確實不凡。”
崔雲笑了笑“哈哈哈!那如果是你,這一仗該怎麽打?”
“如果是我,也會用類似誘敵的計策,示敵以弱或是連夜襲擾,讓賊軍不得安寧。”
“再將其引入山林茂密之處,賊軍人多,正麵拚殺是下策,若能借助天時地利,方為上策。。。”
諸葛亮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自己的想法,完全感覺不出稚嫩。
崔雲內心十分震驚,“你告訴我這tm是四歲?”
“幸虧當時是諸葛瑾裝逼出餿主意,換成這個小家夥我也沒那麽容易成功。。。”
此時的崔雲已經動了殺心,“既然我跟隨孟德取天下,不如趁現在。。。”
但隨後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己剛拉攏了諸葛珪,要是現在把人家兒子弄死,也沒個正當理由啊。。。
“那你以後有沒有興趣來我們這做事啊?就當曆練曆練。”崔雲改變方向,拋出橄欖枝。
諸葛亮驚訝,他學什麽都很快,早就覺得可以去實踐一下了。
“可。。。可以嗎?但我還小啊,哪能被大人重視。。。”
崔雲笑了笑,摸了摸諸葛亮的小腦袋。
“如果你想,隨時可以找我。畢竟萬一你哪天成了當代韓信蕭何,說不定我還要抱你大腿呢。”
“這兵法我大致看過,裏麵很多東西需要自己領悟,與其閉門讀書,不如多出去走一走。”
“看看書簡上教給你的,與實際上究竟有多大差距,我聽過一位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認為這話同樣也適用在兵法上,就比如博縣一戰,計策其實並不複雜。”
“但事在人為,如何因地製宜的實施計策才是關鍵,隻要用法得當,哪怕再用十次百次,張曼成還得上當。”
崔雲的話深深的刻入諸葛亮的腦海中,眼裏滿是敬仰崇拜。
“哇塞,這才是謀士的風範啊,用兵不拘泥於形式,而是真正做到行雲流水,靜若浮空之雲,動若洪水滔天。。。”
諸葛亮深深地向崔雲行禮,“多謝先生教誨,隻是我年紀還小,不能離開父母,等我長大些,定要再向您求教。”
忽然諸葛亮似乎想到了什麽,“崔先生,聽您剛才這麽說,這招您似乎經常用啊,您上一次在哪用過?”
崔雲麵色一僵,內心有些不安,“啊哈哈哈哈,軍情機密,不能跟外人道來。。。”
忽然,崔雲福至心靈,又跟諸葛亮補充道。
“對了,如果你以後遇到一個大耳朵長手臂,長得和猩猩一樣的男人,記得離他遠點哈。”
“跟著他三天餓九頓,這人命數裏克你妨你,會阻礙你成就大業的。。。”
這下諸葛亮更崇拜崔雲了,“哇塞,先生不光懂兵法,還會測命數吉兇,真是個全才啊”
見諸葛亮上當,崔雲臉上露出陰謀得逞的笑容,大寶備,我先給你挖個坑再說。
“以後你如果還想交流,可以托鮑信寄信給我哈。。。沒事我就先走了,後會有期。。。”
此時崔雲內心忐忑,“唿,這小鬼太聰明了吧,沒秘密啊。。。”
“萬一以後成對手太麻煩了,得想辦法拉攏過來。。。”
大堂內隻有曹操、鮑信、崔雲和諸葛珪四人,老登索性也不裝了,冷臉問道。
“郡丞大人,別著急嘛,我們是跟你來談生意的。”
崔雲也不管諸葛珪,一甩衣袖,徑直坐到主位上。
“本官是朝廷委任的郡丞,在本官這裏沒有生意,隻有國家大事。”
“後生,你怕是找錯人了。”諸葛珪麵露嚴肅,搞得自己好像多麽高風亮節一樣。
“得了吧,這沒外人,就收起你那套虛偽的場麵話,咱們別浪費時間。”
“話說,你應該忍張舉那個白癡很久了吧?”
崔雲開門見山,也不打算跟諸葛珪玩啞謎,那時候又沒法錄音,也就在公開場合才講那些官話套話。
說白了,私底下都是關係和生意,隻有裙帶相連,這張網才能越來越大,而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就是加入到這關係裏來。
“本官聽不懂你在說什麽,你一個小小的參軍仗著有點微末的功勞也敢誹謗一郡之首?”
“就算你是曹國相的人,本官也可以處置你!”
諸葛珪還在試探,崔雲的話戳中了他的痛點,但是他不能暴露,否則會落了下風,隻能等崔雲繼續拋出籌碼。
“不愧是混官場的,那我就明說了吧,張舉這個白癡臨陣脫逃把爛攤子丟給你,你三天兩頭給人當孫子忙前忙後。”
“如今張曼成他們被我等剿滅,而張舉上表朝廷能如實交代嗎?”
“到最後頭功還是他的,他繼續騎在你脖子上拉屎,這你能忍?反正我忍不了。”
崔雲雙手一攤,戲謔的看著諸葛珪的表情。這話算是在他的傷口上撒了把鹽,然後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你到底想說什麽?”諸葛珪有點繃不住了,這臭小子怎麽這麽會戳人痛處。
“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張舉臨陣脫逃,如今他的兵馬都歸了允誠,但允誠畢竟是個武夫,打打殺殺還行,可終究難以掌控大局。”
“因此我們商議,讓你取代張舉成為郡守,讓允誠擔任郡尉。”
諸葛珪眼前一亮,可還是強裝鎮定。
“本官憑什麽相信你?何況那張舉的官是從宦官手裏買的,朝廷裏的人能不替他說話?”
崔雲無奈的笑了,感覺諸葛珪裝的很假。
“拜托,你糊弄三歲小孩呢?你琅琊諸葛氏好歹也是名門望族,你在朝廷裏人脈就比他差?”
“再說了,你隻要把他臨陣脫逃的事情捅上去,他就算不被處置,朝廷也得給他換個地方。”
“何況,現在郡內大部分兵馬都在允誠手裏,隻要他支持你,再加上你在世家中的影響力,取代張舉輕而易舉。”
“他現在已經是個光杆司令了,就算想搶兵權,你和允誠不搭理他,他也就隻能無能狂怒罷了。”
聽崔雲一分析,諸葛珪的嘴角比ak都難壓,他清了清嗓子,聲調拔高了幾分。
“為國舉賢是我等士人的職責,允誠這次立下如此大功,保境安民,本官定當如實上報朝廷,絕不會讓有功之臣受了委屈。”
說這話的時候諸葛珪已經從剛才臉色陰沉逐漸發展成麵色紅潤,感覺年輕了幾歲。
自己這段時間的苦沒白吃啊!!!張舉你個王八犢子!老子這就讓你滾蛋!
“很好,鮑都尉不避矢石衝鋒陷陣,與曹國相合力剿滅黃巾賊寇,斬殺張曼成鄧茂高升三員渠帥,救民於水火。”
“諸葛郡丞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保境安民,籌措軍需,以全前線之大功。”
“想必當今陛下看到戰報,一定會嘉獎你們二人的吧。”
鮑信就是再憨也知道該表態了,當即向諸葛珪行禮。
“君貢大人請放心,下官定然奉大人為首,若有差遣,在所不辭。”
諸葛珪嘴角抽了抽,心想“你們倒是挺會編故事,我要是不答應你,怕不是戰報的我就是另一副嘴臉了。”
“如此甚好,既然大家都有了光明的未來,那我們便開始慶功宴吧?”
崔雲起身走到諸葛珪跟前胳膊直接打在他的肩膀上。
“甚好,甚好,本官早就想為諸位有功之人接風。”
隨後鮑信和諸葛珪聯袂而出,搞得他們之前關係多好一樣。
原本還在縣衙門口爭執不下的家主們看到這一幕都愣了,他倆不是不熟嗎?怎麽進去待了一會成親兄弟了?
“咳咳,剛才本郡丞已經跟鮑都尉商議了,如今國難當頭,更應當為國舉賢,郡守臨陣脫逃實在有負陛下和朝廷信重!”
“本官打算上表朝廷推舉允誠為郡尉,諸位以為如何?”
崔雲則是隨即補刀,“至於之前在張曼成身上搜到世家之人私通黃巾賊寇的證據,我等認為證據不足,還應當由鮑都尉慢慢查處。”
“不過嘛,諸位都是泰山郡的人傑,自然不會做此等謀逆之事,如果有人發現了蛛絲馬跡,可以向二位大人匯報。”
“這也算是報效朝廷啊,諸位說對不對啊?”
家主們哪裏聽不出崔雲什麽意思,紛紛點頭稱是。
“啊對對對,我等剛才也商議過了,郡守張舉臨陣脫逃,實在有負陛下,有負朝廷和百姓。”
“我等願意推舉君貢大人擔任郡守,允誠大人擔任郡尉,以保我泰山郡安寧,諸位說是不是這樣啊?”
“啊對對對!各位大人說的都對。。。”
剛才崔雲的話看似是說證據不足,實際上的意思就是證據就在我手裏,隻要你們聽話,我就不會把事情公開。
誰敢不聽話,那到時候我可就開始潑髒水了,至於你冤不冤枉,誰在乎啊?
而推舉鮑信擔任郡尉,也就是一個郡的最高長官,那諸葛珪自然也要有自己的好處。
反正張舉把他們丟下當炮灰,他們也早就不滿了,不如順水推舟。
畢竟能混到他們這個級別的,哪個不是人精呢?
這都不明白的話,也隻能一輩子在下麵待著了。
“很好,這就叫做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大家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崔雲對這些家主的態度非常滿意,一旁的曹操就看著崔雲的表演,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有這樣的賢弟在,自己完全可以躺贏了,跟聰明人辦事就是省心。
酒宴上觥籌交錯,曹操和鮑信跟諸葛珪講述著崔雲如何設計引誘張曼成並且使用火攻破敵。
但是越聽諸葛珪眉頭皺的越深,他總感覺這個套路挺熟悉的,當初好像自己就是這麽被坑的。
諸葛珪不斷打量著一旁啃雞腿的崔雲,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隨後搖了搖頭,這樣的人才怎麽可能是山賊呢,肯定是我想多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郡丞能安排的飯局果然比當山賊和在軍營裏吃的好多了。
雖然大多數都是燉菜,但總比啃幹餅強得多,就是這酒依舊難喝。
反正草包組合是宴會的焦點,崔雲嫌吵便以尿遁的理由出去閑逛。
來到一處院落,崔雲看到兩個小孩在院子裏看書,隨即走上前去。
“你們是諸葛家的公子?”
在院子裏看書的正是年僅四歲的諸葛亮和三歲的諸葛均。
你問老大諸葛瑾去哪了?自從上次獻計導致大敗之後,諸葛瑾就自閉了。
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估計得有段時間才能緩過來。
諸葛亮見來者是一個風姿卓絕的翩翩君子,便不卑不亢的和諸葛均向崔雲行禮,“諸葛亮與均弟見過這位公子。”
崔雲也拱手還禮,並沒有因為諸葛亮年紀小而輕視,畢竟也算是小時候的偶像。
“原來是諸葛公子,幸會。你們這是在看書嗎?”
諸葛亮介紹道,“是的,我們在看《孫子兵法》,我希望日後可以成為一個出將入相的有用之人,能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使天下太平。”
“參軍崔雲,幸會諸葛工資。如此年紀便有這等誌向,相信我,你日後一定能成為你期盼的人物。”
諸葛亮猛地來了興趣,“您便是用火攻破張曼成的崔先生?”
“你知道我?”
“戰報傳迴來的時候我有在後堂聽到過,先生用兵確實不凡。”
崔雲笑了笑“哈哈哈!那如果是你,這一仗該怎麽打?”
“如果是我,也會用類似誘敵的計策,示敵以弱或是連夜襲擾,讓賊軍不得安寧。”
“再將其引入山林茂密之處,賊軍人多,正麵拚殺是下策,若能借助天時地利,方為上策。。。”
諸葛亮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自己的想法,完全感覺不出稚嫩。
崔雲內心十分震驚,“你告訴我這tm是四歲?”
“幸虧當時是諸葛瑾裝逼出餿主意,換成這個小家夥我也沒那麽容易成功。。。”
此時的崔雲已經動了殺心,“既然我跟隨孟德取天下,不如趁現在。。。”
但隨後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己剛拉攏了諸葛珪,要是現在把人家兒子弄死,也沒個正當理由啊。。。
“那你以後有沒有興趣來我們這做事啊?就當曆練曆練。”崔雲改變方向,拋出橄欖枝。
諸葛亮驚訝,他學什麽都很快,早就覺得可以去實踐一下了。
“可。。。可以嗎?但我還小啊,哪能被大人重視。。。”
崔雲笑了笑,摸了摸諸葛亮的小腦袋。
“如果你想,隨時可以找我。畢竟萬一你哪天成了當代韓信蕭何,說不定我還要抱你大腿呢。”
“這兵法我大致看過,裏麵很多東西需要自己領悟,與其閉門讀書,不如多出去走一走。”
“看看書簡上教給你的,與實際上究竟有多大差距,我聽過一位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認為這話同樣也適用在兵法上,就比如博縣一戰,計策其實並不複雜。”
“但事在人為,如何因地製宜的實施計策才是關鍵,隻要用法得當,哪怕再用十次百次,張曼成還得上當。”
崔雲的話深深的刻入諸葛亮的腦海中,眼裏滿是敬仰崇拜。
“哇塞,這才是謀士的風範啊,用兵不拘泥於形式,而是真正做到行雲流水,靜若浮空之雲,動若洪水滔天。。。”
諸葛亮深深地向崔雲行禮,“多謝先生教誨,隻是我年紀還小,不能離開父母,等我長大些,定要再向您求教。”
忽然諸葛亮似乎想到了什麽,“崔先生,聽您剛才這麽說,這招您似乎經常用啊,您上一次在哪用過?”
崔雲麵色一僵,內心有些不安,“啊哈哈哈哈,軍情機密,不能跟外人道來。。。”
忽然,崔雲福至心靈,又跟諸葛亮補充道。
“對了,如果你以後遇到一個大耳朵長手臂,長得和猩猩一樣的男人,記得離他遠點哈。”
“跟著他三天餓九頓,這人命數裏克你妨你,會阻礙你成就大業的。。。”
這下諸葛亮更崇拜崔雲了,“哇塞,先生不光懂兵法,還會測命數吉兇,真是個全才啊”
見諸葛亮上當,崔雲臉上露出陰謀得逞的笑容,大寶備,我先給你挖個坑再說。
“以後你如果還想交流,可以托鮑信寄信給我哈。。。沒事我就先走了,後會有期。。。”
此時崔雲內心忐忑,“唿,這小鬼太聰明了吧,沒秘密啊。。。”
“萬一以後成對手太麻煩了,得想辦法拉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