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熙黑著臉,嗬斥誌遠不準再問,但這一迴,誌遠反倒微笑了。
“你笑什麽?”李熙瞪著眼。
誌遠笑得很好看:“我知道了,老師不是漢奸!”
李熙幹笑兩聲,孩子真是天真!自以為是!又要保證自身的安全,又要維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上策就是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正要岔開話題,李熙發現,誌遠的雙眼,很亮,那目光,如和煦的陽光。但明眼人,又分明能從中感覺到一種力量。
李熙心裏突然一凜,這種目光他太熟悉了,這種目光,不正是他李熙讓人如坐春風的招牌眼神嗎!
他突然發現,這孩子並非那麽天真無邪,他的眼神裏,是有東西的!雖笑得好看,眼神溫暖,但眼裏,卻有那麽幾絲兒光,並不那麽溫軟,帶著穿透的力量,能射入別人的心房。
關公麵前耍大刀!李熙心裏哭笑不得,還真是他的好學生,連這個也學了去。
“嘖嘖,瞧瞧,這小眼神,能看透人心了。”李熙好整以暇的端起茶杯,曬笑道:“不愧是我最得意的學生,學得還蠻到家的,可我好象,不曾記得,有教過你關公麵前耍大刀、孔夫子門前賣《論語》什麽的吧……”
誌遠雙目湛湛:“老師的城府,不是學生能看透的,善德更不敢班門弄斧,善德隻希望,老師能明白善德的心意……”
李熙聽了,目光霍的就是一抬!
明白?李熙當然明白,這是善德,在表明他的態度,告訴自己,他不願意他的老師是個漢奸!
李熙頓時便有些不快!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即使張惠霖那樣東北數得上的大人物,不肯出仕歸隱田園,都受到日本人的各種脅迫,何況是別人!
李熙鼻子裏冷哼了一聲:“天下哪有你這樣的學生,反過來拘束要脅老師的……”
場麵頓時便冷了下來,老師黑了臉,誌遠身為學生,按禮數不應再坐著,起身垂手而立。
李熙喝了一口茶,眼神帶些狠厲,瞥了誌遠一眼:“好了,不打啞迷了,我是不是漢奸,我們誰說了也不算,我已經說了,這個問題和剛才那個一樣,不準再問!”
然後指指邊上,示意誌遠坐下,既然是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沒理由總由學生發問,他要反守為攻。
“善德,你老實說,當你懷疑老師身份的時候,有沒想過,離開老師,甚至是,與老師為敵?”
“沒有。”
李熙看誌遠的眼光,逐漸又溫柔起來,誌遠能肯定的作此迴答,真的讓他心裏很欣慰!
“為什麽?”李熙微笑著問。
誌遠抬眼看著他的老師:“老師,當初,我跟隨您的時候,是四年前的正月,那時,我還不滿十五歲,學生身體素弱,愚笨不敏,這幾年,老師為教導、養育我,有多嘔心瀝血,學生無一不看在眼裏、銘記心中,教導和養育之恩,善德永世不忘!恩義親情重如泰山,縱有……猶疑,也是……也是……割舍不下的。”
說到後頭,誌遠忽然就有些哽咽,默然低下頭,這個話題,勾起了他許多的迴憶。
跟李熙之初,老師就帶著他東跑西顛的,去湖炭礦報仇還恩,鐵嶺、長春、北平,四下裏搜尋古蠍子古誠義的下落,甚至隻憑他的描述,不知是否動用了他背後那種神秘的力量,竟然在鐵嶺一帶找到古蠍子的老巢,確認了一件事,就是古蠍子和他的幾個徒弟,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沒有在東北活動過。
除了幫他報仇還恩,查古蠍子的下落,老師還不惜重金,帶他到洋人開的大醫院看病以及遍訪名醫,為他身體裏的丹毒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
他對洋行生意有興趣,老師不但為他鋪路,還把大連洋行界最有影響力的幾個人介紹給他,即使隻是師生一起吃個西餐,老師也抓住那點滴的時間,言傳身教,教他英語和西餐禮儀,教他和洋人打交道的竅門,若沒有這些,他無法抓住那次洋行貨輪沉沒打撈貨品的機會,淘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當他自己的第一家錢莊在大連成立,首日即被大連工商業界熱捧,誌遠知道,那不光是自己的本事,更是老師背後的聯絡努力,才有那麽多的人把錢存在他的錢莊,來給他錦上添花。
為了他留學日本,老師更是操碎了心,和他仔細分析了應該是學文還是學武,定下學文之後,為能讓他考取東京帝國大學,老師親自教他日語,還推掉了很多應酬,每晚向他講授日本的近代史直到深夜。他東渡日本,老師親自陪他到東京,為了他的學習生活有人照顧,老師把他安排在日本友人家裏吃住,為了托請日本友人好好照顧他,老師還忍痛把他很喜歡的一方極名貴的古端硯,送給了那個日本人。
而最讓誌遠感動的,是自己每迴生病,老師對自己的照顧和陪伴,曾經很多次,他勸老師去休息,不要在他生病時徹夜的守在自己身邊,因為那沒有必要!且不說誌遠已經有了自己的親信,就算在李家,也有傭人或老師的親隨可以照顧病人,何勞老師這個“一家之長”如此辛勞,可是,幾乎每一迴,誌遠從昏睡中醒來,看到的都仍是老師那張因為關切、因為近在咫尺而放大了的臉。
久而久之,現在,隻要是生病了,誌遠已經習慣了老師的看護,見到老師在身邊,竟然就如有爹爹海山在身邊一樣,讓他覺得心裏特別的踏實。
“善德,怎麽了?!”李熙見誌遠低頭不作聲,伸手拍拍他,又欲側頭看看他的臉,誌遠把臉別開去,眼裏似乎有一層水汽。
李熙心有所感,他知道誌遠為什麽感動,這是個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孩子,自己對他的好,他看得極重!李熙很想伸手把誌遠攬在懷裏,但想想,還是忍住了,太過親昵,怕孩子不自在,因為任是誰,在孩子心中,也無法和他爹海山比。故而隻是伸手,在誌遠背上輕輕拍了兩下。
李熙心裏很是受用,不枉自己這幾年的辛勞操心,孩子對自己,已經真的有了親人一般的感情,已經“割舍不下”了。
待誌遠情緒平複些,李熙玩笑道:“口才不錯,說得漂亮,這‘嘔心瀝血’四字,用得尤其恰當,可是,竟然還有‘猶疑’,哼!”
誌遠剛才眼圈子紅了,老師雖不說破,也難免有些尷尬,難得老師玩笑解窘,連忙解釋:“有‘猶疑’,是老師的言行,讓人看不透。而且,我也不信老師會死心塌地的給日本人當漢奸,老師和日本人交往,我想更多的是老師想借日本人的勢,做自己想做的事,彼此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李熙深深的看了誌遠一眼,這臭小子確實聰明,“相互利用”更是一語中的,“你倒是個有眼力勁的……隻是,以後這種話,切不可再說,被別人聽到,就是禍事,明白?”
“明白!”誌遠興奮了,老師這麽說,就是暗示了自己的推斷是對的,老師不是漢奸,至少不是個對日本人死心塌地的漢奸!
興奮之下,甚至主動往李熙身邊挪了挪屁股,坐近了些:“老師,我能問問,您為什麽肯當現在這官嗎?”
李熙一笑:“你說呢?”
“名利?”誌遠忽閃著他那漂亮的長睫毛,若有所思:“可是,老師卻教導我說,現在時局紛亂,要我一定要淡薄名利心,在人前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
李熙乘機表白:“要你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是因為愛護你!現在時局還不穩,抗日,是要殺頭的,而漢奸,也不是那麽好做的,被某些人戳脊梁骨不算,不知哪天,可能就在街頭被人‘鋤奸’暗殺了,你愛做生意,生意人以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為最高,不論顧客是什麽政治傾向,都可以做他們的生意。”
再換上一副教導的口吻:“而淡薄名利心,則不隻是針對目前,你以後也可受用。名利心切的人,必然俗見重,事事求周全,樣樣求完滿,這就是俗見,人要一天到晚都處於這樣的患得患失之中,就是作繭自縛,不但影響一個人的眼光和格局,也損害身體,”李熙說著,伸手摸摸誌遠的頭:“你身體素弱,這點尤其要注意。”
誌遠點頭,虛心受教。
“而我肯出來當這個官,若說不為名利,那是虛偽,但名利之外,確實還有別的東西,那就是民生!以前,我的抱負是工業救國,現在,是民生主義!”
李熙問誌遠:“善德,你覺得,是民生重要,還是民族重要?”
誌遠想了想,迷茫的搖了搖頭。
李熙一笑:“那麽虛偽做什麽?你從小曆經苦難,最想的是不是能吃飽穿暖?能去上學?隻要能吃飽穿暖,能有安穩日子過,你會管元首是張作霖還是傅儀?我想,你是想說民生更重要的,可又怕這麽說出來,被人說不顧民族大義吧。”
誌遠輕輕點頭,因為他老師說得不錯,可是,老師的論點就站得住腳?
“老師,就算民生更重要,但這也不是附逆的理由啊。”
李熙聞言,瞪了誌遠一眼:“臭小子,叫你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你丫的‘附逆’都出來了,他日在外頭若一時嘴滑,叫人聽了去,就又是一場**煩!”
罵完,開始給誌遠講“道理”:“善德,你以前在湖炭礦當過童工,知道軍閥治下惡人們無法無天,是個什麽爛樣!對於民族來說,滿洲國確實不是什麽好東西,但對於滿洲國內的百姓來說,我敢說日本人會把民生大事治理得比那群子軍閥要好!日本人做事有個特點,就是認真!你看看新京的建設,仿巴黎的城市格局,全市設下水道,以後平民百姓也用得上抽水馬桶!這在史上可是頭一遭!新建的多所學校,在混凝土的配比和質量下了很大工夫,我敢說,這些建築可以百年不倒!還有電力、暖氣和公園的規劃,以後普通百姓生活的水平,將有極大的提高!滿洲國的官員,高官以技術型官僚為主,中下層都是通過考試挑選,從來不講人情不走後門,沒有裙帶關係,這在中國曆史上,可是從來不曾有過的!”
見誌遠不說話,但聽得很認真,李熙喝一口茶,然後繼續給誌遠洗腦:“近代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軍閥們隻顧自己的家天下,有誰真正關心過民生?可滿洲國不一樣,從現在的各種國家規劃來看,新國家極重民生,重視醫療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醫療和教育,以後會是免費的!不出一、二年,東北的民生將有很大的改善,我敢說,百姓們過得會比以前更好!”
“善德,現在日本人已經掌握了東北,不管是**子,還是國民政府,都動不了滿洲國,更別說那個張學良,那丫就一紈絝!馬占山還好歹在江橋和日本人打了一仗,那個紈絝手握幾十萬東北軍,卻在馬占山在黑龍江被日本人打得哭爹叫娘時,連出兵唿應一下都不敢!滿洲已經建國,我等既然改變不了大局,那何不出仕,為改善民生做一些有益的事呢?站在民族的立場,或許我們是消極的,但對於百姓來說,又有什麽能比吃飽穿暖更重要呢?民族雖是大義,民生更是大事!那些隻會談民族大義的袞袞諸公們,如果餓他們三天,你看他們是要民族還是要民生!”
“你笑什麽?”李熙瞪著眼。
誌遠笑得很好看:“我知道了,老師不是漢奸!”
李熙幹笑兩聲,孩子真是天真!自以為是!又要保證自身的安全,又要維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上策就是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正要岔開話題,李熙發現,誌遠的雙眼,很亮,那目光,如和煦的陽光。但明眼人,又分明能從中感覺到一種力量。
李熙心裏突然一凜,這種目光他太熟悉了,這種目光,不正是他李熙讓人如坐春風的招牌眼神嗎!
他突然發現,這孩子並非那麽天真無邪,他的眼神裏,是有東西的!雖笑得好看,眼神溫暖,但眼裏,卻有那麽幾絲兒光,並不那麽溫軟,帶著穿透的力量,能射入別人的心房。
關公麵前耍大刀!李熙心裏哭笑不得,還真是他的好學生,連這個也學了去。
“嘖嘖,瞧瞧,這小眼神,能看透人心了。”李熙好整以暇的端起茶杯,曬笑道:“不愧是我最得意的學生,學得還蠻到家的,可我好象,不曾記得,有教過你關公麵前耍大刀、孔夫子門前賣《論語》什麽的吧……”
誌遠雙目湛湛:“老師的城府,不是學生能看透的,善德更不敢班門弄斧,善德隻希望,老師能明白善德的心意……”
李熙聽了,目光霍的就是一抬!
明白?李熙當然明白,這是善德,在表明他的態度,告訴自己,他不願意他的老師是個漢奸!
李熙頓時便有些不快!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即使張惠霖那樣東北數得上的大人物,不肯出仕歸隱田園,都受到日本人的各種脅迫,何況是別人!
李熙鼻子裏冷哼了一聲:“天下哪有你這樣的學生,反過來拘束要脅老師的……”
場麵頓時便冷了下來,老師黑了臉,誌遠身為學生,按禮數不應再坐著,起身垂手而立。
李熙喝了一口茶,眼神帶些狠厲,瞥了誌遠一眼:“好了,不打啞迷了,我是不是漢奸,我們誰說了也不算,我已經說了,這個問題和剛才那個一樣,不準再問!”
然後指指邊上,示意誌遠坐下,既然是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沒理由總由學生發問,他要反守為攻。
“善德,你老實說,當你懷疑老師身份的時候,有沒想過,離開老師,甚至是,與老師為敵?”
“沒有。”
李熙看誌遠的眼光,逐漸又溫柔起來,誌遠能肯定的作此迴答,真的讓他心裏很欣慰!
“為什麽?”李熙微笑著問。
誌遠抬眼看著他的老師:“老師,當初,我跟隨您的時候,是四年前的正月,那時,我還不滿十五歲,學生身體素弱,愚笨不敏,這幾年,老師為教導、養育我,有多嘔心瀝血,學生無一不看在眼裏、銘記心中,教導和養育之恩,善德永世不忘!恩義親情重如泰山,縱有……猶疑,也是……也是……割舍不下的。”
說到後頭,誌遠忽然就有些哽咽,默然低下頭,這個話題,勾起了他許多的迴憶。
跟李熙之初,老師就帶著他東跑西顛的,去湖炭礦報仇還恩,鐵嶺、長春、北平,四下裏搜尋古蠍子古誠義的下落,甚至隻憑他的描述,不知是否動用了他背後那種神秘的力量,竟然在鐵嶺一帶找到古蠍子的老巢,確認了一件事,就是古蠍子和他的幾個徒弟,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沒有在東北活動過。
除了幫他報仇還恩,查古蠍子的下落,老師還不惜重金,帶他到洋人開的大醫院看病以及遍訪名醫,為他身體裏的丹毒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
他對洋行生意有興趣,老師不但為他鋪路,還把大連洋行界最有影響力的幾個人介紹給他,即使隻是師生一起吃個西餐,老師也抓住那點滴的時間,言傳身教,教他英語和西餐禮儀,教他和洋人打交道的竅門,若沒有這些,他無法抓住那次洋行貨輪沉沒打撈貨品的機會,淘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當他自己的第一家錢莊在大連成立,首日即被大連工商業界熱捧,誌遠知道,那不光是自己的本事,更是老師背後的聯絡努力,才有那麽多的人把錢存在他的錢莊,來給他錦上添花。
為了他留學日本,老師更是操碎了心,和他仔細分析了應該是學文還是學武,定下學文之後,為能讓他考取東京帝國大學,老師親自教他日語,還推掉了很多應酬,每晚向他講授日本的近代史直到深夜。他東渡日本,老師親自陪他到東京,為了他的學習生活有人照顧,老師把他安排在日本友人家裏吃住,為了托請日本友人好好照顧他,老師還忍痛把他很喜歡的一方極名貴的古端硯,送給了那個日本人。
而最讓誌遠感動的,是自己每迴生病,老師對自己的照顧和陪伴,曾經很多次,他勸老師去休息,不要在他生病時徹夜的守在自己身邊,因為那沒有必要!且不說誌遠已經有了自己的親信,就算在李家,也有傭人或老師的親隨可以照顧病人,何勞老師這個“一家之長”如此辛勞,可是,幾乎每一迴,誌遠從昏睡中醒來,看到的都仍是老師那張因為關切、因為近在咫尺而放大了的臉。
久而久之,現在,隻要是生病了,誌遠已經習慣了老師的看護,見到老師在身邊,竟然就如有爹爹海山在身邊一樣,讓他覺得心裏特別的踏實。
“善德,怎麽了?!”李熙見誌遠低頭不作聲,伸手拍拍他,又欲側頭看看他的臉,誌遠把臉別開去,眼裏似乎有一層水汽。
李熙心有所感,他知道誌遠為什麽感動,這是個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孩子,自己對他的好,他看得極重!李熙很想伸手把誌遠攬在懷裏,但想想,還是忍住了,太過親昵,怕孩子不自在,因為任是誰,在孩子心中,也無法和他爹海山比。故而隻是伸手,在誌遠背上輕輕拍了兩下。
李熙心裏很是受用,不枉自己這幾年的辛勞操心,孩子對自己,已經真的有了親人一般的感情,已經“割舍不下”了。
待誌遠情緒平複些,李熙玩笑道:“口才不錯,說得漂亮,這‘嘔心瀝血’四字,用得尤其恰當,可是,竟然還有‘猶疑’,哼!”
誌遠剛才眼圈子紅了,老師雖不說破,也難免有些尷尬,難得老師玩笑解窘,連忙解釋:“有‘猶疑’,是老師的言行,讓人看不透。而且,我也不信老師會死心塌地的給日本人當漢奸,老師和日本人交往,我想更多的是老師想借日本人的勢,做自己想做的事,彼此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李熙深深的看了誌遠一眼,這臭小子確實聰明,“相互利用”更是一語中的,“你倒是個有眼力勁的……隻是,以後這種話,切不可再說,被別人聽到,就是禍事,明白?”
“明白!”誌遠興奮了,老師這麽說,就是暗示了自己的推斷是對的,老師不是漢奸,至少不是個對日本人死心塌地的漢奸!
興奮之下,甚至主動往李熙身邊挪了挪屁股,坐近了些:“老師,我能問問,您為什麽肯當現在這官嗎?”
李熙一笑:“你說呢?”
“名利?”誌遠忽閃著他那漂亮的長睫毛,若有所思:“可是,老師卻教導我說,現在時局紛亂,要我一定要淡薄名利心,在人前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
李熙乘機表白:“要你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是因為愛護你!現在時局還不穩,抗日,是要殺頭的,而漢奸,也不是那麽好做的,被某些人戳脊梁骨不算,不知哪天,可能就在街頭被人‘鋤奸’暗殺了,你愛做生意,生意人以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為最高,不論顧客是什麽政治傾向,都可以做他們的生意。”
再換上一副教導的口吻:“而淡薄名利心,則不隻是針對目前,你以後也可受用。名利心切的人,必然俗見重,事事求周全,樣樣求完滿,這就是俗見,人要一天到晚都處於這樣的患得患失之中,就是作繭自縛,不但影響一個人的眼光和格局,也損害身體,”李熙說著,伸手摸摸誌遠的頭:“你身體素弱,這點尤其要注意。”
誌遠點頭,虛心受教。
“而我肯出來當這個官,若說不為名利,那是虛偽,但名利之外,確實還有別的東西,那就是民生!以前,我的抱負是工業救國,現在,是民生主義!”
李熙問誌遠:“善德,你覺得,是民生重要,還是民族重要?”
誌遠想了想,迷茫的搖了搖頭。
李熙一笑:“那麽虛偽做什麽?你從小曆經苦難,最想的是不是能吃飽穿暖?能去上學?隻要能吃飽穿暖,能有安穩日子過,你會管元首是張作霖還是傅儀?我想,你是想說民生更重要的,可又怕這麽說出來,被人說不顧民族大義吧。”
誌遠輕輕點頭,因為他老師說得不錯,可是,老師的論點就站得住腳?
“老師,就算民生更重要,但這也不是附逆的理由啊。”
李熙聞言,瞪了誌遠一眼:“臭小子,叫你模糊自己的政治傾向,你丫的‘附逆’都出來了,他日在外頭若一時嘴滑,叫人聽了去,就又是一場**煩!”
罵完,開始給誌遠講“道理”:“善德,你以前在湖炭礦當過童工,知道軍閥治下惡人們無法無天,是個什麽爛樣!對於民族來說,滿洲國確實不是什麽好東西,但對於滿洲國內的百姓來說,我敢說日本人會把民生大事治理得比那群子軍閥要好!日本人做事有個特點,就是認真!你看看新京的建設,仿巴黎的城市格局,全市設下水道,以後平民百姓也用得上抽水馬桶!這在史上可是頭一遭!新建的多所學校,在混凝土的配比和質量下了很大工夫,我敢說,這些建築可以百年不倒!還有電力、暖氣和公園的規劃,以後普通百姓生活的水平,將有極大的提高!滿洲國的官員,高官以技術型官僚為主,中下層都是通過考試挑選,從來不講人情不走後門,沒有裙帶關係,這在中國曆史上,可是從來不曾有過的!”
見誌遠不說話,但聽得很認真,李熙喝一口茶,然後繼續給誌遠洗腦:“近代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軍閥們隻顧自己的家天下,有誰真正關心過民生?可滿洲國不一樣,從現在的各種國家規劃來看,新國家極重民生,重視醫療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醫療和教育,以後會是免費的!不出一、二年,東北的民生將有很大的改善,我敢說,百姓們過得會比以前更好!”
“善德,現在日本人已經掌握了東北,不管是**子,還是國民政府,都動不了滿洲國,更別說那個張學良,那丫就一紈絝!馬占山還好歹在江橋和日本人打了一仗,那個紈絝手握幾十萬東北軍,卻在馬占山在黑龍江被日本人打得哭爹叫娘時,連出兵唿應一下都不敢!滿洲已經建國,我等既然改變不了大局,那何不出仕,為改善民生做一些有益的事呢?站在民族的立場,或許我們是消極的,但對於百姓來說,又有什麽能比吃飽穿暖更重要呢?民族雖是大義,民生更是大事!那些隻會談民族大義的袞袞諸公們,如果餓他們三天,你看他們是要民族還是要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