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的攙扶既堅定又溫存,誌遠要從炕上下地,李熙也不許,以他還在病中為由,不許他多禮,硬拉他在邊上坐下。
邊上慶三爺笑道:“李教授,你是不知道,遠子是有多想明天下午去聽你的課,央著他爹一定要給他下猛藥,要這燒早點退,又是擔心明天燒不退海山不讓他去聽課,又是擔心明天劉掌櫃不讓他請假,哈哈!”
慶三爺轉身摸了摸誌遠的頭,笑得那個開心:“這下子,你放心了吧?!”
“這怎麽行?想聽我的課,日後有的是機會,身體比啥都要緊!”李熙把誌遠的手握在自己手裏,一副嗔怪又愛憐的模樣。
海山在邊上,臉上也掛著笑,心裏卻有些不舒服。
對於李熙,海山是感激的,也佩服,畢竟是他讓玉鐲提前完璧歸趙。
海山知道他的遠兒一直在為契約到期,秦氏會出什麽陰招而擔心,他也估計,秦氏肯定不會那麽輕易的就讓契約“到期”!到時肯定會出妖蛾子,他也已經暗暗準備,如果秦氏敢出陰招,他也一定陰迴去,決不讓孩子白白受委曲,更不會讓孩子被秦氏拖在瑞升綢緞鋪而延誤去講武堂上學!
但別的都容易,能否完好的拿迴玉鐲卻不好說,萬一秦氏死擰著不怕威脅也要把玉鐲砸了呢?!
這李熙有本事,讓孩子少受了好多的苦,也讓孩子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作為孩子的爹,自然也對李熙充滿感激之情。
可當他看見,李熙把誌遠的手握在手心裏,心裏就是有些不舒服,雖然李熙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可這人來時的派頭,送“禮”的精準,讓海山直覺到此人那溫和笑容下的,出手的穩、準、狠!
還有!
還有“快”!
昨晚誌遠才救了他,今天契約和玉鐲就已經落在了他的手裏!
海山直覺,李熙絕對不止是一個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這隻是表象,這表象下麵,還有一個做人做事極具目的性、且手段高強的李熙。
海山心如電轉,如果自己所料不差,那李熙的目的是什麽?
杜家有什麽東西能讓人覬覦?杜家無權無勢,那點兒家產更是絕對入不了李熙的眼,那麽下來,就隻有人了。
自己,或是遠兒,或是他們父子二人!
可很快,海山就判定,李熙對自己沒有什麽興趣,他有興趣的,是自己那個人見人愛的遠兒!
因為海山看到,當李熙把遠兒的手握在他的手心裏時,有那麽一瞬,李熙的眼神很亮,眸底似乎有一簇火焰在跳動,雖然隻是一瞬,雖然那簇火焰看上去並不帶惡意,但海山心裏還是立即暗暗起了戒心,他要防,防這人打自己孩子的主意!
孩子的模樣太漂亮了,別人若是喜愛遠兒的為人,可以;若是起了壞心,喜歡的是遠兒的“身子”,那自己一定要把他的心肝掏出來,看看是紅還是黑!
誌遠被李熙握住了手,也看到了李熙眼裏,那一瞬間愛憐的閃耀,第一個感覺,就是這人對自己是喜愛的,但幾乎是同時,不是看,而是感覺,誌遠感覺到了他爹爹海山臉上的笑容,略僵了僵。
誌遠立即就把手從李熙的手裏抽了出來,同時很自然也很熱烈的笑問:“林家當家的大奶奶,可瞧我不順眼了,這契約,先生是怎麽拿迴來的?那大奶奶,可難纏得很!”
海山是誌遠最親的人,誌遠不願意海山有任何的不快;可李熙也是鄭重教導他要好好讀史書的人,誌遠對李熙心存感激,也不想李熙難堪。
李熙嗬嗬笑道:“你說的是綢緞鋪東主秦氏吧,她是城裏火磨林家林延祥的夫人,林延祥,是奉天總商會的副會長,而碰巧,商會會長張惠霖是我朋友,我請了老張從中說和,老張就這麽幫我把東西拿迴來了,所以,真是舉手之勞,別再謝了,不用放在心上。”
當誌遠抽出雙手的時候,李熙警覺的意識到,自己可能有點太過熱情了,這入海山父子眼裏,反而容易讓人起戒心,所以幾乎是立即就鬆了手。
“啊?就這麽輕巧?”誌遠大瞪著眼睛。
“嗬嗬,就是那麽輕巧!”站在炕前的朱厚輝適時開言,他身為李熙的跟班,要做的,就是把李熙不方便說的話說出來:“林延祥好出風頭,最近又在捧什麽花魁,和一大群有頭有臉的人一起混一起玩,所持的,就是商會副會長這一名頭而已,他能當上這個副會長,不過是張會長顧念以前和林老爺子的交情,在林老爺子故去後,將原來由林老爺子擔任的副會長一職,給了他,他能不聽張會長的話嗎?”
“厚輝!”李熙皺著眉輕輕的喝斥了一聲,似乎是在喝斥朱厚輝說人閑話沒有口德,朱厚輝立即眼裏有了畏懼之色,低眉順眼,不敢再言。
李熙乘機把話題往他想說的方麵引,一臉的惋惜的模樣:“說起林延祥的父親林翁,倒是一位難得的有識之士,可惜,故去了。”
這話在別人聽來倒還沒什麽,在張九如的爹張老爺子聽來,有人稱讚他的故主,簡直就是天籟之音,那個激動:“李教授!你認識我的東家林老爺子?”
李熙看著張老爺子:“當然,林翁開的第三家火磨,還是我給的建議!林翁、我,還有惠霖兄,我們三人是誌同道合的朋友,都懷揣工業救國之心,希望中國能走上工業化的道路!”
誌遠果然就中了套,他的好學勁上來了,很認真的問:“先生,什麽是工業救國?”
李熙笑笑,並不直接迴答,而是拿起炕桌油燈邊上的小盒火柴,問誌遠:“小遠,你知道這是什麽嗎?”
這算什麽問題,是個人都能答上來,誌遠不解,還是答道:“洋火唄!”
李熙表情嚴肅:“從世俗來說,你說得沒錯,大家都這麽叫。可在我看來,就錯了!這不是洋火,這是火柴!多少年了,這東西一直要從日本進口,因為我們中國人,做不出這玩意兒,因為來自東洋,這東西就被人叫做洋火,這還不是飛機大炮,不是汽車輪船,這隻是小小的火柴,這樣的小東西也要依賴進口,洋火洋火的叫得歡,這是國人的恥辱!”
李熙說著,激動的拍了一下炕桌,從炕邊站起,他的腳崴了沒好,朱厚輝忙上前攙扶他,原坐李熙邊上的誌遠,也起身上前攙扶。
李熙沒有讓朱厚輝扶他的意思,隻把手搭在了誌遠的肩上,神態更加慷慨激昂:“不隻是“洋火”,由於軍閥混戰,國家積弱多年,經濟蕭條,教育落後,別國早已經是工業化如火如荼之年代,我國卻仍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體,很多日常用品都是從國外買來,所買的東西都要加個洋字,這樣下去,國與民都隻會更加貧弱,而列強會更加強大,因為進口的東西,價格高昂,利潤高得驚人!最早時,每一小盒火柴,值七十文製錢, 也就是說,花一兩白銀,隻能買小盒火柴十餘盒,不但是列強對中國的一種經濟掠奪,窮家小戶也很難用得起!”
略頓一頓,李熙繼續道:“有鑒於此,我支持惠霖兄在7年前,集資奉鈔18萬元創辦了‘惠臨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改變了當時奉天地區火柴全依賴從日本進口,每年需要進口幾萬箱的局麵。這火柴的價格也大大的下降,讓更多的人,能用得起。後來,我們又先後籌集資金30餘萬元,租用大北關八王寺(大法寺)前香火地52畝,創立了‘八王寺汽水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金鐸’為所生產的汽水和啤酒商標,寓意就是提醒我輩,要警鍾常鳴,時刻不忘列強對民族工業的遏製。”
李熙看著誌遠,眼光柔和了一些:“發展工業,振興實業,挽迴利權,直接為國家富強積累實力,間接為國民謀便利,這就是我認為的‘工業救國’!”
說完,李熙自嘲的笑了笑,看著誌遠:“我給學生上課,不愛搞那些虛的東西、文縐縐的故弄玄虛,怎麽通俗怎麽說,因而還得了個‘通俗教授’的外號,哈哈!怎麽樣,我說的,你可聽得明白?什麽是工業救國,有了初步的認識沒?”
誌遠大點其頭,眼裏亮晶晶的,恭敬一揖:“聽明白了,誌遠受教!
又看著李熙,崇拜與驚喜之情溢於言表:“原來先生不隻是個在大學教書的大教授,還是個經世致用,為國為民做實事、做大事的大實業家!誌遠佩服!”
“大實業家說不上,”李熙謙虛道:“隻一心一意,願作實業發展之先驅,為爾輩打下經濟、人才與技術基礎,期待著終有一天,我們能自產的,不是普通的日常用品,而是飛機大炮、汽車輪船!”
瞅著誌遠忽閃著睫毛凝思的模樣,更兼見眾人、連杜海山都對自己麵露欽佩之色,李熙知道,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本想再多留一些時候,就在慶三爺家和大家一起吃個晚飯,和誌遠多聊聊,這時決定見好就收,早點離開,讓誌遠自己多想想更好,就以還有約會為由,向眾人辭行。
眾人挽留不住,臨走,李熙叫朱厚輝把一個方型的包袱放在了炕桌上。
眾人正自奇怪,李熙親自動手,打開了那個包袱。
包袱裏是個洋鐵盒,打開洋鐵盒,裏頭是些點心。
“這是惠霖兄的夫人親手做紅豆酥和蓮子酥,非常好吃,外頭是絕買不到的。”李熙道:“因為我愛吃,張夫人特意做了這些送我,今天下午,我恰巧和朋友在綢緞鋪斜對麵二樓的茶館喝茶,看到了小遠純孝之舉,有感於小遠人品貴重,特意拿了來,送與小遠。”
跟著,就把昨天誌遠從他那裏拿了兩件點心卻舍不得吃,以及今天下午看到海山去鋪子接誌遠,給誌遠號脈探傷,教訓誌遠還甩了誌遠屁股一巴掌,誌遠這頭眼淚還沒幹,那頭就屁顛屁顛的,把當寶貝似的收在懷裏的點心,雙手捧著,硬要他爹爹吃的事說了出來。
眾人讚歎之餘,慶三爺賣弄起他和海山父子相交之深:“啊喲,李教授!這還真不算是啥,他們父子,一個是大慈父,一個是大孝子,類似的事兒多了去了,就我知道的,隻怕三天三夜都還說不完!”
邊上慶三爺笑道:“李教授,你是不知道,遠子是有多想明天下午去聽你的課,央著他爹一定要給他下猛藥,要這燒早點退,又是擔心明天燒不退海山不讓他去聽課,又是擔心明天劉掌櫃不讓他請假,哈哈!”
慶三爺轉身摸了摸誌遠的頭,笑得那個開心:“這下子,你放心了吧?!”
“這怎麽行?想聽我的課,日後有的是機會,身體比啥都要緊!”李熙把誌遠的手握在自己手裏,一副嗔怪又愛憐的模樣。
海山在邊上,臉上也掛著笑,心裏卻有些不舒服。
對於李熙,海山是感激的,也佩服,畢竟是他讓玉鐲提前完璧歸趙。
海山知道他的遠兒一直在為契約到期,秦氏會出什麽陰招而擔心,他也估計,秦氏肯定不會那麽輕易的就讓契約“到期”!到時肯定會出妖蛾子,他也已經暗暗準備,如果秦氏敢出陰招,他也一定陰迴去,決不讓孩子白白受委曲,更不會讓孩子被秦氏拖在瑞升綢緞鋪而延誤去講武堂上學!
但別的都容易,能否完好的拿迴玉鐲卻不好說,萬一秦氏死擰著不怕威脅也要把玉鐲砸了呢?!
這李熙有本事,讓孩子少受了好多的苦,也讓孩子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作為孩子的爹,自然也對李熙充滿感激之情。
可當他看見,李熙把誌遠的手握在手心裏,心裏就是有些不舒服,雖然李熙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可這人來時的派頭,送“禮”的精準,讓海山直覺到此人那溫和笑容下的,出手的穩、準、狠!
還有!
還有“快”!
昨晚誌遠才救了他,今天契約和玉鐲就已經落在了他的手裏!
海山直覺,李熙絕對不止是一個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這隻是表象,這表象下麵,還有一個做人做事極具目的性、且手段高強的李熙。
海山心如電轉,如果自己所料不差,那李熙的目的是什麽?
杜家有什麽東西能讓人覬覦?杜家無權無勢,那點兒家產更是絕對入不了李熙的眼,那麽下來,就隻有人了。
自己,或是遠兒,或是他們父子二人!
可很快,海山就判定,李熙對自己沒有什麽興趣,他有興趣的,是自己那個人見人愛的遠兒!
因為海山看到,當李熙把遠兒的手握在他的手心裏時,有那麽一瞬,李熙的眼神很亮,眸底似乎有一簇火焰在跳動,雖然隻是一瞬,雖然那簇火焰看上去並不帶惡意,但海山心裏還是立即暗暗起了戒心,他要防,防這人打自己孩子的主意!
孩子的模樣太漂亮了,別人若是喜愛遠兒的為人,可以;若是起了壞心,喜歡的是遠兒的“身子”,那自己一定要把他的心肝掏出來,看看是紅還是黑!
誌遠被李熙握住了手,也看到了李熙眼裏,那一瞬間愛憐的閃耀,第一個感覺,就是這人對自己是喜愛的,但幾乎是同時,不是看,而是感覺,誌遠感覺到了他爹爹海山臉上的笑容,略僵了僵。
誌遠立即就把手從李熙的手裏抽了出來,同時很自然也很熱烈的笑問:“林家當家的大奶奶,可瞧我不順眼了,這契約,先生是怎麽拿迴來的?那大奶奶,可難纏得很!”
海山是誌遠最親的人,誌遠不願意海山有任何的不快;可李熙也是鄭重教導他要好好讀史書的人,誌遠對李熙心存感激,也不想李熙難堪。
李熙嗬嗬笑道:“你說的是綢緞鋪東主秦氏吧,她是城裏火磨林家林延祥的夫人,林延祥,是奉天總商會的副會長,而碰巧,商會會長張惠霖是我朋友,我請了老張從中說和,老張就這麽幫我把東西拿迴來了,所以,真是舉手之勞,別再謝了,不用放在心上。”
當誌遠抽出雙手的時候,李熙警覺的意識到,自己可能有點太過熱情了,這入海山父子眼裏,反而容易讓人起戒心,所以幾乎是立即就鬆了手。
“啊?就這麽輕巧?”誌遠大瞪著眼睛。
“嗬嗬,就是那麽輕巧!”站在炕前的朱厚輝適時開言,他身為李熙的跟班,要做的,就是把李熙不方便說的話說出來:“林延祥好出風頭,最近又在捧什麽花魁,和一大群有頭有臉的人一起混一起玩,所持的,就是商會副會長這一名頭而已,他能當上這個副會長,不過是張會長顧念以前和林老爺子的交情,在林老爺子故去後,將原來由林老爺子擔任的副會長一職,給了他,他能不聽張會長的話嗎?”
“厚輝!”李熙皺著眉輕輕的喝斥了一聲,似乎是在喝斥朱厚輝說人閑話沒有口德,朱厚輝立即眼裏有了畏懼之色,低眉順眼,不敢再言。
李熙乘機把話題往他想說的方麵引,一臉的惋惜的模樣:“說起林延祥的父親林翁,倒是一位難得的有識之士,可惜,故去了。”
這話在別人聽來倒還沒什麽,在張九如的爹張老爺子聽來,有人稱讚他的故主,簡直就是天籟之音,那個激動:“李教授!你認識我的東家林老爺子?”
李熙看著張老爺子:“當然,林翁開的第三家火磨,還是我給的建議!林翁、我,還有惠霖兄,我們三人是誌同道合的朋友,都懷揣工業救國之心,希望中國能走上工業化的道路!”
誌遠果然就中了套,他的好學勁上來了,很認真的問:“先生,什麽是工業救國?”
李熙笑笑,並不直接迴答,而是拿起炕桌油燈邊上的小盒火柴,問誌遠:“小遠,你知道這是什麽嗎?”
這算什麽問題,是個人都能答上來,誌遠不解,還是答道:“洋火唄!”
李熙表情嚴肅:“從世俗來說,你說得沒錯,大家都這麽叫。可在我看來,就錯了!這不是洋火,這是火柴!多少年了,這東西一直要從日本進口,因為我們中國人,做不出這玩意兒,因為來自東洋,這東西就被人叫做洋火,這還不是飛機大炮,不是汽車輪船,這隻是小小的火柴,這樣的小東西也要依賴進口,洋火洋火的叫得歡,這是國人的恥辱!”
李熙說著,激動的拍了一下炕桌,從炕邊站起,他的腳崴了沒好,朱厚輝忙上前攙扶他,原坐李熙邊上的誌遠,也起身上前攙扶。
李熙沒有讓朱厚輝扶他的意思,隻把手搭在了誌遠的肩上,神態更加慷慨激昂:“不隻是“洋火”,由於軍閥混戰,國家積弱多年,經濟蕭條,教育落後,別國早已經是工業化如火如荼之年代,我國卻仍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體,很多日常用品都是從國外買來,所買的東西都要加個洋字,這樣下去,國與民都隻會更加貧弱,而列強會更加強大,因為進口的東西,價格高昂,利潤高得驚人!最早時,每一小盒火柴,值七十文製錢, 也就是說,花一兩白銀,隻能買小盒火柴十餘盒,不但是列強對中國的一種經濟掠奪,窮家小戶也很難用得起!”
略頓一頓,李熙繼續道:“有鑒於此,我支持惠霖兄在7年前,集資奉鈔18萬元創辦了‘惠臨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改變了當時奉天地區火柴全依賴從日本進口,每年需要進口幾萬箱的局麵。這火柴的價格也大大的下降,讓更多的人,能用得起。後來,我們又先後籌集資金30餘萬元,租用大北關八王寺(大法寺)前香火地52畝,創立了‘八王寺汽水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金鐸’為所生產的汽水和啤酒商標,寓意就是提醒我輩,要警鍾常鳴,時刻不忘列強對民族工業的遏製。”
李熙看著誌遠,眼光柔和了一些:“發展工業,振興實業,挽迴利權,直接為國家富強積累實力,間接為國民謀便利,這就是我認為的‘工業救國’!”
說完,李熙自嘲的笑了笑,看著誌遠:“我給學生上課,不愛搞那些虛的東西、文縐縐的故弄玄虛,怎麽通俗怎麽說,因而還得了個‘通俗教授’的外號,哈哈!怎麽樣,我說的,你可聽得明白?什麽是工業救國,有了初步的認識沒?”
誌遠大點其頭,眼裏亮晶晶的,恭敬一揖:“聽明白了,誌遠受教!
又看著李熙,崇拜與驚喜之情溢於言表:“原來先生不隻是個在大學教書的大教授,還是個經世致用,為國為民做實事、做大事的大實業家!誌遠佩服!”
“大實業家說不上,”李熙謙虛道:“隻一心一意,願作實業發展之先驅,為爾輩打下經濟、人才與技術基礎,期待著終有一天,我們能自產的,不是普通的日常用品,而是飛機大炮、汽車輪船!”
瞅著誌遠忽閃著睫毛凝思的模樣,更兼見眾人、連杜海山都對自己麵露欽佩之色,李熙知道,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本想再多留一些時候,就在慶三爺家和大家一起吃個晚飯,和誌遠多聊聊,這時決定見好就收,早點離開,讓誌遠自己多想想更好,就以還有約會為由,向眾人辭行。
眾人挽留不住,臨走,李熙叫朱厚輝把一個方型的包袱放在了炕桌上。
眾人正自奇怪,李熙親自動手,打開了那個包袱。
包袱裏是個洋鐵盒,打開洋鐵盒,裏頭是些點心。
“這是惠霖兄的夫人親手做紅豆酥和蓮子酥,非常好吃,外頭是絕買不到的。”李熙道:“因為我愛吃,張夫人特意做了這些送我,今天下午,我恰巧和朋友在綢緞鋪斜對麵二樓的茶館喝茶,看到了小遠純孝之舉,有感於小遠人品貴重,特意拿了來,送與小遠。”
跟著,就把昨天誌遠從他那裏拿了兩件點心卻舍不得吃,以及今天下午看到海山去鋪子接誌遠,給誌遠號脈探傷,教訓誌遠還甩了誌遠屁股一巴掌,誌遠這頭眼淚還沒幹,那頭就屁顛屁顛的,把當寶貝似的收在懷裏的點心,雙手捧著,硬要他爹爹吃的事說了出來。
眾人讚歎之餘,慶三爺賣弄起他和海山父子相交之深:“啊喲,李教授!這還真不算是啥,他們父子,一個是大慈父,一個是大孝子,類似的事兒多了去了,就我知道的,隻怕三天三夜都還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