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趙構險些驚地從馬上栽下來,猛地拍手:“對啊!老師!以羊毛製品不遜於絲綢的品質、遠低於絲綢的價格以及巨大的產能,絕對能壟斷整條絲綢之路上的所有國家!”


    柳哲遞給趙構一個閃亮的眼神:“不錯。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西夏橫亙在絲綢之路的中間,要麽消滅它,要麽~打到服!”


    柳哲眸光兇戾地遙望西方,這個赤貧千裏、一窮二白的西邊小國,宛如大宋肌體上的毒瘤,越來越有蔓延之勢。


    事實上,趙宋宗室被蠻金一窩端了,西夏還在苟延殘喘,小日子過得比南宋滋潤得多。


    “老師,西夏曆來仗著地廣人稀,馬快人慫,數次引誘我軍深入,切斷糧路供給,致使我軍屢屢慘敗。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就是這麽耍無賴地起家的。”趙構憤懣不平,恨不得將西夏蠻子全都咬碎了直接生吞。


    柳哲心裏明了,李元昊用的就是遊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太小兒科了。遠遠沒有形成戰術體係。


    後世太祖直接總結過:“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打!”百試百靈,戰無不勝。


    對付西夏尚在雛形的遊擊戰術,柳哲有的是辦法。釜底抽薪最直接有效。


    “趙構,西夏整天投靠咱們、攻擊契丹,投靠契丹、攻擊咱們。你說它在圖什麽?”柳哲要考考趙構。


    略加思索,趙構迴答地有條不紊:“老師,無非是在夾縫中生存,見風使舵,遊刃有餘。”


    “對!老子就是要想辦法,讓它遊不動!”柳哲狠狠地忒了一口,最煩這種朝秦暮楚、風吹兩麵倒的騎牆派。


    契丹跟大宋兩邊通吃。


    “老師,如何做到讓它遊不動?”趙構有點糊塗,大宋幾代先皇、名臣、名將,耗費糜多、無數戰士馬革裹屍,血灑西北疆場,都沒能解決西夏。


    “鹽!青白鹽!隻要堵住這個缺口,就能將西夏活活憋死!”柳哲心底一清二楚,貧瘠的西夏國內除了青白鹽,根本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禁鹽貿易,就是要掐斷西夏的大動脈,相當於後世的經濟製裁,足可以把西夏這個完全依賴契丹、大宋雙邊貿易的小國,活活憋死在戈壁灘上。


    趙構苦笑著搖搖頭:“老師,西夏青白鹽質好價廉,不光西夏蠻子用,我百萬西北百姓亦用青白鹽。十日不飽腹可以,十日不吃鹽,就會虛脫而死!禁鹽,害人更害己啊!”


    柳哲如何不知道,西北禁鹽,早就被前朝牛人們提出並實踐過。


    從汴京各地運送解鹽到西北,抵製西夏青白鹽。一路上千裏運輸,導致解鹽價格昂貴,反而青白鹽更受歡迎。


    走私青白鹽者,酷刑之下,屢禁不止。西夏依舊活得很滋潤。


    柳哲要禁鹽,不光光是禁鹽那麽簡單。西北就有數不清的露天岩石層,富含礦物鹽,抽取、提純,經過簡單的物理、化學變化,就可以得到純淨的礦物鹽,足可以供應整個西北!


    跟老子玩鹽?西夏死路一條!


    柳哲暫時不打算將礦物鹽的提純透露出來,柳哲想要摸清青白鹽的銷售渠道,因地製宜、針對性地禁鹽,爭取最好的效果,一舉將西夏幹趴下、幹到服!


    “前麵的小城在敵我雙方的交界線上,隨我查探一下青白鹽的具體情況。走~!”柳哲率先揚鞭,進駐小城。


    土坯修築的城牆兩三米高,方圓不過幾千米,跟汴京那種人口逾百萬的巨城相比,就是一粒芝麻。


    “順鎮!”柳哲看著城門上的兩個土色大字,沒有多想,縱馬進城。


    柳哲一行人,騎著十二匹高大健壯的契丹駿馬,走在人群稀稀拉拉的窄小土街道上,格外引人注意。


    街上的人,形形色色,有漢民、有西夏人、有吐蕃人,交織在一起,都是為了青白鹽。


    柳哲亦是為了青白鹽。


    “趙構,下馬,跟我去前麵的店鋪打探一下。”柳哲留心觀察了許久,從進門到現在,走了百多米,街道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挑起的旗番都是在買賣青白鹽。


    柳哲完全低估了青白鹽的市場。整個西北、西夏、吐蕃都依靠青白鹽生生不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買賣。


    不進去仔細探查一番,難以深入了解。


    用眼光挑選之後,柳哲看中整條街道鋪麵最大卻門可羅雀的店鋪,門頭上挑著一杆青灰色大旗——鎮夏店!


    “口氣不小!進去看看。”留下五名親衛看護馬匹,柳哲帶著趙構並五名親衛進入鎮夏店。


    古樸、大氣,進門牆邊一張簡單的黑色掌櫃桌,諾大的店內空空蕩蕩,隻有一張梨花木的白漆桌子。


    顯眼又令人好奇。


    櫃台後麵站著一位年近四旬的獨眼漢子,略顯消瘦,一副西夏人的傳統穿著。


    聽說西夏那邊,當權者正在推翻前任皇帝的漢化,馬不停蹄地在恢複西夏舊俗。倒是跟趙宋一樣,不斷地改革、推翻、再改革、再推翻.......陷入沒有多大意義的死循環。


    沒有能力的當權者,瞎折騰人。


    無人招待,亦無人相商。柳哲盯著白漆桌子,一屁股坐在白漆的長凳上。


    嘩啦......將一袋金銀丟在桌上,金銀碰撞之聲令人如聽仙樂,心曠神怡。誰還不喜歡錢。


    “不知道客官要買多少青白鹽。”待柳哲落座之後,從店鋪的內部,一位年近五旬的白胡老者撩簾子而來。


    柳哲略感驚訝,家徒四壁的店內還另有乾坤?!待老者穩穩地坐在柳哲對麵之後,柳哲緩緩開口:“要的不多。十萬斤青白鹽!這裏是價值一萬貫的金銀,權作定金!”


    語出驚人!開口就要十萬斤!聚在一起,如同一座小山,駭人聽聞,足夠西北百萬人食用數月。按每斤青白鹽市場價六十文宋錢,十萬斤就是六萬貫!數目相當龐大。


    一萬貫的金銀作定金,出手夠闊綽。


    白胡老者手撚胡須,臉上的褶皺擠成一團,正待張口應答之際,店外傳來一聲嬌喝:“此處青白鹽,我家小姐全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上山算我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十二化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十二化生並收藏水滸之上山算我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