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雷的病逝對張清泉的觸動太大。從張天雷生病到去世這段時間對張清泉來說是既短暫又漫長。說它短暫是因為從張天雷得病到去世隻有短短的兩三個月的時間;說它漫長,那是從送爺爺到縣醫院到送爺爺上山的日子裏,家裏基本上是愁雲慘霧,父母到處求人……本來因為十多年前爹爹摔成傷殘而帶下的債眼看就要還清,爺爺的病又使家裏陷入貧窮的冰窖裏。貧窮帶給張清泉的是眼淚,但那眼淚並不是因為僅僅為貧窮而流的,那是因為爺爺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而在病魔的折磨中拖死而流的。


    張清泉經常在想,如果有錢,爺爺的病一定會好的,現今的科學越來越達,人的肺和腎都可以換,有錢,爺爺至少還可以活二十年,爺爺還有好多心願沒有了啊,爺爺他老人家,一直呆在這大山裏,那成昆鐵通車都十年了,他還沒有去坐過火車呢!


    作為長孫,張清泉在爺爺病重期間,無數次偷偷地在晚上跑到蒼龍河邊上痛哭……那幽幽的蒼龍河成了他泄悲憤和痛苦的知心朋友。張清泉從小自尊心就很強,自從懂事以後,天大的困難他也從來不在人前哭泣,他認為因為困難而哭泣的人是世上最懦弱而沒有希望的人。


    張清泉叫上張清河、張清明兩個弟弟抽空閑上山找幹柴賣了給爺爺治病就是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和家裏的困難。如今爺爺這麽快就離他們而去,爺爺叼起煙杆抽蘭花煙、在布鞋上擦煙油的音容笑貌還在他的心裏眼裏、在家裏的每一個角落裏浮現。爺爺根本就沒有死,可是爺爺為什麽又不在了呢?張清泉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無能。無能,真的無能啊。


    張清泉經常在想自己都二十二歲了,還一事無成,不能讓父母過好一點的日子,就這樣守在家裏也不是事啊,得走出去掙錢。但是,到外麵又能幹什麽掙錢呢?不能盲目地出去,得有目標。張清泉心裏有了這個想法以後就開始留意出去的路子了。


    田裏的秧子早已封林,秧雞開始在那密密的秧林裏尋食找偶成家了。


    張清泉就在那樣的季節裏有一天到蒼龍鎮趕街,看到了一則冬陽縣城裏一個叫蘇師傅的人招裁縫學徒的廣告。那廣告上說,入學不交學費,學期兩個月,包住自帶夥食,學習期滿,優秀者留用或介紹工作。


    張清泉高興極了,認為學裁縫這個行當好。蒼龍鎮上的王裁縫生意就很好,每天交給他加工衣褲的各類布料就堆滿了案板。現在,他家裏有了十四英寸的大黑白電視、加重型的永久牌自行車,手上露出的不是廉價的電子表,而是渾圓而顯富貴的sh表,表帶都是錚亮的,讓人羨慕死了。


    張清泉準備迴家就跟父母商量,但在跟父母商量以前,他還得跟楊洪會說說,聽聽她的意思。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山春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jshu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jshun並收藏春山春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