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龐大的異蟲艦隊中央,一艘近二千米長,被厚重的白色甲殼包覆著的如同鯨魚一樣的太空生物便是伊莉莎的本體。
這個巨大的太空個體後方隱約可見修長的白色觸須與圍繞在四周的白色粉塵,這是她的特有能力。每一隻蟲母所擁有的能力基本都是繼承於異蟲女皇,不同的蟲母所擁有的能力也不盡相同。
在之前,整支蟲群仍然圍繞在異蟲女皇的領導之下。盡管異蟲網絡的信息傳遞效果會明顯地隨著距離而不斷削弱,但蟲母仍然會忠誠地執行女皇的指令。
而現在,女皇與異蟲網絡的連接已經中斷,蟲母已經實質性地成為了現在蟲群的最高統治者。
伊莉莎作為最年輕的蟲後,她對於其特有能力的運用與對附屬蟲群的掌控都不算出色。但她擁有著蟲群最為強大的力量,由女皇遺留下的異蟲精英艦隊。
她並不想這麽快動用這支力量,這是她們與二級文明對抗的底牌,也是少數足以和二級文明戰艦正麵交戰的作戰力量。至於其他的異蟲艦隊,多半隻是為了掠奪資源的炮灰罷了。
在伊莉莎本體的周圍有數百隻個頭略小,呈淺白色的異蟲太空個體。這些是伊莉莎的附屬蟲群,它們可以運用一部分屬於其蟲母的能力。
附屬蟲群便是完全由其母體直接分裂出的蟲族個體,它們的思維往往和母體保持同步,並且在蟲後的指揮下能夠做到“如臂使指”的地步。
而再下級便是子裔,這些蟲子同樣和附屬蟲群一樣是由蟲母個體上直接分裂出的個體。不過蟲後的精神力已經無力再繼續對其細致的操控,便賦予了其一定的自我意識。這些異蟲便是蟲群的中堅力量,擔當著基層指揮官的角色並統帥著其餘野生蟲群。
不同地區的野生蟲群會略顯不同,有高級異蟲個體存在的地區可能會進化出精英個體。自由遊蕩的異蟲集群是太空異蟲在銀河係各文明麵前最多的表現形式,這些蟲群的表現便是無組織無紀律。由於沒有高級個體對其進行指揮,它們隻會遵循進食的本能進行行動。
如果周邊存在高級異蟲個體,它們便可以通過異蟲網絡相連接。如果沒有,這些蟲群便會保持這種狀態。
北星集團的異蟲控製器本質也是替代子裔的作用,通過轉發塔莉娜的控製信號以此實現對野生蟲群的控製。
嗯,現在這玩意也沒啥用了。
異蟲艦隊的通用攻擊戰術也很簡單,除了各蟲母的附屬蟲群與異蟲精英艦隊以外,基本都是一模一樣的三招。
導彈雨,艦載機衝鋒,戰艦拚刺刀。
作為生物個體,異蟲在遠程炮擊能力上有著天然劣勢。絕大部分的異蟲生命體都很難產生足夠高的瞬時功率來發射超高速彈丸或是超高溫的激光,因為它們的能量來源是轉換效率極高但是瞬時出力很低的生物能量反應堆。
這種以有機物為反應原料的生物反應堆賦予了它們無與倫比的續航和燃料利用能力,但也使它們無法在急需時瞬間產生大量能量,隻能說有利有弊。
因此,異蟲的超視距打擊能力極度依賴其搭載的遠程導彈與艦載機群。二者本質都是屬於異蟲生命體,而且基本都是一次性。
區別就是艦載機的屍體還能迴收,導彈炸完啥都不剩。
異蟲導彈的原理在最早的幾章便有介紹,是通過生物引擎推進並搭載有等離子戰鬥部的遠程生物攻擊武器。
異蟲艦載機則是一種在太空中漂浮的扁平生物,看起來頗像一個放大版的坦克炮塔,正前方的位置便是它們的口與“主炮”。它們便是從這裏噴射腐蝕性極強的酸液炮,或是用鋒利的下顎直接啃食戰艦的表層。這些艦載機蟲生長有一些收縮在底部的附肢,便於讓其迴收與固定在敵艦表層上。
最後的打擊方式便是戰艦拚刺刀,相比於各文明的太空戰艦,異蟲艦艇的艦體能夠快速地自我恢複。這使得它們擁有更強的抗過載能力,也使其機動性更加強大。
異蟲艦艇雖然沒有護盾,但是它們的周邊圍繞著的納米蟲群可以輕易地攔截來襲飛彈。這項技術同樣可以在雙方戰艦近距離接觸時直接攻擊敵艦,不斷地吸收敵艦上的物質。
異蟲戰艦的頭部裝甲相當厚實,再加上其巨大的體型,大部分一級文明的戰艦都扛不住一下異蟲戰艦的直接撞擊。
即便異蟲戰艦也可能在撞擊下嚴重受損,但它們的艦體仍然可以複原,或是被其餘友方個體迴收。
毫無疑問,對於任何一個一級文明而言,這種敵人都是相當強力且難以應付的。
在異蟲艦載機和導彈的飽和打擊之下,克索恩艦隊的點防禦係統幾乎是瞬間就被過載。當攻擊火力超過防禦係統的防禦上限後,造成的打擊效果會隨著攻擊火力的提升而成倍增加。
這就是異蟲最大的優勢,量大管飽。
以絕對的數量形成有效的蟲海戰術壓製。
蟲海戰術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一大窩蟲子往上嗷嗷衝,那個叫排隊送頭。真正的蟲海戰術是充分利用友方在蟲子數與火力上的優勢,將大量的蟲蟲作戰力量集中在敵方薄弱點。對敵軍進行多方向包圍戰術,拉長戰線多線圍攻,使敵軍分身乏術無力應對。
蟲海戰術的核心便是多麵合圍與同步進攻,以一波波浪潮式的攻勢擊潰敵軍。
當進攻麵分散的時候,防守方就不得不對他們的防禦火力進行分配。在分配的過程中,受限於算力、機動、射角、冷卻等因素,無可避免地會導致在部分區域出現火力空白。
優秀的蟲母會利用這一點,以大量兵力火力集中攻擊該區域以獲得戰果。
但,伊莉莎手上有一招更強力的王牌。
異蟲寄生。
部分異蟲具有寄生在其他有機體生命上的能力,它們被稱為寄生蟲。由於這些蟲子經常需要模擬宿主的思維和行動,因此它們非常依賴於母體的指揮。
而沒有母體指揮的寄生蟲便如同克塞特星係上的異蟲災禍一樣,會在發育完畢後瞬間控製宿主以發泄它們的進食本能。
寄生蟲是異蟲最隱秘也最致命的攻擊手段之一,善於利用這些小家夥的蟲母甚至可以做到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讓一個星際文明的領導層全部換血。
在塔莉娜跑路後,原先隸屬於北星特別行動部的異蟲監察網絡便歸屬在了太空異蟲的名下。這個複雜的情報網絡自然包括了大量的被寄生的間諜,這些寄生蟲目前大多數處於休眠狀態。
這些寄生蟲由一名專門的蟲母管理,但一點點小事還不至於麻煩她。
伊莉莎發現已經有數個間諜爬到了克索恩集團的高層,這其中不免有著塔莉娜的努力,也可能有一部分白蜥蜴的功勞。但現在白蜥蜴嗝屁,它所擁有的東西也自然歸於伊莉莎的名下。
伊莉莎猜測這隻白蜥蜴可能將這些寄生蟲作為底牌用以在後期和克索恩集團談判,可惜它已經永遠用不上了。
“不過那個王八蛋蜥蜴居然能夠被女皇大人所同化,這種好事居然輪不到我的頭上。”伊莉莎的思維器官裏飛過了幾個奇怪的想法。
她思維轉的很快。僅僅瞬息之間,便有數百道思維流從腦中流過,甚至還想出了一個有開頭和結尾的完整小故事。
想完這些,她開始給那幾隻寄生蟲下達指令。
其中一名被寄生的克索恩高層正好就站在蛇青的旁邊,還在聽著那家夥漫無休止的謾罵與吼叫。
“哇哦,這家夥居然還有武器,啥時候帶上去的。”伊莉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把這個艦橋掀了。
被寄生的龍蝦人在它的體內還存了不少的活體納米蟲,這可是好東西。
伊莉莎集中注意力,納米蟲粉塵便從龍蝦的外殼之中緩慢飄出,在無聲無息之中便控製了艦橋上的全部生命體。
“接下來,爆。”
納米蟲瞬間侵蝕了這些生命體的思維器官,讓他們毫無痛苦地瞬間離開了這個世界。
蛇青除外,這個吊毛讓她看著都來氣,因此伊莉莎盡量讓他死的更痛苦了一點,在無法動彈一下並且無法發聲的絕對恐懼之中感受著內髒被撕咬的感覺並慢慢死去。
伊莉莎在搞定完這群在她麵前隻能算會跑的麥樂雞塊的玩意後,開始有條不紊地查看這艘船記錄的各項信息:“讓我看看……哇哦,這旗艦可是好東西啊。”
這個巨大的太空個體後方隱約可見修長的白色觸須與圍繞在四周的白色粉塵,這是她的特有能力。每一隻蟲母所擁有的能力基本都是繼承於異蟲女皇,不同的蟲母所擁有的能力也不盡相同。
在之前,整支蟲群仍然圍繞在異蟲女皇的領導之下。盡管異蟲網絡的信息傳遞效果會明顯地隨著距離而不斷削弱,但蟲母仍然會忠誠地執行女皇的指令。
而現在,女皇與異蟲網絡的連接已經中斷,蟲母已經實質性地成為了現在蟲群的最高統治者。
伊莉莎作為最年輕的蟲後,她對於其特有能力的運用與對附屬蟲群的掌控都不算出色。但她擁有著蟲群最為強大的力量,由女皇遺留下的異蟲精英艦隊。
她並不想這麽快動用這支力量,這是她們與二級文明對抗的底牌,也是少數足以和二級文明戰艦正麵交戰的作戰力量。至於其他的異蟲艦隊,多半隻是為了掠奪資源的炮灰罷了。
在伊莉莎本體的周圍有數百隻個頭略小,呈淺白色的異蟲太空個體。這些是伊莉莎的附屬蟲群,它們可以運用一部分屬於其蟲母的能力。
附屬蟲群便是完全由其母體直接分裂出的蟲族個體,它們的思維往往和母體保持同步,並且在蟲後的指揮下能夠做到“如臂使指”的地步。
而再下級便是子裔,這些蟲子同樣和附屬蟲群一樣是由蟲母個體上直接分裂出的個體。不過蟲後的精神力已經無力再繼續對其細致的操控,便賦予了其一定的自我意識。這些異蟲便是蟲群的中堅力量,擔當著基層指揮官的角色並統帥著其餘野生蟲群。
不同地區的野生蟲群會略顯不同,有高級異蟲個體存在的地區可能會進化出精英個體。自由遊蕩的異蟲集群是太空異蟲在銀河係各文明麵前最多的表現形式,這些蟲群的表現便是無組織無紀律。由於沒有高級個體對其進行指揮,它們隻會遵循進食的本能進行行動。
如果周邊存在高級異蟲個體,它們便可以通過異蟲網絡相連接。如果沒有,這些蟲群便會保持這種狀態。
北星集團的異蟲控製器本質也是替代子裔的作用,通過轉發塔莉娜的控製信號以此實現對野生蟲群的控製。
嗯,現在這玩意也沒啥用了。
異蟲艦隊的通用攻擊戰術也很簡單,除了各蟲母的附屬蟲群與異蟲精英艦隊以外,基本都是一模一樣的三招。
導彈雨,艦載機衝鋒,戰艦拚刺刀。
作為生物個體,異蟲在遠程炮擊能力上有著天然劣勢。絕大部分的異蟲生命體都很難產生足夠高的瞬時功率來發射超高速彈丸或是超高溫的激光,因為它們的能量來源是轉換效率極高但是瞬時出力很低的生物能量反應堆。
這種以有機物為反應原料的生物反應堆賦予了它們無與倫比的續航和燃料利用能力,但也使它們無法在急需時瞬間產生大量能量,隻能說有利有弊。
因此,異蟲的超視距打擊能力極度依賴其搭載的遠程導彈與艦載機群。二者本質都是屬於異蟲生命體,而且基本都是一次性。
區別就是艦載機的屍體還能迴收,導彈炸完啥都不剩。
異蟲導彈的原理在最早的幾章便有介紹,是通過生物引擎推進並搭載有等離子戰鬥部的遠程生物攻擊武器。
異蟲艦載機則是一種在太空中漂浮的扁平生物,看起來頗像一個放大版的坦克炮塔,正前方的位置便是它們的口與“主炮”。它們便是從這裏噴射腐蝕性極強的酸液炮,或是用鋒利的下顎直接啃食戰艦的表層。這些艦載機蟲生長有一些收縮在底部的附肢,便於讓其迴收與固定在敵艦表層上。
最後的打擊方式便是戰艦拚刺刀,相比於各文明的太空戰艦,異蟲艦艇的艦體能夠快速地自我恢複。這使得它們擁有更強的抗過載能力,也使其機動性更加強大。
異蟲艦艇雖然沒有護盾,但是它們的周邊圍繞著的納米蟲群可以輕易地攔截來襲飛彈。這項技術同樣可以在雙方戰艦近距離接觸時直接攻擊敵艦,不斷地吸收敵艦上的物質。
異蟲戰艦的頭部裝甲相當厚實,再加上其巨大的體型,大部分一級文明的戰艦都扛不住一下異蟲戰艦的直接撞擊。
即便異蟲戰艦也可能在撞擊下嚴重受損,但它們的艦體仍然可以複原,或是被其餘友方個體迴收。
毫無疑問,對於任何一個一級文明而言,這種敵人都是相當強力且難以應付的。
在異蟲艦載機和導彈的飽和打擊之下,克索恩艦隊的點防禦係統幾乎是瞬間就被過載。當攻擊火力超過防禦係統的防禦上限後,造成的打擊效果會隨著攻擊火力的提升而成倍增加。
這就是異蟲最大的優勢,量大管飽。
以絕對的數量形成有效的蟲海戰術壓製。
蟲海戰術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一大窩蟲子往上嗷嗷衝,那個叫排隊送頭。真正的蟲海戰術是充分利用友方在蟲子數與火力上的優勢,將大量的蟲蟲作戰力量集中在敵方薄弱點。對敵軍進行多方向包圍戰術,拉長戰線多線圍攻,使敵軍分身乏術無力應對。
蟲海戰術的核心便是多麵合圍與同步進攻,以一波波浪潮式的攻勢擊潰敵軍。
當進攻麵分散的時候,防守方就不得不對他們的防禦火力進行分配。在分配的過程中,受限於算力、機動、射角、冷卻等因素,無可避免地會導致在部分區域出現火力空白。
優秀的蟲母會利用這一點,以大量兵力火力集中攻擊該區域以獲得戰果。
但,伊莉莎手上有一招更強力的王牌。
異蟲寄生。
部分異蟲具有寄生在其他有機體生命上的能力,它們被稱為寄生蟲。由於這些蟲子經常需要模擬宿主的思維和行動,因此它們非常依賴於母體的指揮。
而沒有母體指揮的寄生蟲便如同克塞特星係上的異蟲災禍一樣,會在發育完畢後瞬間控製宿主以發泄它們的進食本能。
寄生蟲是異蟲最隱秘也最致命的攻擊手段之一,善於利用這些小家夥的蟲母甚至可以做到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讓一個星際文明的領導層全部換血。
在塔莉娜跑路後,原先隸屬於北星特別行動部的異蟲監察網絡便歸屬在了太空異蟲的名下。這個複雜的情報網絡自然包括了大量的被寄生的間諜,這些寄生蟲目前大多數處於休眠狀態。
這些寄生蟲由一名專門的蟲母管理,但一點點小事還不至於麻煩她。
伊莉莎發現已經有數個間諜爬到了克索恩集團的高層,這其中不免有著塔莉娜的努力,也可能有一部分白蜥蜴的功勞。但現在白蜥蜴嗝屁,它所擁有的東西也自然歸於伊莉莎的名下。
伊莉莎猜測這隻白蜥蜴可能將這些寄生蟲作為底牌用以在後期和克索恩集團談判,可惜它已經永遠用不上了。
“不過那個王八蛋蜥蜴居然能夠被女皇大人所同化,這種好事居然輪不到我的頭上。”伊莉莎的思維器官裏飛過了幾個奇怪的想法。
她思維轉的很快。僅僅瞬息之間,便有數百道思維流從腦中流過,甚至還想出了一個有開頭和結尾的完整小故事。
想完這些,她開始給那幾隻寄生蟲下達指令。
其中一名被寄生的克索恩高層正好就站在蛇青的旁邊,還在聽著那家夥漫無休止的謾罵與吼叫。
“哇哦,這家夥居然還有武器,啥時候帶上去的。”伊莉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把這個艦橋掀了。
被寄生的龍蝦人在它的體內還存了不少的活體納米蟲,這可是好東西。
伊莉莎集中注意力,納米蟲粉塵便從龍蝦的外殼之中緩慢飄出,在無聲無息之中便控製了艦橋上的全部生命體。
“接下來,爆。”
納米蟲瞬間侵蝕了這些生命體的思維器官,讓他們毫無痛苦地瞬間離開了這個世界。
蛇青除外,這個吊毛讓她看著都來氣,因此伊莉莎盡量讓他死的更痛苦了一點,在無法動彈一下並且無法發聲的絕對恐懼之中感受著內髒被撕咬的感覺並慢慢死去。
伊莉莎在搞定完這群在她麵前隻能算會跑的麥樂雞塊的玩意後,開始有條不紊地查看這艘船記錄的各項信息:“讓我看看……哇哦,這旗艦可是好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