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劍芒剛至,卻見得廣明大和尚淺淺食指伸出,正點在那劍芒之上,隻聽得“鐺”的一聲金鐵交擊聲響傳來,便見得那長劍震顫嗡鳴不已,其劍勢已然被破了去。
“果然不愧是廣明高僧麽...”馬鼎德麵色慘然,隻覺得連同手臂都震顫起來,“高僧真不愧是我寧州青俊佼佼者,外景之下第一人。”
“阿彌陀佛...”廣明麵色平淡,合掌頌得佛號。
“這是佛門七十二技的一指金剛法吧...一指到處,能洞胸撤腑。”
所謂一指金剛法,卻是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也是一門需要水磨工夫來習練的功法,每日於往來經過之牆壁及樹木,或其他物體,以手之食指,向牆壁及物體,輕輕點之,漸漸增力,三年後方可則技成。以一指觸任何物體,必有顯然之痕跡。觸木木可洞,觸石可碎,觸人身則立見傷亡。
馬鼎德看上去像是一下蒼老了許多歲般,搖頭慘笑道:“我本想著日後門派壯大,便要求貴寺,求得一門七十二技在手,平日也定然引以為傲。”
“不敢...”廣明大和尚麵色不悲不喜,隻是平淡依舊,語氣也是平靜道:“馬掌門曾也是寧州俊傑,正是劍路青俊標杆人物,如何卻是行差踏錯,及至而今。”
“行差踏錯?”馬鼎德無奈苦笑,低頭看了看手中長劍,又望向楚升,目光裏滿是殺意,其人卻是沙聲道:“非是我行差踏錯,是此賊欲置我浦陽劍派於萬劫不複之地!”
“人證物證俱在!如何還要狡辯不成!?”陽傑當下一聲怒喝,手已隱隱按在劍柄處。
“若是與甘縱相交,得其錢銀、獲其丹藥便是從賊的話...那在座又有幾人是底盤幹淨的呢?”他目光轉向眾人,諸多門派掌門都隱隱有坐立不安之意,便是紛紛叫囂起來。
然而紛雜言語,聽在馬鼎德耳中,其中意思左右不過是:“你浦陽劍派即已在水中,無法翻身,那便快些去死...”
馬鼎德嘴中苦澀,這會兒竟是想起往昔,他浦陽劍派強盛勢大,門下弟子行事也多有囂張,平日裏不免肆意了些,對眾多小門小派也是絲毫不曾正眼相看,多有欺辱之意。
若是...若是以往對這些小人物多有禮遇,不曾肆意打罵折辱,此時又何至於被人所汙,竟毫無一人出言相救!?
楚升看在眼中,心道這便是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己理應銘記於心,日後縱然門派壯大,也不可任由門下弟子肆意行事,將周遭小門派盡皆得罪,不然若有一日如馬鼎德這般,也無一人仗義執言。
而這,也是他素來行事必重禮儀,披上君子劍外衣在前的緣故。
“陽傑啊陽傑...”馬鼎德運勁舉劍,慘笑道:“自我等四人雖被你樹立為青俊標杆,因而成名,但你卻多有管束,我等四人盡皆與你翻臉,相鬥了近十年,不曾想我卻被一小人陷害。”
“是我過多管束...”陽傑沉默了片刻,這才搖頭道:“還是你們四人乍一得名,便有些難以自持,不禁囂張跋扈起來?”
“或許吧...”馬鼎德想了想,終究還是搖頭道:“彼時乃有八十一處惡匪各據寧州四處,你陽傑尋我等四人一同而行。”
“當時是你說,此行輾轉寧州各處,須闖有八十一難,還問我等有無必死的決心。我等四人亦是不曾有懼,直隨你平得匪寨八十一處,這才得以名聲極盛,你也被推舉為寧州盟主。你倒是不棄我等四人,立我四人為拳、掌、刀、劍四路標杆。”
“吳謹言當不得拳術標杆...”陽傑一直沉默聽著,忽而插嘴道。
“一說是你駁不得其長輩麵子...還是你本就有這份心思,抹不過那份情義,誰又能說得清呢?”
“是啊...說不清。”陽傑歎了一句,搖頭道:“我等五人本是生死之交,我待你四人也是不薄,任是你四人平日裏陽奉陰違,直讓我盟主之名在四境中幾若無物,我也未曾願動你四人,如此還不夠嗎?何以鬧到這番程度?”
“為何...因不滿!”馬鼎德放聲大笑,持劍喝問道:“不滿為何便是你為盟主,不滿為何我等四人當不得與你平起平坐!?彼時你不通刀法比不得閆裕、劍法不精比不得我馬鼎德、掌法不精比不得遲鈞、拳法不精比不得吳謹言...”
“隻是憑什麽...憑什麽你得了盟主之位?”
陽傑不善言辭,隻得沉默以對。
“我倒也很想領教領教...”馬鼎德捏了個劍訣,搖頭道:“且看看吧,距當日已過十年,十年後的今日,你的劍法比之我又如何。”
陽傑隻是搖頭,有些不忍的撇過臉,無奈道:“我已入外景...”
這話說的...楚升在一旁無奈的抽了抽嘴角,雖然知道他是不願和曾經並肩作戰的兄弟舉劍相向,可這話卻怎麽聽來都是挑釁鄙視啊。
恐怕當時四人叛他...未必沒有這陽傑太不會說話,不懂為人世故的緣故啊。
隻是看他這模樣,顯然還絲毫未曾有所察覺...情商低麽。
楚升搖頭不已,而這話顯而易見的是激怒了馬鼎德,對他而言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嘲諷。當下其人已是心中怒極,手中長劍一抖,卻已然是如同電光般疾射而來。
陽傑無奈,當下腳尖一點,身形便如同雀鳥躍起,身形一側避開了長劍,自往院中而去。
馬鼎德卻也是將手中長劍一震,縱身往院中而去,霎時間院中便登時響起了一連串的金鐵交擊聲。其二人身形極快,劍芒閃爍縱橫,瞬間便是交上了手。
那李從應竟也是想渾水摸魚,乘著眾人紛紛出門觀劍鬥之時溜走,可剛一移步,那廣明大和尚已然是口誦佛號,一指淩空點出,直有一道氣勁自指端飛出,隔空擊中其人肺腑,當下此人禁不住湧出一口鮮血,徹底是昏死了過去。
楚升上前行禮,溫聲問道:“這隔空擊人的功夫,卻不是外景境方可達?”
廣明大和尚麵有慈悲像,搖頭道:“這是我佛門陰手一指禪功,可勁發指端,隔空擊人。”
楚升點頭稱讚,又問:“高僧是為寧州外景之下第一人?”
“謠傳而已...”說著,廣明見到楚升撚指的動作,卻是忽而一頓,溫聲道:“楚掌門這撚花功不知是何處得來?”
“明珠山定珠師太贈我...”楚升笑了笑,說著便是三指撚出,卻被廣明一指破去,大和尚便笑著搖頭道:“施主習練的還未到火候啊...”
“是矣...”楚升坦然笑道:“拈至無論如何堅實之石,便能應指而碎,則其功大成矣。隻是五年時光,方可練成,這般水磨功夫又談何容易。”
“施主孤身進山,解救眾多孩童,又戳破此人虛假麵孔,免讓我等受其誆騙。卻也當真是俠肝義膽,是故我也有一技相贈。”
“七十二技名滿江湖,便是你們這群大和尚四處相贈得來的美名嗎?”楚升心間醒悟,有些好笑道。
“...倒也有幾分道理。”
楚升知道,這是佛門的資本。
通過這種方法結交天下江湖英傑,雖然看似愚笨,但卻結下了極密的關係網,與各處英傑都有得一番好關係。而佛門屹立江湖數百年,誰也不能說這贈出滿江湖的七十二技尋常。
隻是...一般門派沒這個資本,也沒有這番決斷,畢竟有如此絕技,大都私藏己身,有時連自家徒弟都不願傳,如何會這般心大以絕技結緣。
“聽說江湖人也多有習得其中一技,但始終不曾有佛門中人來的精通,這是為何?”
“七十二技,多是愚笨水磨功夫...”廣明知楚升與佛門天台寺有緣,便慈眉善目道:“靜不下心來,沉不住氣去,又要如何得以精通呢?”
楚升點頭,他也是明了了,和尚整日敲鍾念佛,枯燥乏味之極,那性子都是磨出來了的。而得了七十二技的江湖中人,卻大多是四處闖蕩、行俠仗義之人,又要如何能靜下心來用數年功夫習練?
“此事先按下...”和這大和尚相談甚歡,楚升搖頭道:“此間事了我便也有事相告,或許你聽了之後,恐怕要將一指禪功夫傳給我也說不定。”
“這般重要?”
“便正是這般重要。”
他二人言語之間,院中卻已分得勝負。
馬鼎德其人劍法當真不錯,去若驚鴻,折若流光,疾似驟雨,緩如水磨,處處皆是極佳。
與之相比,陽傑手中長劍雖也是精彩,但卻總歸是落得一籌,每每遇到那如同驟雨般的劍法,還隱隱有滯意。但也隻能到此為止了,其人未至外景,不比那劍芒外放,己身內力也終有完時,便終歸是個必定的敗局罷了。
陽傑麵上有難掩的悲痛之意,眼中竟也隱隱泛著淚光,一言不發的望著劍上斑斑血跡,俄爾才長歎一聲,收劍歸鞘,舉步往外走去。
他竟是連其他半點事宜都不願去理會了,就這般要輕身離去了。
楚升看的無奈,不得不出聲相阻道:“陽盟主這便是要離去?”
陽傑迴頭看了一眼馬鼎德的屍首,沉默許久才道:“我當為其人尋一棺槨以葬,十年前,其人隨我踏滅八十一匪寨,以往亦是豪傑,不應當曝屍於野。”
“還望陽盟主切勿不告而別,此處還有重要之事相告。”
“何事?”
楚升閉口不言,片刻後陽傑才醒悟,由是道;“我明白,此廂事端處理後,我會在浦陽城停留幾日。”
說罷,這人便自是要扶劍而去,楚升完全不知道要如何評定此人。
陽傑其人,優柔寡斷,但卻重情重義。後一處特點本是好的,但結合前者,卻讓他當不好這個寧州武林盟主。麵對馬鼎德等四人,他依舊牽掛著往日情誼,總是下不得手,四人已叛,還每每惡言相向,但此人卻依舊如故,還會因其人殞命而傷心。
這個盟主,想必他當得也是極為難受。
或者說,這類人本就當不好一個領導者,優柔寡斷則做不出決斷;重情重義雖好,卻總會被束縛住手腳。
又有人高聲問道:“陽盟主,浦陽劍派卻是要如何處置?”
聲音悠悠傳去,陽傑應當是聽到了,但他卻沒有迴答。
想來是此人做不出決斷,真要是說你們便自去分了,那他自感對不住馬鼎德;但真要是說都不許動,直保留如常,他又怕眾人不滿。索性便輕身而去,將這排排坐分果果的事情丟給眾人自己去處理,他也落得個輕鬆。
遇到這種甩手老大,誰還能說些什麽呢。
肆明山的果實是早已被楚升竊取了,自也是沒有得,那眾人眼中巴巴瞅著的便是這浦陽劍派的資源。誰都想從這盛宴中分到大的哪頭,恐怕接下來倒是有得吵鬧了。
不過最先的,卻也還是定性,為浦陽劍派定性。
根本無需太多商量,眾人便齊聲將浦陽劍派給打進了附隨魔教邪道的門派。因為隻有這樣做,他們才能更加肆無忌憚,分得更多果實。而浦陽劍派的普通弟子,則都被定性為不明個中曲直的弟子,眾弟子盡皆無辜。為何,因為弟子也是資源,而精通習武的人力資源更是重要,也免得他們辛苦培育了。
隨後,眾人便將此事告知此處的浦陽劍派眾多弟子,且不提他們如何驚愕,眾人便又紛紛去請埋葬了馬鼎德的陽傑一同下山。到了這個時候,眾人也才想起有這麽一位陽盟主在,而有盟主那也自然是有規矩的。
這樣一個往日的名門正派被打為邪道,可不是一件小事,這不同於普通門派兼並之事,須得以一州盟主出盟主印蓋棺定論,傳及整州。
陽傑想要避開,但他職責在身,避卻是避不得的。
剛下得肆明山,眾人便著急忙慌的往浦陽劍派的山門趕,卻是都想著要先將此事定下。
楚升也跟在其中,說來整件事還是以他為主導,直接把一盆狗血潑在浦陽劍派麵門上,真真是擦不去抹不掉,生生便要被眾人肢解。
一路上,楚升卻不去和那眾多門派掌門打交道,他手中藏有眾人把柄,絲毫不怕這群人亂跳。
“戴兄,此間事了,你有何打算?”
“自然是迴莊去...”
歸途之間,楚升倒是來尋戴宜年,聽他這迴答頓時笑著道:“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果然不愧是廣明高僧麽...”馬鼎德麵色慘然,隻覺得連同手臂都震顫起來,“高僧真不愧是我寧州青俊佼佼者,外景之下第一人。”
“阿彌陀佛...”廣明麵色平淡,合掌頌得佛號。
“這是佛門七十二技的一指金剛法吧...一指到處,能洞胸撤腑。”
所謂一指金剛法,卻是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也是一門需要水磨工夫來習練的功法,每日於往來經過之牆壁及樹木,或其他物體,以手之食指,向牆壁及物體,輕輕點之,漸漸增力,三年後方可則技成。以一指觸任何物體,必有顯然之痕跡。觸木木可洞,觸石可碎,觸人身則立見傷亡。
馬鼎德看上去像是一下蒼老了許多歲般,搖頭慘笑道:“我本想著日後門派壯大,便要求貴寺,求得一門七十二技在手,平日也定然引以為傲。”
“不敢...”廣明大和尚麵色不悲不喜,隻是平淡依舊,語氣也是平靜道:“馬掌門曾也是寧州俊傑,正是劍路青俊標杆人物,如何卻是行差踏錯,及至而今。”
“行差踏錯?”馬鼎德無奈苦笑,低頭看了看手中長劍,又望向楚升,目光裏滿是殺意,其人卻是沙聲道:“非是我行差踏錯,是此賊欲置我浦陽劍派於萬劫不複之地!”
“人證物證俱在!如何還要狡辯不成!?”陽傑當下一聲怒喝,手已隱隱按在劍柄處。
“若是與甘縱相交,得其錢銀、獲其丹藥便是從賊的話...那在座又有幾人是底盤幹淨的呢?”他目光轉向眾人,諸多門派掌門都隱隱有坐立不安之意,便是紛紛叫囂起來。
然而紛雜言語,聽在馬鼎德耳中,其中意思左右不過是:“你浦陽劍派即已在水中,無法翻身,那便快些去死...”
馬鼎德嘴中苦澀,這會兒竟是想起往昔,他浦陽劍派強盛勢大,門下弟子行事也多有囂張,平日裏不免肆意了些,對眾多小門小派也是絲毫不曾正眼相看,多有欺辱之意。
若是...若是以往對這些小人物多有禮遇,不曾肆意打罵折辱,此時又何至於被人所汙,竟毫無一人出言相救!?
楚升看在眼中,心道這便是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己理應銘記於心,日後縱然門派壯大,也不可任由門下弟子肆意行事,將周遭小門派盡皆得罪,不然若有一日如馬鼎德這般,也無一人仗義執言。
而這,也是他素來行事必重禮儀,披上君子劍外衣在前的緣故。
“陽傑啊陽傑...”馬鼎德運勁舉劍,慘笑道:“自我等四人雖被你樹立為青俊標杆,因而成名,但你卻多有管束,我等四人盡皆與你翻臉,相鬥了近十年,不曾想我卻被一小人陷害。”
“是我過多管束...”陽傑沉默了片刻,這才搖頭道:“還是你們四人乍一得名,便有些難以自持,不禁囂張跋扈起來?”
“或許吧...”馬鼎德想了想,終究還是搖頭道:“彼時乃有八十一處惡匪各據寧州四處,你陽傑尋我等四人一同而行。”
“當時是你說,此行輾轉寧州各處,須闖有八十一難,還問我等有無必死的決心。我等四人亦是不曾有懼,直隨你平得匪寨八十一處,這才得以名聲極盛,你也被推舉為寧州盟主。你倒是不棄我等四人,立我四人為拳、掌、刀、劍四路標杆。”
“吳謹言當不得拳術標杆...”陽傑一直沉默聽著,忽而插嘴道。
“一說是你駁不得其長輩麵子...還是你本就有這份心思,抹不過那份情義,誰又能說得清呢?”
“是啊...說不清。”陽傑歎了一句,搖頭道:“我等五人本是生死之交,我待你四人也是不薄,任是你四人平日裏陽奉陰違,直讓我盟主之名在四境中幾若無物,我也未曾願動你四人,如此還不夠嗎?何以鬧到這番程度?”
“為何...因不滿!”馬鼎德放聲大笑,持劍喝問道:“不滿為何便是你為盟主,不滿為何我等四人當不得與你平起平坐!?彼時你不通刀法比不得閆裕、劍法不精比不得我馬鼎德、掌法不精比不得遲鈞、拳法不精比不得吳謹言...”
“隻是憑什麽...憑什麽你得了盟主之位?”
陽傑不善言辭,隻得沉默以對。
“我倒也很想領教領教...”馬鼎德捏了個劍訣,搖頭道:“且看看吧,距當日已過十年,十年後的今日,你的劍法比之我又如何。”
陽傑隻是搖頭,有些不忍的撇過臉,無奈道:“我已入外景...”
這話說的...楚升在一旁無奈的抽了抽嘴角,雖然知道他是不願和曾經並肩作戰的兄弟舉劍相向,可這話卻怎麽聽來都是挑釁鄙視啊。
恐怕當時四人叛他...未必沒有這陽傑太不會說話,不懂為人世故的緣故啊。
隻是看他這模樣,顯然還絲毫未曾有所察覺...情商低麽。
楚升搖頭不已,而這話顯而易見的是激怒了馬鼎德,對他而言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嘲諷。當下其人已是心中怒極,手中長劍一抖,卻已然是如同電光般疾射而來。
陽傑無奈,當下腳尖一點,身形便如同雀鳥躍起,身形一側避開了長劍,自往院中而去。
馬鼎德卻也是將手中長劍一震,縱身往院中而去,霎時間院中便登時響起了一連串的金鐵交擊聲。其二人身形極快,劍芒閃爍縱橫,瞬間便是交上了手。
那李從應竟也是想渾水摸魚,乘著眾人紛紛出門觀劍鬥之時溜走,可剛一移步,那廣明大和尚已然是口誦佛號,一指淩空點出,直有一道氣勁自指端飛出,隔空擊中其人肺腑,當下此人禁不住湧出一口鮮血,徹底是昏死了過去。
楚升上前行禮,溫聲問道:“這隔空擊人的功夫,卻不是外景境方可達?”
廣明大和尚麵有慈悲像,搖頭道:“這是我佛門陰手一指禪功,可勁發指端,隔空擊人。”
楚升點頭稱讚,又問:“高僧是為寧州外景之下第一人?”
“謠傳而已...”說著,廣明見到楚升撚指的動作,卻是忽而一頓,溫聲道:“楚掌門這撚花功不知是何處得來?”
“明珠山定珠師太贈我...”楚升笑了笑,說著便是三指撚出,卻被廣明一指破去,大和尚便笑著搖頭道:“施主習練的還未到火候啊...”
“是矣...”楚升坦然笑道:“拈至無論如何堅實之石,便能應指而碎,則其功大成矣。隻是五年時光,方可練成,這般水磨功夫又談何容易。”
“施主孤身進山,解救眾多孩童,又戳破此人虛假麵孔,免讓我等受其誆騙。卻也當真是俠肝義膽,是故我也有一技相贈。”
“七十二技名滿江湖,便是你們這群大和尚四處相贈得來的美名嗎?”楚升心間醒悟,有些好笑道。
“...倒也有幾分道理。”
楚升知道,這是佛門的資本。
通過這種方法結交天下江湖英傑,雖然看似愚笨,但卻結下了極密的關係網,與各處英傑都有得一番好關係。而佛門屹立江湖數百年,誰也不能說這贈出滿江湖的七十二技尋常。
隻是...一般門派沒這個資本,也沒有這番決斷,畢竟有如此絕技,大都私藏己身,有時連自家徒弟都不願傳,如何會這般心大以絕技結緣。
“聽說江湖人也多有習得其中一技,但始終不曾有佛門中人來的精通,這是為何?”
“七十二技,多是愚笨水磨功夫...”廣明知楚升與佛門天台寺有緣,便慈眉善目道:“靜不下心來,沉不住氣去,又要如何得以精通呢?”
楚升點頭,他也是明了了,和尚整日敲鍾念佛,枯燥乏味之極,那性子都是磨出來了的。而得了七十二技的江湖中人,卻大多是四處闖蕩、行俠仗義之人,又要如何能靜下心來用數年功夫習練?
“此事先按下...”和這大和尚相談甚歡,楚升搖頭道:“此間事了我便也有事相告,或許你聽了之後,恐怕要將一指禪功夫傳給我也說不定。”
“這般重要?”
“便正是這般重要。”
他二人言語之間,院中卻已分得勝負。
馬鼎德其人劍法當真不錯,去若驚鴻,折若流光,疾似驟雨,緩如水磨,處處皆是極佳。
與之相比,陽傑手中長劍雖也是精彩,但卻總歸是落得一籌,每每遇到那如同驟雨般的劍法,還隱隱有滯意。但也隻能到此為止了,其人未至外景,不比那劍芒外放,己身內力也終有完時,便終歸是個必定的敗局罷了。
陽傑麵上有難掩的悲痛之意,眼中竟也隱隱泛著淚光,一言不發的望著劍上斑斑血跡,俄爾才長歎一聲,收劍歸鞘,舉步往外走去。
他竟是連其他半點事宜都不願去理會了,就這般要輕身離去了。
楚升看的無奈,不得不出聲相阻道:“陽盟主這便是要離去?”
陽傑迴頭看了一眼馬鼎德的屍首,沉默許久才道:“我當為其人尋一棺槨以葬,十年前,其人隨我踏滅八十一匪寨,以往亦是豪傑,不應當曝屍於野。”
“還望陽盟主切勿不告而別,此處還有重要之事相告。”
“何事?”
楚升閉口不言,片刻後陽傑才醒悟,由是道;“我明白,此廂事端處理後,我會在浦陽城停留幾日。”
說罷,這人便自是要扶劍而去,楚升完全不知道要如何評定此人。
陽傑其人,優柔寡斷,但卻重情重義。後一處特點本是好的,但結合前者,卻讓他當不好這個寧州武林盟主。麵對馬鼎德等四人,他依舊牽掛著往日情誼,總是下不得手,四人已叛,還每每惡言相向,但此人卻依舊如故,還會因其人殞命而傷心。
這個盟主,想必他當得也是極為難受。
或者說,這類人本就當不好一個領導者,優柔寡斷則做不出決斷;重情重義雖好,卻總會被束縛住手腳。
又有人高聲問道:“陽盟主,浦陽劍派卻是要如何處置?”
聲音悠悠傳去,陽傑應當是聽到了,但他卻沒有迴答。
想來是此人做不出決斷,真要是說你們便自去分了,那他自感對不住馬鼎德;但真要是說都不許動,直保留如常,他又怕眾人不滿。索性便輕身而去,將這排排坐分果果的事情丟給眾人自己去處理,他也落得個輕鬆。
遇到這種甩手老大,誰還能說些什麽呢。
肆明山的果實是早已被楚升竊取了,自也是沒有得,那眾人眼中巴巴瞅著的便是這浦陽劍派的資源。誰都想從這盛宴中分到大的哪頭,恐怕接下來倒是有得吵鬧了。
不過最先的,卻也還是定性,為浦陽劍派定性。
根本無需太多商量,眾人便齊聲將浦陽劍派給打進了附隨魔教邪道的門派。因為隻有這樣做,他們才能更加肆無忌憚,分得更多果實。而浦陽劍派的普通弟子,則都被定性為不明個中曲直的弟子,眾弟子盡皆無辜。為何,因為弟子也是資源,而精通習武的人力資源更是重要,也免得他們辛苦培育了。
隨後,眾人便將此事告知此處的浦陽劍派眾多弟子,且不提他們如何驚愕,眾人便又紛紛去請埋葬了馬鼎德的陽傑一同下山。到了這個時候,眾人也才想起有這麽一位陽盟主在,而有盟主那也自然是有規矩的。
這樣一個往日的名門正派被打為邪道,可不是一件小事,這不同於普通門派兼並之事,須得以一州盟主出盟主印蓋棺定論,傳及整州。
陽傑想要避開,但他職責在身,避卻是避不得的。
剛下得肆明山,眾人便著急忙慌的往浦陽劍派的山門趕,卻是都想著要先將此事定下。
楚升也跟在其中,說來整件事還是以他為主導,直接把一盆狗血潑在浦陽劍派麵門上,真真是擦不去抹不掉,生生便要被眾人肢解。
一路上,楚升卻不去和那眾多門派掌門打交道,他手中藏有眾人把柄,絲毫不怕這群人亂跳。
“戴兄,此間事了,你有何打算?”
“自然是迴莊去...”
歸途之間,楚升倒是來尋戴宜年,聽他這迴答頓時笑著道:“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