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平安,可算找到好玩的事情了,隔三岔五地,微服出行,跑到各個捕撈隊,去看人家冬捕。
後勤部還組織士兵,到冊林裏去打獵,平安也想去湊熱鬧,對他的這一要求,三位帝師都不同意。
孫承宗教訓他道:“有道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山林裏地形複雜,比湖麵上兇險多了,陛下身係大明,不可輕易涉險。”
方正化說:“兩位太後在紫禁城,日日盼著萬歲爺好好地迴京,萬歲爺不要讓兩位太後擔心。”
法安為他找來一隻海冬青,和一家會訓練海東青的鷹奴,無論是原來的明朝統治時期,還是後來的後金統治時期,女真諸部都要向統治者進貢海東青,所以在遼東,訓養海東青是一門技藝,可以傳給子孫,精通這門技藝的人,被稱為鷹奴。
平安立即被這隻神俊的海東青吸引住了,隻見它雪白的羽毛上,點綴著波浪似的黑點,兩隻鷹腿粗壯有力,雙眼明亮有神,目光銳利。它不是被關在籠子裏的,而是站在人的肩膀、手臂上的。
“這鳥,能抓天鵝?”平安不可置信地問他師傅。
法安大師說:“能,這海東青脾氣桀驁,要讓它聽話,陛下得按照鷹奴的法子,好好熬它。”
平安一個小孩子,要熬一隻鷹,卻是十分艱難,但他是個不輕易放棄的性子,真熬到兩眼通紅,眼睛周圍起了一層黑眼圈,那隻倔強的海東青,才接受了他遞上的鹿肉,表示臣服。
於是,小皇帝就多了一個小夥伴,再微服出行的時候,肩膀上站著一隻神俊的海東青,像個紈絝子弟。
這天,平安念完書,換好衣服,來到院子裏準備練拳,大伴方正化也換好了練武服,準備與他過招。
禦林軍統領郭培民,抱著一個包袱進來,見天子正在練拳,便站得遠遠地等待。
平安打完一套太祖長拳,收住手勢,指著那包袱問他:“什麽東西?”
郭培民上前,打開包袱,捧出一隻跟貓一樣大小的動物來:“陛下,這是一隻虎仔……它娘親被捕獵隊捕殺了……是一個女真俘虜找到這隻虎仔,要獻給陛下的。”
“這是一隻小老虎?”平安好奇地上前,伸手輕輕撫摸那毛茸茸的虎頭,“跟阿寶一樣可愛。”
方正化上前問道:“那俘虜叫什麽名字?”
“鼇拜,”郭培民道,“他被選入捕獵隊,昨兒得了這隻虎仔,巴巴地請人送來獻給陛下。”
平安聞言,將目光從小老虎身上移開:“鼇拜?他不是不願意投降麽?”
方正化道:“估計是想通了,這才借這隻虎仔來討好萬歲爺。”
平安想了想,道:“願意投降是好事,至於怎麽用他,朕還得聽聽三位師傅的意見再說。”
他接過那隻虎仔,對郭培民道:“告訴鼇拜,虎仔朕收到了,朕很喜歡,讓他好好表現,爭取寬大處理。”
說完,抱著小老虎進屋,將他放在炕上,小老虎跌跌撞撞地,連路都還走不穩,平安見了,不由得想起了阿寶,又想起了娘親,心裏湧起濃濃的思念,如決堤的河水一樣不可遏止。
他抱起小老虎,問方正化:“伴伴,咱們何時迴去?”
…………………………………………
開平六年二月初二,龍抬頭,開平皇帝朱慈煌,率東征大軍,班師迴朝。
臨行前,平安讓人叫來野人哥楊古安,問他:“安,願不願意跟朕迴北京,你跟在朕身邊,幫朕照顧二寶?”
二寶是平安給小老虎起的名字……楊古安堅決地搖著頭:“不,安要迴家!”
孫承宗在旁邊勸道:“讓他迴家也好,他還能給遼東省的官員帶路,方便摸清楚黑水河流域,和烏拉爾山以北的女真人活動區域,大明要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
平安點點頭,賞賜給他一袋玉米種子、一袋土豆種子、一袋紅薯種子,對他道:“這些種子,你帶迴家,讓官員和士兵教你們種植……你和你的族人,就不會挨餓了。
他們還會教你們修建房子,燒炕……冬天不會凍死人。”
楊古安已經能聽懂一些漢話,他感動地跪在地上,嗚嗚大哭,舍不得平安離開。
至於十分想跟在大明皇帝身邊的鼇拜,平安沒有用他,而是將他送給楊嗣昌,做了護衛。
在遼東作戰有功將士,各有升賞,按功勞大小,因為要重建遼東衛所係統,需要大量的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官職,正好用來封賞將士。
又賞賜大量的土地,比國初衛所建立時分配的土地,多了一倍,有的士兵,從一個什長,直接升到一衛的千戶,還配發一千畝土地,誰不想留下來?
一下子將遼東都司的架子,搭建起來,更為朝廷節省了一大筆戰後撫恤金。
這些履新的軍官,都是京營官兵,相比於其他邊軍,他們更依賴火器,方便控製和管理。
至於手下的士兵,就需要慢慢補充了,據說,首批發配到遼東充軍的人犯,已經在路上了,這次發配的人數眾多,國內的監獄都為之一空。
裕安太後早在去年秋天,就發布了特赦令,所有應該在去年秋後問斬的重刑犯,全部改為流放遼東各衛所戍邊,刑滿後,可恢複平民身份。
所以,大軍過了三岔河,在三岔兒堡,就遇到了第一批流放遼東的犯人。
這些人拖家帶口的,據說是從河南來了,趁著孟津渡決口,聚眾盜搶的青壯,連累著他們的家人,全都被打包送到了遼東。
李延庚帶著遼東都司的衛指揮使、千戶以上級別的官員,直接迎到了三岔兒堡,跟坐地分贓似的,幾百名犯人和家屬,被他們一下子分光。
三岔兒堡,從此成了內地押送流放犯人的交付地,此是後話。
二月二十四,東征大軍迴京,次輔韓爌和三輔袁可立,率百官出城十裏,迎接天子凱旋。
二十五日,天子祭告太廟,獻俘。
代善行的是跪禮,沒有被拴著脖子行牽羊禮,禮官告訴他:大明是文明之國,不是金國那等野蠻之人,不行牽羊禮。
獻俘後,他被封為歸順伯,賜了阜財坊一座兩進的宅子給他居住,一輩子不得出京。
後勤部還組織士兵,到冊林裏去打獵,平安也想去湊熱鬧,對他的這一要求,三位帝師都不同意。
孫承宗教訓他道:“有道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山林裏地形複雜,比湖麵上兇險多了,陛下身係大明,不可輕易涉險。”
方正化說:“兩位太後在紫禁城,日日盼著萬歲爺好好地迴京,萬歲爺不要讓兩位太後擔心。”
法安為他找來一隻海冬青,和一家會訓練海東青的鷹奴,無論是原來的明朝統治時期,還是後來的後金統治時期,女真諸部都要向統治者進貢海東青,所以在遼東,訓養海東青是一門技藝,可以傳給子孫,精通這門技藝的人,被稱為鷹奴。
平安立即被這隻神俊的海東青吸引住了,隻見它雪白的羽毛上,點綴著波浪似的黑點,兩隻鷹腿粗壯有力,雙眼明亮有神,目光銳利。它不是被關在籠子裏的,而是站在人的肩膀、手臂上的。
“這鳥,能抓天鵝?”平安不可置信地問他師傅。
法安大師說:“能,這海東青脾氣桀驁,要讓它聽話,陛下得按照鷹奴的法子,好好熬它。”
平安一個小孩子,要熬一隻鷹,卻是十分艱難,但他是個不輕易放棄的性子,真熬到兩眼通紅,眼睛周圍起了一層黑眼圈,那隻倔強的海東青,才接受了他遞上的鹿肉,表示臣服。
於是,小皇帝就多了一個小夥伴,再微服出行的時候,肩膀上站著一隻神俊的海東青,像個紈絝子弟。
這天,平安念完書,換好衣服,來到院子裏準備練拳,大伴方正化也換好了練武服,準備與他過招。
禦林軍統領郭培民,抱著一個包袱進來,見天子正在練拳,便站得遠遠地等待。
平安打完一套太祖長拳,收住手勢,指著那包袱問他:“什麽東西?”
郭培民上前,打開包袱,捧出一隻跟貓一樣大小的動物來:“陛下,這是一隻虎仔……它娘親被捕獵隊捕殺了……是一個女真俘虜找到這隻虎仔,要獻給陛下的。”
“這是一隻小老虎?”平安好奇地上前,伸手輕輕撫摸那毛茸茸的虎頭,“跟阿寶一樣可愛。”
方正化上前問道:“那俘虜叫什麽名字?”
“鼇拜,”郭培民道,“他被選入捕獵隊,昨兒得了這隻虎仔,巴巴地請人送來獻給陛下。”
平安聞言,將目光從小老虎身上移開:“鼇拜?他不是不願意投降麽?”
方正化道:“估計是想通了,這才借這隻虎仔來討好萬歲爺。”
平安想了想,道:“願意投降是好事,至於怎麽用他,朕還得聽聽三位師傅的意見再說。”
他接過那隻虎仔,對郭培民道:“告訴鼇拜,虎仔朕收到了,朕很喜歡,讓他好好表現,爭取寬大處理。”
說完,抱著小老虎進屋,將他放在炕上,小老虎跌跌撞撞地,連路都還走不穩,平安見了,不由得想起了阿寶,又想起了娘親,心裏湧起濃濃的思念,如決堤的河水一樣不可遏止。
他抱起小老虎,問方正化:“伴伴,咱們何時迴去?”
…………………………………………
開平六年二月初二,龍抬頭,開平皇帝朱慈煌,率東征大軍,班師迴朝。
臨行前,平安讓人叫來野人哥楊古安,問他:“安,願不願意跟朕迴北京,你跟在朕身邊,幫朕照顧二寶?”
二寶是平安給小老虎起的名字……楊古安堅決地搖著頭:“不,安要迴家!”
孫承宗在旁邊勸道:“讓他迴家也好,他還能給遼東省的官員帶路,方便摸清楚黑水河流域,和烏拉爾山以北的女真人活動區域,大明要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
平安點點頭,賞賜給他一袋玉米種子、一袋土豆種子、一袋紅薯種子,對他道:“這些種子,你帶迴家,讓官員和士兵教你們種植……你和你的族人,就不會挨餓了。
他們還會教你們修建房子,燒炕……冬天不會凍死人。”
楊古安已經能聽懂一些漢話,他感動地跪在地上,嗚嗚大哭,舍不得平安離開。
至於十分想跟在大明皇帝身邊的鼇拜,平安沒有用他,而是將他送給楊嗣昌,做了護衛。
在遼東作戰有功將士,各有升賞,按功勞大小,因為要重建遼東衛所係統,需要大量的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官職,正好用來封賞將士。
又賞賜大量的土地,比國初衛所建立時分配的土地,多了一倍,有的士兵,從一個什長,直接升到一衛的千戶,還配發一千畝土地,誰不想留下來?
一下子將遼東都司的架子,搭建起來,更為朝廷節省了一大筆戰後撫恤金。
這些履新的軍官,都是京營官兵,相比於其他邊軍,他們更依賴火器,方便控製和管理。
至於手下的士兵,就需要慢慢補充了,據說,首批發配到遼東充軍的人犯,已經在路上了,這次發配的人數眾多,國內的監獄都為之一空。
裕安太後早在去年秋天,就發布了特赦令,所有應該在去年秋後問斬的重刑犯,全部改為流放遼東各衛所戍邊,刑滿後,可恢複平民身份。
所以,大軍過了三岔河,在三岔兒堡,就遇到了第一批流放遼東的犯人。
這些人拖家帶口的,據說是從河南來了,趁著孟津渡決口,聚眾盜搶的青壯,連累著他們的家人,全都被打包送到了遼東。
李延庚帶著遼東都司的衛指揮使、千戶以上級別的官員,直接迎到了三岔兒堡,跟坐地分贓似的,幾百名犯人和家屬,被他們一下子分光。
三岔兒堡,從此成了內地押送流放犯人的交付地,此是後話。
二月二十四,東征大軍迴京,次輔韓爌和三輔袁可立,率百官出城十裏,迎接天子凱旋。
二十五日,天子祭告太廟,獻俘。
代善行的是跪禮,沒有被拴著脖子行牽羊禮,禮官告訴他:大明是文明之國,不是金國那等野蠻之人,不行牽羊禮。
獻俘後,他被封為歸順伯,賜了阜財坊一座兩進的宅子給他居住,一輩子不得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