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來的商人,更是名聲赫赫.


    官商,有大明戶部侍郎王家彥,他掌控著大明兩京一十三省,三千多家官店,還有沿海地區,上百家海產品加工廠,可以說是這時代,地球上最大的連鎖店了。


    劉鳴謙算半個官商,他代表皇商,代表太後來為小皇帝站台。


    錢陞和江南商幫,來了六人,山西商幫,由亢家二公子亢文禎帶頭,來了八人,南京的喻致和,也帶來了兩人,連廣東福建地區,也有兩位商人前來。


    他們是應太後的邀請,來奴兒幹考察商機的,此時,也被請到了天子的行宮裏,參加接風宴,四民之末的商人,得到如此優待,人人臉上,都露出與有榮焉的驕傲表情。


    正中主位,是皇帝的禦座,賓客的位置,分列左右兩側。


    左側第一位,寫著首輔孫承宗的名字,右側第一位,寫的是大伴方正化,他是禦馬監總管太監、內操軍統帥、天子武師傅,此時的位置,能彰顯他在天子身邊的地位,也能隨時保護小皇帝的安全。


    袁崇煥坐在左側第二位,他此時,卻心情複雜地望向對麵一位六十來歲,須發花白的四品官員,他上下打量,左看右看,都沒看出來,這位官員有何特別之處,他的身後,還站著一位二十多來歲的九品青袍官員,看麵相,應該是他兒子。


    據說,這位叫孟逃祥的官員,本來在滄州老家閑住,是太後親自下旨尋找,吏部才查到他的資料,派人去滄州將他請迴了京城。


    袁崇煥想不通,這位考進士就考了九次才中,請假離職前,隻是吏部考功司的郎中,這樣的官員,在朝堂一抓一大把,為何太後單單提起他?還允許他兒子跟在身邊照顧?


    他卻不知道,在原本的時空,這孟兆祥父子,與李邦華一樣,城破的時候,選擇了自殺殉國,而且家中老妻和兒媳也跟著自縊而死,可謂忠烈。


    在太後的心目中,臣子的忠誠之心,比管理能力更重要,能力不足,可以用製度和規範的流程來修正,忠誠之心卻是難得。於是親自召見他,問他願不願意來遼東主持大局?


    朝廷派遣到遼東的治理官員,級別一向很高,多是巡撫一級,到萬曆後期,已經是督師級別,如老上司孫承宗,就是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身份,督師遼東的。


    整個奴兒幹的區域,比遼東地區不知道大了多少倍,袁崇煥以為,朝廷至少應該派出一位二品大員,才鎮得住場子。


    對麵這位孟兆祥,一臉敦厚的樣子,如何擔得起奴兒幹地區的重擔?


    對麵的孟兆祥,見袁崇煥打量他,忙朝他拱了拱手,袁崇煥立即微微起身還禮,準備過去打一聲招唿。


    大門外卻傳來響亮的通傳聲:“大明皇帝陛下駕到!”


    大廳裏正在低聲交談的眾人,立即噤聲,忙站起來恭敬肅立。


    小皇帝頭戴翼善冠,身穿合體的龍袍,腰間一條白玉帶,腳下一雙嶄新的黑色羊皮靴,精神抖擻地走進大廳。


    他身後,跟著幾位重要人物,袁崇煥都認識,天子大伴方正化、黑衣僧人法安、首輔孫承宗、戶部右侍郎王家彥……


    突然,袁崇煥眯起了眼睛,在孫承宗的身後,有一位他無比熟悉的官員,單憑那肥胖的身軀,他一眼就認出來了,那位,正是從山海關兵備道任上,調任遼南兵備道的楊嗣昌!


    他居然從遼南來到了沈陽,還走在孫承宗的後麵!這是……升官了?


    無人迴答他,待小皇帝坐到主位上,孫承宗領著眾人山唿萬歲之後,袁崇煥才看到,楊嗣昌的座位,僅在黑衣僧人法安之下,比京城來的孟兆祥還靠前麵。


    容不得他多想,孫承宗開始講話:“諸位,建州女真不服王化,起兵反叛,我大明四代帝王,厲兵秣馬,矢誌平叛。


    有道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日,我開平皇帝禦駕親征,一舉消滅叛賊,使奴兒幹萬裏疆域,和數萬萬百姓,重迴大明治下,實乃漢武成祖之功,臣等今日,為陛下賀!為太後賀!為大明賀!”


    眾人山唿萬歲,小皇帝滿臉嚴肅地聽完孫承宗的講話,等眾人行完禮後,才一揮手,朗聲道:“平身!”


    自己捏著衣袍,四平八穩地坐下了,舉手投足,自帶威儀,讓人不敢仰視。


    眾人等天子落座後,才迴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袁崇煥驚訝地看到,胖子楊嗣昌,竟然坐在了法安大師下首,比京城來的孟逃祥,還靠前。


    他就說嘛,一個六十歲的老頭子,何德何能來做這奴兒幹的主官?


    隻聽孫承宗說道:“今日設宴,主要是讓你們這些,未來要在奴兒幹主政的朝廷官員,與陛下見麵,親自聆聽陛下的教誨。”


    說罷,他轉身朝著小皇帝拱手道:“請陛下訓話。”


    小皇帝第一句話,就語出驚人:“奴兒幹這名字不好,它應該有一個漢文名字,朕叫它遼東省……遼河以西到山海關以東的地區,應該稱為遼西省,兩省以遼河為省界。


    朕今日,還要為大家隆重介紹三位官員,遼東省的首任左布政使……楊嗣昌!”


    楊嗣昌忙站起來,衝著小皇帝和首輔、方正化和法安大師,躬身行禮,又衝著袁崇煥、王家彥拱拱手,再對著大廳裏的眾人,微微頷首,這些人都是他的未來的下屬,他隻點點頭就行了。


    “這一位,”小皇帝指著孟兆祥,介紹道,“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遼東省按察使孟兆祥。”


    孟兆祥也站起來,像楊嗣昌一樣走了一遍流程,一臉憨厚老實的樣子,一點也不像一位司法官員。


    這時候,從孫承宗身後,走出來一位三十來歲年輕官員,小皇帝介紹道:“這一位,是遼東省都指揮使,李延庚。”


    袁崇煥猛地瞪大雙眼,他可是知道,這個李延庚,是李永芳的兒子,而且這麽年輕,居然能擔任大明的都指揮使?主管遼東一省軍事?


    一定是立下了潑天的功勞,要麽與消滅後金政權有關,要麽就是立下勤王救駕之功。


    整場戰事,他一直待在小皇帝身邊,在沈陽城西那場戰鬥中,小皇帝有驚無險,更沒有見到李延庚前來救駕,那麽,是前一個理由?


    “遼東新定,百廢待興,”小皇帝接著說,“朕與太後,將遼東托付給眾位愛卿,望諸位忠於王事,不負所托。”


    楊嗣昌、孟兆祥、李延庚三人帶頭表忠心:“臣等絕不負陛下所托!”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絕不負陛下所托!”


    孫承宗又補充道:“今日宴會,由本官主持,下一次,咱們都聽楊布政使的安排……”


    楊嗣昌衝他躬身行禮:“今日有勞首輔大人!”


    劉鳴謙與一眾商人,做為特邀嘉賓,坐在楊嗣昌、孟兆祥和李延庚的下首,比後麵的八品、九品官員還靠前,這在以前,是絕不會有的現象,自太後主政以來,商人們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


    除了劉鳴謙,其他人是第一次見到天子,第一次參加如此高規格的宴會,都懷著好奇的心情,想看看天子賜宴,賜下些什麽山珍海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