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聞言,愣了好一會兒,才道:“樂生,會不會太冒險了?萬一奴兒幹收不迴來……”
錢陞道:“五叔放心,奴兒幹遲早會收迴來,您知道麽?南郊煉鋼廠,現在生產的無縫鋼管,是用來做什麽的?”
他用雙手比了一個火槍的射擊姿勢:“現在生產火槍,都不用鑽槍管了,隻要有原材料,每個月生產五萬支槍管都不在話下……後金,遼東蠻夷而已!”
“那你迴去攏一攏賬,看看五叔明下,能挪出多少現銀?都拿出來買了吧。”錢謙益放下茶杯,下了決心,“聽說遼東的黑土地,還出產稻米……二三十年後,怕不是又一個江南?老夫相信樂生的眼光……”
這一幕,在京城大小官員的府邸上演,廉正公署成立以來,官員貪腐的風險越來越高,對於這種朝廷倡導的投資機會,許多人都不願意放過。
就連在河南孟津渡賑災的閻剛鋒,也寫信給妻子,讓妻子將去年得到的六百兩獎金,全部取出來,購買遼東土地債券。
有了世家大族、官員、豪商們帶頭,京城興起了一股債券熱,熟人在路上相遇,打招唿不再問“您吃了麽”,而是問:“你買債券了麽?”
那一位說:“這不,一家人湊了二兩銀子,老婆子準備給一家人縫製冬衣的,現在拿來買土地債券了……”
這一位拱拱手說:“你家還好,湊了二兩銀子,我家隻籌得一兩……不如同去?”
那一位高聲道:“一兩也不錯了,五畝地呢……我家打我爹那會兒起,就一直佃地來種,我爹到死,都想有一畝自己的地……”
這是普通百姓。
城南大街的建設銀行大廳,擠滿了前來購買債券的投資人,據說,購買金額在一萬兩以下的,都不夠資格被請進貴賓室,大客戶太多了。
櫃台前,錢萬三對櫃員道:“我要買五千兩的‘東北土地債券’,五年期。”
櫃員笑道:“錢掌櫃好氣魄,這債券可是熱門得很,您這算是搶得先機了。”
錢萬三心中暗自得意,麵上卻謙虛道:“朝廷要收迴奴兒幹,我等百姓,也該出一份力,也為子孫後代留條後路。”
大街上,正在觀望的李姓東家,正與幾位商人朋友議論紛紛。
“這債券,咱也投點?”李東家問。
“投!為何不投?萬一真收迴了奴兒幹,咱也能分杯羹。”張東家一拍大腿,“小弟沒老哥那麽大的家業,買一百兩好啦。”
這是小商人。
乾清宮,西側殿,張薔的公廳,皇家也在討論債券的問題。
前兩日,張薔委托懿安太後張嫣,詢問後宮裏的太妃們,是否願意購買土地債券?太妃們又不爭寵,又不缺供養,每月的月例銀子,放在那裏也沒用,還不如拿出來投資,跟著裕安太後賺錢!
張嫣想起京城的三位王爺,沒有封地,又沒有鋪子生意等來錢的渠道,便索性帶著他們,來打聽債券的事。
張薔驚訝地問:“惠王叔、桂王叔,你們沒看報紙?怎麽還沒去買債券?”
惠王尷尬地整整衣襟,指著自己和桂王,輕聲問道:“太後,您是說我們,也能隨便購買?”
朝廷隻允許無爵的宗室,從事四民之業,他們是親王,有了瑞王的教訓,凡事不敢輕易做主。
“怎麽不可以?”張薔揚起柳嚇眉,肯定地道,“英國公買了五萬兩,成國公家買了三萬兩、定國公買了六萬兩,連武定侯郭應麒,也不聲不響地買了四萬兩……
勳貴人家都敞開買,兩位王叔和信王,都是大明親王,絕沒有不讓買的道理。”
張嫣放下心來,望著三位親王,溫和地說:“本宮就說嘛,兩位王叔隻管迴去湊錢,一兩銀子的債券,抵五畝黑土地,多劃算啊。
還有信王,今年又添了世子,家裏開銷也大,也要學著投資賺錢……”
朱由檢去年,在懿安太後的主持下,娶周氏做王妃,今年,又納田氏做側妃,如今有家有室,有妻有子,日子不要太輕鬆,他對張嫣這位皇嫂,十分依戀,對皇嫂的話,深信不疑。
“謝謝兩位皇嫂,”他說,“臣弟雖然不懂理財,但裕安嫂嫂給推薦的王府楊長史,是商學院畢業的,又是劉先生的弟子,臣弟迴去,將債券的事,委托楊長史去做,準錯不了。”
張薔對著信王讚許道:“信王做得對,上位者不用什麽都懂,隻要懂得用人,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行了。”
信王麵對張薔,沒有依戀,隻有敬畏,他當即走向拱手道:“臣弟受教。”
惠王和桂王府中的長史,還是天啟帝在位時,為他們安排的,根本不懂財貨經營,此時見信王府的長史,是劉鳴謙的弟子,都有些眼紅。
二人相視一眼,惠王猶猶豫豫地問張薔:“侄媳婦……要不您也給兩位王叔,推薦兩位長史……管家也行……賬房也行,這資金調動之事,我們實在不懂!”
以前他們不願意兩位太後,插手他們王府裏的人事,覺得太後派來的人,是來監視他們的,現在卻覺得,信王占了天大的便宜,有人幫他投資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劉先生總共也沒有幾位弟子,”張薔說,“燕京大學商學院畢業的學生,都精通商業管理,兩位王叔,不妨去商學院挑人,最後請劉先生把把關,也是很好的。”
桂王心裏想:到底親疏有別,他們兩位,比起信王,又遠了一層。麵上裝出一副歡喜的樣子道:“侄媳婦這主意好,本王下午就去找徐山長。”
惠王沒桂王那麽多心眼,他立即附和道:“本王也去……”
三位親王得了準話,開開心心迴家湊銀子去了。
後宮太妃裏,隻有李成妃膝下,有一位懷寧公主,因為有一個孩子,朱由校給的賞賜,比其他嬪妃更豐厚一點。
平安也很喜歡這位唯一的姐姐,逢年過節的賞賜,從來沒斷過。
聽說後宮太妃也能購買土地債券,李太妃抱著一個沉甸甸的匣子,急衝衝來慈寧宮打張嫣:“姐姐,債券怎麽買?妹妹給懷寧攢點嫁妝……”
慈寧宮裏,還坐著其他幾位太妃,還有幾位,是光宗皇帝的妃子,李康妃(就是移宮案裏的那位李選侍)膝下的樂安公主,天啟七年嫁給附馬都尉鞏永固。
鞏永平日喜歡飲酒,穿著打扮跟一個儒生一樣,喜歡結交一些有名望的士大夫一同出遊。鞏永固慷慨而且大方,在同這些士大夫一起聚會時,經常是他來準備水果酒茶。
這些開銷,自然少不了李康妃的接濟,今兒見李成妃拿出一匣子的珠寶銀票來投資,她十分眼熱,打趣道:“成妃這是怕,安哥兒虧待他唯一的姐姐?還來掙嫁妝,你是怕安哥兒到時候的賞賜太少?”
李成妃聞言,不安地看向張嫣,心想:要是裕安太後在這裏,才不會慣著李康妃這樣張狂的樣子呢,這人就敢欺負好性子的懿安太後。
她正想著如何措詞,來反駁李康妃,就聽懿安太後溫和地道:“成妃妹妹一片慈母之心,康母妃最是理解,您拿出兩萬銀子,還不是為樂安公主打算?”
另一位光宗的妃子插話道:“說起公主,皇家還有幾位公主啊,榮昌公主、壽寧公主、寧德公主、遂平公主,都是皇家的金枝玉葉,太上皇在西苑裏,還經常邀請大家到太液池遊玩,如今有賺錢的機會,太後也派人通知她們,給她們一個賺錢的機會……”
錢陞道:“五叔放心,奴兒幹遲早會收迴來,您知道麽?南郊煉鋼廠,現在生產的無縫鋼管,是用來做什麽的?”
他用雙手比了一個火槍的射擊姿勢:“現在生產火槍,都不用鑽槍管了,隻要有原材料,每個月生產五萬支槍管都不在話下……後金,遼東蠻夷而已!”
“那你迴去攏一攏賬,看看五叔明下,能挪出多少現銀?都拿出來買了吧。”錢謙益放下茶杯,下了決心,“聽說遼東的黑土地,還出產稻米……二三十年後,怕不是又一個江南?老夫相信樂生的眼光……”
這一幕,在京城大小官員的府邸上演,廉正公署成立以來,官員貪腐的風險越來越高,對於這種朝廷倡導的投資機會,許多人都不願意放過。
就連在河南孟津渡賑災的閻剛鋒,也寫信給妻子,讓妻子將去年得到的六百兩獎金,全部取出來,購買遼東土地債券。
有了世家大族、官員、豪商們帶頭,京城興起了一股債券熱,熟人在路上相遇,打招唿不再問“您吃了麽”,而是問:“你買債券了麽?”
那一位說:“這不,一家人湊了二兩銀子,老婆子準備給一家人縫製冬衣的,現在拿來買土地債券了……”
這一位拱拱手說:“你家還好,湊了二兩銀子,我家隻籌得一兩……不如同去?”
那一位高聲道:“一兩也不錯了,五畝地呢……我家打我爹那會兒起,就一直佃地來種,我爹到死,都想有一畝自己的地……”
這是普通百姓。
城南大街的建設銀行大廳,擠滿了前來購買債券的投資人,據說,購買金額在一萬兩以下的,都不夠資格被請進貴賓室,大客戶太多了。
櫃台前,錢萬三對櫃員道:“我要買五千兩的‘東北土地債券’,五年期。”
櫃員笑道:“錢掌櫃好氣魄,這債券可是熱門得很,您這算是搶得先機了。”
錢萬三心中暗自得意,麵上卻謙虛道:“朝廷要收迴奴兒幹,我等百姓,也該出一份力,也為子孫後代留條後路。”
大街上,正在觀望的李姓東家,正與幾位商人朋友議論紛紛。
“這債券,咱也投點?”李東家問。
“投!為何不投?萬一真收迴了奴兒幹,咱也能分杯羹。”張東家一拍大腿,“小弟沒老哥那麽大的家業,買一百兩好啦。”
這是小商人。
乾清宮,西側殿,張薔的公廳,皇家也在討論債券的問題。
前兩日,張薔委托懿安太後張嫣,詢問後宮裏的太妃們,是否願意購買土地債券?太妃們又不爭寵,又不缺供養,每月的月例銀子,放在那裏也沒用,還不如拿出來投資,跟著裕安太後賺錢!
張嫣想起京城的三位王爺,沒有封地,又沒有鋪子生意等來錢的渠道,便索性帶著他們,來打聽債券的事。
張薔驚訝地問:“惠王叔、桂王叔,你們沒看報紙?怎麽還沒去買債券?”
惠王尷尬地整整衣襟,指著自己和桂王,輕聲問道:“太後,您是說我們,也能隨便購買?”
朝廷隻允許無爵的宗室,從事四民之業,他們是親王,有了瑞王的教訓,凡事不敢輕易做主。
“怎麽不可以?”張薔揚起柳嚇眉,肯定地道,“英國公買了五萬兩,成國公家買了三萬兩、定國公買了六萬兩,連武定侯郭應麒,也不聲不響地買了四萬兩……
勳貴人家都敞開買,兩位王叔和信王,都是大明親王,絕沒有不讓買的道理。”
張嫣放下心來,望著三位親王,溫和地說:“本宮就說嘛,兩位王叔隻管迴去湊錢,一兩銀子的債券,抵五畝黑土地,多劃算啊。
還有信王,今年又添了世子,家裏開銷也大,也要學著投資賺錢……”
朱由檢去年,在懿安太後的主持下,娶周氏做王妃,今年,又納田氏做側妃,如今有家有室,有妻有子,日子不要太輕鬆,他對張嫣這位皇嫂,十分依戀,對皇嫂的話,深信不疑。
“謝謝兩位皇嫂,”他說,“臣弟雖然不懂理財,但裕安嫂嫂給推薦的王府楊長史,是商學院畢業的,又是劉先生的弟子,臣弟迴去,將債券的事,委托楊長史去做,準錯不了。”
張薔對著信王讚許道:“信王做得對,上位者不用什麽都懂,隻要懂得用人,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行了。”
信王麵對張薔,沒有依戀,隻有敬畏,他當即走向拱手道:“臣弟受教。”
惠王和桂王府中的長史,還是天啟帝在位時,為他們安排的,根本不懂財貨經營,此時見信王府的長史,是劉鳴謙的弟子,都有些眼紅。
二人相視一眼,惠王猶猶豫豫地問張薔:“侄媳婦……要不您也給兩位王叔,推薦兩位長史……管家也行……賬房也行,這資金調動之事,我們實在不懂!”
以前他們不願意兩位太後,插手他們王府裏的人事,覺得太後派來的人,是來監視他們的,現在卻覺得,信王占了天大的便宜,有人幫他投資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劉先生總共也沒有幾位弟子,”張薔說,“燕京大學商學院畢業的學生,都精通商業管理,兩位王叔,不妨去商學院挑人,最後請劉先生把把關,也是很好的。”
桂王心裏想:到底親疏有別,他們兩位,比起信王,又遠了一層。麵上裝出一副歡喜的樣子道:“侄媳婦這主意好,本王下午就去找徐山長。”
惠王沒桂王那麽多心眼,他立即附和道:“本王也去……”
三位親王得了準話,開開心心迴家湊銀子去了。
後宮太妃裏,隻有李成妃膝下,有一位懷寧公主,因為有一個孩子,朱由校給的賞賜,比其他嬪妃更豐厚一點。
平安也很喜歡這位唯一的姐姐,逢年過節的賞賜,從來沒斷過。
聽說後宮太妃也能購買土地債券,李太妃抱著一個沉甸甸的匣子,急衝衝來慈寧宮打張嫣:“姐姐,債券怎麽買?妹妹給懷寧攢點嫁妝……”
慈寧宮裏,還坐著其他幾位太妃,還有幾位,是光宗皇帝的妃子,李康妃(就是移宮案裏的那位李選侍)膝下的樂安公主,天啟七年嫁給附馬都尉鞏永固。
鞏永平日喜歡飲酒,穿著打扮跟一個儒生一樣,喜歡結交一些有名望的士大夫一同出遊。鞏永固慷慨而且大方,在同這些士大夫一起聚會時,經常是他來準備水果酒茶。
這些開銷,自然少不了李康妃的接濟,今兒見李成妃拿出一匣子的珠寶銀票來投資,她十分眼熱,打趣道:“成妃這是怕,安哥兒虧待他唯一的姐姐?還來掙嫁妝,你是怕安哥兒到時候的賞賜太少?”
李成妃聞言,不安地看向張嫣,心想:要是裕安太後在這裏,才不會慣著李康妃這樣張狂的樣子呢,這人就敢欺負好性子的懿安太後。
她正想著如何措詞,來反駁李康妃,就聽懿安太後溫和地道:“成妃妹妹一片慈母之心,康母妃最是理解,您拿出兩萬銀子,還不是為樂安公主打算?”
另一位光宗的妃子插話道:“說起公主,皇家還有幾位公主啊,榮昌公主、壽寧公主、寧德公主、遂平公主,都是皇家的金枝玉葉,太上皇在西苑裏,還經常邀請大家到太液池遊玩,如今有賺錢的機會,太後也派人通知她們,給她們一個賺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