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碩托果斷下令,他深知,此時的明軍士氣正盛,裝備又占優勢,硬碰硬絕非明智之舉,他們搶了一個村子,個個士兵的馬鞍上,都掛滿了財貨,正是撤退之機。


    他本打算撤走時,一把火燒了這個村子,出一出南下以來受到的鳥氣,誰知明軍來得這麽快,他都來不及放火,就要轉身逃走。


    再說楊嗣昌,半道上遇到來援的何可綱,不顧身軀肥胖,又隨他衝了迴去。


    “用火攻!”他邊跑,邊在馬上對何可綱說,“後金人要迴到東邊的山裏,東周村東麵、北麵都被我放了火,他們隻有從西邊和南邊逃走……”


    何可綱道:“南邊出來,會遇上我軍,他們肯定會從村子西邊逃步,從原路返迴山中。”


    “承渠走西邊攔截,本官走南邊,見到敵人就放火,將敵人趕往西邊……”


    何可綱道聲“好”,兩人在半道上分開,分兩路向東周村圍堵而去。


    東周村裏,已經搶紅了眼的後金士兵,一時忍不住手,撤得慢了點,被何可綱的隊伍,攔住了村子西邊的出口。


    碩托隻好帶隊,往南邊撤退。


    “放火!”楊嗣昌見後金騎兵,果然又繞來南邊,他舉起短銃,果斷下令。


    兩名士兵扔出兩枚燃燒彈,點燃了南邊的高粱地,火勢迅速蔓延,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火牆。


    後金騎兵被大火逼得無處可逃,戰馬在衝天的大火前,踟躕不前,碩托一咬牙,發一聲喊:“後金巴圖魯,衝出去!”


    喊完,沿著兩側燃燒著烈火的官道,向南方衝去。


    幾百人馬隨著他衝進火海,哀嚎聲、馬嘶聲交織在一起,十分慘烈。


    不知跑了多久,碩托揮舞著長槍,第一個衝出火海,隨後,他聽到呯呯呯一陣槍聲,腦袋上受到重重一擊,眼前一黑,栽下馬來。


    他身邊的護衛慌忙上前,一把撈起他,放到以背上,也不管前方有多少明軍,隻悶著頭往前衝,這時候停下來,隻有死路一條,衝開明軍陣地,就有一絲活路。


    楊嗣昌手下,隻有一百多人,何可綱轉進不及,竟被後金兵兩百來騎,衝出包圍圈,向東逃竄。


    何何綱哪裏能放過他們?拍馬追上去,衛所兵缺乏訓練,隻能跟在後麵壯壯聲勢,何可綱從山海關帶出來的,卻都是精銳家丁。


    後金士兵的馬鞍上,掛著不少搶來的財貨,許多人舍不得扔掉,拖累了戰馬的速度,連人帶馬,成了明軍的戰利品。


    可惜,碩托的屍體,到底被他的護衛搶了迴去,讓楊嗣昌與何可綱,遺憾了許久。


    有了東周村的教訓,遼南地區的移民,紛紛將新收的糧食藏起來,帶著家裏的財貨,躲進縣城裏避難。


    …………………………


    北京,紫禁城西側殿,會議室。


    裕安太後張薔,正在與顧問小組的重臣們,商議政事,會議桌邊,增加了幾位新麵孔。


    八月初,工部老尚書李從心病逝,推薦工部左侍郎倪元璐接任,倪元璐是袁可立的得意門生,中進士後,一直在袁可立手下奔走,進入工部的時間,比盧象升還早,廷推時得全票通過,時年三十五歲,成為大明最年輕的工部尚書。


    有一個閣老恩師,朝中那些眼紅得滴血的官員,也隻敢私下裏發發牢騷。


    他的同年盧象升,晉升工部左侍郎,掌管工部屬下的廠礦企業,原來隻掛侍郎銜的畢懋康,升任實權右侍郎,主管軍工生產。


    另一位,戶部老尚書郭允厚,申請致仕,都察院都禦史畢自嚴,調任戶部尚書,範景文和王家彥,分任左右侍郎。


    戶部在原有的十三省清吏司外,又增加了農業司、商業司和中央銀行,農業司主管農作物種植,培育良種,推廣新作物,由範景文分管。商業司主管戶部名下的官辦商業。


    中央銀行行長,由尚書畢自嚴親自擔任。


    李邦華因整改京營有功,升任兵部尚書,袁可立終於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擔,安心做他的閣老了。


    會議桌邊,還有一個陌生的麵孔,是一位滿臉風霜,六十多歲的老臣,他就是久鎮西南,平定“奢安之亂”的,浙江山陰人朱燮元。


    因為明軍有了新式火器,他平定奢安之亂的時間,比原本的時空早了好幾年,本想功成身退,但是太後張薔,對西南地區的治理,另有想法,於是將他召迴中央,接替畢自嚴,任都察院左都禦史。


    他更多時候,是擔任太後了解西南地區政務的顧問,這是他迴京後,第一次參加太後的顧問小組會議。


    會議室南邊的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奴兒幹都司地圖。


    隻聽兵部尚書李邦華,在匯報遼東前線的戰況:“皇太極率軍南下遼南打草穀,遭到我東江鎮邊軍的迎頭痛擊。


    皇帝陛下親臨太平山烽火台,激勵將士作戰……


    皇太極眼見合兵作戰不利,改用分兵而進的策略,後金軍進入遼南地區。


    新任兵備道楊嗣昌,擬定‘堅壁清野’之策,遷民貨入城,利用田野裏的莊稼地,火攻出山劫掠的後金軍……”


    現場響起一遍歎息聲,都在心疼那些莊稼。


    朱燮元想起自己在西南,沒少用火攻之計,心裏很讚成楊嗣昌的做法,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就要舍得下孩子去套狼!


    李邦華還在繼續念手中的戰報:“遼東鎮前鋒總兵祖大壽,已經收複西平堡,督師袁崇煥請求:一、修複西平堡,派兵駐守;二、遼東鎮請求東進,收複遼陽,將遼東鎮與東江鎮連成一片;三,伺機攻打沈陽……”


    歎息聲換成了低唿聲,但袁崇煥是首輔孫承宗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眾人一時不好出聲。


    反而孫首輔,將手裏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嚴厲地批評道:“這個袁崇煥,太急了些!”


    張薔揮揮手,示意李邦華:“繼續。”


    “李九成收複鎮江、湯站、鳳凰城,與靉陽、新奠諸堡連成一片,將後金阿敏部攔截在鴨綠江東岸……”


    “東江鎮總兵毛文龍,請求北進,收複耀州堡、海州,打通連山關,與靉陽地區連成一片,方便固守……”


    李邦華一邊閱讀,眾人的目光,一邊在牆上那幅地圖上,尋找他提到的那些地名。


    李邦華放下手裏的一疊資料,抱怨道:“一個兩個的,不體諒朝廷的困難,一味地冒進,也不想想,打仗打的是錢糧,朝廷哪裏來的那麽多錢糧?”


    袁可立則說:“孟暗此言差矣,前線將士聞戰則喜,這是好事啊,說明軍心可用,就算不同意他們的方案,也要好言安慰,不可寒了前線將士之心……”


    李邦華拱手道:“閣老說得有道理,本官何嚐不想畢其功於一役?有後金在,大明每年向遼東和東江鎮,投入多少軍費?不如問問畢尚書,戶部能拿出多少錢糧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