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船不得不停了下來,幾個巡檢司的丁役,身著無袖短褂,褲腿挽至膝蓋,人手一把大刀,滿臉橫肉,立在船上,若沒有船上的旗幟,定會被人誤認為是江匪。
“船上裝的什麽貨?待我等上船檢查!”領頭的丁役喝道,其餘幾人迅速拋出抓鉤,勾住樓船的船舷,兩船逐漸靠近,七八個丁役爭先恐後地跳了上來
往日裏過往的商船,隻需給他們一些銀兩便可通行,無需上船,因為這些人一旦上船,不僅要銀兩,還要貨物。熟悉的這幫人得性的商船,都是花錢買路,直接離去。
今日卻遇上個愣頭青,丁役們豈有不上前敲詐之理?
方才問路的青年走上前來,遞上一個錢袋,陪著笑道:“軍爺,我們隻是裝了些山貨,準備到府城裏售賣,這是稅錢,請軍爺開個條子。”
“什麽?”那領頭的巡檢被氣笑了,圍著他轉了一圈,啐道:“呸!你算哪根蔥?也敢跟老子要條子?”
青年不卑不亢地道:“既是官府的巡檢司,收了稅,總得有個手續才是。”
那巡檢見他竟敢頂嘴,怒而持刀指向他,咆哮道:“哼,老子看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上一次跟老子要條子的,早已喂了江裏的王八,你是不是也想……”
話未說完,他突然停住,瞪大眼睛看著對麵的青年,隻見青年從背後掏出一杆火槍,用槍管撥開他的大刀,黑洞洞的槍口直指他胸口,問道:“真的不給個手續?”
那巡檢賭他不敢開槍,一揮手,想讓身後的丁役衝上來製服他,嘴裏還罵道:“攜帶兇器,這是匪徒,給老子抓……”
隻聽“砰”的一聲,巡檢的話卡在了喉嚨裏,他難以置信地低頭看著胸前噴湧而出的鮮血,一邊往後倒,一邊嘟噥著:“媽……的……真……開槍……”
那青年不屑地道:“上一個敢拿刀指著本公子的,墳頭的草都三尺高了。”
隨著槍聲響起,從船艙裏衝出十幾個青壯,迅速排成兩排,人手一杆火槍,槍口直指剩下的丁役。
丁役們還未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便見槍口已對準自己,嚇得撲通跪倒在地,邊磕頭邊哭喊:“爺爺饒命!爺爺饒命啊!”
“真沒意思,這就慫了?”青年揮了揮手,“捆起來!”
幾個青壯年上前,提起癱倒的丁役,將他們的雙手綁在背後,一腳踢倒,幾人便跪在了甲板上。
“本公子隻留一個活口,你們誰的表現好,揭露其他人幹的壞事多,誰就能活命,說吧。”
一聽這話,眾人爭先恐後地喊道:“公子我先說,我知道的最多!”
“他們幹的事兒,我知道,我先說!”
幾個青壯上前,每人踢了一腳,喝道:“瞎嚷嚷什麽?一個一個來!”
青年指著跪在最前麵的中年巡兵:“你先說!”
“唉……哎哎,公子啊,我說我說!”他指著地上,死得不能再死的巡檢道,“他不是巡檢,他是陳家的家丁,老河灘巡檢司也是陳家設立的。
還有下遊的沙盤巡檢司和江心島巡檢司,都是陳家設立的……小人是被他們拉來做苦力的……”
旁邊一人不幹了,大聲喊道:“公子別聽他胡說,他就是南陽城裏的潑皮無賴,那巡檢是他姐夫,他跟著他姐夫幹了好多壞事兒,上次那個要收據的客人,就是被他扔到江裏去的……”
這人急了,急赤白臉地罵道:“楊二,你tm也不是好人,你在府城裏與人私通,殺了人家男人,投靠到陳家來,你還好意思說別人……公子,他身上有命案,他殺人……!”
吵到最後,每人身上都背著命案,青年罵道:“沒一個好東西!通通該死!”
對帝邊做記錄的書吏道:“把剛才的記錄讓他們簽字畫押,去問問孫大人,怎麽處置?依本官的脾氣,統統槍斃!這些人惡貫滿盈,死不足惜!”
不一會兒,一位隨從前來,對青年拱手道:“吳將軍,大人說,先關進船艙,到府城後一並處罰。”
你道孫大人是誰?原來,正是孫傳庭。
他正在開封監督周王府執行《宗藩條例》,清查戶口,分田析產,又接到兵部命令,讓他到南陽查辦陳家和唐王府。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錦衣衛的鎮撫陳瑫,帶著二十名錦衣校尉,同往南陽,錦衣衛負責清理官府,為孫傳庭掃清障礙。
吳三桂帶著五百騎兵,隨二人南下,到了南陽地界,孫傳庭租了一艘樓船,從白河裏南下,決定實地查看陳家是如何違法收稅的。
青年正是吳三桂,他怕孫傳庭有閃失,便親自陪同前來考察。
陳家果然貪婪,在靠近南陽府城不足百裏的水道上,竟設了三座巡檢司。那麽,陳家在白河的上下遊,究竟設了多少關卡,恐怕連陳家自己也不清楚了。
幾個丁役被壓入艙底,樓船又經過兩個巡檢司,底艙裏又多了十幾個俘虜。
按吳三桂的意思,這些惡貫滿盈的匪徒,留之何用?他覺得,孫大人還是不如陝西的洪剃頭,今日這事,若是換成洪承疇在此,那些壞蛋哪裏還有命在?
南陽府城西邊的河邊,有官府的碼頭,還有幾處民船碼頭,樓船當然要停靠在官府碼頭上。
江麵上駛來幾條小船,圍著樓船命令道:“過往商船,通通停到前麵的碼頭去,官府的碼頭,不準停泊民船!”
吳三桂指著東北邊一道淡淡的煙塵,沉下臉來:“看看,知道那是什麽嗎?讓本官停到下麵去,你是活夠了?”
幾條小船上的水手,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道煙塵從東北方向滾滾而來,隨即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
一隊荷槍實彈的騎兵,從煙塵中疾馳而出,向碼頭上奔來。
碼頭上下頓時大亂,河麵上的船隻,提起鐵錨,飛快地往下遊駛去,靠在泊位上的船隻,立即抽掉跳板,連船帆也來不及扯,拚命地往河中間劃,然後,扯起帆順水逃走。
正在上下貨的力工,丟下背上的貨,撒腿就跑,岸邊的商人急得跳腳,眼睜睜地看著滿地的貨,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樓船穿過混亂的船隻,好不容易靠在官府的碼頭上,一個穿著吏員服裝的管事,硬著頭皮跑上前來,迎著跳下船的吳三桂,笑得比哭還難看:“請問,來的是哪位大人?小人好去通知上官前來接待……”
是通知縣令還是知府前來,要看來人是多大的官,來辦什麽事,這可馬虎不得,不過,看這撥人不請自來,還領著這麽多騎兵,怕不是從朝廷裏來的奢遮人物?
“不用,你站那兒別動!”吳三桂喝住他,轉身站好。
兵部右侍郎,右僉都禦史孫傳庭,身穿緋紅官袍,從船倉裏出來,大步向岸上走來。
早有吳三桂的家丁牽來戰馬,孫傳庭跨上馬背,揮手一指城門:“入城!”
“船上裝的什麽貨?待我等上船檢查!”領頭的丁役喝道,其餘幾人迅速拋出抓鉤,勾住樓船的船舷,兩船逐漸靠近,七八個丁役爭先恐後地跳了上來
往日裏過往的商船,隻需給他們一些銀兩便可通行,無需上船,因為這些人一旦上船,不僅要銀兩,還要貨物。熟悉的這幫人得性的商船,都是花錢買路,直接離去。
今日卻遇上個愣頭青,丁役們豈有不上前敲詐之理?
方才問路的青年走上前來,遞上一個錢袋,陪著笑道:“軍爺,我們隻是裝了些山貨,準備到府城裏售賣,這是稅錢,請軍爺開個條子。”
“什麽?”那領頭的巡檢被氣笑了,圍著他轉了一圈,啐道:“呸!你算哪根蔥?也敢跟老子要條子?”
青年不卑不亢地道:“既是官府的巡檢司,收了稅,總得有個手續才是。”
那巡檢見他竟敢頂嘴,怒而持刀指向他,咆哮道:“哼,老子看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上一次跟老子要條子的,早已喂了江裏的王八,你是不是也想……”
話未說完,他突然停住,瞪大眼睛看著對麵的青年,隻見青年從背後掏出一杆火槍,用槍管撥開他的大刀,黑洞洞的槍口直指他胸口,問道:“真的不給個手續?”
那巡檢賭他不敢開槍,一揮手,想讓身後的丁役衝上來製服他,嘴裏還罵道:“攜帶兇器,這是匪徒,給老子抓……”
隻聽“砰”的一聲,巡檢的話卡在了喉嚨裏,他難以置信地低頭看著胸前噴湧而出的鮮血,一邊往後倒,一邊嘟噥著:“媽……的……真……開槍……”
那青年不屑地道:“上一個敢拿刀指著本公子的,墳頭的草都三尺高了。”
隨著槍聲響起,從船艙裏衝出十幾個青壯,迅速排成兩排,人手一杆火槍,槍口直指剩下的丁役。
丁役們還未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便見槍口已對準自己,嚇得撲通跪倒在地,邊磕頭邊哭喊:“爺爺饒命!爺爺饒命啊!”
“真沒意思,這就慫了?”青年揮了揮手,“捆起來!”
幾個青壯年上前,提起癱倒的丁役,將他們的雙手綁在背後,一腳踢倒,幾人便跪在了甲板上。
“本公子隻留一個活口,你們誰的表現好,揭露其他人幹的壞事多,誰就能活命,說吧。”
一聽這話,眾人爭先恐後地喊道:“公子我先說,我知道的最多!”
“他們幹的事兒,我知道,我先說!”
幾個青壯上前,每人踢了一腳,喝道:“瞎嚷嚷什麽?一個一個來!”
青年指著跪在最前麵的中年巡兵:“你先說!”
“唉……哎哎,公子啊,我說我說!”他指著地上,死得不能再死的巡檢道,“他不是巡檢,他是陳家的家丁,老河灘巡檢司也是陳家設立的。
還有下遊的沙盤巡檢司和江心島巡檢司,都是陳家設立的……小人是被他們拉來做苦力的……”
旁邊一人不幹了,大聲喊道:“公子別聽他胡說,他就是南陽城裏的潑皮無賴,那巡檢是他姐夫,他跟著他姐夫幹了好多壞事兒,上次那個要收據的客人,就是被他扔到江裏去的……”
這人急了,急赤白臉地罵道:“楊二,你tm也不是好人,你在府城裏與人私通,殺了人家男人,投靠到陳家來,你還好意思說別人……公子,他身上有命案,他殺人……!”
吵到最後,每人身上都背著命案,青年罵道:“沒一個好東西!通通該死!”
對帝邊做記錄的書吏道:“把剛才的記錄讓他們簽字畫押,去問問孫大人,怎麽處置?依本官的脾氣,統統槍斃!這些人惡貫滿盈,死不足惜!”
不一會兒,一位隨從前來,對青年拱手道:“吳將軍,大人說,先關進船艙,到府城後一並處罰。”
你道孫大人是誰?原來,正是孫傳庭。
他正在開封監督周王府執行《宗藩條例》,清查戶口,分田析產,又接到兵部命令,讓他到南陽查辦陳家和唐王府。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錦衣衛的鎮撫陳瑫,帶著二十名錦衣校尉,同往南陽,錦衣衛負責清理官府,為孫傳庭掃清障礙。
吳三桂帶著五百騎兵,隨二人南下,到了南陽地界,孫傳庭租了一艘樓船,從白河裏南下,決定實地查看陳家是如何違法收稅的。
青年正是吳三桂,他怕孫傳庭有閃失,便親自陪同前來考察。
陳家果然貪婪,在靠近南陽府城不足百裏的水道上,竟設了三座巡檢司。那麽,陳家在白河的上下遊,究竟設了多少關卡,恐怕連陳家自己也不清楚了。
幾個丁役被壓入艙底,樓船又經過兩個巡檢司,底艙裏又多了十幾個俘虜。
按吳三桂的意思,這些惡貫滿盈的匪徒,留之何用?他覺得,孫大人還是不如陝西的洪剃頭,今日這事,若是換成洪承疇在此,那些壞蛋哪裏還有命在?
南陽府城西邊的河邊,有官府的碼頭,還有幾處民船碼頭,樓船當然要停靠在官府碼頭上。
江麵上駛來幾條小船,圍著樓船命令道:“過往商船,通通停到前麵的碼頭去,官府的碼頭,不準停泊民船!”
吳三桂指著東北邊一道淡淡的煙塵,沉下臉來:“看看,知道那是什麽嗎?讓本官停到下麵去,你是活夠了?”
幾條小船上的水手,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道煙塵從東北方向滾滾而來,隨即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
一隊荷槍實彈的騎兵,從煙塵中疾馳而出,向碼頭上奔來。
碼頭上下頓時大亂,河麵上的船隻,提起鐵錨,飛快地往下遊駛去,靠在泊位上的船隻,立即抽掉跳板,連船帆也來不及扯,拚命地往河中間劃,然後,扯起帆順水逃走。
正在上下貨的力工,丟下背上的貨,撒腿就跑,岸邊的商人急得跳腳,眼睜睜地看著滿地的貨,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樓船穿過混亂的船隻,好不容易靠在官府的碼頭上,一個穿著吏員服裝的管事,硬著頭皮跑上前來,迎著跳下船的吳三桂,笑得比哭還難看:“請問,來的是哪位大人?小人好去通知上官前來接待……”
是通知縣令還是知府前來,要看來人是多大的官,來辦什麽事,這可馬虎不得,不過,看這撥人不請自來,還領著這麽多騎兵,怕不是從朝廷裏來的奢遮人物?
“不用,你站那兒別動!”吳三桂喝住他,轉身站好。
兵部右侍郎,右僉都禦史孫傳庭,身穿緋紅官袍,從船倉裏出來,大步向岸上走來。
早有吳三桂的家丁牽來戰馬,孫傳庭跨上馬背,揮手一指城門:“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