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在忙著推選新內閣,參加今科會試的舉子,卻經曆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


    先是被禮部尚書溫體仁,一個增加術算題目的提議,搞得焦慮不堪,許多人連夜惡補《九章算術》,也有人私下裏串聯,企圖趁機將溫體仁轟下台。


    等他們從考場裏出來的時候,京城戒嚴了,原本考完試後,舉子們要參加文會,領略京城繁華的各種活動,全都取消,隻能待在客棧和會館裏消磨時光。


    好不容易等到放榜,皇太極又率軍圍了京城,天子和太後還親自上了城牆,舉子們金榜題名的高光時刻,伴隨著轟隆隆的炮聲,登在了報紙上,中試的貢生,有幸與皇太極的名字,印在同一張報紙上。


    然後,太後給了落榜舉子們一個巨大的驚喜,下懿旨著禮部開考明算科,中科的舉子,將成為商學院的學生,一年後畢業,同樣授官!


    雖然商學院有個“商”字,讓許多讀書人覺得難為情,甚至放棄考試,但更多的舉子,還是參加了考試,雖然考得不怎麽好,但大家都是臨時抱佛腳,誰也別笑話誰。


    別說,張薔還是從參加明算科考試的舉子中,看到了她熟悉的名字:宋應星,原來,這位撰寫《天工開物》的名人,也來參加今科的會試,落榜後,又參加明算科考試,而且考到了第九名。


    複社的張溥,會試中弟,其他人如夏允彝、陳子龍、吳昌時則落弟,吳偉業這個打醬油的孩子,此時還沒有參試資格。


    曾經與張薔同桌飲茶的呂大器,排在三甲第兩百七十名。


    還有一個比前麵三人的名聲還響亮的牛人,史可法,三甲第二十六名。


    其他的,都不熟悉,大明自有一套選官成熟流程,張薔無意去改變,免得觸動讀書人的敏感神經。


    她的商學院,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明算科取了兩百人,張薔打算,這批學生畢業後,直接分配到各府縣的戶房,先把大明的財稅計算清楚再說。


    今科的武舉,也同樣讓張薔驚訝,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大明命運的吳三桂,竟然是今科武舉的狀元!


    這些大明末世的牛人,開始粉墨登場,張薔要頭痛的,是如何用好他們。


    因為吳三桂與祖大壽的親戚關係,肯定不能再放他迴遼東,不然剛拆散的遼東將門勢力,又要重新抬頭,到最後尾大不掉,反過來威脅朝廷。


    “這是吳家麒麟兒,”張薔對袁崇煥笑道,“聽聞這位吳三桂,十三歲就敢衝入敵陣中救父,孝心可佳!”


    袁崇煥在京中待得越久,越能感受到這位太後的神奇,料事如神不敢說,但被她預測的事情,十有八九會發生,隻列席了兩次軍事會議,就讓他收起了對太後的輕視之心。


    此時,他老老實實地答道:“是的,那年他父親吳襄被敵人圍困,此子隻帶了十三名家丁,就衝入敵陣,救出了吳襄,在遼東被傳為佳話。”


    他又說:“這次後金入侵,吳三桂也一直跟隨在祖大壽身邊殺敵,親自斬殺的首級,也有十幾顆……”


    “是個忠勇之人,調入京營,隨李邦化一起,整頓京營吧。”張薔吩咐道。


    袁崇煥都有點嫉妒吳襄了,生個兒子,怎麽就入了太後的眼,一步升天,從遼東調入京營,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袁崇煥此次入宮,是單獨來奏對遼東事務的,為了緩和氣氛,她選擇在乾清宮外的平台接見他,對這位在後世毀譽參半的文官,她還沒有考慮好如何用他。


    “袁大人,後金如今遭受重創,你覺得,要徹底消滅後金,得多少年?”張薔手裏拿著的,正是袁崇煥的《平遼疏》。


    袁崇煥恭敬地道:“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複。”


    果然跟曆史上一樣,五年平遼!


    張薔不置可否,一邊翻著袁崇煥的平遼方略,一邊說:“袁大人的建議,是以錦州為起點,逐步修築堡壘,用大炮抵禦敵軍進攻,一步步推進……


    跟孫老大人的方略一樣嘛,袁大人,你是一句也沒有提到,如何消滅敵人的騎兵?


    今次的北直隸地區,就是一個例子,大明空有縣城、府城做堡壘,後金軍隊卻仍然糜爛,袁大人覺得,隻是修築城堡,就能消滅後金麽?”


    活生生的例子麵前,袁崇煥無法迴答,隻得拱手道:“臣慚愧!”


    張薔料定,袁崇煥上這樣的折子,要麽是輕視後金,要麽是輕視年幼的天子和她這個年輕的太後。


    張薔越看越不爽,晚明的文人,就是這樣糊弄天子的,最後大家一齊玩完!


    “袁大人久在遼東,對後金的了解,應該比本宮更甚才是,”她淡淡的語氣裏,帶著明顯的不滿,揚著手中的奏書道,“這不是一位薊遼督師應該上的折子。”


    袁崇煥低下頭,被他視為恩師的孫承宗,曾嚴厲地告誡過他,讓他一定要吸取今次的教訓,戒驕戒躁,認認真真,係統地、全麵地評估大明和後金的實力,再上一份有建設性意見的平遼策。


    他後悔沒聽恩師的話,現在,他尷尬地恨不得地上有條縫,讓他鑽進去。


    張薔也沒了繼續聊下去的興趣,但目前,薊遼督師這個位置,她沒有更好的人選,袁崇煥隻要能接受她的平遼主張,就繼續用,如不接受,就讓他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她直接說道:“本宮覺得,要消滅後金政權,需要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方麵著手,而不是隻修幾個堡壘就能行了,袁大人覺得呢?”


    袁崇煥隻得繼續拱手道:“臣慚愧,願聽太後指教。”


    “政治上,要大肆打壓,利用報紙、戲曲、說書等各種形式,宣傳女真人在遼東殺害漢民,搶奪漢民土地和財物,將漢民變成女真人的奴隸……等等暴行,激起民眾對女真人的憎恨之情。


    經濟上,要全麵封鎖,絕不向女真人出售一針一線一顆糧,打擊走私商人,限製與朝鮮、蒙古諸部的物資交易,以防他們轉手賣給女真人。


    軍事上,要揚長避短,騎射是女真人的長處,大明的騎兵戰力是短處,但大明的火器,是絕對的長處,所以,築城是次要的,利用火器消滅敵人,才是最重要的選擇。


    外交上,古人早就教過我們了,遠交近攻,袁大人比本宮更熟悉吧?”


    不等袁崇煥迴答,她繼續說道:“對於遠離大明邊境的蒙古諸部,大明要交好他們,讓他們不容易倒向後金,而對於邊牆外的朵顏三部,喀拉沁部,要徹底收複,讓他們不敢倒向敵人!


    上麵是對外,對內,本宮是反對軍隊將領,利用朝廷的軍餉來養家丁的,家丁畢竟是少數人,大多數的士兵沒有戰力,所以在麵對全員皆兵的後金軍隊時,才會屢屢戰敗。


    李邦華那裏,有一套經過討論的京營整改方案,本宮希望袁大人去借鑒借鑒,邊軍是朝廷的,不是將領私人的!這一點,袁大人有何方案以教本宮?


    袁大人,本宮建議你從以上幾個方麵著手,重新擬定一份平遼策,咱們再來討論遼東事務?”


    如果交不出計劃書,這個薊遼督師,你就別做了。


    第二天,孫承宗聽說了袁崇煥“五年平遼”的奏對,搖頭歎道:元素這是,自毀前程啊。


    半個月後,袁崇煥終於按照張薔的意見,拿出了一份稍微豐滿一點的平遼策,經顧問組成員討論後,最終投票決定:用袁崇煥為遼東督師,管理遼東軍政。


    啟用王在晉為遼東巡撫,主管民政,監督軍政,就是管理大明控製區內的百姓,組織屯田,實現錢糧自給,減輕朝廷負擔。


    同時監督袁崇煥、毛文龍等人的執行力,也分薄了他們手中的權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