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被領到張薔等人麵前,孫承宗見到這位鎧甲上還插著幾支羽箭的接班人,想到他接下來的命運,心裏十分難受,他溫聲道:“元素,快來拜見陛下和太後!”


    袁崇煥聞言急走兩步,向著張薔母子的方向跪倒:“臣,薊遼督師袁崇煥,參見陛下,參見太後……”


    低頭不敢著聲,穿透鎧甲的箭頭,隔著衣襟,刺得他脊背上生疼,他聽到前方傳來一道清朗的女聲:“袁大人穿著鎧甲,不可以跪拜,扶起來說話。”


    也沒有賜座,可見太後心裏,對他十分不滿。


    同來的親兵,忙上前扶起他,又退到後麵,留他一人站在當場。


    袁崇煥以為接下來,太後就要將被敵人圍城的怒火,發泄到他身上,卻聽到太後說:“袁大人,咱們來定個計策。”


    卻說皇太極,領兵後撤十裏,準備紮營休整,再商討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大貝勒代善和莽古爾泰,堅持要撤軍,代善勸道:“大汗,咱們本次的目的,就是要試一試,能否繞開明軍的寧錦防線,攻入大明內地,現在,這目的不是達到了麽?


    咱們不僅攻破了明國的長城,還打到了他們的京師,又重創了袁崇煥的遼東鐵騎,眼下最緊要的,是收集人口牲畜,返迴沈陽。”


    好不容易進來了,還不趕緊搶錢搶物搶人口,與人家的京城死磕什麽?寧遠城都打不下,還能指望著拿下北京城?還能指望在人家的炮口下,與人簽訂城下之盟?


    連一直支持皇太極的嶽托,也讚成代善的意見,主張在京師周邊掃蕩一番後,趕緊撤迴沈陽。


    等迴到沈陽,奴才們就要開始耕地了,朝鮮窮,蒙古空,好不容易來大明腹地,不趕緊搶一把,更待何時?


    皇太極見各旗都損失慘重,特別是隨來的蒙古諸部,人馬損失了一大半,要不是他們沒能力翻過明軍的關口,早逃走了。


    見諸將都沒有戰意,皇太極決定撤軍。


    誰知大軍正要拔營,前方斥候傳來驚天消息:袁崇煥下獄,祖大壽領著關寧鐵騎迴遼東去了!


    “哈哈哈,”皇太極仰天大笑道,“天神在保佑我後金呀,明人自毀長城,就別怪本汗不客氣了,放眼大明,除了袁崇煥,誰還能進入本汗的法眼?”


    他當即領兵返迴,企圖重新圍困京師,逼迫大明太後簽定城下之盟,這城下之盟,已經成了他的執念。


    到了北京城下,果然沒有抵在城下的關寧鐵騎,他立即命令漢兒莊投降的李中澤,和大安口投降的明軍官兵,打造雲梯,準備攻城。


    沒辦法,女真人和蒙古人都不會打造攻城器械,又沒有搶到漢人工匠,隻好讓投降的明軍上了。


    這些投降的明軍,除了漢兒莊的眾人剃了頭,其餘人等還是穿著明軍的戰襖,連頭都來不及剃,就被推到了前線。


    然後被城牆上的各種炮火,打成了渣渣。


    後金和蒙古聯軍,在城下又一次損兵折將,連帶著新收的漢軍降軍,也被消耗殆盡,皇太極隻好死心,下令退兵。


    卻不想,據說已經逃迴遼東的關寧鐵騎,再一次追了上來。


    皇太極這才知道上了明軍的大當:所謂袁崇煥下獄,所謂祖大壽東走,全tm的是太明那位太後,給他挖的坑。


    ……………………


    祖大壽正在領兵殺敵,他知道自己擅自撤軍,是給督師惹了禍,他希望多砍點女真的人頭,將功被過。


    也怪督師,既然是計策,何不早早地遣人通知他?害得他以為朝廷要處罰關寧軍,這才想逃迴錦州,至於逃迴去後怎麽辦,他也沒想好……


    前麵有一個女真人,看樣子他的馬兒受了傷,一瘸一拐地,任那騎手怎麽揚鞭,也跑不快。


    祖大壽趕上去,一刀砍下敵人的頭顱,鮮血飆出來時,他和身邊的親兵,已經跑過去兩個馬身,一滴也沒沾到身上。


    正要繼續往前追趕,一個家丁騎著馬從後麵趕上來,一邊跑一邊大喊道:“將軍,督師有令!”


    祖大壽放緩馬速,等那家丁追上來,遞給他一紙手令,祖大壽展開一看,臥草,又讓我逃?


    他看看遠處何可綱的旗幟,隻見那旗幟也停了下來,然後就揮動趕來,那是撤軍的信號!


    “快快,打旗,讓兒郎們撤迴來,往城南跑!”說完,調轉馬頭,往手令上指定的地方跑去。


    皇太極氣悶不已,袁崇煥這支遼東騎兵,跑野狼一樣追在身後,不時地獵殺掉隊的士兵,那些都是他從沈陽帶出來的女真人,死一個他都心疼。


    有遼東騎兵的追擊,受傷的人馬來不及救治,損失越來越大。


    兒子豪格被追得火起,幾次要求返身砍死祖大壽,都被皇太極製止:沒見到莽古爾泰和代善都跑到前麵去了麽?


    隻有多爾兗和多鐸兄弟,年輕心眼少,還跟在他身邊,兄弟兩人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是老汗留給他們兄弟的,阿濟格死後,鑲白旗落入多爾袞手裏,這兩旗的牛錄是最多的,兵強馬壯。


    他正想著此次入關,後金損失了多少人馬,要在大明搶多少財物,才能抵得過損失。


    就聽兒子豪格歡喜地叫道:“阿瑪,遼東騎兵撤了!”


    皇太極在馬上迴頭張望,見遼東騎兵真的撤走了,他冷笑道:“這是又想將本汗,引到北京城下,再挨一次炮火?本汗就那麽好騙?”


    “不管他,撤到通州,先紮營休整。”皇太極命令道。


    “可是,”豪格被人追得灰頭土臉的,十分生氣,他反駁道,“這些人追在後麵,跟蒼蠅一樣,忒討厭!”


    多鐸隻有十三歲,是老汗最喜歡的小兒子,從小養成了專橫霸道的性子,此時也讓前請纓道:“汗王,讓本貝勒領兵去消滅他們!”


    豪格指著逃跑的關寧軍道:“阿瑪,看,他們往南邊去了,並沒有走西邊往北京去,這次是真逃走了!”


    多鐸恨聲道:“管他是逃走還是撤走,追上去砍就完了!”


    隻要不去北京城下,他還怕個什麽?


    皇太極也很討厭追在後麵的明軍,於是派兒子豪格,和小弟多鐸、多爾兗領一萬兩千後金騎兵,去消滅明軍。


    後金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他希望這一萬兩千後金騎兵,將袁崇煥和祖大壽的人頭割迴來。


    “大哥,女真人真的追上來了。”祖大壽的兄弟祖大弼興奮地喊道,這幾天,這個力大無比的二愣子,砍人砍得興起,每每衝殺在前。


    祖大壽怕他不肯撤走,特意將他叫到身邊,告訴他此次撤軍的目的。


    “提速,跑!”祖大壽跑得更快了。


    京城東南三十裏外,有一條幹枯的河道,祖大壽率軍跑過去,後麵的豪格和多鐸,毫不猶豫地追了上去。


    突然,兩側的河岸上,槍炮齊發,一窩蜂、碗口銃、火繩槍、震天雷……


    一萬二千後金精銳,最終逃迴去的,不足五千人!這是皇太極入關以來,遭受到的最大打擊。


    當他看到兒子豪格,渾身是血地被馱迴來時,氣得要仰天大叫,卻一仰頭,噴出一口鮮血,昏倒在地。


    兩刻鍾後醒來,揮著手大叫:“報仇!蹋平大明的村鎮!殺光見到的明人,搶光他們的財物,燒光他們的房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