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大街和新開的茶樓,處處讓兩位重臣覺得新奇,但袁可立沒忘記請客的初衷,二人品嚐了今年新產的龍井,袁可立就著急地問:


    “老郭,山西抄迴來的銀子,得給兵部撥一點吧?老夫急等著用。”


    郭允厚放下茶杯,苦笑道:“老夫就知道,你老袁的茶貴得很,說說,要多少?”


    袁可立伸出兩根手指,比劃道:“要這個數,才周轉得開。”


    郭允厚也伸出手,把他豎起的兩根手指頭,按下去一根:“實話跟你說吧,這銀子還在路上呢,伸手的人已經踏破了老夫公廳的門檻,狼多肉少,老夫給不了你那麽多。”


    袁可立倔強地把那根手指豎起來:“老郭,你少哭窮,老夫聽人說,這次糧食漲價,你可從中賺了不老少……”


    這消息,是貴妃透露給他的,要不然,他也不會獅子大開口要二十萬兩軍費。


    提起這個話題,郭允厚的老臉都皺成了一團,連龍井茶也不香了,他舉起杯子又放下:“咳,別提了,老夫後悔喲……”


    “怎麽?你沒下場?我可聽貴……陛下說……”袁可立不信。


    郭允厚壓低聲音道:“實話跟你說吧,糧食漲得厲害那會兒,陛下也找老夫去談話,提點老夫,把舊太倉的陳糧,糶出去一些……


    等到糧價迴落,再低價買迴來填倉,老夫覺得陛下的想法太過天真,戶部管理的太倉,從沒有這樣操作的先例。


    再說了,太倉的糧食,關係到京城大小官員的?米,和京城駐軍的糧食供應,哪裏能擅動?


    陛下年輕不懂事,老夫可不能跟著他胡鬧……”


    “郭公老成謀國,”袁可立舉杯同意他的做法,“換了老夫,也會與你的想法一致,又何來後悔之說?”


    “誰知道啊!”郭允厚兩手一攤,“自陛下要求開通那個‘綠色通道’,不到一個月,京城的糧價就跌破了往年新糧下來時的價格。


    老夫當時要是聽陛下的,拿出三十萬石糧食出售,現在再買迴來填倉,一來一往,你說說,你要二十萬兩軍費,老夫是不是輕鬆地就為你賺迴來了?


    唉,老夫悔啊,悔得這段時間都睡不好覺,還沒地兒說理去……”


    “新舊太倉,再加上海運倉,三倉存糧,常年在一百五十萬石上下,隨著天氣轉暖,運河解凍,通州倉的糧食也能及時補進來,”袁可立蘸上茶水,在桌子上比劃,“這樣算來,三十萬石糧食,動搖不了太倉的根本,陛下還是有成算的。”


    “可惜了!”他仿佛看見白花花的銀子,從郭尚書的手中溜走,他要的軍費,也白白少了十萬兩,也不甘地道,“老郭,這次你可失算了。”


    郭允厚有口難言,他能跟老袁說,這個主意,是張貴妃當著陛下的麵,教給他的,陛下還連連點頭稱好……麽?


    因為這個主意,是張貴妃出的,他心下不喜,就給當成耳旁風吹過去了,年輕的天子跟著張貴妃胡鬧,他可不會由著他的性子來,這是他做為一個老臣子的責任,他要為陛下把好戶部的關。


    現在,事態果然順著張貴妃的預測發展,他痛失兩個月賺二十萬的機會……


    兩位重臣相顧無言,默默地舉起杯子飲茶,袁可立做為主人家,主動轉了話題:“小二剛才說,站在三樓,街上的風景盡收眼底,既是來了,不如去看看風景?”


    二人移到南窗邊,推開窗戶,街上的喧囂和隔壁聊天的聲音一下子湧了進來。


    袁可立皺著眉頭,正想關上窗戶,卻聽到隔壁聊的,正是京城糧價的話題。


    一人道:“老高,這波糧食漲價,你可賺不少啊,過幾日食為天酒樓開業,你還得請客。”


    另一人謙虛地道:“咳,我那兩三家糧店,小打小鬧的,能賺多少?真正賺錢的,是行會裏的幾位大佬。”


    有人附和他:“是極是極,聽說吳會長,張副會長家的糧倉,全都清空了,又趁著這幾天糧價迴落,全都補滿了。你們算算,這一來一迴,人家賺了多少?”


    有人感歎道:“乖乖,自古隻聽糧食漲價賺錢,沒想到,糧價跌了,人家還能賺一個滿倉,這都是錢啊。”


    那老高道:“這也是難得的機遇,要不是皇爺下旨開通那個‘綠色通道’,京城哪來的這麽多糧,咱們哪兒來的機會低價補倉?”


    眾人紛紛附和,聽得這邊的郭允厚牙疼不已,他悔啊……


    隔壁有人感歎:“哎,你們京城糧商可是開了心了,像咱們這種,辛辛苦苦運糧上京的外地糧糧,可虧死了……”


    隔壁沉默了一瞬,外地糧商眼紅京城的高價,一路上又有官府護送,又沒有過稅,誰不想來分一杯羹?


    等他們來到京城,發現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大明不缺聰明人啊,通惠河上運糧的船隻,來不及轉運,把河道都塞滿了,糧價也一天一個價,很快跌破了七錢銀子一石大米,小麥更是跌到了四錢銀子一石。


    外地糧商們慌了,運來的糧食,再運迴去就虧死了,那“綠色通道”,隻開通來路,卻沒有開通去路,沒有“綠色通道”的保護,單是應付各府縣設置的過所,就能虧掉一大截。


    萬一遭遇山匪流賊,別說糧食,能撿迴一條命就不錯了。


    他們覺得,好像跌進了皇爺挖的坑裏,管來不管去,糧食像是被攔進池塘裏的水,流不出去了……


    早點在京城出手,還能保證不虧,或者虧少一點……於是,外地糧商紛紛拋售,京城的糧商和百姓,迎來了一場饕餮盛宴,紛紛拿出壓箱底的銀子甚至銅錢,搶購低價糧。


    還是那個老高打破了沉默:“生意嘛,從來是有賺有賠,好在,你老汪脫手的及時,也沒虧多少嘛。”


    那外地來的老汪苦笑道:“是啊,賺了個教訓。”


    郭允厚心裏平衡了一些:嘿嘿,有人比自己更倒黴……


    就聽隔壁有人道:“自從糧價跌到七錢,這都穩了幾天了,看樣子是穩下來了,隻要外地糧商不再玩命地來,糧價應該就這樣了……”


    “再跌的話,老朽都要再修個倉庫屯糧了。”老高的聲音。


    又一人道:“你們不知道吧?聽說前兩天,修這條大街的‘城投集團’,開始收購糧食啦。”


    “這工地上每日兩三萬人吃飯,他們收糧很正常嘛。”


    “你知道什麽?他們一直派人到外地購糧,城外的倉庫裏,堆滿了糧食,糧價高企的時候,他們也清空了糧倉,聽說最緊張那幾天,倉庫裏的糧食隻夠三天的嚼用,但人家賺了這個數!”


    有人驚唿:“十……十五六……萬?”


    “隻留三天的糧食,這麽多人,那個陳懋齡還真敢!不過,城投集團不缺錢,這次,還不得可著勁兒地補倉?


    就用這十幾萬兩銀子,掉過頭來收購糧食,夠這工地上的人吃到明年秋收了。”有人感歎。


    “小心撐死他!”有人嫉妒。


    袁可立看郭允厚神色變幻,心他內心無比糾結,後悔來開窗了,他輕輕地關上窗戶,拍拍他的肩膀勸道:“算了,老夫也不為難你了,你先給十萬兩,剩下的,老夫找陛下要去。”


    郭允厚喝著龍井茶,卻喝到了滿嘴的苦澀,對袁可立道:“你不知道,這個陳懋齡,數次來找老夫談合作,老夫嫌他是個無功名的商人,拒絕了他。


    是老夫小看了天下英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