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斷喝一聲:“誰敢?”
聲音太大,嚇得身後的軍官們,直接退進城門樓子裏去了。
“世兄,娘娘很生氣,讓小弟來請你……”
英國公心思九轉,想起了英宗朝的奪門之變,想起了光宗朝的梃擊案、紅丸案,想起了天啟帝登基時的移宮案,越想心裏越亂,權閹魏忠賢,到底要幹什麽?
“頭前帶路!”他說著,就要往前衝,“三皇子在哪個門?”
“馬!馬!”朱純臣一下沒拉住他,急得在後麵大叫,“張世兄,騎馬!”
英國公聞言迴轉身來,道:“被你氣糊塗了!”
衝城門樓子裏高聲叫道:“張安,牽馬來!”
張安是他的家丁隊長,統領著國公府的一隊精銳家丁,聞言忙把英國公的寶馬牽出來,另一名家丁扛著英國公的大刀。
二人來到近前,伺候著英國公上馬,再把大刀遞給他:“國公爺小心。”
英國公點頭,對著張安吩咐道:“帶著衛隊跟上!”
說完,與朱純臣策馬往南,朱純臣才找到說話的機會,忙答道:“在阜成門!”
二人策馬在前,張安領著一隊精銳家丁,一百多人,人人騎馬,轟隆隆地跟在後麵,氣勢驚人。
阜成門城頭上,密密麻麻地站著京營官兵,在他們的身後,南邊站著一隊錦衣衛,北邊站著一隊東廠番子,各有十來人,顯然是來這裏監軍的。
英國公向城下一望,見城下停著三輛馬車,隻有十來名內操軍的太監騎馬護在左右。
那個被四名內操軍前後護衛在正中間的,正是方正化。
英國公陪著朱由校去莊子裏小住的時候,知道他是三皇子的護衛,裕妃特意向朱由校討來的恩典。
大冷的天,方正化正用一條背帶,把三皇子綁在背上,此時,小家夥正從方正化的肩膀上,探出腦袋,好奇地望向城牆。
英國公翻身下馬,在城頭上跪倒,大聲道:“英國公張維賢,恭迎娘娘,恭迎三皇子!”
張安和一眾家丁,也翻身下馬,隨英國公一起跪倒,大聲道:“恭迎娘娘!恭迎三皇子!”
朱純臣等人,剛才已經見過了,此時,他衝著城下喊道:“娘娘,遵您的懿旨,本公把英國公請來了,娘娘有話請講。”
城下傳來張泉尖細的聲音:“三皇子迴宮探望萬歲爺,請開城門!”
英國公瞪著朱純臣,沉聲道:“聽到沒有,還不開門?”
朱純臣為難地望向官兵們身後的錦衣衛和番子。
張薔母子從西邊的莊子裏迴來,魏忠賢在西邊的城牆上,放上了重量級的監軍。
錦衣衛領隊的,是指揮使崔應元,東廠來的人,是魏忠賢的心腹楊寰。
見朱純臣望過來,崔應元強硬地說:“宮裏跑了刺客,京城戒嚴,九門不得進出!”
他對著城下大聲道:“本官錦衣衛指揮崔應元,奉勸娘娘:城裏不安全,請娘娘帶三皇子暫時迴莊子,等抓到刺客,魏公公會親自去接娘娘和三皇子迴宮!”
英國公怒聲道:“錦衣衛乃天子親軍,什麽時候要聽魏公公的指揮了?崔指揮,你不去護衛娘娘母子入宮,卻在這裏阻止他們進城,你想做什麽?”
崔應元的身家性命,都係在魏忠賢身上,他板著臉說:“英國公,你後軍都督府,還管不到我錦衣衛的頭上來。
本官奉命行事,你要是擋了本官的公事,本官認識你英國公,這把繡春刀可不認識你!”
崔應元說著,舉起繡春刀,在眼前晃了晃,沉聲喝道:“敢違抗命令者,殺無赦!”
十名錦衣衛齊齊舉起繡春刀應道:“殺!殺!殺!”
英國公冷笑:“嚇唬誰呢?看清楚,下麵是皇家的人,有種你射 一箭試試?”
崔應元氣急,他說的是膽敢開城門的人,英國公卻移花接木,誣陷他要砍殺進城的人。
“你……”他氣勢正盛,一辯解,就失了氣勢,索性不出聲。
旁邊東廠帶隊的鐺頭楊寰不幹了,今日擋住了裕妃母子,就是一場大功勞,在廠公麵前,更是大大地露臉,這樣的機會,他豈能錯過?
他當即上前,對著英國公質問道:“英國公,這個時候,你不在得勝門坐鎮,跑到阜成門來做什麽?小心本官問你個擅離職守之罪!”
英國公一抬手,抽出掛在馬鞍上的大刀,咚地一聲頓在地上,冷笑道:“你上來試試?”
張安帶領的護衛隊,齊齊抽出長刀,雪亮的鋼刀,映著西邊的太陽,反射出寒氣淩冽的刀光。
朱純臣忙上前打圓場:“誤會,誤會!英國公是本官請來的,隻因裕妃娘娘指名要見英國公!”
城下,方正化對馬車裏的張薔道:“娘娘,英國公抽刀了!”
張薔點點頭:“是時候了,方公公,把萬歲爺的詔書給他們看看!”
張泉接過一個盒子,遞給方正化。
方正化接過盒子,提起真氣,向城牆上喝道:“城上的守軍聽著,陛下有旨,召娘娘和三皇子迴宮侍疾!”
他左手舉起盒子,右手打開,取出一卷絲巾,喝道:“看旨!”
守城的官兵頓時驚叫起來:“那是……衣帶詔!天子竟然給娘娘和三皇子下衣帶詔!”
英國公心想壞了,陛下果然出事了!不然,不會連寫中旨的冊子也拿不到啊。
曆來,天子隻會在人身自由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會下衣帶詔給心腹臣子,讓他們來救駕!
英國公這是在茶館裏聽說書聽多了,一見衣帶詔就浮想聯翩。
他急了,舉起大刀,舌綻春雷:“三皇子奉天子詔迴宮,敢阻攔者,斬!”
一百護衛舉起長刀怒吼:斬!斬!斬!
朱純臣也立即調整了自己的態度:“有天子詔,快開城門!”
崔應元和楊寰也不甘示弱,二十人齊齊抽刀,攔住傳令兵:“誰敢違抗廠公的命令?”
英國公提刀往前,怒喝道:“廠公的命令,大得過天子詔?兒郎們,殺逆賊,救天子!”
張家護衛齊齊上馬,舉起雁翎刀高喊:“殺逆賊,救天子!”
眼看著一場血拚就要發生,朱純臣一急,也抽出身上的佩刀,勳貴們曆來都是共同進退,他隻有緊跟英國公,才不會被事後清算。
“住手!”雙方正劍拔弩張的時候,從西便門方向,駛來一匹快馬,一位文官坐在馬上,東倒西歪地,顯然不習慣騎馬。
“住手!”他來到阜城門,一邊笨拙地翻身下馬,一邊喝道,“本官西城巡城禦史李燦然,爾等為何鬥毆?”
朱純臣上前,用手一指城下道:“李禦史,看那裏,陛下下旨,召裕妃娘娘和三皇子迴宮,錦衣衛的崔大人和東廠的楊大人,偏攔著不讓開城門!”
李燦然這才抬眼向城下望去,見到方正化高高舉起的衣帶詔,他瞳孔猛縮,雙眼不由得眯了起來。
聲音太大,嚇得身後的軍官們,直接退進城門樓子裏去了。
“世兄,娘娘很生氣,讓小弟來請你……”
英國公心思九轉,想起了英宗朝的奪門之變,想起了光宗朝的梃擊案、紅丸案,想起了天啟帝登基時的移宮案,越想心裏越亂,權閹魏忠賢,到底要幹什麽?
“頭前帶路!”他說著,就要往前衝,“三皇子在哪個門?”
“馬!馬!”朱純臣一下沒拉住他,急得在後麵大叫,“張世兄,騎馬!”
英國公聞言迴轉身來,道:“被你氣糊塗了!”
衝城門樓子裏高聲叫道:“張安,牽馬來!”
張安是他的家丁隊長,統領著國公府的一隊精銳家丁,聞言忙把英國公的寶馬牽出來,另一名家丁扛著英國公的大刀。
二人來到近前,伺候著英國公上馬,再把大刀遞給他:“國公爺小心。”
英國公點頭,對著張安吩咐道:“帶著衛隊跟上!”
說完,與朱純臣策馬往南,朱純臣才找到說話的機會,忙答道:“在阜成門!”
二人策馬在前,張安領著一隊精銳家丁,一百多人,人人騎馬,轟隆隆地跟在後麵,氣勢驚人。
阜成門城頭上,密密麻麻地站著京營官兵,在他們的身後,南邊站著一隊錦衣衛,北邊站著一隊東廠番子,各有十來人,顯然是來這裏監軍的。
英國公向城下一望,見城下停著三輛馬車,隻有十來名內操軍的太監騎馬護在左右。
那個被四名內操軍前後護衛在正中間的,正是方正化。
英國公陪著朱由校去莊子裏小住的時候,知道他是三皇子的護衛,裕妃特意向朱由校討來的恩典。
大冷的天,方正化正用一條背帶,把三皇子綁在背上,此時,小家夥正從方正化的肩膀上,探出腦袋,好奇地望向城牆。
英國公翻身下馬,在城頭上跪倒,大聲道:“英國公張維賢,恭迎娘娘,恭迎三皇子!”
張安和一眾家丁,也翻身下馬,隨英國公一起跪倒,大聲道:“恭迎娘娘!恭迎三皇子!”
朱純臣等人,剛才已經見過了,此時,他衝著城下喊道:“娘娘,遵您的懿旨,本公把英國公請來了,娘娘有話請講。”
城下傳來張泉尖細的聲音:“三皇子迴宮探望萬歲爺,請開城門!”
英國公瞪著朱純臣,沉聲道:“聽到沒有,還不開門?”
朱純臣為難地望向官兵們身後的錦衣衛和番子。
張薔母子從西邊的莊子裏迴來,魏忠賢在西邊的城牆上,放上了重量級的監軍。
錦衣衛領隊的,是指揮使崔應元,東廠來的人,是魏忠賢的心腹楊寰。
見朱純臣望過來,崔應元強硬地說:“宮裏跑了刺客,京城戒嚴,九門不得進出!”
他對著城下大聲道:“本官錦衣衛指揮崔應元,奉勸娘娘:城裏不安全,請娘娘帶三皇子暫時迴莊子,等抓到刺客,魏公公會親自去接娘娘和三皇子迴宮!”
英國公怒聲道:“錦衣衛乃天子親軍,什麽時候要聽魏公公的指揮了?崔指揮,你不去護衛娘娘母子入宮,卻在這裏阻止他們進城,你想做什麽?”
崔應元的身家性命,都係在魏忠賢身上,他板著臉說:“英國公,你後軍都督府,還管不到我錦衣衛的頭上來。
本官奉命行事,你要是擋了本官的公事,本官認識你英國公,這把繡春刀可不認識你!”
崔應元說著,舉起繡春刀,在眼前晃了晃,沉聲喝道:“敢違抗命令者,殺無赦!”
十名錦衣衛齊齊舉起繡春刀應道:“殺!殺!殺!”
英國公冷笑:“嚇唬誰呢?看清楚,下麵是皇家的人,有種你射 一箭試試?”
崔應元氣急,他說的是膽敢開城門的人,英國公卻移花接木,誣陷他要砍殺進城的人。
“你……”他氣勢正盛,一辯解,就失了氣勢,索性不出聲。
旁邊東廠帶隊的鐺頭楊寰不幹了,今日擋住了裕妃母子,就是一場大功勞,在廠公麵前,更是大大地露臉,這樣的機會,他豈能錯過?
他當即上前,對著英國公質問道:“英國公,這個時候,你不在得勝門坐鎮,跑到阜成門來做什麽?小心本官問你個擅離職守之罪!”
英國公一抬手,抽出掛在馬鞍上的大刀,咚地一聲頓在地上,冷笑道:“你上來試試?”
張安帶領的護衛隊,齊齊抽出長刀,雪亮的鋼刀,映著西邊的太陽,反射出寒氣淩冽的刀光。
朱純臣忙上前打圓場:“誤會,誤會!英國公是本官請來的,隻因裕妃娘娘指名要見英國公!”
城下,方正化對馬車裏的張薔道:“娘娘,英國公抽刀了!”
張薔點點頭:“是時候了,方公公,把萬歲爺的詔書給他們看看!”
張泉接過一個盒子,遞給方正化。
方正化接過盒子,提起真氣,向城牆上喝道:“城上的守軍聽著,陛下有旨,召娘娘和三皇子迴宮侍疾!”
他左手舉起盒子,右手打開,取出一卷絲巾,喝道:“看旨!”
守城的官兵頓時驚叫起來:“那是……衣帶詔!天子竟然給娘娘和三皇子下衣帶詔!”
英國公心想壞了,陛下果然出事了!不然,不會連寫中旨的冊子也拿不到啊。
曆來,天子隻會在人身自由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會下衣帶詔給心腹臣子,讓他們來救駕!
英國公這是在茶館裏聽說書聽多了,一見衣帶詔就浮想聯翩。
他急了,舉起大刀,舌綻春雷:“三皇子奉天子詔迴宮,敢阻攔者,斬!”
一百護衛舉起長刀怒吼:斬!斬!斬!
朱純臣也立即調整了自己的態度:“有天子詔,快開城門!”
崔應元和楊寰也不甘示弱,二十人齊齊抽刀,攔住傳令兵:“誰敢違抗廠公的命令?”
英國公提刀往前,怒喝道:“廠公的命令,大得過天子詔?兒郎們,殺逆賊,救天子!”
張家護衛齊齊上馬,舉起雁翎刀高喊:“殺逆賊,救天子!”
眼看著一場血拚就要發生,朱純臣一急,也抽出身上的佩刀,勳貴們曆來都是共同進退,他隻有緊跟英國公,才不會被事後清算。
“住手!”雙方正劍拔弩張的時候,從西便門方向,駛來一匹快馬,一位文官坐在馬上,東倒西歪地,顯然不習慣騎馬。
“住手!”他來到阜城門,一邊笨拙地翻身下馬,一邊喝道,“本官西城巡城禦史李燦然,爾等為何鬥毆?”
朱純臣上前,用手一指城下道:“李禦史,看那裏,陛下下旨,召裕妃娘娘和三皇子迴宮,錦衣衛的崔大人和東廠的楊大人,偏攔著不讓開城門!”
李燦然這才抬眼向城下望去,見到方正化高高舉起的衣帶詔,他瞳孔猛縮,雙眼不由得眯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