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發生的第三日,一大早。
天啟帝朱由校發布了抗災救災的聖旨,大意為:京師地震,內外城均受災,聖旨號召京城及周邊受災的居民,行動起來,按照內閣頒布的《救災指南》,積極抗災自救……
聖旨一下,京師各部門,不再觀望等待,都從《救災指南》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開始行動起來。
五城兵馬司增加了巡邏兵丁,遇到盜搶事件,立即抓捕,有敢反抗的,可以當場打殺,亂世用重典,沒幾天,城裏的盜搶事件,幾乎絕跡。
巡城禦史日夜上街值守,遇到膽敢怠政的官員,立即上折子彈劾,這類彈劾折子,當天就能送到內閣的值房,那官員第二天就會收到下課的通知……
兵部下令,五軍都督府轄下的各衛所兵,協助工部在東城外的通惠河邊搭起救災棚,那些無親戚朋友投靠的災民,遷到棚子裏安置。
幾萬人安置在這裏,用水方便。
太醫局組織城裏的大夫,在安置棚邊設置了醫館,救治受傷的災民。
死難者的遺體被清理出來,拉到宛平大山中的萬人坑裏統一埋葬,有家屬和親切朋友認領的,也買不到棺材,隻得一張草席,草草安葬,好歹有個墳頭。
禽畜等動物屍體,一律焚燒。
大街小巷清理出來的垃圾,也全部焚燒,聽說是為了預防疫病。
西山裏臨時建起幾座石灰窯,燒出的生石灰,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大小街道很快就從灰蒙蒙,變成石灰混和著泥土的黃白色。
京城的救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朱由校拖著病體,每日裏坐在乾清宮,聽著各部門傳迴來的報告,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朱由校的後宮,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任貴妃因為四皇子的薨逝,傷心過度,在景陽宮要死要活的,朱由校顧不上她,隻得派客媽媽去照顧。。
範貴妃照例低調地待在景仁宮裏,朱由校不召,她絕不出門。
鹹福宮成妃李氏的公主朱淑媖,好不容易養到三歲,也因為此次爆炸,受到驚嚇,病倒了。
可憐朱由校的一顆心,全在四皇子朱慈炅身上,一次也沒來看望過小公主,隻有張皇後,命太醫日夜看護,湯藥不斷。
後宮景象與北京城一樣,一片慘淡。
張薔迴宮,隻有純妃段氏和胡貴人,來問候了一番,因為大災,朱由校又病倒,連一向活潑的胡貴人,也沒了調笑的心情,連飯也沒心思蹭,就匆匆走了。
張薔迴到長春宮的時候,張泉已經帶著阿清幾人,把院子清掃出來,屋子裏熏了香,掛上莊子裏帶迴來的帳幔。
炕上也輔上莊子裏帶迴來的床單被褥,一切都布置成平安熟悉的樣子,免得他產生應激反應,休息不好。
隨方正化迴宮的幾名內操軍的太監,也被安置在側殿裏,以後,他們將成為平安的護衛,也是長春宮的護衛。
張薔迴來,沒看到阿寶,估計熟悉環境去了,她也顧不了那麽多,放下平安,倒頭就睡,今天實在太累了。
第二天,張泉急著出宮去看福吉店的情況,張薔心裏已經不報希望,前門大街離王恭廠,比皇城近多了,估計已經塌了。
“街上亂得很,過兩日再出去。”她說。
…………………………………………
再說劉鳴謙,帶著家人,直接去了通州張家灣的妹夫家,說是帶家人來看運河裏的龍舟賽。
劉大姑心裏還嘀咕:今年的人,怎麽來得這麽齊整?連幾位嫂子弟媳的娘家,也全家出動,幾家人拖家帶口的來看龍舟,她家裏也住不下啊。
劉家兄弟在碼頭上租了兩家客棧,才把幾家人安置下來,單是中午招待一頓飯,兩百多人就吃了近三十兩銀子,是劉大姑一家人近一個月的生活費。
劉大姑的夫家,雖然有幾條船在運河上跑,並不是大富人家,一下子接待這麽多客人,相當吃力。
好在劉鳴謙大手一揮,都給付了,劉大姑這才鬆了口氣。
結果第二天早上,京城就出事了。
劉鳴謙心裏無比驚駭,想起裕妃娘娘讓他出城避難的通知,他立即想到了三皇子那個傳說,迴憶起三皇子出生那天,京城的那場豪雨,以及雨後的那道彩虹。
此刻,他無比慶幸,他遇到了裕妃娘娘,與娘娘結了個善緣,一家大小,今日才逃得性命。
他也跟英國公一樣,把妻兒老小留在張家灣,自己帶著兄弟和十五歲以上的子侄,先趕迴京城打探情況。
在他的倡議下,另外幾家親友,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當天下午,一行五十多人的青壯男子,就往京城趕來。
沿途遇到一些往通州投親的災民,聽他們說起城裏的慘狀,眾人更著急了,晚上也不休息了,要連夜趕路。
劉鳴謙也很著急,他的家雖然住在城北,但他的三家當鋪,一家在燈市口,一家在棋盤街,隻有一家在城北的鼓樓大街。
當時走得匆忙,隻帶走了店裏的賬冊和銀錢,那些抵押物,也隻撿了幾匣子珠寶,大部分還留在店內的倉庫裏。
城裏一旦亂起來,他的店鋪肯定是第一波遭殃的……
還有皇店……不知道裕妃娘娘和三皇子,有沒有事?
又一想,自己的消息,都是娘娘帶給自己的,娘娘自己,應該早就做好應對了吧?
越想越著急,恨不得脅生雙翼,立即飛迴城裏!
直到第二天下午,一行人精疲力盡地趕迴城裏,各自迴家。
幸好,劉家的屋子沒倒,隻有一間後罩房,被空中掉下的一隻石獅子給砸塌了。
他來不及休息,又騎著馬跑到前門大街,果然,城南的這一片街區,房倒屋塌,街上根本走不過去。
站在淩亂的街道上,隻能憑借感覺,找到店輔的大致位置,具體的位置,根本找不到!
劉鳴謙牽著馬,任著記憶,找到福吉店的位置,丙層樓高的福吉店,已經倒塌成一堆瓦礫。
他的長隨阿濟,從瓦礫中撿起一塊肥皂,惋惜地說:“老爺,可惜了店裏的貨……”
劉鳴謙心裏說不出的酸楚,腦子裏一片空白,任由阿濟在廢墟裏挖掘尋找。
阿濟又挖出四塊肥皂,兩塊香皂,嘴裏說道:“可惜,裝香水的瓷瓶都打碎了,早知道,當初離開的時候,就該把這些貨帶走……”
正嘟囔著,就見一隊巡城兵丁氣勢洶洶地跑過來,邊跑邊喊:“幹什麽的?不許亂動!”
阿濟嚇得跌坐在地,哆哆嗦嗦地說:“沒……沒……”
劉鳴謙迴過神來,待巡城兵丁走近,他認出那領隊,正是平日裏在這條街上巡邏的陳隊長,他身後的兵丁,換了幾個新麵孔。
他上前打招唿,遞上一張十兩的銀票:“陳隊辛苦,這些請兄弟們喝茶。”
又不動聲色地塞了一塊五兩的銀錠,到陳隊長的手中,衝他眨眨眼睛,表示這是給他私人的。
這才問道:“隊長也知道,在下是這家店的掌櫃,也不能動店裏的貨品嗎?”
天啟帝朱由校發布了抗災救災的聖旨,大意為:京師地震,內外城均受災,聖旨號召京城及周邊受災的居民,行動起來,按照內閣頒布的《救災指南》,積極抗災自救……
聖旨一下,京師各部門,不再觀望等待,都從《救災指南》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開始行動起來。
五城兵馬司增加了巡邏兵丁,遇到盜搶事件,立即抓捕,有敢反抗的,可以當場打殺,亂世用重典,沒幾天,城裏的盜搶事件,幾乎絕跡。
巡城禦史日夜上街值守,遇到膽敢怠政的官員,立即上折子彈劾,這類彈劾折子,當天就能送到內閣的值房,那官員第二天就會收到下課的通知……
兵部下令,五軍都督府轄下的各衛所兵,協助工部在東城外的通惠河邊搭起救災棚,那些無親戚朋友投靠的災民,遷到棚子裏安置。
幾萬人安置在這裏,用水方便。
太醫局組織城裏的大夫,在安置棚邊設置了醫館,救治受傷的災民。
死難者的遺體被清理出來,拉到宛平大山中的萬人坑裏統一埋葬,有家屬和親切朋友認領的,也買不到棺材,隻得一張草席,草草安葬,好歹有個墳頭。
禽畜等動物屍體,一律焚燒。
大街小巷清理出來的垃圾,也全部焚燒,聽說是為了預防疫病。
西山裏臨時建起幾座石灰窯,燒出的生石灰,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大小街道很快就從灰蒙蒙,變成石灰混和著泥土的黃白色。
京城的救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朱由校拖著病體,每日裏坐在乾清宮,聽著各部門傳迴來的報告,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朱由校的後宮,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任貴妃因為四皇子的薨逝,傷心過度,在景陽宮要死要活的,朱由校顧不上她,隻得派客媽媽去照顧。。
範貴妃照例低調地待在景仁宮裏,朱由校不召,她絕不出門。
鹹福宮成妃李氏的公主朱淑媖,好不容易養到三歲,也因為此次爆炸,受到驚嚇,病倒了。
可憐朱由校的一顆心,全在四皇子朱慈炅身上,一次也沒來看望過小公主,隻有張皇後,命太醫日夜看護,湯藥不斷。
後宮景象與北京城一樣,一片慘淡。
張薔迴宮,隻有純妃段氏和胡貴人,來問候了一番,因為大災,朱由校又病倒,連一向活潑的胡貴人,也沒了調笑的心情,連飯也沒心思蹭,就匆匆走了。
張薔迴到長春宮的時候,張泉已經帶著阿清幾人,把院子清掃出來,屋子裏熏了香,掛上莊子裏帶迴來的帳幔。
炕上也輔上莊子裏帶迴來的床單被褥,一切都布置成平安熟悉的樣子,免得他產生應激反應,休息不好。
隨方正化迴宮的幾名內操軍的太監,也被安置在側殿裏,以後,他們將成為平安的護衛,也是長春宮的護衛。
張薔迴來,沒看到阿寶,估計熟悉環境去了,她也顧不了那麽多,放下平安,倒頭就睡,今天實在太累了。
第二天,張泉急著出宮去看福吉店的情況,張薔心裏已經不報希望,前門大街離王恭廠,比皇城近多了,估計已經塌了。
“街上亂得很,過兩日再出去。”她說。
…………………………………………
再說劉鳴謙,帶著家人,直接去了通州張家灣的妹夫家,說是帶家人來看運河裏的龍舟賽。
劉大姑心裏還嘀咕:今年的人,怎麽來得這麽齊整?連幾位嫂子弟媳的娘家,也全家出動,幾家人拖家帶口的來看龍舟,她家裏也住不下啊。
劉家兄弟在碼頭上租了兩家客棧,才把幾家人安置下來,單是中午招待一頓飯,兩百多人就吃了近三十兩銀子,是劉大姑一家人近一個月的生活費。
劉大姑的夫家,雖然有幾條船在運河上跑,並不是大富人家,一下子接待這麽多客人,相當吃力。
好在劉鳴謙大手一揮,都給付了,劉大姑這才鬆了口氣。
結果第二天早上,京城就出事了。
劉鳴謙心裏無比驚駭,想起裕妃娘娘讓他出城避難的通知,他立即想到了三皇子那個傳說,迴憶起三皇子出生那天,京城的那場豪雨,以及雨後的那道彩虹。
此刻,他無比慶幸,他遇到了裕妃娘娘,與娘娘結了個善緣,一家大小,今日才逃得性命。
他也跟英國公一樣,把妻兒老小留在張家灣,自己帶著兄弟和十五歲以上的子侄,先趕迴京城打探情況。
在他的倡議下,另外幾家親友,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當天下午,一行五十多人的青壯男子,就往京城趕來。
沿途遇到一些往通州投親的災民,聽他們說起城裏的慘狀,眾人更著急了,晚上也不休息了,要連夜趕路。
劉鳴謙也很著急,他的家雖然住在城北,但他的三家當鋪,一家在燈市口,一家在棋盤街,隻有一家在城北的鼓樓大街。
當時走得匆忙,隻帶走了店裏的賬冊和銀錢,那些抵押物,也隻撿了幾匣子珠寶,大部分還留在店內的倉庫裏。
城裏一旦亂起來,他的店鋪肯定是第一波遭殃的……
還有皇店……不知道裕妃娘娘和三皇子,有沒有事?
又一想,自己的消息,都是娘娘帶給自己的,娘娘自己,應該早就做好應對了吧?
越想越著急,恨不得脅生雙翼,立即飛迴城裏!
直到第二天下午,一行人精疲力盡地趕迴城裏,各自迴家。
幸好,劉家的屋子沒倒,隻有一間後罩房,被空中掉下的一隻石獅子給砸塌了。
他來不及休息,又騎著馬跑到前門大街,果然,城南的這一片街區,房倒屋塌,街上根本走不過去。
站在淩亂的街道上,隻能憑借感覺,找到店輔的大致位置,具體的位置,根本找不到!
劉鳴謙牽著馬,任著記憶,找到福吉店的位置,丙層樓高的福吉店,已經倒塌成一堆瓦礫。
他的長隨阿濟,從瓦礫中撿起一塊肥皂,惋惜地說:“老爺,可惜了店裏的貨……”
劉鳴謙心裏說不出的酸楚,腦子裏一片空白,任由阿濟在廢墟裏挖掘尋找。
阿濟又挖出四塊肥皂,兩塊香皂,嘴裏說道:“可惜,裝香水的瓷瓶都打碎了,早知道,當初離開的時候,就該把這些貨帶走……”
正嘟囔著,就見一隊巡城兵丁氣勢洶洶地跑過來,邊跑邊喊:“幹什麽的?不許亂動!”
阿濟嚇得跌坐在地,哆哆嗦嗦地說:“沒……沒……”
劉鳴謙迴過神來,待巡城兵丁走近,他認出那領隊,正是平日裏在這條街上巡邏的陳隊長,他身後的兵丁,換了幾個新麵孔。
他上前打招唿,遞上一張十兩的銀票:“陳隊辛苦,這些請兄弟們喝茶。”
又不動聲色地塞了一塊五兩的銀錠,到陳隊長的手中,衝他眨眨眼睛,表示這是給他私人的。
這才問道:“隊長也知道,在下是這家店的掌櫃,也不能動店裏的貨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