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廠子裏,裁掉了十來個人,許多人看著這個機會,想擠進去掙一份工資。
張泉處理完於木匠家的事,一迴到莊子,鄭裏正就找了來,要推薦佃戶村裏的人來上班。
香水作坊隻要女工,肥皂作坊,卻需要下力氣的男工,鄭裏正來為那些不夠格進護村隊的男子們說說情,打探打探,看看有沒有進廠的希望。
“這個,咱家做不了主,得迴去問娘娘。”張泉推開鄭裏正遞上來的一雙千層底布鞋,生氣地說,
“老鄭,你這不是打咱家的臉嗎?昨晚咱家怎麽說的?你還來這一套?”
鄭裏正羞得老臉通紅,他說:“這是家裏老妻專門為公公做的,老奴順便送過來,不是拿來賄賂公公的……”
“哦,”張泉有些感動,他錯怪人家了,十分不好意思,接過鞋子說道,“是咱家誤會鄭家嬸子啦,等忙過這兩日,咱家去看望鄭家嬸子。”
鄭裏正隻好迴去等消息。
薔薇宮裏,方正化難得地求到張薔麵前:“娘娘,咱家來問問,莊子裏的肥皂廠,能不能招幾個將士們的家屬來做工……”
方正化平日裏,除了在平安門前站崗,就是訓練內操軍,很少說話,這次來求情,不知道鼓了多大的勇氣。
見張薔望過來,他解釋道:“迴娘娘,內操軍裏,如咱家這樣的刑餘之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在外麵招的青壯,大多是有家的。”
張薔點頭道:“是了,你曾經說過,他們有家人需要養活,晌銀拖欠不得。”
方正化說:“娘娘高義,從沒拖欠過將士們的晌銀,隻是,如今天災不斷,種地養不活人,許多人家,就靠著將士們的這點晌銀過活。
如果莊子裏的工廠,能招收將士們的家人來做工,也能減輕一點他們的負擔。”
張薔猶豫了:“方公公,本宮聽說,內操軍招的人,都是街麵上的無業遊民……”
方正化跪下說道:“娘娘放心,咱家挑選的這一百名內操軍,都是良家子,北直隸有名有姓的人家。咱家出身貧苦,挑的人都是能吃苦耐勞的,窮苦人家的孩子。”
方正華開了口,張薔一定要給他麵子,於是她說:“本宮信方公公,這樣吧,給你二十個名額,十五個男子,十五到四十歲;五個女子,十五到三十歲,女子不要纏腳的。
具體人選,交給方公公安排如何?”
方正華感動地跪下磕頭:“咱家替將士們謝娘娘大恩!”
方正化帶出來的這一百名內操軍,張薔根本不打算還迴去,她索性好人做到底:“也是本宮疏忽,將士中有家裏特別困難的,請方公公列個名單給本宮,本宮看看用什麽法子幫扶幫扶。”
方正華又要磕頭,張薔一揮手:“不必跪了,下去吧。”
沒幾天,方正化就帶來二十個青年男女,果然如他所說,全都是麵相憨憨的農家子。
從張泉登記的資料上看,大多來自京畿周邊的鄉鎮,年齡最大的,三十一歲。
張泉選了一個院子,讓磚瓦匠在中間砌了一堵高高的牆,分成了男女宿舍,供他們居住。
張家村的一幫青壯,見工廠裏招人,就想把家裏的妻子、妹子接來做工,掙多少錢先不說,至少每天能吃飽飯,也好過在老家,每日裏野菜樹葉的吊命。
張邦文是他們的領隊,有人找到他說:“邦文哥,你找泉叔說說情唄,咱們畢竟是族人,總比外人更信得過些,你問問泉叔,也招幾個咱們村的嫂子妹子來做工唄。”
有人說:“找阿泉,還不如直接去找十五爺,他說話比阿泉管用。”
剛才那人不同意,說:“你知道什麽?十五爺又不管事,知道哪裏要人?”
張邦文心裏,也希望多帶幾個村子裏的人出來,但他比其他人多一點見識:“你們知道什麽?那梅花香水,過了年,臘梅花開過,就沒有啦,香水作坊的人,也要停下來呢。
隻一個肥皂廠,哪裏要得了那麽多人?”
雖然這樣說,他還是私下裏問了張泉,張泉迴複他:過完年再說。
………………
卻說北京城裏的劉鳴謙,並不知道莊子裏發生的事,棋盤街那家店裏的贗品,因為便宜,剛開始,搶了福吉店不少的生意。
劉鳴謙急了,托人私下裏打聽,卻是那家店的背後,果然站著左都禦史崔呈秀,大明人都知道,崔呈秀的背後,站著魏忠賢。
劉鳴謙不敢去惹那家店,隻好將打探來的消息,告訴了來送貨的張泉,直到張泉告訴他,莊子裏的內鬼,已經被清除後,他才放下心來。
以後,福吉店再不能做獨家生意了,那家店賣的雖然是贗品,勝在便宜,窮有家買不起正品,山寨貨也能將就用嘛。
誰知沒幾天,鏢局的胡定海喜孜孜地跑來,拉他去棋盤街看熱鬧。
二人在那間鋪子對麵的茶館裏,要了二樓一個包間,一邊喝茶,一邊看對麵鋪子裏的雞飛狗跳。
來砸店的,是幾個蒙古商人。
自隆慶朝“俺答封貢”以來,右翼蒙古與大明保持了四五十年的和平,許多蒙古商人繞過張家口,直接來北京進貨。
這幾個蒙古人,也來福吉店進過貨,因為福吉店交貨時間長,他們在逛街的時候,就發現了棋盤街這家店。
當即把店裏的現貨買空,還以為撿到了寶。
把貨拉迴客棧後,其中一個商人要洗衣服,就拿出一塊肥皂來用,誰知,新進的貨,不但搓不出泡沫來,洗滌效果還奇差。
一塊肥皂都用光了,一件蒙古袍子,還沒有洗幹淨,與福吉店的貨沒法比。
另一個商人身邊,還有半塊福吉店的貨,拿出來一用,頓時把那塊贗品秒成了渣渣。
蒙古人實誠,最恨人騙他們,幾人一合計,就找上門討說法來了,要求退貨。
店裏的掌櫃,仗著背後的靠山,強硬地拒絕退貨,一下子把耿直的蒙古人惹毛了,抓住那掌櫃的,就要下老拳。
店裏的夥計,忙上前勸架。
劉鳴謙二人到的時候,隻聽那掌櫃還在叫囂:“讓他打!讓他打!今兒不打死爺爺,他們就是孫子!”
嘖嘖,這是一個掌櫃說的話麽?劉鳴謙搖著頭,同胡定海上了茶館的二樓。
看熱鬧。
張泉處理完於木匠家的事,一迴到莊子,鄭裏正就找了來,要推薦佃戶村裏的人來上班。
香水作坊隻要女工,肥皂作坊,卻需要下力氣的男工,鄭裏正來為那些不夠格進護村隊的男子們說說情,打探打探,看看有沒有進廠的希望。
“這個,咱家做不了主,得迴去問娘娘。”張泉推開鄭裏正遞上來的一雙千層底布鞋,生氣地說,
“老鄭,你這不是打咱家的臉嗎?昨晚咱家怎麽說的?你還來這一套?”
鄭裏正羞得老臉通紅,他說:“這是家裏老妻專門為公公做的,老奴順便送過來,不是拿來賄賂公公的……”
“哦,”張泉有些感動,他錯怪人家了,十分不好意思,接過鞋子說道,“是咱家誤會鄭家嬸子啦,等忙過這兩日,咱家去看望鄭家嬸子。”
鄭裏正隻好迴去等消息。
薔薇宮裏,方正化難得地求到張薔麵前:“娘娘,咱家來問問,莊子裏的肥皂廠,能不能招幾個將士們的家屬來做工……”
方正化平日裏,除了在平安門前站崗,就是訓練內操軍,很少說話,這次來求情,不知道鼓了多大的勇氣。
見張薔望過來,他解釋道:“迴娘娘,內操軍裏,如咱家這樣的刑餘之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在外麵招的青壯,大多是有家的。”
張薔點頭道:“是了,你曾經說過,他們有家人需要養活,晌銀拖欠不得。”
方正化說:“娘娘高義,從沒拖欠過將士們的晌銀,隻是,如今天災不斷,種地養不活人,許多人家,就靠著將士們的這點晌銀過活。
如果莊子裏的工廠,能招收將士們的家人來做工,也能減輕一點他們的負擔。”
張薔猶豫了:“方公公,本宮聽說,內操軍招的人,都是街麵上的無業遊民……”
方正化跪下說道:“娘娘放心,咱家挑選的這一百名內操軍,都是良家子,北直隸有名有姓的人家。咱家出身貧苦,挑的人都是能吃苦耐勞的,窮苦人家的孩子。”
方正華開了口,張薔一定要給他麵子,於是她說:“本宮信方公公,這樣吧,給你二十個名額,十五個男子,十五到四十歲;五個女子,十五到三十歲,女子不要纏腳的。
具體人選,交給方公公安排如何?”
方正華感動地跪下磕頭:“咱家替將士們謝娘娘大恩!”
方正化帶出來的這一百名內操軍,張薔根本不打算還迴去,她索性好人做到底:“也是本宮疏忽,將士中有家裏特別困難的,請方公公列個名單給本宮,本宮看看用什麽法子幫扶幫扶。”
方正華又要磕頭,張薔一揮手:“不必跪了,下去吧。”
沒幾天,方正化就帶來二十個青年男女,果然如他所說,全都是麵相憨憨的農家子。
從張泉登記的資料上看,大多來自京畿周邊的鄉鎮,年齡最大的,三十一歲。
張泉選了一個院子,讓磚瓦匠在中間砌了一堵高高的牆,分成了男女宿舍,供他們居住。
張家村的一幫青壯,見工廠裏招人,就想把家裏的妻子、妹子接來做工,掙多少錢先不說,至少每天能吃飽飯,也好過在老家,每日裏野菜樹葉的吊命。
張邦文是他們的領隊,有人找到他說:“邦文哥,你找泉叔說說情唄,咱們畢竟是族人,總比外人更信得過些,你問問泉叔,也招幾個咱們村的嫂子妹子來做工唄。”
有人說:“找阿泉,還不如直接去找十五爺,他說話比阿泉管用。”
剛才那人不同意,說:“你知道什麽?十五爺又不管事,知道哪裏要人?”
張邦文心裏,也希望多帶幾個村子裏的人出來,但他比其他人多一點見識:“你們知道什麽?那梅花香水,過了年,臘梅花開過,就沒有啦,香水作坊的人,也要停下來呢。
隻一個肥皂廠,哪裏要得了那麽多人?”
雖然這樣說,他還是私下裏問了張泉,張泉迴複他:過完年再說。
………………
卻說北京城裏的劉鳴謙,並不知道莊子裏發生的事,棋盤街那家店裏的贗品,因為便宜,剛開始,搶了福吉店不少的生意。
劉鳴謙急了,托人私下裏打聽,卻是那家店的背後,果然站著左都禦史崔呈秀,大明人都知道,崔呈秀的背後,站著魏忠賢。
劉鳴謙不敢去惹那家店,隻好將打探來的消息,告訴了來送貨的張泉,直到張泉告訴他,莊子裏的內鬼,已經被清除後,他才放下心來。
以後,福吉店再不能做獨家生意了,那家店賣的雖然是贗品,勝在便宜,窮有家買不起正品,山寨貨也能將就用嘛。
誰知沒幾天,鏢局的胡定海喜孜孜地跑來,拉他去棋盤街看熱鬧。
二人在那間鋪子對麵的茶館裏,要了二樓一個包間,一邊喝茶,一邊看對麵鋪子裏的雞飛狗跳。
來砸店的,是幾個蒙古商人。
自隆慶朝“俺答封貢”以來,右翼蒙古與大明保持了四五十年的和平,許多蒙古商人繞過張家口,直接來北京進貨。
這幾個蒙古人,也來福吉店進過貨,因為福吉店交貨時間長,他們在逛街的時候,就發現了棋盤街這家店。
當即把店裏的現貨買空,還以為撿到了寶。
把貨拉迴客棧後,其中一個商人要洗衣服,就拿出一塊肥皂來用,誰知,新進的貨,不但搓不出泡沫來,洗滌效果還奇差。
一塊肥皂都用光了,一件蒙古袍子,還沒有洗幹淨,與福吉店的貨沒法比。
另一個商人身邊,還有半塊福吉店的貨,拿出來一用,頓時把那塊贗品秒成了渣渣。
蒙古人實誠,最恨人騙他們,幾人一合計,就找上門討說法來了,要求退貨。
店裏的掌櫃,仗著背後的靠山,強硬地拒絕退貨,一下子把耿直的蒙古人惹毛了,抓住那掌櫃的,就要下老拳。
店裏的夥計,忙上前勸架。
劉鳴謙二人到的時候,隻聽那掌櫃還在叫囂:“讓他打!讓他打!今兒不打死爺爺,他們就是孫子!”
嘖嘖,這是一個掌櫃說的話麽?劉鳴謙搖著頭,同胡定海上了茶館的二樓。
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