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驚唿,張薔救援不及,眼看著孩子就要頭朝下掉到青磚地上。
說時遲那時快,一道白光閃過,眾人隻見三皇子的繈褓,穩穩地落在一團白花花的東西上麵。
張薔撲上去抱起小平安,隻見阿寶在地上“喵”地叫了一聲,爬起來跑了。
它說:你兒子真重。
眾妃都嚇傻了,一時間不知所措。
張薔懷裏的小平安,此時睜開了眼睛,屋子裏的氣息讓他感到不安,便“哇”地大哭起來。
奶娘宋氏,這時候才迴過魂來,撲通跪到地上,磕頭如搗蒜:“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再也說不出其他話來,隻幾下,額頭就磕出血了。
“薑姑姑,”張薔叫道,“把宋媽媽扶下去。”
薑柔忙上前,攙起宋媽媽,送到內室去了。
任氏這時候才迴過神來,忙伸過頭來看小平安,嘴裏不停地說道:“不是故意的,本宮不是故意的!手滑了……”
成妃李氏上前,強笑著拉她到榻上坐下:“貴妃這是嚇著了,三皇子沒事,貴妃喝杯茶壓壓驚!”
皇貴妃範氏上前,沒抱小平安,隻伸著頭看了看,倒扯出一個笑容來:“這小子,中氣挺足,哭得這麽大聲。”
然後說:“好啦,三皇子也見著了,咱們走吧,別打擾裕妃母子休息。”
說著,帶頭走了出去,良妃王氏和純妃段氏緊緊跟在她身後,連小平安也來不及看一眼,就急衝衝地走了。
任氏還愣愣地坐在榻上,她宮裏的管事嬤嬤上前扶起她,溫聲勸道:“娘娘本是無心之失,如今三皇子好好的,裕妃娘娘也沒有怪娘娘的意思,是吧娘娘?”
最後一句話,是對著張薔說的,張薔扯出一個假笑:“是啊,不怪貴妃娘娘。”
那嬤嬤又道:“娘娘,迴去吧,萬歲爺不是說,晚上要去咱們景陽宮麽,娘娘該迴去準備準備了。”
嬤嬤這句話,帶著顯擺和威脅之意,任妃娘娘在萬歲爺麵前,可是比皇後還受寵的人,別說三皇子沒摔著,就是真摔著了,萬歲爺也不會怪罪她。
任氏低下頭,一聲不吭地由人扶著走了。
成妃李氏,跟在張薔身後送走眾人,見三皇子還在哇哇大哭,隻得告辭離開。
一直沒有存在感的馮貴人,也匆匆起身行了一禮,轉身走了。
“開窗開窗!透透這晦氣!”張薔吩咐道,然後抱著小平安,進了內室。
宮鬥無處不在啊,沒想到第一次見麵,任氏就敢對平安下手,這後宮,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宋媽媽還跪在地上,又不敢哭出聲,隻一個勁地流眼淚,見張薔母子進來,又開始磕頭:“娘娘……”
“起來,不關你的事。”張薔抱著兒子,坐到椅子上,準備給他喂點奶壓壓驚。
她對宋媽媽說:“去洗漱一下,給傷口上點藥,再來給平安換尿布。”
宋媽媽忙起身,擦著眼淚去了。
薑柔湊上來,擔心地問:“三皇子沒事吧?奴婢去拿個雞蛋,給三皇子喊喊魂?”
這麽小的孩子,張薔也擔心他有事,就由得她去準備。
等房間裏隻剩娘兒倆人的時候,張薔拿濕毛巾擦幹淨手,擠出一滴甘露,滴到小平安的嘴邊,嘴裏還輕輕哄著:“小平安不怕不怕,喝滴甘露,忘掉害怕。”
小平安聞到了香甜的甘露味道,忘記了哭鬧,轉著頭左右尋找,張著小嘴啊啊啊地著急起來。
滴了幾滴甘露在他口中,他吧嗒著小嘴,還要,張薔隻好把奶頭塞到他嘴裏。
估計奶水的味道與甘露一樣吧,小平安跟往常一樣,喝得咕咚咕咚地,張薔這才放了心。
宋媽媽洗漱完,換了身衣服出來,頭上的傷也擦了藥,用一張頭巾包起來。
小平安喝完奶,被換到宋媽媽手上,也許是聞到了她額頭上的藥味,小家夥不幹了,扯著嗓子幹嚎,拒絕奶娘的懷抱。
“我來吧,你頭上有藥味,先下去休息休息,等傷好了再來抱他。”
張薔隻好把他接過來,豎到肩頭上拍嗝。
見阿寶蜷縮在床上唿唿大睡,張薔走過去,擼擼它背上的毛,帶著哭音道:“阿寶,今日多虧有你,要是沒有你,本宮都活不過第一集。”
阿寶睜開眼睛:“喵喵……別哭了,等著本貓為你報仇!”
張薔嚇了一跳:“阿寶,你可別殺人啊,這裏剛出事,人家會懷疑到咱們頭上的。”
“喵喵……死了多舒服,生不如死才是最好的懲罰。”
長春宮發生的意外,很快傳到了皇後張嫣的宮裏,她對胡嬤嬤苦笑道:“看來,嬤嬤猜對了,在任氏沒生出皇子前,那兩人不允許宮裏有皇子出生。
可憐我的哥兒……”想起胎死腹中的孩子,不禁淚流滿麵。
胡嬤嬤勸道:“萬歲爺和娘娘還年輕,娘娘還會有哥兒的。”
帝後還不到二十歲,前朝後宮的人,都相信他們還會生出嫡子來。
胡嬤嬤又勸道:“那張氏母子,剛好一點,又遭此大禍,娘娘做為後宮之主,還是要把這事,告訴萬歲爺才好。”
張皇後從袖中掏出一個玲瓏球,苦笑道:“看吧,這是萬歲爺送給本宮的,說是還要雕刻六個,送給後宮六妃,萬歲爺自己還沒長大,哪裏會心疼後宮的孩子?”
胡嬤嬤說:“娘娘也應當曉諭六宮,裕妃母子需要休養,後宮妃嬪,無事不要去打擾她,也算是為逝去的哥兒祈福吧。”
張皇後聽了,點點頭:“嬤嬤老成之言,本宮省得。”
兩個時辰後,後宮嬪妃就收到了張皇後的懿旨:長春宮裕妃母子,尚在月中,需要靜養,後宮之人,無事不得造訪。
乾清宮後院,天啟帝朱由校正在用幾塊黃梨木,認真地雕刻玲瓏球,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正拿著幾本奏折,向他匯報著工作。
“中書舍人汪文言死前招供:生前曾收受楊鎬、熊廷弼之賄金,並供述稱:
左副都禦史楊漣收賄二萬兩;左僉都禦史左光鬥受賄二萬;吏科給事中魏大中受賄三千;河南道禦史袁化中受賄六千;太仆少卿周朝瑞受賄一萬 ;陝西副使顧大章受賄四萬……”
朱由校正雕刻得起勁,聽他絮絮叨叨,十分不耐煩,頭也不抬,隻揮著手說道:“朝堂之事,伴伴自去處理吧,別耽誤朕刻這個玲瓏球!”
魏忠賢低頭應是,臉上得意的笑容一閃而過,又低頭說起另一件事:“皇後娘娘提議,將成妃李氏和馮貴人,移到鹹福宮……”
未等他說完,朱由校就揮手道:“後宮之事,任皇後處置,伴伴幫朕打理好朝堂之事即可。”
說時遲那時快,一道白光閃過,眾人隻見三皇子的繈褓,穩穩地落在一團白花花的東西上麵。
張薔撲上去抱起小平安,隻見阿寶在地上“喵”地叫了一聲,爬起來跑了。
它說:你兒子真重。
眾妃都嚇傻了,一時間不知所措。
張薔懷裏的小平安,此時睜開了眼睛,屋子裏的氣息讓他感到不安,便“哇”地大哭起來。
奶娘宋氏,這時候才迴過魂來,撲通跪到地上,磕頭如搗蒜:“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再也說不出其他話來,隻幾下,額頭就磕出血了。
“薑姑姑,”張薔叫道,“把宋媽媽扶下去。”
薑柔忙上前,攙起宋媽媽,送到內室去了。
任氏這時候才迴過神來,忙伸過頭來看小平安,嘴裏不停地說道:“不是故意的,本宮不是故意的!手滑了……”
成妃李氏上前,強笑著拉她到榻上坐下:“貴妃這是嚇著了,三皇子沒事,貴妃喝杯茶壓壓驚!”
皇貴妃範氏上前,沒抱小平安,隻伸著頭看了看,倒扯出一個笑容來:“這小子,中氣挺足,哭得這麽大聲。”
然後說:“好啦,三皇子也見著了,咱們走吧,別打擾裕妃母子休息。”
說著,帶頭走了出去,良妃王氏和純妃段氏緊緊跟在她身後,連小平安也來不及看一眼,就急衝衝地走了。
任氏還愣愣地坐在榻上,她宮裏的管事嬤嬤上前扶起她,溫聲勸道:“娘娘本是無心之失,如今三皇子好好的,裕妃娘娘也沒有怪娘娘的意思,是吧娘娘?”
最後一句話,是對著張薔說的,張薔扯出一個假笑:“是啊,不怪貴妃娘娘。”
那嬤嬤又道:“娘娘,迴去吧,萬歲爺不是說,晚上要去咱們景陽宮麽,娘娘該迴去準備準備了。”
嬤嬤這句話,帶著顯擺和威脅之意,任妃娘娘在萬歲爺麵前,可是比皇後還受寵的人,別說三皇子沒摔著,就是真摔著了,萬歲爺也不會怪罪她。
任氏低下頭,一聲不吭地由人扶著走了。
成妃李氏,跟在張薔身後送走眾人,見三皇子還在哇哇大哭,隻得告辭離開。
一直沒有存在感的馮貴人,也匆匆起身行了一禮,轉身走了。
“開窗開窗!透透這晦氣!”張薔吩咐道,然後抱著小平安,進了內室。
宮鬥無處不在啊,沒想到第一次見麵,任氏就敢對平安下手,這後宮,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宋媽媽還跪在地上,又不敢哭出聲,隻一個勁地流眼淚,見張薔母子進來,又開始磕頭:“娘娘……”
“起來,不關你的事。”張薔抱著兒子,坐到椅子上,準備給他喂點奶壓壓驚。
她對宋媽媽說:“去洗漱一下,給傷口上點藥,再來給平安換尿布。”
宋媽媽忙起身,擦著眼淚去了。
薑柔湊上來,擔心地問:“三皇子沒事吧?奴婢去拿個雞蛋,給三皇子喊喊魂?”
這麽小的孩子,張薔也擔心他有事,就由得她去準備。
等房間裏隻剩娘兒倆人的時候,張薔拿濕毛巾擦幹淨手,擠出一滴甘露,滴到小平安的嘴邊,嘴裏還輕輕哄著:“小平安不怕不怕,喝滴甘露,忘掉害怕。”
小平安聞到了香甜的甘露味道,忘記了哭鬧,轉著頭左右尋找,張著小嘴啊啊啊地著急起來。
滴了幾滴甘露在他口中,他吧嗒著小嘴,還要,張薔隻好把奶頭塞到他嘴裏。
估計奶水的味道與甘露一樣吧,小平安跟往常一樣,喝得咕咚咕咚地,張薔這才放了心。
宋媽媽洗漱完,換了身衣服出來,頭上的傷也擦了藥,用一張頭巾包起來。
小平安喝完奶,被換到宋媽媽手上,也許是聞到了她額頭上的藥味,小家夥不幹了,扯著嗓子幹嚎,拒絕奶娘的懷抱。
“我來吧,你頭上有藥味,先下去休息休息,等傷好了再來抱他。”
張薔隻好把他接過來,豎到肩頭上拍嗝。
見阿寶蜷縮在床上唿唿大睡,張薔走過去,擼擼它背上的毛,帶著哭音道:“阿寶,今日多虧有你,要是沒有你,本宮都活不過第一集。”
阿寶睜開眼睛:“喵喵……別哭了,等著本貓為你報仇!”
張薔嚇了一跳:“阿寶,你可別殺人啊,這裏剛出事,人家會懷疑到咱們頭上的。”
“喵喵……死了多舒服,生不如死才是最好的懲罰。”
長春宮發生的意外,很快傳到了皇後張嫣的宮裏,她對胡嬤嬤苦笑道:“看來,嬤嬤猜對了,在任氏沒生出皇子前,那兩人不允許宮裏有皇子出生。
可憐我的哥兒……”想起胎死腹中的孩子,不禁淚流滿麵。
胡嬤嬤勸道:“萬歲爺和娘娘還年輕,娘娘還會有哥兒的。”
帝後還不到二十歲,前朝後宮的人,都相信他們還會生出嫡子來。
胡嬤嬤又勸道:“那張氏母子,剛好一點,又遭此大禍,娘娘做為後宮之主,還是要把這事,告訴萬歲爺才好。”
張皇後從袖中掏出一個玲瓏球,苦笑道:“看吧,這是萬歲爺送給本宮的,說是還要雕刻六個,送給後宮六妃,萬歲爺自己還沒長大,哪裏會心疼後宮的孩子?”
胡嬤嬤說:“娘娘也應當曉諭六宮,裕妃母子需要休養,後宮妃嬪,無事不要去打擾她,也算是為逝去的哥兒祈福吧。”
張皇後聽了,點點頭:“嬤嬤老成之言,本宮省得。”
兩個時辰後,後宮嬪妃就收到了張皇後的懿旨:長春宮裕妃母子,尚在月中,需要靜養,後宮之人,無事不得造訪。
乾清宮後院,天啟帝朱由校正在用幾塊黃梨木,認真地雕刻玲瓏球,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正拿著幾本奏折,向他匯報著工作。
“中書舍人汪文言死前招供:生前曾收受楊鎬、熊廷弼之賄金,並供述稱:
左副都禦史楊漣收賄二萬兩;左僉都禦史左光鬥受賄二萬;吏科給事中魏大中受賄三千;河南道禦史袁化中受賄六千;太仆少卿周朝瑞受賄一萬 ;陝西副使顧大章受賄四萬……”
朱由校正雕刻得起勁,聽他絮絮叨叨,十分不耐煩,頭也不抬,隻揮著手說道:“朝堂之事,伴伴自去處理吧,別耽誤朕刻這個玲瓏球!”
魏忠賢低頭應是,臉上得意的笑容一閃而過,又低頭說起另一件事:“皇後娘娘提議,將成妃李氏和馮貴人,移到鹹福宮……”
未等他說完,朱由校就揮手道:“後宮之事,任皇後處置,伴伴幫朕打理好朝堂之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