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琴仙人傳?”


    青蘿看到這幾個字頓時眼睛睜得又大又圓,用手掩口驚唿一聲。


    吳極見她這般吃驚,甚是不解,側頭笑問:


    “怎麽?青蘿你看過這本書?”


    青蘿聞言這才緩過神來,淡然一笑:


    “也算看過吧!這本書一共有九冊,青蘿兩年前看過前四冊。”


    “看過前四冊?”吳極納罕道,“怎麽隻看了四冊?”


    “主子有所不知,這本書第一冊是十多年前發布,之後是每年發布一冊,後來發布到第四冊時,正巧趕上天下大旱,於是這本書就被朝廷封禁了。再後來據說有人私印了後五冊秘密流傳,但青蘿卻一直未曾親眼見過……不曾想今日居然有幸看到後五冊了,看來當時的傳言的確不虛!”


    吳極聽她這麽解釋,心中卻反倒升起更多疑惑:


    “青蘿,天下大旱這是天災,跟這本書有什麽關係?為什麽要封禁這本書?”


    “主子有所不知,這本書的內容倒沒有什麽不妥,隻可惜寫他的人不該叫‘銜燭之龍’!”


    “銜燭之龍?莫非是《山海經》裏的中山之神——燭龍?”吳極驚問。


    “正是。《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麵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山海經.海外北經》中又說:鍾山之神,名日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唿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裏,在無啟之東。其為物。人麵蛇身赤色,居鍾山下。”


    吳極聽罷,不禁伸手拍了一下桌子:


    “我明白了,王逸所注《楚辭章句》有曰:言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郭璞所注《大荒北經》有曰: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


    “常世有日月以分陰陽,日夜照耀天地。天地不全,西北有缺,日月照射不到,故而其地為幽暗之域,有一條龍口銜火燭來照,故曰‘銜燭之龍’。


    “估計是朝廷覺得天下大旱都是太陽發光發熱所致,於是連同發光發熱的銜燭之龍也一起厭惡了,於是下令封禁了之。”


    青蘿點了點頭:


    “不錯。本來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最終還是被無辜牽連。正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般。後來銜燭之龍被封禁於終南山下,《長琴仙人傳》的後五冊也隨即下落不明……”


    吳極聽完之後心下想到:原來是這樣,不知歐陽蕙到底有何機緣能夠獲得此書?如此罕有之物,為何借我一讀?


    既然這本書的命運這麽曲折離奇,想必書中所寫內容也多半是奇譎瑰麗,不落俗套。


    這樣想著,吳極便迫不及待的從書盒中拿起第一冊,正欲翻看時忽又想到青蘿還站在一旁,於是問道:


    “青蘿,你既然看過這本書,不妨說說書裏都寫了些什麽?”


    “迴主子,這本書青蘿隻看過前四冊,而沒有看過後五冊,不敢輕易妄言。何況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本書的韻味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具體如何,主子不妨親自一讀便知……”


    “嗯……有道理,青蘿,看來你平時沒白吃包子!”


    “呃……主子過獎了。哦,看眼下這番光景,青蘿該去熬藥了,若是主子沒有其他吩咐,青蘿就不打擾主子看書,先退下了。”


    青蘿笑著欠身說道。


    “好,你去忙吧!”


    吳極看了她一眼,點頭說道。


    青蘿退出臥房之後,吳極便打開《長琴仙人傳》第一冊,翻看起來,但見上麵寫著:


    太古之時,人間有一絕境之處,名曰洪涯,創世諸神皆在其間。


    火神祝融取榣山之木製成古琴三把,名曰:皇來、鸞來、鳳來。


    祝融對三把琴愛惜不已,尤以鳳來為甚,時時彈奏,不久即化靈,具人之形態,能言人語。


    祝融見狀大悅,遂托地皇女媧用牽引命魂之術,使其成為形神兼備的人,名為太子長琴,以父子情義相待。


    太子長琴溫和沉靜,清修之餘,喜去榣山奏樂怡情,隨後結識了一名好友——仙臾。


    仙臾雖然隻是一隻弱小的水虺,卻堅信自己與別不同,終有一日必將修煉成通天徹地的應龍。


    仙臾與太子長琴相約,若有一日修成應龍,必帶其上天入地,乘奔禦風,往來山川之間,看盡世間風華。


    數百年後,天皇伏羲不滿人間種種境況,率眾神離開人界,登天而去。


    太子長琴雖眷戀榣山風物,卻也隻得與好友仙臾依依惜別。


    移居天界之後,伏羲將眾位追隨者渡為仙身,太子長琴也不例外,成為仙人。


    隨後眾位仙神為建造天宮而奔波忙碌,曆經三百日方才建成忙完。


    太子長琴尋得空隙,前往下界榣山,卻不料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人間三百年已經匆匆而逝,榣山大變,更無好友仙臾蹤跡,終無緣得見。


    時光飛逝,數千年後,一條黑龍在人界赤水邊嬉戲,導致無數房屋被淹,民怨沸騰。


    伏羲派出仙將前去降服,卻被黑龍打傷,大敗而歸。黑龍經此一役,自知闖下彌天大禍,便躲入不周山中。


    火神祝融、水神共工與太子長琴三人奉伏羲之命,前往不周山捉拿黑龍。


    未曾料到,這條黑龍竟是當年榣山的水虺——仙臾。更始料不及的是,三位大神與仙臾發生纏鬥,進而引發不周山天柱傾塌。


    一時間人界洪水滔天,天界混亂不堪,天地幾近覆滅之災,終神曠日持久奔走辛勞,災劫乃平。


    事後,仙臾被戰神女子獻收為坐騎,從此再無自由。共工祝融兩位大神,被罰前往渤海之東的深淵歸墟中,思過千年。


    太子長琴被貶為凡人,永去仙籍,寡親緣情緣,輪迴往生,皆為孤獨之命。


    從此,天界得一女神的黑龍坐騎,少去一位擅彈琴曲的仙人。


    太子長琴的原身鳳來琴已然被毀,三魂七魄於投胎途中眷戀榣山不去,被人界龍淵部族的鑄劍師角離所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薇星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迎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迎果並收藏紫薇星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