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義軍殺退官軍,劉備傳令,讓部隊在大名府外駐紮,不許驚擾百姓,隨後又四處安民,通知各個州府,勸課農桑,廣開商路。


    如今已經有了山東全境與河北大半,這接連一個多月的作戰,數萬軍隊調度,各個州郡的錢糧恐怕吃緊了。


    想到這劉備下令調吳用和李應到大名府述職,又派孫立、孫新、黃信、杜遷四人去山東守衛。


    劉備安排調令之後,獨自踱步到書房。這十月之後的天氣轉涼,河北已經秋收完畢。


    這冬季快要到了,無論朝廷還是自己,都不是用兵的好季節,因此,接下來的日子,便是難得的清閑。


    劉備知道,今年的收成不能隨便用來征戰,這山東河北兩地雖然算是物產豐富,但是多年來官府搜刮的緊,百姓很多都沒有隔宿之糧。


    自己每攻打一處便開倉放糧和用作軍資,雖然滿足得了一時之用,民心也歸附,但是這府庫不足,若是來年再去作戰,恐怕有斷糧的危險。


    這一世的人口和軍隊規模著實大,自己身邊又沒有像孔明一般的人物,若是不長久計劃,終究難成大事。


    吳用麽,倒是個好參謀,可惜此人眼界窄了些,若是做個刺史郡守或可安定一方,到了運籌帷幄的事兒,終是棋差一招。


    朱武呢,有些謀略,但是臨陣而鬥的經驗尚淺,經綸世務的本領也未曾顯現。


    想到這劉備不禁長歎,若是有個蕭何似的賢才在內,再有個張良般的人物在身邊,何愁天下不定啊...


    隨後劉備一笑,這等人物,上輩子訪來了一個,不但有蕭何之能更有張良之奇,更兼統軍作戰之能。


    隻可惜,自己這輩子翻看史書,此等人物當真是千年萬年都難得一個。


    “孔明啊孔明,不知你這一世是否也來了,你我君臣一場,到了這第二世我才知道,先生何止是臥龍,簡直是亙古第一人,隻可惜我劉備無能,沒有與先生共成大業,現如今隻留下這千古遺憾...”


    想到這劉備胸中鬱結,自打來到這世上,便想著大業,到現在獲得了片刻喘息之機便想起了故人。


    劉備隨即踱步出門,換上書生打扮,叫上林衝朱仝,與自己扮作尋常百姓,到這市井之中轉轉,以解心煩。


    劉備換上衣服,對著銅鏡一照,但見鏡子中自己的眉眼有了些變化,原本的三角眼變得渾圓,眉分八彩,鼻直口闊。


    劉備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心道,若是再大些,自己就快變成上一輩子的模樣了。看來這麵由心生,當真說的不假。


    正想著,林衝朱仝到了。二人前來見禮。


    林衝道:“哥哥今日好興致,我等久在軍中,也常思念到街上走走。”


    劉備見這林衝一身黑衣,頭上包戴著黑色冠帽,朱仝一身青綠,頭上裹著綠色匝巾,不禁內心歡喜,剛才的鬱結一掃而空。


    當即挽了兩人手臂,道:“我等兄弟征戰的久了,今日便出門走走,一則散散心,二則也體察民情。”


    說完,三人一同上街。就見這大名府雖然才經過戰火,但是劉備在此處處理得當,百姓安居樂業,商賈也是經營如常。


    劉備在街上行走,但見這街上人群絡繹不絕,商戶也買賣興隆,內心高興,正值中午,劉備逛的口渴,便信步走進一家茶館。


    這茶館一樓都是些腳夫夥計,在這裏喝大碗茶打尖,二樓卻是高閣雅座,夥計見到三人打扮急忙往二樓相讓。


    “您幾位來的早,小店二樓還未坐滿,您稍等,今日便有好先生呢!”


    “什麽好先生,莫非你這茶館成了學堂?”劉備打趣道。


    “幾位是外地人吧,小店便是有好幾位說書先生,今日裏便是講三國哩。”店小二仰著頭,滿臉得意。


    “如此我等可要在此處聽上一聽了。”劉備當即上了二樓。


    三人在窗邊撿了個桌坐下,點了一壺泡茶,又要了些果子點心。


    上一世的劉備隻在四川時候多飲茶,隻因那時候茶葉還不是尋常百姓可得之物,隻有四川多產茶葉。


    如今這茶葉成了市井百姓必備之物了,劉備內心感慨世間發展,又拾了一塊五香糕在口中咀嚼。


    林衝朱仝二人雖然是武將,但也是斯文之人,也在此慢慢啜飲。劉備見林衝斯文模樣,不禁好笑。


    心想,這個豹子頭,長相端的像我那三弟,但這脾氣可是大相徑庭。我與三弟相伴半生,從未見過他如此端正得喝茶吃糕點,若是真三弟來了,這壺茶和點心隻怕須臾間就盡了。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就見二樓側梯轉上來幾個人,有個小廝搬來桌子,有個教書先生模樣的老頭跟在後麵。


    擺好了桌子,這老先生先是拿出一塊木頭擺下,又從懷裏拿了折扇擺好。隨後向四周作揖,然後猛地一拍那木頭,便開始講起書來。


    劉備上輩子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消遣,隻是在王倫的記憶中知道如今有了這樣的行當和樂趣,今天卻是頭一遭見到,當下覺得有趣,便凝心靜聽。


    就見那說書先生講了一段故事:


    “話說小老兒有個朋友,也是這個行當,他卻與小老兒不同,他每每說書,便愛扮作書中人模樣。


    或是帶上紙糊的金冠,或是紮一些紙做的刀兵,邊說邊演,可有一次,我這位朋友行走到了山西,卻遇到個怪事兒...”


    說到這,這說書先生呷了一口茶,眾人都伸長脖子細聽。


    “我那朋友到了山西一處鎮店說書,那鎮子小,隻有小茶攤,又趕上當日裏客人少,隻有三五個人聽,但他仍舊帶了個紙糊的官帽,又披了個白袍,扮作那三國劉備模樣,講了一段三顧茅廬。說著話,就到了傍晚,這日頭可就落了山了...


    可惜啊,那日裏不知衝撞了什麽山精野怪,我那朋友講著講著居然被附身當場,就見他口吐白沫。在台上手舞足蹈,最後竟然跪在桌子上磕起頭來。”


    這時候有人接話:“莫不是這人隻顧著賣藝,到了新處,沒有祭拜當地神靈?”


    “什麽神靈,隻是也野怪作祟罷了。”這先生又呷了一口茶。隨即道:


    “那人在台上發瘋,一開始下麵人還以為這人搞怪,竟然還扔上幾個銅錢,可過不一會兒,大家瞧出不對,這說書人竟然雙目通紅,仿佛真的被附體了。


    列位,小老兒知道,這些不過是山邊城中的一些小精怪捉弄人,若是平常,有那機靈的,擺上些貢品,磕幾個頭也就罷了。誰曾想,這次卻有了大事兒!”


    老人語氣突然加重:


    “就在大家準備貢品的時候,那茶攤裏麵掛著的一幅畫作竟然活了過來!你當是什麽畫?正是那茶攤主人在屋子裏供奉的關二爺!


    就見那畫中的關公走出來,當真是身高九尺,眉如臥蠶,眼似丹鳳。關公隻一瞪眼,那說書人就昏了過去。


    隨後啊,青龍刀一揮,憑空中,居然有一個腦袋搬家的狐狸屍體落下!”眾人一聽都倒吸一口涼氣。


    那先生卻又道:


    “像是這種精怪,往常最多是土地城隍下的一個小鬼吏便解決了,諸位可知,這次是什麽原因,竟然驚動了那關公真身?”


    這時候茶館裏安靜,都被這老人的問題難住。


    “是因為那說書先生扮作的是劉玄德!”


    一個聲音從下麵傳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