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達見劉備對自己如此器重,自己家小也就在大名府內,於是便誠心相投。


    劉備又叫來眾將領,嚴明軍紀,吩咐安置軍隊,分好錢糧,不許驚擾百姓。眾人依令而行。


    盧俊義迴到大名府自己的家裏,見到這離開這麽長時間,家門已經是破敗了,故人也早已不見。盧府的財物早就空了。


    前一陣子攻城,自己府邸諸多房梁被拆除,就連大門的門板也被拆走。盧俊義和燕青來到院子中,月光映襯之下,這熟悉的盧家,竟然有些陰森。


    盧俊義長歎一聲,吩咐軍士自己不迴軍營了,就在這裏將息。與燕青準備些被褥,在自己曾經的家裏住了一夜。


    到了第二日天命,劉備又親自出麵維持,發布安民告示,親自巡街,安撫百姓,給百姓糧食銀兩。


    杜遷也四處幫人整理房屋,劉備又暗中吩咐派二百軍漢去盧俊義家裏幫忙修葺。


    過了三五日,大名府百姓見到山東義軍買賣公平,又給米給錢,無不歡喜,受了山東軍恩惠自然就擺出一副喜迎王師的樣子。


    劉備又會見了大名府內的有名的宗族和商人,叫他們安心生產,又約定稅率。一時間大名府又恢複的往日的熱鬧繁華。


    劉備留下盧俊義守住大名府,並讓盧俊義把大名府周圍鄉村鎮縣占領。


    留下兩萬軍隊,劉備親自率領其他將領出城,劉備著急安定大名府,就是想立刻出去找童貫殘軍,因為劉備知道這童貫的分量。


    作為樞密使,全國最大的武官,若是捉了,定然會使自己義軍的名聲大盛,剿滅窮寇也省的反撲。


    劉備料定這童貫不敢南邊去,若是向南途徑自己大名府,就是自投羅網,隻敢向西西北處投往真定府。


    於是大名府一安定下來,便親自去追趕。七萬大軍剛剛出城,


    正趕上史進押運糧草物資和後續援軍趕到。


    原來這史進年少氣盛,總想著疆場立功,前者敗在樊瑞手下,後來就被派著留守後方,史進總是不開心。


    因此趁機央求押運糧草的魯智深叫自己從山東送糧,這兩個本來就是舊相識,魯智深也不喜歡運送糧草,便央求劉備,叫史進從青州處運糧過來。


    史進帶著山東新兵八千餘人,又押運著許多糧草物資,來見劉備,言道願意在主公鞍前馬後效力。


    劉備一眼看出史進想法,笑道:“我等追擊童貫正是用人之計,史大郎在這裏立功把。”


    史進歡喜,當下合兵一處,同向西而去。


    再說童貫那邊,童貫那日被擊潰,又被追擊許久,幸好自己部下多騎金國駿馬,奔波一日才走脫了。


    童貫不敢紮營休息,也不敢向南迴到京城,隻好向北一路走去,想先去真定府休整,再等待援軍,因為這童貫早有耳目得知高俅為自己求來援軍了。


    又走了數日,聽向導說,再過前方山嶺,便到了真定府地界,童貫剛剛心安,吩咐加快速度,天黑之前進入真定府。


    可剛剛吩咐下去,就見前方嶺上出現大批人馬,打著的居然是山東帥旗,大大紅旗上黑子繡著“吊民伐罪,山東義軍”


    童貫見了,大驚失色,那軍雖然隻有數千,但見了童貫官軍旗幟,便一股腦衝殺而來,當前一將,飛石如蝗。


    來的正是張清,前者劉備派他向北攻擊騷擾,張清就率領五六千人馬,打著山東帥旗,見了鎮店就傳揚山東義軍在此。


    甚至一度兵臨真定府城下,嚇得那地方官連連向京城告急。


    這一日張清在真定府邊上駐紮,聽斥候來報,大名府被攻下,童貫殘軍距離自己二三十裏。


    張清大喜:“合當我立此大功!我若是捉了童貫老賊,王倫哥哥必然授予我頭功!”


    當下安排軍隊出擊,直衝童貫本陣。


    要說這童貫人馬雖然戰敗,但是這十萬大軍那日裏被劉備等擊殺一萬,投降者兩萬,又兩萬潰散了,童貫一路收斂敗軍也有四五萬之眾。


    官軍雖然人數占優勢,可是見了山東帥旗,無不驚駭。


    都道是山東義軍主力來了,以為神兵天降,再加之連日行軍,士卒疲憊,前軍一下子居然被張清幾千人馬衝開。


    張清盯準童貫,挺槍躍馬而來,丁得孫緊隨其後,童貫見了慌忙就逃,卻不防自己撥馬慢了,張清揚手飛出飛石。


    正中童貫門牙,當時童貫門牙掉落兩顆,他也顧不得疼痛,加快速度抽打馬匹,向後就逃,酆美、畢勝也無戰心,隻跟隨逃跑。


    就在宋軍大亂之際,西邊卻又來了一支人馬,但見這支人馬打著官軍旗號,隊伍整齊,調度有序,軍中個個都是精壯漢子。


    前排騎兵都是高頭駿馬,衣甲鮮明,領頭的將領見前麵官軍被殺的大敗,立刻吩咐大軍停住腳步。


    隨後命令前軍騎兵隨自己衝陣,步兵就在此地結寨,沒有命令不許參戰。


    說完,這將領便縱馬衝上去攔住張清,口中道:“好放肆的匪徒,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襲擊官軍!”


    張清正在追童貫,但是不知那裏來個將領率領軍馬前來助陣,就見來人黃麵皮,國字臉,頭上玄鐵盔,身披玄鐵甲,手中一把三尖兩刃刀。


    張清著急捉童貫,也不管來人是誰,當下一石子飛出,來人卻急忙閃過,張清又甩出兩個,那人把三尖刀刀麵一橫,石子都打在了刀上。


    張清還想再取石頭,那人卻躍馬來攻,張清挺槍相迎。


    二人鬥了不到二十迴合,張清飛石本領雖然高,但是槍法上卻是遠遠不如來人,被那人的三尖刀逼得連連後退,隻能招架。


    張清見來者武藝高強,又瞥見官府援軍甚多,當下就敗陣而走,與丁得孫一起招唿人馬撤退。


    那將在後追張清,卻不防被張清迴身一石子,打在戰馬眼睛上,戰馬吃痛,上下亂跳,那將慌忙跳下來安撫戰馬。


    張清趁此機會撤走,官軍也不追趕,那人整理隊伍,來見童貫。


    卻說來將是誰,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