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獨屬於孩子們的福利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山正式提交了演習的報告,陳向東正好也有東西給薑山看。
倆人來到走廊盡頭的會議室,上鎖還有崗哨。
薑山挑眉,特意加一層崗哨,很是好奇裏麵是什麽。
桌子上摞得整整齊齊的資料。
陳向東把門關上,“你要的東西,翻譯人員很快就到位。”
見薑山拿著一個盒子端詳,“這是錄像。”
除了紙質資料,還有不少音像資料,這些可都是絕密資料。
薑山看著這一堆的一個字也不認識的,“沒有翻譯好的嗎?”
“沒有!”
這是最新的,還沒來得及翻譯呢。
這隻是第一批,後麵還有以前的翻譯好的也會陸續運過來。
陳向東拉了把椅子隨意坐下來,“演習不用等一等?”
薑山搖頭,“我不怕輸,輸未必是壞事。”
要等準備好,那得等多久。
這個時候演習發現問題就達到了他的目的。
陳向東笑得很欣慰,“不錯,這個心態繼續保持。”
薑山挺好奇的,他是怎麽被選中的,不過也不能問。
“部長,我會好好幹的。”
陳向東對薑山的表現是很滿意的,薑山完美嗎?當然不。
相反,他還有很大的缺陷。
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農村兵見識少,桌子上的資料就是補足這一點的。
就是薑山不自己提,他們也會安排的。
如果有機會,他希望把薑山送出去親眼親身感受一下,跟前幾年不同了,這樣的機會怕是難有了。
·
演習是早就確定的,兄弟部隊也都接到命令,就等薑山這邊了。
他這邊確定了時間,很快就可以開始。
三天後,薑山帶隊離開了駐地,奔赴演習地點。
半夜十二點,一輛輛軍車緩緩駛離。
家屬院裏,好多人家還亮著燈。
朱竹披著棉襖,想睡又睡不著,給兒子掖被角。
拿著本書出神,大山說不確定什麽時候迴來。
讓她安心,別瞎想,又不是去打仗,就是演習。
還說了以後演習是常態。
薑山離開之前把家裏安排的妥妥的,媳婦的思想工作都做好了。
相信他,相信他的能力。
在部隊這麽多年,混到現在不會輕易出事。
要是出事早就出了。最危險的時候,是早些年的時候。
還給媳婦安排了任務,除了照顧兒子,其他的心思放在書本上,要考一個大學上。
還沒有正式宣布,各種小道消息已經出來了,高考要恢複了,薑山讓媳婦去考大學。
至於兒子,最心心念念的就是,爸爸不在還能不能出操。
答案肯定是可以的。
從九月初,部隊給了一個福利,家屬院裏所有的孩子自願想出操的,每天早上統一集合。
出操時間跟大部隊統一了,多數時候就薑山親自帶。
有事耽誤了的時候,就找人帶。
現在天冷了,薑山問過兒子,九九沒有絲毫動搖,不能出操的日子是要急的。
為了給兒子調生物鍾,兩口子費了不少勁,想讓兒子早上多睡會,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五點!比鬧鍾還準時!
跟公雞一樣敬業。
家裏跟風買的小鬧鍾,成了擺設,九九早上醒了,拿著鬧鍾擺弄,嘴裏嘟囔著,怎麽還不響啊。
家屬院有孩子的,家家都有了小鬧鍾,隻有九九的成了擺設。
第二天,天還是黑的,朱竹聽到兒子的動靜就醒了。
小九九在穿衣裳呢,大部隊走了,留守的小部分人員該幹啥幹啥,該有的一樣不少。
警衛部隊都是原來三營的人,毫不誇張的說,薑山把整個駐地的安保問題搞成了一個課題。
絕對不允許再發生百姓誤闖的事件。
他把問題的性質直接提升了一個高度,如果是有心人呢,356團所有的訓練都是保密的,裏麵的資料都是絕密。
一旦泄露,薑山也脫不了關係,他作為主官是要負連帶責任的。
薑山跟媳婦說了,孩子們想出去都出不去,在裏麵是絕對沒有安全問題的。
朱竹被大山要求,今年冬天不用再跟著孩子們出去看孩子了,要學會放手。
她知道大山說的有道理,村裏的孩子們都是這樣養的,他們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
九九穿好衣裳,扣子還係差了,被媽媽指出來就提要求。
“媽媽,你能幫我改成套頭的嗎?係扣子太麻煩了!”
“不能,媽媽不會改。”
九九繼續提建議,“給姥姥寄迴去,姥姥肯定會。”
“你出錢。”
九九不舍得,要留著買糖吃。
“啊!我知道了!”
九九激動的在炕上蹦蹦跳跳的,笑得很狡猾。
朱竹打開書帶著兒子了,“時間到了,開始了。”
娘倆開始讀書時間,朱竹讀一句,九九跟著念一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棵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孩子稚嫩的嗓音,搖頭晃腦的。
九九豎著耳朵等著,號聲一響,網兜往脖子上一背,“媽媽,時間到了,我走了。”
朱竹跟著走到門口,就被兒子攔住了。
“媽媽,你不能出來啊,爸爸說的。”
朱竹站在門口看著兒子搬過小木樁踩著推開木插銷,這一套熟練的動作,平時兒子和大山一起出門,這些也都是兒子做的。
還知道迴頭把門給帶上,關嚴實。
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聲音傳來。
“你沒洗臉吧,還有眼屎!”
“你還沒梳頭呢,你頭發都翹著!”
“不用梳,帽子一戴好了。”
……
擴建的家屬院陸續來人的時候,朱竹被兒子帶著被迫主動認識人。
隻要一來人,孩子們就主動往前湊。
有孩子的,更是比村裏的八婆似的,把人家扒個底朝天。
幾歲了?
跟我們一起玩不?
會玩什麽啊?
九九不光邀請人家一起玩遊戲,不忘拉著人家一起出操!
朱竹厚著臉皮還要避開兒子特意跑一趟,跟大人說出操是自願的,孩子們願意來就來,不來也沒關係的。
新來的家屬們也不知道是處於什麽心理,可能是福利不用就覺得沒占著便宜還是怎麽的,也可能是為了孩子們好,反正是沒有一家不來的。
大人們或許想的也簡單,孩子們出操就是跟著玩,跟不上就慢點。
也細細的問了男人們,聽說是團長帶著自家孩子搞的。
領導家的孩子們都在,那自家的孩子們更要去了。
整個家屬院除了在外頭念書的大孩子們,在小學念書的隻要在家屬院的,一個不缺。
對了,大孩子們放假迴家的時候,早上也得來。
倆人來到走廊盡頭的會議室,上鎖還有崗哨。
薑山挑眉,特意加一層崗哨,很是好奇裏麵是什麽。
桌子上摞得整整齊齊的資料。
陳向東把門關上,“你要的東西,翻譯人員很快就到位。”
見薑山拿著一個盒子端詳,“這是錄像。”
除了紙質資料,還有不少音像資料,這些可都是絕密資料。
薑山看著這一堆的一個字也不認識的,“沒有翻譯好的嗎?”
“沒有!”
這是最新的,還沒來得及翻譯呢。
這隻是第一批,後麵還有以前的翻譯好的也會陸續運過來。
陳向東拉了把椅子隨意坐下來,“演習不用等一等?”
薑山搖頭,“我不怕輸,輸未必是壞事。”
要等準備好,那得等多久。
這個時候演習發現問題就達到了他的目的。
陳向東笑得很欣慰,“不錯,這個心態繼續保持。”
薑山挺好奇的,他是怎麽被選中的,不過也不能問。
“部長,我會好好幹的。”
陳向東對薑山的表現是很滿意的,薑山完美嗎?當然不。
相反,他還有很大的缺陷。
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農村兵見識少,桌子上的資料就是補足這一點的。
就是薑山不自己提,他們也會安排的。
如果有機會,他希望把薑山送出去親眼親身感受一下,跟前幾年不同了,這樣的機會怕是難有了。
·
演習是早就確定的,兄弟部隊也都接到命令,就等薑山這邊了。
他這邊確定了時間,很快就可以開始。
三天後,薑山帶隊離開了駐地,奔赴演習地點。
半夜十二點,一輛輛軍車緩緩駛離。
家屬院裏,好多人家還亮著燈。
朱竹披著棉襖,想睡又睡不著,給兒子掖被角。
拿著本書出神,大山說不確定什麽時候迴來。
讓她安心,別瞎想,又不是去打仗,就是演習。
還說了以後演習是常態。
薑山離開之前把家裏安排的妥妥的,媳婦的思想工作都做好了。
相信他,相信他的能力。
在部隊這麽多年,混到現在不會輕易出事。
要是出事早就出了。最危險的時候,是早些年的時候。
還給媳婦安排了任務,除了照顧兒子,其他的心思放在書本上,要考一個大學上。
還沒有正式宣布,各種小道消息已經出來了,高考要恢複了,薑山讓媳婦去考大學。
至於兒子,最心心念念的就是,爸爸不在還能不能出操。
答案肯定是可以的。
從九月初,部隊給了一個福利,家屬院裏所有的孩子自願想出操的,每天早上統一集合。
出操時間跟大部隊統一了,多數時候就薑山親自帶。
有事耽誤了的時候,就找人帶。
現在天冷了,薑山問過兒子,九九沒有絲毫動搖,不能出操的日子是要急的。
為了給兒子調生物鍾,兩口子費了不少勁,想讓兒子早上多睡會,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五點!比鬧鍾還準時!
跟公雞一樣敬業。
家裏跟風買的小鬧鍾,成了擺設,九九早上醒了,拿著鬧鍾擺弄,嘴裏嘟囔著,怎麽還不響啊。
家屬院有孩子的,家家都有了小鬧鍾,隻有九九的成了擺設。
第二天,天還是黑的,朱竹聽到兒子的動靜就醒了。
小九九在穿衣裳呢,大部隊走了,留守的小部分人員該幹啥幹啥,該有的一樣不少。
警衛部隊都是原來三營的人,毫不誇張的說,薑山把整個駐地的安保問題搞成了一個課題。
絕對不允許再發生百姓誤闖的事件。
他把問題的性質直接提升了一個高度,如果是有心人呢,356團所有的訓練都是保密的,裏麵的資料都是絕密。
一旦泄露,薑山也脫不了關係,他作為主官是要負連帶責任的。
薑山跟媳婦說了,孩子們想出去都出不去,在裏麵是絕對沒有安全問題的。
朱竹被大山要求,今年冬天不用再跟著孩子們出去看孩子了,要學會放手。
她知道大山說的有道理,村裏的孩子們都是這樣養的,他們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
九九穿好衣裳,扣子還係差了,被媽媽指出來就提要求。
“媽媽,你能幫我改成套頭的嗎?係扣子太麻煩了!”
“不能,媽媽不會改。”
九九繼續提建議,“給姥姥寄迴去,姥姥肯定會。”
“你出錢。”
九九不舍得,要留著買糖吃。
“啊!我知道了!”
九九激動的在炕上蹦蹦跳跳的,笑得很狡猾。
朱竹打開書帶著兒子了,“時間到了,開始了。”
娘倆開始讀書時間,朱竹讀一句,九九跟著念一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棵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孩子稚嫩的嗓音,搖頭晃腦的。
九九豎著耳朵等著,號聲一響,網兜往脖子上一背,“媽媽,時間到了,我走了。”
朱竹跟著走到門口,就被兒子攔住了。
“媽媽,你不能出來啊,爸爸說的。”
朱竹站在門口看著兒子搬過小木樁踩著推開木插銷,這一套熟練的動作,平時兒子和大山一起出門,這些也都是兒子做的。
還知道迴頭把門給帶上,關嚴實。
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聲音傳來。
“你沒洗臉吧,還有眼屎!”
“你還沒梳頭呢,你頭發都翹著!”
“不用梳,帽子一戴好了。”
……
擴建的家屬院陸續來人的時候,朱竹被兒子帶著被迫主動認識人。
隻要一來人,孩子們就主動往前湊。
有孩子的,更是比村裏的八婆似的,把人家扒個底朝天。
幾歲了?
跟我們一起玩不?
會玩什麽啊?
九九不光邀請人家一起玩遊戲,不忘拉著人家一起出操!
朱竹厚著臉皮還要避開兒子特意跑一趟,跟大人說出操是自願的,孩子們願意來就來,不來也沒關係的。
新來的家屬們也不知道是處於什麽心理,可能是福利不用就覺得沒占著便宜還是怎麽的,也可能是為了孩子們好,反正是沒有一家不來的。
大人們或許想的也簡單,孩子們出操就是跟著玩,跟不上就慢點。
也細細的問了男人們,聽說是團長帶著自家孩子搞的。
領導家的孩子們都在,那自家的孩子們更要去了。
整個家屬院除了在外頭念書的大孩子們,在小學念書的隻要在家屬院的,一個不缺。
對了,大孩子們放假迴家的時候,早上也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