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幹親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琴的哭聲和罵聲傳出去老遠,勞累了一天的村民吃了飯就拿著蒲扇在道上美其名曰納涼。
“怎麽說也是親兒子啊,罵的也太難聽了。”
“就是,你們在家裏幹仗,跟人家薑老三有啥關係。非得鬧得讓人家離婚。”
“越老越糊塗了,薑老三手底下管著多少兵呀,能讓你做他的主!”
“可不是咋的,想不開。”
……
議論紛紛,聰明人心裏跟明鏡似的,老薑家鬧騰這一出是為了啥,說白了就是為了錢!
老薑家從老三媳婦隨軍開始,這日子就跟以前不一樣了。
老三不往家寄錢,老大和老二兩家就分家了。
薑家也是能耐,給薑老四找了個工人,戶口都遷出去了。
村民們沒少議論,這得花多少錢啊,錢少了肯定幹不成這大事。
這錢哪兒來的,大家心知肚明。
薑老四的工資跟老三可沒法比。
要是別的人家,有個當工人的兒子月月往家拿工資,早就燒高香了,可薑家不行。
因為有對比。
薑老漢也不勸了,該說的話早就說了,根本就不聽。
薑梅甭管心裏怎麽想的,麵上全是擔憂,“娘,快別哭了。您就自己難受,三哥也不心疼。等三哥迴來的時候,您再好好哭一場。”
娘要說要給她換個聽話的三嫂,她是不認同的,在她眼裏,三嫂就夠老實的了,冬天她過去的時候對她可好了。
問題不在三嫂身上,是三哥。
崔琴接過毛巾擦了一把臉,“梅子,你說他是什麽意思,給他老丈人家一大包東西,咱家就一封信。”
梅子接過擦了鼻涕的毛巾,也不嫌髒,去盆裏搓洗,“三哥信裏不是說了嘛,讓咱不要管了。那他當女婿的肯定得給老丈人家賠不是啊,空口白話的沒誠意,寄點東西也是應該的。”
“哼,朱家那窮酸德行吧,真是沒臉沒皮的。”
梅子繼續勸,必須要勸,讓娘過去這個坎,要不是整天罵罵咧咧的,娘心情不好,她的日子也不好過。
“娘,您等我不念書了,也找個班上,您就在家等著月月數錢吧。我掙的比三哥還多。”
“傻丫頭,你可別想美事了,看看你四哥,一個月累死累活的掙多少錢,你以為誰都有你三哥那個本事啊。”
崔琴自己心裏也很明白,老三是個厲害的。越是這樣,她才越不甘心。
“娘,你是想三哥了吧,咱給三哥迴信問問三哥啥時候帶著九九迴來一趟啊,這都好幾年沒迴了吧?”
崔琴對這個小孫子是真沒感覺,都沒見過。哎,家裏孩子多,在眼前的都稀罕不過來呢,更沒這離的遠的什麽事了。
……
母女倆說著話,崔琴的火氣發泄出來就好了。
她就不信老三一輩子不迴來了,遲早有迴來的一天。
崔琴怎麽也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好幾年,再迴來也不是自願的,是家裏出了事必須要迴。
·
七五年八月底,薑山的學習生活到了尾聲,連續幾天熬大夜完成的作業終於寫完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提交的這份作業,在不久的將來由他來親自完成。
先後送走了齊鬆他們三個,趙永年一家三口,因為他們都要迴一趟老家待幾天,再迴原部隊報到。
隻要薑山不迴老家,就在這邊多待幾天。
離別是傷感的,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誰能想到他們真的相聚了呢。
薑山最終還是認了周海軍這個幹兒子,根本原因就是周清朗是一個老中醫,他特意打聽了,明麵上不行醫,但確實有一手。
這也是周家日子過得不錯的原因。
周老爺子看病看緣分,很謹慎,有緣人才給看。
他拜托老爺子給媳婦把過脈,給做了藥丸調理身體。
還帶著媳婦去醫院做了檢查,跟醫生說的跟老爺子說的一樣,沒有大問題。
周海軍放了暑假之後,就長在了薑家,天天來找弟弟玩,跟村裏的孩子們也混熟了。
他每次過來還不空手,總帶吃的,朱竹怕人家占自己便宜,她占了別人的便宜也同樣不舒服。
兩家走著走著越走越近,大山提出來要認幹親,她也就同意了。
大山可沒暑假,課是直接上到八月底的,朱竹自己可不敢帶著孩子去遊泳,最後還是林珍珍說跟她一起去。
這兩口子每個周末都帶著九九去遊泳,林珍珍早就眼饞了,不過有大山在,她不好意思。
等到機會了,男人們上課,她和竹子帶著三個孩子去,多好啊。
林珍珍離開的時候也很是不舍,這一別怕是很難再相見了,這幾個月時間不長卻處出了感情,人就是這樣,可能時間長了會遺忘,可這感情確是真的。
這個不起眼的小院裏,生活的這幾個月,每個人都收獲頗豐。
薑山在媳婦和兒子的陪伴下,不僅圓滿的完成了學校的學習任務,還跟齊鬆他們幾個很好的保持了軍事訓練的水平。
同時還陰差陽錯的掀了一個賊窩,助公安同誌一臂之力。
媳婦和兒子勉強算是學會了遊泳,當然了,他也不忘教育媳婦,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
九月迴到家屬院的薑山忙的腳不沾地,中秋節這天,吃了晚飯抱著兒子過去楊哥家說會話。
倒沒有什麽特別的目的,就瞎聊。
此瞎聊非彼瞎聊也,薑山總能從其中摸索到點啥。
比如他一迴來,馮凱也跟他說一些事情,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跟三營有關的事情。
楊哥就不同,說的比較散,有些事情看似無關。
兒子小身子扭的跟麻花似的,他隻能放手,虎子牽著九九出去瘋了。
楊濤扶了扶眼鏡,看著飯桌的月餅,“家裏有,不都是一樣的嘛,多此一舉!”
薑山隻笑了笑不說話,這笑意味深長。
這下,換楊濤若有所思的盯著月餅看,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眼睛就瞪大了,肉餡的!
出自三營之手,是真香啊。
楊濤幾口吃完一個,指了指盤子裏的月餅,“看在這個的麵子上,跟你嘮幾句真心話。你一迴來這陣仗是不是搞太大了?”
薑山搖頭失笑,“楊哥,那你說,我能怎麽辦?”
無論你願不願意都得幹,他選擇積極的麵對,況且他也有私心。
“怎麽說也是親兒子啊,罵的也太難聽了。”
“就是,你們在家裏幹仗,跟人家薑老三有啥關係。非得鬧得讓人家離婚。”
“越老越糊塗了,薑老三手底下管著多少兵呀,能讓你做他的主!”
“可不是咋的,想不開。”
……
議論紛紛,聰明人心裏跟明鏡似的,老薑家鬧騰這一出是為了啥,說白了就是為了錢!
老薑家從老三媳婦隨軍開始,這日子就跟以前不一樣了。
老三不往家寄錢,老大和老二兩家就分家了。
薑家也是能耐,給薑老四找了個工人,戶口都遷出去了。
村民們沒少議論,這得花多少錢啊,錢少了肯定幹不成這大事。
這錢哪兒來的,大家心知肚明。
薑老四的工資跟老三可沒法比。
要是別的人家,有個當工人的兒子月月往家拿工資,早就燒高香了,可薑家不行。
因為有對比。
薑老漢也不勸了,該說的話早就說了,根本就不聽。
薑梅甭管心裏怎麽想的,麵上全是擔憂,“娘,快別哭了。您就自己難受,三哥也不心疼。等三哥迴來的時候,您再好好哭一場。”
娘要說要給她換個聽話的三嫂,她是不認同的,在她眼裏,三嫂就夠老實的了,冬天她過去的時候對她可好了。
問題不在三嫂身上,是三哥。
崔琴接過毛巾擦了一把臉,“梅子,你說他是什麽意思,給他老丈人家一大包東西,咱家就一封信。”
梅子接過擦了鼻涕的毛巾,也不嫌髒,去盆裏搓洗,“三哥信裏不是說了嘛,讓咱不要管了。那他當女婿的肯定得給老丈人家賠不是啊,空口白話的沒誠意,寄點東西也是應該的。”
“哼,朱家那窮酸德行吧,真是沒臉沒皮的。”
梅子繼續勸,必須要勸,讓娘過去這個坎,要不是整天罵罵咧咧的,娘心情不好,她的日子也不好過。
“娘,您等我不念書了,也找個班上,您就在家等著月月數錢吧。我掙的比三哥還多。”
“傻丫頭,你可別想美事了,看看你四哥,一個月累死累活的掙多少錢,你以為誰都有你三哥那個本事啊。”
崔琴自己心裏也很明白,老三是個厲害的。越是這樣,她才越不甘心。
“娘,你是想三哥了吧,咱給三哥迴信問問三哥啥時候帶著九九迴來一趟啊,這都好幾年沒迴了吧?”
崔琴對這個小孫子是真沒感覺,都沒見過。哎,家裏孩子多,在眼前的都稀罕不過來呢,更沒這離的遠的什麽事了。
……
母女倆說著話,崔琴的火氣發泄出來就好了。
她就不信老三一輩子不迴來了,遲早有迴來的一天。
崔琴怎麽也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好幾年,再迴來也不是自願的,是家裏出了事必須要迴。
·
七五年八月底,薑山的學習生活到了尾聲,連續幾天熬大夜完成的作業終於寫完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提交的這份作業,在不久的將來由他來親自完成。
先後送走了齊鬆他們三個,趙永年一家三口,因為他們都要迴一趟老家待幾天,再迴原部隊報到。
隻要薑山不迴老家,就在這邊多待幾天。
離別是傷感的,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誰能想到他們真的相聚了呢。
薑山最終還是認了周海軍這個幹兒子,根本原因就是周清朗是一個老中醫,他特意打聽了,明麵上不行醫,但確實有一手。
這也是周家日子過得不錯的原因。
周老爺子看病看緣分,很謹慎,有緣人才給看。
他拜托老爺子給媳婦把過脈,給做了藥丸調理身體。
還帶著媳婦去醫院做了檢查,跟醫生說的跟老爺子說的一樣,沒有大問題。
周海軍放了暑假之後,就長在了薑家,天天來找弟弟玩,跟村裏的孩子們也混熟了。
他每次過來還不空手,總帶吃的,朱竹怕人家占自己便宜,她占了別人的便宜也同樣不舒服。
兩家走著走著越走越近,大山提出來要認幹親,她也就同意了。
大山可沒暑假,課是直接上到八月底的,朱竹自己可不敢帶著孩子去遊泳,最後還是林珍珍說跟她一起去。
這兩口子每個周末都帶著九九去遊泳,林珍珍早就眼饞了,不過有大山在,她不好意思。
等到機會了,男人們上課,她和竹子帶著三個孩子去,多好啊。
林珍珍離開的時候也很是不舍,這一別怕是很難再相見了,這幾個月時間不長卻處出了感情,人就是這樣,可能時間長了會遺忘,可這感情確是真的。
這個不起眼的小院裏,生活的這幾個月,每個人都收獲頗豐。
薑山在媳婦和兒子的陪伴下,不僅圓滿的完成了學校的學習任務,還跟齊鬆他們幾個很好的保持了軍事訓練的水平。
同時還陰差陽錯的掀了一個賊窩,助公安同誌一臂之力。
媳婦和兒子勉強算是學會了遊泳,當然了,他也不忘教育媳婦,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
九月迴到家屬院的薑山忙的腳不沾地,中秋節這天,吃了晚飯抱著兒子過去楊哥家說會話。
倒沒有什麽特別的目的,就瞎聊。
此瞎聊非彼瞎聊也,薑山總能從其中摸索到點啥。
比如他一迴來,馮凱也跟他說一些事情,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跟三營有關的事情。
楊哥就不同,說的比較散,有些事情看似無關。
兒子小身子扭的跟麻花似的,他隻能放手,虎子牽著九九出去瘋了。
楊濤扶了扶眼鏡,看著飯桌的月餅,“家裏有,不都是一樣的嘛,多此一舉!”
薑山隻笑了笑不說話,這笑意味深長。
這下,換楊濤若有所思的盯著月餅看,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眼睛就瞪大了,肉餡的!
出自三營之手,是真香啊。
楊濤幾口吃完一個,指了指盤子裏的月餅,“看在這個的麵子上,跟你嘮幾句真心話。你一迴來這陣仗是不是搞太大了?”
薑山搖頭失笑,“楊哥,那你說,我能怎麽辦?”
無論你願不願意都得幹,他選擇積極的麵對,況且他也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