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人員,則由管天華館人帶著兩艘船,以及千餘人繼續沿著運河直接下揚州。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雖然作者的詩句中暗藏自嘲之意,但也不難看出揚州這個盛名於世的風花雪月之地,對於楊義而言,又怎能輕易錯過這次,一睹揚州芳容的機會呢。
當然這隻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揚州富饒,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足以見得揚州地區貿易往來、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更是了道盡了揚州地區首屈一指的經濟地位,所以楊義決定南下揚州。
在管天華的運作下,渡口方麵同意楊義的兩艘商船停靠一晚,但是要交一定的費用,對此楊義非常清楚,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關鍵是能讓他手下的人休息一晚,畢竟在船上呆了三天,還是要緩解一下身心的疲勞不是。
將渡口的事情處理好,楊義便和管天華帶著十幾人離開了碼頭。
永利渡口附近便是永利縣城,屬於青州管理,管天華走南闖北,這永利縣城了來過,所以肯定比楊義熟悉,楊義隻是跟著管天華走。
幾十人買了馬匹,然後在城裏找了一處客棧住了下來,這客棧條件不錯,勉強算得上四星酒店吧。
楊義早就餓了,所以趕緊讓小二準備了酒菜,然後坐在那裏等上菜。
菜沒有等來,卻等來了一個美女,亮眼一看,不是管瑩瑩還能是誰。
隻見她已經換了一身勁裝,將她凹凸有致的身材展露無遺,隱隱還能聞到她身上傳來幽香的氣息,看這樣子應該是梳洗打扮過了。
看見楊義火辣辣的目光,管瑩瑩白了一眼,然後把劍往桌上啪一放道:“這寶劍也是許久沒有用了,怕是已經生鏽了。”
楊義收迴目光,訕訕笑道:“瑩瑩姑娘怎麽知道我們在這裏?”
“我要是知道你在這裏,壓根就不會來了。”
對於管瑩瑩的迴答,楊義哭笑不得,想必這家店他們已經來過不止一次。
就在這時小二笑容滿麵的給他們上菜了,然後又給他們倒了酒盛了飯,這時管天華等人來了。
楊義一邊吃飯,一邊與管天華商量南下揚州的事。
原本楊義以為管天華會直接迴長安,自己則帶人下揚州解決糧草的事,可管天華暫時不迴長安,先去揚州看望自己的母親,而且他在揚州有熟人,說不定可以幫忙解決楊義的糧草問題,楊義求之不得,有關係才好辦事,何況路途還有美女相伴,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天早上,楊義等人一切都準備好以後就從永利縣城出發了。
永利縣城距離揚州還有六七百公裏路程,如果是朝廷的快報,估計兩天就可到達了,要不然怎麽有六百裏加急,八百裏快報呢?
楊義走的是官道,而且為了趕時間,所以快馬加鞭,雖然沒有六百裏加急那麽快,但一天跑上一百多公裏是正常的。
一路馳騁,用了四天多的時間,楊義十幾人終於到達了揚州城外,一座與營州類似的城牆出現在楊義眼前。
還沒有進城,但是道路上行人馬車來往,楊義都能感受到揚州的熱鬧和繁華。
城門外的官道上行人紛紛,車馬轔轔,除了往來的商人外,其他的大多數人都是去觀音山求神拜佛的。
觀音山位於揚州城西北,這裏是揚州的自然製高點,遠眺江淮南北,一覽無餘。
觀音山曲折幽深,從山前道路上山,曲折逶迤,攀登到頂,磚鋪山道,蜿蜒而陡峭,兩旁如城牆上的女牆,因而有“小長城”之譽。
山上建有佛寺,觀音山觀音山,顧名思義,自然是奉的是觀音菩薩,其他佛像也不同於一般寺院的釋迦摩尼像,而是以菩薩為主的佛像。
觀音山除了地勢高,風景好之外,還是燒香拜佛祈福之地,甚至還有十分盛大的燒香會。
據說農曆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之日,這天觀音山香火最為旺,亦為揚州最盛大的廟香會。
屆時,四方各地的香客陸續趕來進香。十八日晚即有人上山敬香,十九日天未亮即有人到寺裏燒頭香。
所以來觀音山的或是遊覽,或是燒香的香客。燒香拜菩薩,有的求姻緣,有的求旺財,還有的則是求高官厚祿,其實燒香拜佛這種事就好似買彩票一樣,中了就說菩薩顯靈了,沒中還等繼續去燒,說不定哪天好事就砸自己身上。
楊義這會可沒功夫去遊覽觀音山,而是隨著管天華起義入了揚州城,隻見大街小巷兩旁林立紅磚綠瓦的店肆,各種樓閣爭鮮奪目。
街道上車馬粼粼,人流如織,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揚州民眾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揚州城中各種小河隨著大小街道縱橫交錯,載著公子小姐的小船在小河之上穿梭而行,間隔不遠便有一座小拱橋連接著兩旁的街道。
揚州在這時應該屬於一線城市,就好比楊義前世的北上廣深,是經濟貿易往來、商賈雲集的地方,所以它的繁華程度可想而知。
楊義不由放慢了速度,慢慢欣賞著這裏的繁華景象,在路過一座紅色樓閣門前時,門口鶯鶯燕燕的邀客聲頓時吸引了楊義的目光。
隻見幾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妙齡少女正在門口拉皮條,路過的男子淫笑著被拉著往裏麵走,手還不自覺的伸向了那豐滿的翹臀,時不時還能聽到裏麵傳來男女嬉笑打鬧聲,讓人聽了以後心生向往。
這裏應該就是古時說的青樓了吧,楊義心裏想著,誰說古代比較封建了,這一點就比二十一世紀開放多了,這種事情都是光明正大的交易,可不用像前世一樣,做事之前躲躲藏藏,還要看看樓層高不高,想好出事時,怎麽才能安全撤退。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雖然作者的詩句中暗藏自嘲之意,但也不難看出揚州這個盛名於世的風花雪月之地,對於楊義而言,又怎能輕易錯過這次,一睹揚州芳容的機會呢。
當然這隻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揚州富饒,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足以見得揚州地區貿易往來、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更是了道盡了揚州地區首屈一指的經濟地位,所以楊義決定南下揚州。
在管天華的運作下,渡口方麵同意楊義的兩艘商船停靠一晚,但是要交一定的費用,對此楊義非常清楚,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關鍵是能讓他手下的人休息一晚,畢竟在船上呆了三天,還是要緩解一下身心的疲勞不是。
將渡口的事情處理好,楊義便和管天華帶著十幾人離開了碼頭。
永利渡口附近便是永利縣城,屬於青州管理,管天華走南闖北,這永利縣城了來過,所以肯定比楊義熟悉,楊義隻是跟著管天華走。
幾十人買了馬匹,然後在城裏找了一處客棧住了下來,這客棧條件不錯,勉強算得上四星酒店吧。
楊義早就餓了,所以趕緊讓小二準備了酒菜,然後坐在那裏等上菜。
菜沒有等來,卻等來了一個美女,亮眼一看,不是管瑩瑩還能是誰。
隻見她已經換了一身勁裝,將她凹凸有致的身材展露無遺,隱隱還能聞到她身上傳來幽香的氣息,看這樣子應該是梳洗打扮過了。
看見楊義火辣辣的目光,管瑩瑩白了一眼,然後把劍往桌上啪一放道:“這寶劍也是許久沒有用了,怕是已經生鏽了。”
楊義收迴目光,訕訕笑道:“瑩瑩姑娘怎麽知道我們在這裏?”
“我要是知道你在這裏,壓根就不會來了。”
對於管瑩瑩的迴答,楊義哭笑不得,想必這家店他們已經來過不止一次。
就在這時小二笑容滿麵的給他們上菜了,然後又給他們倒了酒盛了飯,這時管天華等人來了。
楊義一邊吃飯,一邊與管天華商量南下揚州的事。
原本楊義以為管天華會直接迴長安,自己則帶人下揚州解決糧草的事,可管天華暫時不迴長安,先去揚州看望自己的母親,而且他在揚州有熟人,說不定可以幫忙解決楊義的糧草問題,楊義求之不得,有關係才好辦事,何況路途還有美女相伴,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天早上,楊義等人一切都準備好以後就從永利縣城出發了。
永利縣城距離揚州還有六七百公裏路程,如果是朝廷的快報,估計兩天就可到達了,要不然怎麽有六百裏加急,八百裏快報呢?
楊義走的是官道,而且為了趕時間,所以快馬加鞭,雖然沒有六百裏加急那麽快,但一天跑上一百多公裏是正常的。
一路馳騁,用了四天多的時間,楊義十幾人終於到達了揚州城外,一座與營州類似的城牆出現在楊義眼前。
還沒有進城,但是道路上行人馬車來往,楊義都能感受到揚州的熱鬧和繁華。
城門外的官道上行人紛紛,車馬轔轔,除了往來的商人外,其他的大多數人都是去觀音山求神拜佛的。
觀音山位於揚州城西北,這裏是揚州的自然製高點,遠眺江淮南北,一覽無餘。
觀音山曲折幽深,從山前道路上山,曲折逶迤,攀登到頂,磚鋪山道,蜿蜒而陡峭,兩旁如城牆上的女牆,因而有“小長城”之譽。
山上建有佛寺,觀音山觀音山,顧名思義,自然是奉的是觀音菩薩,其他佛像也不同於一般寺院的釋迦摩尼像,而是以菩薩為主的佛像。
觀音山除了地勢高,風景好之外,還是燒香拜佛祈福之地,甚至還有十分盛大的燒香會。
據說農曆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之日,這天觀音山香火最為旺,亦為揚州最盛大的廟香會。
屆時,四方各地的香客陸續趕來進香。十八日晚即有人上山敬香,十九日天未亮即有人到寺裏燒頭香。
所以來觀音山的或是遊覽,或是燒香的香客。燒香拜菩薩,有的求姻緣,有的求旺財,還有的則是求高官厚祿,其實燒香拜佛這種事就好似買彩票一樣,中了就說菩薩顯靈了,沒中還等繼續去燒,說不定哪天好事就砸自己身上。
楊義這會可沒功夫去遊覽觀音山,而是隨著管天華起義入了揚州城,隻見大街小巷兩旁林立紅磚綠瓦的店肆,各種樓閣爭鮮奪目。
街道上車馬粼粼,人流如織,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揚州民眾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揚州城中各種小河隨著大小街道縱橫交錯,載著公子小姐的小船在小河之上穿梭而行,間隔不遠便有一座小拱橋連接著兩旁的街道。
揚州在這時應該屬於一線城市,就好比楊義前世的北上廣深,是經濟貿易往來、商賈雲集的地方,所以它的繁華程度可想而知。
楊義不由放慢了速度,慢慢欣賞著這裏的繁華景象,在路過一座紅色樓閣門前時,門口鶯鶯燕燕的邀客聲頓時吸引了楊義的目光。
隻見幾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妙齡少女正在門口拉皮條,路過的男子淫笑著被拉著往裏麵走,手還不自覺的伸向了那豐滿的翹臀,時不時還能聽到裏麵傳來男女嬉笑打鬧聲,讓人聽了以後心生向往。
這裏應該就是古時說的青樓了吧,楊義心裏想著,誰說古代比較封建了,這一點就比二十一世紀開放多了,這種事情都是光明正大的交易,可不用像前世一樣,做事之前躲躲藏藏,還要看看樓層高不高,想好出事時,怎麽才能安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