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的臉上止不住的笑容“咱們要贏了!”


    在他看來,這場戰鬥絕對不會和之前的戰鬥一樣,這是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劇本,之前的劇本,張遼一往無前,殺翻了江東軍,差點活捉孫權,逼得江東軍無奈後撤,損失慘重,如今,這樣的情況怕不會重演了!


    因為孫權沒來,這次孫權總算是放下了想和劉備曹操比統帥軍隊能力的心,一直想要改變自己在世人心中完全不會打仗的印象。


    後來的孫權終於沒有再糾結自己這個方麵是不是不如曹操和劉備,終於知道自己該幹什麽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若劉備和曹操都算是第一代開創基業的人,那孫權應該是算是極其有魄力的二代,他守住了江東,後來還開拓了荊州,交州,占據了整個南方,成為南方霸主,雖然南方和北方比起來,各方麵的底蘊差很多,但是就麵積而言,真的不差多少了。


    而人口,隨著北方戰亂不休,人口損失嚴重,雙方的一個比例真的沒有差很多,甚至可以說已經是肉眼看得見的差距。


    南方也有南方的問題,但是總的來說,孫權是幸運的,他所遇到的異族沒有那麽難以對付,相反的,成了他不斷增加兵員和人口的途徑。


    三者之中,綜合實力來說,曹操家大業大,底蘊深厚,但是消耗也最大,劉備最差,隻是軍事方麵取得不少勝利,軍事實力公認最強。排在人口第二,軍隊數量,乃至國土麵積都排在第二,這就說明了很多東西。能夠排在第一的,不是別的,恰恰就是他們的水師。


    南船北馬,在這個時代,占據了長江中下遊控製權的江東海軍是江東最強的隊伍。


    一條長江,也讓江東成為最安全的後方。


    現在他們跨過長江,主動尋求擴大版圖,那麽在接下來,將要麵臨的,不可能隻是張遼這樣的衝擊,孫權果斷放棄了自己統領大軍,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這事情不是別的,恰恰就是用人。


    淮陰侯韓信曾麵對高祖劉邦的提問,說出自己統領大軍,多多益善。而評價劉邦,卻也沒有特別看不起,而是說了一句,大王更善於統領將帥!


    那他孫權同樣也可以這樣,這個想法一出來,他立馬就感覺還是比較適合自己的,又因為之前慘痛的教訓,所以孫權終於看清楚自己應該如何去發揮長處。


    不管是什麽樣子的時候,江湖之中還是需要不少東西才能把自己接下來給完成的,孫權決定老老實實學漢高祖劉邦做一個可以統領將帥的人,而不是自己去打仗,這一點來說,還是比較準確的。


    於是程普看到的這一場戰鬥勝利的曙光,如果這場戰鬥江東取得了勝利,那麽接下來,這場戰爭的勝利也不會太遠,這點還是十分的清楚的。


    ------------


    不管外麵雙方的人馬心中究竟怎麽想,目前來說,對於對戰中心的太史慈和張遼來說,此刻的他們眼中隻有彼此。


    天底下武將早有排名,每一個上榜的人基本都是身經百戰,用無數對手的屍體才鑄就了自己路,但是就這樣一條路而言,越往後,可能路就越窄。


    “子義,聽聞你當年和孫策曾經一場大戰,不分勝負,如今看來,你確實有兩把刷子,不錯不錯!”張遼在短時間內太史慈對了數十招,在兩人分開之後,張遼開始了自己的調侃。


    不管是個什麽樣子的情況吧,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還是需要完成一些事情的。


    “哼”太史慈對於孫策那是十分尊敬的,聽到張遼直接唿喊孫策的名諱,太史慈十分震怒。


    他沒有逞口舌之利,隻是冷哼一聲,接著便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他猛然提升了自己的功力,兩者的戰鬥火氣越來越大,功力飆升都已經開始讓周圍的人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待不下去了!


    這樣的戰鬥也讓一些人歎為觀止,最主要的還是這兩個人還是在不斷移動之中。


    張遼對於自己現在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他沒有戀戰,一直都在尋求殺到陸遜身邊的辦法。


    直到越打越感覺到壓力,他才發現,因為這次是故技重施,所以這一次麵對的難度也大得很,不過也沒有辦法,他隻能孤注一擲。


    合肥城不是不能放棄,但是這就像一根釘子,如果沒有這根釘子,想要在南方這個地方立下根基,真的是千難萬難!


    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江湖之中沒有任何一個敢說自己放棄了合肥還能打迴來,尤其是三方勢力交纏,一旦失去一座城,其中的意義真的就是完全不一樣。


    可以說合肥城的存在,為曹軍在南方的發展留下來最後一點的希望,而另外一方麵來說,對於江東來說,這就是江東這隻虎臥榻之策,這個地方怎麽能讓他人安睡,一定要幹淨拔出才對!


    就這樣的最原始的矛盾,很多事情便已經注定,根本就沒有調和的餘地!


    戰爭或許是最直觀,也是最快能夠分出勝負的一種方式。


    “其實咱們都不過是混口飯吃,你何必呢!”戰場之上,雙方的士兵都殺氣騰騰,但是其中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出來,一個曹軍士兵麵對著不斷衝上來想要進攻自己的江東兵,開始了一段吐槽。


    “少說廢話!”底層的士兵有時候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活下去,用盡辦法活下去,活下去就是真理。


    不管是什麽樣子的情況,先活著,無論曹軍這個士兵說的多動聽,對麵的江東兵他都是完全無動於衷的樣子。


    很湊巧的是兩個人說的對方都能聽得懂,因為這兩個人都是老兵,可是不幸的是正因為都是老兵,他們對於眼前的人都是完全不相信的狀態,也可以說見怪不怪。


    他們麵對著敵人基本就一個原則,那就是殺,因為隻有死人才不會出任何的幺蛾子。


    很快的,曹軍老兵發現對方是什麽樣子的,不再多說,收起了笑臉,開始慢慢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刀上,企圖尋找機會,一擊必殺!


    戰場上開始大麵積的出現類似的情形,但是這樣的情況卻也讓人很是驚訝,總的來說,這不是張遼想要看到的局麵。


    敵人好像早就料到他要來,所以在某些時候,做了非常針對性的布置。


    針對張遼的勇猛,江東軍調來了荊州地區的一位大將,也是江東軍之中的大將太史慈,太史慈也算是兩朝元老,這樣的猛將是鎮守一方不可或缺的,現在卻被征調過來,目的就是為了一個合肥城!


    可見江東,可見孫權對於整個的合肥城究竟是有多麽大的一個怨念,難道孫權就不怕曹仁拿下荊州?


    張遼不知道的是荊州現在也在如火如荼的大戰,因為三方勢力的混戰而出現的各種場景。


    正常情況下,他現在是應該在城中,靠著堅城,做防禦就可以,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或者說出乎很多人預料的一件事,張遼竟然出城了,而出城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為了接應舊部。


    這本身就是一段非常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要說張遼是那種舍不得屬下,重情重義的人倒也不是,但是也不是一個統帥應該做的事情。


    破釜沉舟的事情是有可能發揮巨大的能量,但是用第二次?很多人覺得張遼有江郎才盡的感覺。


    尤其是在張遼帶著人馬衝鋒被太史慈所阻止,不得不開始迂迴奔走的時候!


    或許還是想要接近,但是他的麵前始終站著一個偉岸的身影,這個身影不是別人,正是江東大將太史慈,太史慈最起碼也是能夠和張遼匹敵的英雄。


    即使之前敗過,但是不可否認太史慈本身就是當世有數的強者,並且是那種有實打實戰績的強者。


    即使被人吐槽敗給張飛不止一次,但是能夠站在張飛麵前,那其實已經算是極為不錯的強者!


    很多人想要給張飛造成麻煩都很難。


    張遼對上太史慈這個時候才知道有些傳聞其實真的不可信,最起碼在他看來,他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打敗太史慈,甚至殺死太史慈!


    兩者的戰鬥也算是整場戰爭的縮影!


    就算對比再多的優勢劣勢,但是還是需要真的交上手才知道。


    不出程普所料,整體看上去,張遼所部的衝勁慢慢被消耗。


    曹軍雖然陣容被衝散了一點,但是也慢慢整合在一起!可以說曹軍在張遼的帶領下有陷入絕境的趨勢!


    雖然曹軍沒有完全合圍,但是那種有些鬆散的包圍圈卻逐漸開始合攏。


    “將軍,我軍現在快要被包圍了,突圍吧!屬下們拖住太史慈,您先走!”跟了張遼十幾年的親兵隊長,可以說是生死袍澤心腹的那種,突然帶著幾個人悍不畏死的衝上前擋住太史慈,嘴裏還大聲說著話。


    說話的內容就是根據他的判斷,基本上已經不認為這場戰鬥他們還能取得勝利了,於是想要斷後,讓張遼先走!


    但是張遼隻是搖搖頭,他笑著說道:“這個情況下,靠你們攔住太史慈,有點難!”


    他還沒來得及救援,幾個擋在太史慈前麵的人已經都被太史慈直接挑飛,要害處多出一條血絲,緊接著,便徹底沒了聲息!


    “太史慈,我早就料到這次不會取得那麽大的戰果,但是你以為你們已經穩操勝券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張遼笑著說道。


    這個時候,太史慈才迴過神來,是啊,張遼沒有那麽傻,他怎麽可能幹出這樣的事情來!


    果不其然,在陸遜帥旗鎖在方向的後麵,一支人馬伴隨著炮仗直接從一旁斜刺裏殺出!


    陸遜這時候臉上終於是露出一點表情,這表情叫氣急敗壞,終究不能全功。


    果不其然,因為一支人馬的加入,本來已經傾斜的天平立馬又變得不明朗起來。


    這個時候,陸遜還是果斷的下大了指令,迴防!


    他的用兵倒不是那種特別保守,但是有時候,如果出現比較大的變數,對於那些感覺自己已經要贏的人都會是一種煎熬,因為有些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會允許變數存在。


    張遼就是在賭,在賭陸遜會這麽做,很顯然,他賭贏了!


    他賭陸遜不是那種榆木腦袋,完全不知道變通。


    一旦拿下了合肥,其實對於江東來說不會有什麽好處,壞處反而很多,如果曹操全力開始進攻南方,在北方卻開始以防守為準,相信這個時候以休養生息為主的劉備可能很樂意看到孫權和曹操大戰,而他自己則是坐收漁利!


    整個的江東,不管哪個人都會是那種比較看重眼前利益的,也就是隻有這幾位當上都督的人才會看得比較長遠。


    在江東曆代四位大都督之中除卻呂蒙稍微有點短視,其他三個,包括陸遜他自己,他覺得這仨人是中流砥柱!因為他們能看得更遠。


    周瑜聰明孤傲,他看的長遠,隻是恰好有個諸葛亮讓他的光芒被掩蓋很多,但是若不是周瑜,或許這天下已經姓曹。


    而後的魯肅,若不是英年早逝,也不會造成現在劉備和孫權隻是表麵上還能過得去,一度導致兩家開始生死大戰,多方努力,外加關羽沒事,這才暫時平息了劉備的怒火,讓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北伐之上!


    江東組織大軍開始的這場戰鬥跌宕起伏,最終,參戰的雙方沒有贏家。


    張遼的人馬損失慘重,江東軍不少人馬四散而逃,出現了成建製的背消滅。


    雙方的高端戰力到倒是沒有損傷,但是有時候,卻也不得不說,這一場戰鬥讓雙方見識了不少雙方的底牌,在短期內,雙方都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戰鬥。


    這一場戰鬥的意義是巨大的,這是一次傾注了大量心血的戰鬥,但是戰鬥的結果恰恰都是雙方最不想要的那一種,說不出來究竟是贏了還是輸了,因為戰到最後,雙方很有默契的都退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三國之最強張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尤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尤明月並收藏超級三國之最強張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