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宮正堂如死一般寂靜,堂中對坐的四個人可說是已知世界的最強陣容了。
天選之主、新晉小女帝知月;曾經統治六界八萬年的前任玉帝、現如今的正皇昊天;佛、道兩家的開山始祖如來、遠塵。
就是這樣的四個人,在麵對仙山掌門缺席和炎火山異動,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時,陡然陷入了沉思。
“看來是靈山出叛徒了……”
良久,如來把手中的棋子丟進了棋簍,沉聲道。
“請佛……如常使明示”。
情急之下老君險些道破如來身份,幸而及時改口。
且知月和昊天的注意力也都在即將到來的危機上,並未留心這等細枝末節。
“道祖是知道的,佛祖先前便已覺知大混沌將至,遣坐下鬥戰勝佛入輪迴救世”。
如來盡量用旁觀者的口氣,給麵前的當局者講起了往事。
老君點了點頭,餘光不自覺地瞟向知月,這個故事的主角。
“鬥戰勝佛我知道,可那大混沌是什麽?”知月一頭霧水地望向自己的師父兼夫君。
“黑暗、荒蕪,萬物不存的世界”,昊天歎了口氣,插嘴道。
“怎麽會這樣?難道是天道輪迴嗎?”
知月心中焦急的很,她真恨自己在逍遙時沒有好好聽講,以至於此等危急關頭還要浪費大家的時間科普。
“月兒莫急,這事一句兩句的道不明白,我們四人先行去給王母拜壽,再迴來細說,以免驚動旁人”。
老君說完,便起身與如來對視了一眼。
“放心吧,這六界之中除了你這老鬼,我的法相還沒人能看破”。
如來明白老君此刻的顧慮,繼而密語傳音給他。
“道祖說的是,姐姐定是候著呢,我等快去快迴”,昊天拉起知月先一步出了門。
四個人飛至王母宮中便是換了一副麵孔,瞬息之間,將方才的陰雲掩藏得極好。
王母見著弟弟兩口子,已然是歡喜的緊了。
哪成想老君還帶了朋友早早的來賀壽,眉眼笑得跟朵花似的。
暗地裏琢磨著,這迴她這生日,裏子麵子可算是都占全和了。
簡短結說吧,四個人把王母打發的樂樂嗬嗬的,又趕忙迴轉兜率宮議事。
他們得在蟠桃宴開始之前理出個頭緒來。
“師父你快說,到底那個大混沌有多可怕,佛祖早就知道它因何而來了嗎?”
知月屁月殳剛沾椅子,便迫不及待地發問了。
老君看了一眼與他對坐的如來,如來示意他從頭講起……
茫茫宇宙,原本混沌荒蕪,正邪二神共生於世。
正神盤穀憎恨黑暗,邪神孽火厭惡光明。
終有一日,正神盤穀再難忍受那無窮無盡的黑暗,以斧劈之,自此,混沌初開。
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而後大千世界一片清明,萬物才開始孕育生長。
天地一開,也便有了晝夜之分,邪神孽火因而被迫晝伏夜出。
為免混沌之氣再將天地合攏,正神盤穀便頭頂天、腳踏地,不斷壯大自己的身軀,使天更高,地更闊。
世間生靈皆感正神盤穀之恩,每日至其腳下,頂禮膜拜以求庇佑。
邪神孽火卻一直耿耿於懷,他認為正神不但毀掉了曾經完美的黑暗世界,還把他逼到了牆角。
而盤穀正神自己卻因此占盡了好處,不僅萬民擁戴,甚至搖身一變成了創世之主。
所以他日以繼夜地瘋狂修煉,處心積慮地尋找機會除掉正神,進而毀天滅地,使一切重歸混沌。
一萬八千年過去了,這期間諸神誕生,六界興旺,而邪神孽火也終於練成了他夢寐以求的屠神訣。
孽火知道,每逢日落,正神之力開始修養生息,其形最弱。
他便傾盡邪神之力,偷襲了支撐天地的盤穀正神。
正神覺知大限已到,惟恐留下孽火禍及蒼生,隻得犧牲自己將其封印於地下。
將將寂滅之時,諸神護.法,但見華光一閃,正神盤穀之軀化身成九枚光珠撒向人間。
後世諸神為紀念正神盤穀的功績,皆尊稱他為父神。
九萬年過去,當初那九枚光珠吸收日精月華,漸漸分化成了後來的神獸和神器……
知月聽著聽著,突然感覺到好像很多事都和她有著莫大的關係,隻是沒有一條線索能將這一切串起來。
“兩位前輩的意思是:佛祖得知邪神孽火必會重新現世,已然想到了應對之策?”
昊天是了解這些曆史的,隻是他還是想不通,這與仙山謀反有何關聯。
“佛祖確實卜算出了邪神衝破封印的時間,隻不過不是在今年,而是明年”,如來頓了頓。
“可從炎火山反常的活動來看,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便會出來了”。
“所以我懷疑,是有人不惜耗損靈力日夜召喚的結果”。
“而知道此事內情的,隻有靈山那邊的人,便是你們道祖,之前也並不曉得這場災難的具體時間”。
“你的意思是,兩大仙山事先買通了靈山的消息,便想在知月湊齊九件神器之前喚醒邪神,意圖謀反?”
老君聽了如來的解釋,大致推導出了事情的脈絡。
“可這麽做對他們有什麽好處?如若邪神果真現世,便會直接毀天滅地,讓一切重歸混沌,不可能留下活口的”。
昊天見如來點頭,又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隻是想利用邪神的力量摧毀現在的天庭,然後取而代之罷了”。
如來瞧了一眼半天沒吭聲的知月,接茬道:
“他們顯然也知道了再次封印邪神的辦法”。
“什麽辦法?”知月問道。
“集齊九件神器,召喚父神”,老君恍然大悟。
他原本以為先前的‘未知’任務,不過是找出天選之主的手段,沒想到佛祖布局的這麽早。
“不好!我那些神器!”知月起身便要迴宮驗看。
“月兒不可!”
三個人幾乎同時叫住了她。
知月一臉疑惑地愣在了當場,看那三個男人的表情,似乎隻有她還不明就裏。
天選之主、新晉小女帝知月;曾經統治六界八萬年的前任玉帝、現如今的正皇昊天;佛、道兩家的開山始祖如來、遠塵。
就是這樣的四個人,在麵對仙山掌門缺席和炎火山異動,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時,陡然陷入了沉思。
“看來是靈山出叛徒了……”
良久,如來把手中的棋子丟進了棋簍,沉聲道。
“請佛……如常使明示”。
情急之下老君險些道破如來身份,幸而及時改口。
且知月和昊天的注意力也都在即將到來的危機上,並未留心這等細枝末節。
“道祖是知道的,佛祖先前便已覺知大混沌將至,遣坐下鬥戰勝佛入輪迴救世”。
如來盡量用旁觀者的口氣,給麵前的當局者講起了往事。
老君點了點頭,餘光不自覺地瞟向知月,這個故事的主角。
“鬥戰勝佛我知道,可那大混沌是什麽?”知月一頭霧水地望向自己的師父兼夫君。
“黑暗、荒蕪,萬物不存的世界”,昊天歎了口氣,插嘴道。
“怎麽會這樣?難道是天道輪迴嗎?”
知月心中焦急的很,她真恨自己在逍遙時沒有好好聽講,以至於此等危急關頭還要浪費大家的時間科普。
“月兒莫急,這事一句兩句的道不明白,我們四人先行去給王母拜壽,再迴來細說,以免驚動旁人”。
老君說完,便起身與如來對視了一眼。
“放心吧,這六界之中除了你這老鬼,我的法相還沒人能看破”。
如來明白老君此刻的顧慮,繼而密語傳音給他。
“道祖說的是,姐姐定是候著呢,我等快去快迴”,昊天拉起知月先一步出了門。
四個人飛至王母宮中便是換了一副麵孔,瞬息之間,將方才的陰雲掩藏得極好。
王母見著弟弟兩口子,已然是歡喜的緊了。
哪成想老君還帶了朋友早早的來賀壽,眉眼笑得跟朵花似的。
暗地裏琢磨著,這迴她這生日,裏子麵子可算是都占全和了。
簡短結說吧,四個人把王母打發的樂樂嗬嗬的,又趕忙迴轉兜率宮議事。
他們得在蟠桃宴開始之前理出個頭緒來。
“師父你快說,到底那個大混沌有多可怕,佛祖早就知道它因何而來了嗎?”
知月屁月殳剛沾椅子,便迫不及待地發問了。
老君看了一眼與他對坐的如來,如來示意他從頭講起……
茫茫宇宙,原本混沌荒蕪,正邪二神共生於世。
正神盤穀憎恨黑暗,邪神孽火厭惡光明。
終有一日,正神盤穀再難忍受那無窮無盡的黑暗,以斧劈之,自此,混沌初開。
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而後大千世界一片清明,萬物才開始孕育生長。
天地一開,也便有了晝夜之分,邪神孽火因而被迫晝伏夜出。
為免混沌之氣再將天地合攏,正神盤穀便頭頂天、腳踏地,不斷壯大自己的身軀,使天更高,地更闊。
世間生靈皆感正神盤穀之恩,每日至其腳下,頂禮膜拜以求庇佑。
邪神孽火卻一直耿耿於懷,他認為正神不但毀掉了曾經完美的黑暗世界,還把他逼到了牆角。
而盤穀正神自己卻因此占盡了好處,不僅萬民擁戴,甚至搖身一變成了創世之主。
所以他日以繼夜地瘋狂修煉,處心積慮地尋找機會除掉正神,進而毀天滅地,使一切重歸混沌。
一萬八千年過去了,這期間諸神誕生,六界興旺,而邪神孽火也終於練成了他夢寐以求的屠神訣。
孽火知道,每逢日落,正神之力開始修養生息,其形最弱。
他便傾盡邪神之力,偷襲了支撐天地的盤穀正神。
正神覺知大限已到,惟恐留下孽火禍及蒼生,隻得犧牲自己將其封印於地下。
將將寂滅之時,諸神護.法,但見華光一閃,正神盤穀之軀化身成九枚光珠撒向人間。
後世諸神為紀念正神盤穀的功績,皆尊稱他為父神。
九萬年過去,當初那九枚光珠吸收日精月華,漸漸分化成了後來的神獸和神器……
知月聽著聽著,突然感覺到好像很多事都和她有著莫大的關係,隻是沒有一條線索能將這一切串起來。
“兩位前輩的意思是:佛祖得知邪神孽火必會重新現世,已然想到了應對之策?”
昊天是了解這些曆史的,隻是他還是想不通,這與仙山謀反有何關聯。
“佛祖確實卜算出了邪神衝破封印的時間,隻不過不是在今年,而是明年”,如來頓了頓。
“可從炎火山反常的活動來看,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便會出來了”。
“所以我懷疑,是有人不惜耗損靈力日夜召喚的結果”。
“而知道此事內情的,隻有靈山那邊的人,便是你們道祖,之前也並不曉得這場災難的具體時間”。
“你的意思是,兩大仙山事先買通了靈山的消息,便想在知月湊齊九件神器之前喚醒邪神,意圖謀反?”
老君聽了如來的解釋,大致推導出了事情的脈絡。
“可這麽做對他們有什麽好處?如若邪神果真現世,便會直接毀天滅地,讓一切重歸混沌,不可能留下活口的”。
昊天見如來點頭,又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隻是想利用邪神的力量摧毀現在的天庭,然後取而代之罷了”。
如來瞧了一眼半天沒吭聲的知月,接茬道:
“他們顯然也知道了再次封印邪神的辦法”。
“什麽辦法?”知月問道。
“集齊九件神器,召喚父神”,老君恍然大悟。
他原本以為先前的‘未知’任務,不過是找出天選之主的手段,沒想到佛祖布局的這麽早。
“不好!我那些神器!”知月起身便要迴宮驗看。
“月兒不可!”
三個人幾乎同時叫住了她。
知月一臉疑惑地愣在了當場,看那三個男人的表情,似乎隻有她還不明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