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璧將軍沉思片刻,望著一旁的傳令兵道:“派個探馬快報袁譚公子,冀州被我們順利拿下,遺憾的是,冀州成為了一座空城。幽州軍挾持全城百姓全部轉移,由於天色已晚,我們沒有戰馬相助,無法進行追擊,望公子知曉。”


    “遵命,小人這就去辦。”


    探馬接令後,從僅有的數匹戰馬中挑選了最快的一隻,朝著平原方向疾馳而去。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流逝,半個月的時間悄然已過。


    韓珩大人作為幽州的別駕,早在半個月前被刺史大人袁熙從遼東調迴了薊縣。


    袁熙自冀州歸來後,頭等大事就是給韓珩布置任務,命令韓珩牽頭規劃,呂翔和蘇仆延負責配合具體行動,逐步將冀州遷移過來的五六十萬百姓,按部就班地分散安排在了薊縣,南皮和遼東三個地方。


    整個事情耗費了半個月的時間,還沒有徹底完畢。


    令一方麵,對於糧草輜重等物資,則是運輸兵全部屯入了薊縣,先前的糧倉南皮不再作為囤積點,它搖身一變,成為了幽州人的前沿陣地。


    遷移事宜慢慢進入收尾階段後,田豐建議要快速升級他們的槍械攻城設備,不能讓冀州的那些先進技術丟失遺忘。


    至於具體後續操作,基本上交給了審配大人負責。


    畢竟那些工藝人才,絕大多數來自冀州。


    …………


    一日正午,薊縣城迎來了一位貴客。


    這位貴客不是普通的達官貴族,而是一位有命的醫者。


    他名張,字仲景,河南南陽人,被後世封為東漢後期醫學家。


    生於公元150年3月4日(農曆150年正月十八日,距今已1864年),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張宗漢曾在朝為官。


    由於家庭條件的特殊,於是他從小就接觸了許多典籍。他從史書上看到了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後,對扁鵲產生了敬佩之情,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名醫奠定了基礎。


    他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


    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


    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


    …………


    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結果。


    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饑寒困頓。


    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目擊心傷。


    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


    “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傷寒論》自序)。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誌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傷寒論》自序)。


    …………


    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


    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


    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何顒在《襄陽府誌》一書中曾讚歎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張仲景故裏位於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天賦聰穎,勤奮好學,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


    對於張仲景的到來,韓珩大人可謂是費勁了心血。


    一年之前曾派人找尋華佗,並多次重金勸說華神醫能夠來一趟幽州,可是均被華神醫找種種借口推脫了。


    韓珩不得不命令一直追隨華佗左右的探子,不要輕易言棄,久而久之,在一個機緣巧合,竟然發現在南陽一帶,還存在著一位醫術與華佗不相上下的高人行跡。


    多虧韓珩大人派出的這位探子嘴巴功夫了得,能夠講得一個動聽淒美的故事,把袁熙公子吹得神乎其神,簡直就是整個幽州的救世主,也莫名地打動了那位高人,張仲景。


    …………


    冬月裏的一天,深夜。


    薊縣刺史府。


    張仲景趁夜來訪,袁熙問詢大喜,情急之下竟赤足相應。


    “神醫,快請。”


    “小民拜見大人。”


    “神醫,請。”


    “大人,請。”


    賓主落座,袁熙神色恭敬地問道:“神醫深夜來訪,不知有何要緊之事?”


    張仲景麵帶笑容道:“恭喜大人,小民特來向大人道喜。”


    “哦?”袁熙有點不解,於是一問,“敢問神醫,喜從何來啊?”


    張仲景道:“小民多日以來查遍古往以來所有醫術,僥幸找到醫治大人斷手之法。”


    袁熙一聽,頓時心花怒放,喜不自禁道:“若得神醫相助,我袁熙豈不是猶如重生在世。”


    袁熙說完,張仲景稍作遲疑,麵露疑慮之色,不敢抬頭相視,隻是低聲說道:“大人的斷手早已徹底壞死,不能再用。另外,即使找到合適的近親新手重接,術後也大有可能出現排異反應……”


    “神醫顧慮極是。”袁熙原本對這隻右手抱的希望不大,見神醫一副嚴肅而認真的模樣,連聲道,


    “斷手斷臂不用顧慮,我自由辦法,神醫隻需專心準備接骨和術後的一切不良應對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婆娘有點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唐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唐路並收藏這個婆娘有點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