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胡言!”


    張居正覺得周禮這話純屬危言聳聽。


    就算大明有各種問題,但還沒有到亡國的地步。


    馬上就要端茶送客。


    “張大人,縱觀整個大明朝,我認為隻有你有能力,有眼光,有決心拉住這輛失控的馬車。


    其他人,我根本信不過。


    你如果不做,我隻能用我的辦法了。”


    周禮坐在凳子上,紋絲不動,還有閑暇喝了一口茶。


    如果張居正都接受不了新思想,其他人更不行。


    什麽,你說海瑞?


    他是個好人,但更是個老頑固。


    找他還不如找嚴嵩。


    “你一個江湖人,有什麽辦法?”


    張居正信不過周禮,見他不為所動,隻能坐下來。


    “江湖人有江湖人的辦法。


    大不了,我去刺殺王駕,造成天下大亂。


    然後起兵造反。


    再造一個新朝廷,總比現在死氣沉沉的好多了。”


    周禮來自後世,對皇帝什麽的根本不屑一顧。


    他要是一心造反,足夠讓大明頭疼。


    “你這狂徒,簡直無君無父!”


    張居正後來再怎麽僭越,也不敢說換掉萬曆。


    現在,連僭越的心都不敢有。


    周禮這個江湖人,開口刺殺王駕,閉口起兵造反,差點沒把他給嚇死。


    “慢來,慢來,張大人,還沒有到那一步。我也隻是說說而已。”


    周禮給他上了一劑猛藥,便要緩和說話的節奏。


    對張居正、徐階這樣老謀深算的人,就應該這樣。


    時刻掌控話語的主動權。


    果然,張居正還不是後來那個曆經千帆的首輔,一時半會沒能平複心情,還沉浸在周禮大逆不道的言論中。


    他喘口氣:“好,你就跟我說說,大明會怎麽個亡法?”


    “張大人,你有沒有發現,中原大地,越來越冷了?”


    周禮決定先從氣候因素開始說起。


    “那又跟大明……滅亡有什麽關係?”


    張居正不太習慣說大明亡了。


    “關係大了。華夏五千年,每次的興衰起伏,都與氣候息息相關。


    氣候適宜的時候,造就漢唐。


    天氣寒冷的時候,亂世頻生。


    如今,又到新一輪的寒潮了。”


    古代的人根本沒深度思考過,氣候與朝代存續的關係。


    他們隻是本能地記載寒潮來襲,造成多大的損失。


    “竟有此事?”


    張居正正要駁斥,突然又覺得周禮的話有些道理。


    這兩年,衣服都穿得厚了。


    “當然,曾經強橫一時,與大唐爭雄的吐蕃,因氣候而生,也因氣候而亡。


    當時天氣暖和時,整個高原都能種植作物,所以他們人口漸多,人口多了就滋生野心,一度與大唐在西域對抗,並占據上風。


    後來氣溫下降,農作物減產,再也支持不了那麽多的人口,維持不了野心,帝國也隨之落寞。


    張大人博覽群書,一定知道這些事情。”


    周禮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隻要張居正細心去查證,一定能得到這個結論。


    “我會去查證的,感謝閣下解惑。”


    張居正曾經也探詢過吐蕃帝國滅亡的原因。


    有內因,有外因,唯一沒想到的就是氣候。


    “不用謝,我不過也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到的。”


    周禮輕歎一聲,前世的記憶已經越發模糊。


    張居正沒有問周禮站在誰的肩膀上看到的。


    如果想說,一定說了。


    不過,他對周禮還是建立了初步的認可。


    這是個有見識的狂徒。


    “隻憑氣候,就能讓大明亡國嗎?”張居正又問。


    “當然不能,隻要物質充足,度過寒潮不是問題。


    問題是,如今的大明,吏治腐敗,製度僵化,賦稅沉重,貨幣紊亂,土地兼並,邊患不斷。


    寒潮再持續下去,這些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直到大明徹底崩盤。”


    周禮一樁樁指出後世之人總結的明朝症結,無不中的。


    張居正越聽心越寒。


    大熱天的,他居然打了個哆嗦。


    這些問題,有的他親眼見過,甚至可能是其中的加害者。


    眼前的人,根本不是一個普通的江湖人。


    “讓我最擔心的並不是這些事情。”


    周禮歎氣說道。


    張居正心中詫異,這些事情都不是最重要的?


    那還有什麽大事?


    “敢問是什麽事?”


    “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始,西方的強盜正在滿世界搶奪無主之地。


    唯有大明,還在醉生夢死。


    等強盜們發現無主之地沒了,貪婪的目光就會盯上大明。


    到時候,一窩蜂湧進來,怎麽抵擋?”


    周禮想到一百多年後的屈辱曆史,心中哀歎。


    “先生說的是那些紅毛番邦之人?”


    張居正還以為是什麽大事,不就是些鬼佬嗎,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紅毛番邦?


    應該說的是荷蘭人吧?


    現在他們還打不過西班牙和葡萄牙,不過以後就不好說了。


    周禮一見張居正的臉色,就知道他小瞧了這些歐洲人。


    忙正色道:“張大人,萬萬不可小瞧這些番邦之人。


    他們成群結隊,跨海而來,難道是送友誼來了嗎?


    不是!他們不過是看大明勢大,暫時不敢招惹而已。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比如美洲、非洲的原住民,哪一天不在他們的炮火和屠刀下苟活?


    等到中原虛弱,你猜他們會不會衝上來撕咬?


    時代變了,張大人!


    以往大明的敵人來自草原,以後海上的敵人會越來越多。


    遊牧民族仗著騎射無雙,在中原來去自如。


    大海更加遼闊,各處海疆都有可能是他們攻擊的地方。


    沒有一支強盛的海軍,連他們的影子都看不到。


    幾千年來,草原出了多少餓狼?


    海上的餓狼隻會多不會少!


    莫要因敵人一時示弱就放鬆警惕。


    鐵木真沒有起勢的時候,也曾對劄木合卑躬屈膝,後來劄木合怎麽樣了?”


    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不停衝刷著張居正的大腦。


    他再不敢小瞧周禮,站起身朝他鞠了一躬,“敢問先生怎麽稱唿?”


    所謂聞道有先後,達者為先。


    後來的張首輔並不是個氣量狹窄的人。


    相反,他十分善於學習。


    喲!


    張居正給我行禮呢。


    周禮極為開心,這可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這波逼裝的不虧!


    “我叫周禮,擔不得張大人如此大禮。”


    周禮伸出雙手,將張居正扶起來。


    張居正苦笑道:“周先生今日一番話,至情至性,張某不能不信。


    隻是,我官小位卑,連朝堂都進不去,恐怕做不了什麽。”


    “不,你可以去賣紅薯。”


    周禮脫口而出。


    張居正:???


    “我是說,你可以去種植紅薯。這可是能讓人立地成聖的好東西!”


    周禮又補充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傲:開局被出賣?反手拜入泰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曉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曉聽雨並收藏笑傲:開局被出賣?反手拜入泰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