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心中大怒,哼道:“皇上,蒙古比江南更重要。而且,你之前不是也答應過哀家,若能穩住吳用,就先征伐蒙古,再伐江南嗎?”


    然而這次的康熙皇帝眼神堅定,就算麵對太皇太後,他似乎也不願意改變主意。


    “迴太皇太後,孫兒已經想得清楚了,既然倭國願意出兵,再加上洋人也出兵,千載難逢的機會,大清剿滅吳用,勝算更大。”


    “蒙古諸部落,本就有兵力阻擋噶爾丹,朝廷無需出兵。就算蒙古打不過,但也能拖上好年。”


    太皇太後此刻臉都黑了,頭一次,頭一次這個她親手扶上皇位的孫兒,第一次敢當著外人麵,忤逆她的意思。


    “皇上,你確定要這樣嗎?”太皇太後再次問道,語氣充滿了怒火。


    而康熙已經鐵了心,直麵強硬迴道:“迴太皇太後,為大清萬世基業,孫兒這次要對不住太皇太後了,還有太皇太後能理解孫兒。”


    然後又著重的說了一句:“孫兒已是大清皇帝,且已經親政。”


    太皇太後捏著佛珠的手微微一顫。


    康熙皇帝最後的話,明顯是在告訴她這位太皇太後,他已經是大清皇帝,不是你的傀儡,他有權做任何決定。


    下一刻,她老人家從椅子上站起來,然後朝著側門方向走,一邊走還一邊說:“是啊!皇上長大了,皇上是一國之君,是不應該被誰左右自己的決斷。”


    “哀家,是多嘴了。對不住了,皇上。”


    說完後,她就離開了乾清宮。


    眾多大臣此刻都忘記了自己應該跪下來恭送太皇太後,全都傻傻的站在原地。


    納蘭明珠此刻退後了一步,因為他不願意摻和到皇上與太皇太後兩人的爭端中,所以退後讓皇上看不見他。


    但周培公反而是向前一步。


    他對康熙道:“皇上,臣在下朝後,就去見那倭國使者。務必說服他,讓倭國至少出兵十萬兵,去征討吳用。”


    “至於皇上說的軍餉,臣不敢保證倭寇能拿出一百萬兩。”


    康熙道:“周培公,朕說的一百萬兩白銀,也隻是隨口說說。倭寇能給,那是再好不過,不給也行,隻要他們能出兵。”


    周培公立刻就走出乾清宮,去追那倭國使者了。


    “納蘭明珠,你且留下,朕有話對你說。”康熙叫住了正要離開的納蘭明珠。


    換做是平時,納蘭明珠聽到自己一人被皇帝留下來,他高興都還來不及。而現在,他隻能低頭流露出苦澀的一笑。


    因為他怕自己陷入皇室內鬥中,更害怕皇上讓他選邊站。


    “納蘭明珠,你這個老狐狸。朕問你,你認為朕與太皇太後誰對誰錯,你來評評理。”康熙道。


    納蘭明珠一下就雙膝下跪,身體更是匍匐在地上,嚇得全身哆嗦。


    “迴,迴皇上,你就饒了奴才吧!”他顫抖的迴道。


    康熙冷笑:“果然是老狐狸。”


    納蘭明珠都不敢抬頭。


    康熙繼續說道:“納蘭明珠,這裏沒有別人,隻有你我兩人。你說什麽,都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你且站起來說話,不然朕現在就把你雙腿打斷。”


    納蘭明珠隻能慢慢站起來,但也隻是站起來,頭依然低著。


    康熙是真想過去給他兩巴掌。


    “納蘭明珠,你是太皇太後提拔上來的臣子嗎?”康熙問道。


    納蘭明珠馬上迴道:“不,不,臣是皇上親手提拔。臣與太皇太後,見過的次數也不過十次,談不上與太皇太後提攜。”


    康熙道:“知道就好,所以在太皇太後眼裏,你是朕的臣子,是朕的人。你與索額圖不一樣,索額圖是太皇太後提拔上來的。”


    聽到這話,納蘭明珠心裏麵有點開心。皇上這麽說,似乎就是在告訴他,他納蘭明珠是他的人,而他的死對頭索額圖是太皇太後的人。


    “皇上,臣明白了。”納蘭明珠道。


    康熙點頭。


    接著,納蘭明珠就開始說:“皇上,太皇太後畢竟是經曆了三朝,朝中百官中大部都是她老人家提拔上來的。”


    “皇上,說一句話不好聽的。你能登基,也是因為太皇太後的一句話。”


    康熙道:“你想說,太皇太後能扶起朕,也可以讓朕下去,對吧?”


    納蘭明珠不敢直接說,但已經點頭表示。


    康熙喝道:“朕當然知道,可朕還是認為,朕沒錯。先平噶爾丹,再伐吳用的國策,絕對是錯誤的。”


    “納蘭明珠,朕不願意忤逆太皇太後,但朕更不願意看見大清毀在朕手裏。為了大清,朕就算忤逆太皇太後,也不會改變主意。”


    納蘭明珠看著康熙皇帝忽然爆發出來的氣勢,這是一個少年皇帝該有的嗎?他此刻看著皇帝,仿佛看見了另一個人。


    大清的開國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


    “臣效忠皇上,就算麵對太皇太後,臣也擁護皇上。”納蘭明珠就好像被感染了一樣,之前還很怕摻和進皇室內鬥。而現在,他心裏隻有康熙皇帝,把一切都賭在皇帝身上。


    康熙點頭,他要的就是納蘭明珠這句話。


    因為就在昨夜,他與周培公秘密談論了一宿。


    談論的重點就是先伐噶爾丹,還是先伐吳用。


    而他們兩人一致的決定,就是先伐吳用才能保住大清江山。


    於是,就有了剛剛的一幕,他當著眾臣麵,忤逆了太皇太後的意見。


    周培公在昨夜也提出,滿朝文武眾,一定要先拉攏納蘭明珠。


    因為納蘭明珠在朝中權勢不小,而與太皇太後的關係相比其餘大臣,又沒那麽親密。


    所以,康熙就在剛剛單獨留下了納蘭明珠。


    此時的納蘭明珠表明了態度後,立刻就開始獻策。


    道:“皇上,太皇太後會不會善罷甘休,我們不得而知。所以我們也不得不防,皇上必須提前準備。”


    康熙問道:“納蘭明珠 ,你就說說,朕是要如何準備。但朕不願意讓太皇太後感覺,我是要針對他,要害她。你明白嗎?”


    納蘭明珠沉默了片刻,道:“皇上,皇宮內的禁軍,不可動。一動,太皇太後哪裏計知道。皇上隻需要掌握九門提督,就可以掌控整個京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完了,我是吳三桂的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敵小板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敵小板凳並收藏完了,我是吳三桂的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