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倭寇來了
完了,我是吳三桂的私生子! 作者:無敵小板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姚啟均離開後,吳用對陳浪與方文君問道:“我還沒問過你們,我走後,雲南與四川還穩嗎?我走的期間,我的那父王沒有為難你們吧?”
陳浪道:“大哥,王爺那邊還好。隻是你大哥吳應熊,倒是來了大理城兩次。都是以大哥兄長的身份來的,求見大哥。但被嫂子阻攔,都沒見到大哥。”
“還有,他私下還去拜訪過幾位將軍,送了厚禮。但是,當他走後,那些將軍都把禮物送到我這裏來了。”
吳用笑道:“他們倒是挺會做事的,知道誰的禮不能收。”
陳浪道:“大哥,那吳應熊想拉攏我們的人,居心叵測。”
吳用道:“不用管他。對了,我父王最近有沒有調兵遣將。南京這裏發生這麽大的事,他不可能無動於衷。”
陳浪道:“王爺他老人家還真動了,在我們出川後的第三日,火鳳凰就派人來告訴我,平西軍已經入廣西了。”
吳用道:“這就對嘛,我父王怎麽說也是一個投機主義者,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就是不知道,他老人家敢不敢殺到江南來。如果他年輕十年,一定會去搶一個天機。但現在,人來了,膽子也就小了。更多的是,想安度晚年。”
吳用接著問道:“我媳婦她們沒發生什麽事吧?”
方文君道:“放心,姐姐她們好的很,隻是很想你。這次本來我是想帶著她們一起來南京城與東家你團聚的。可是大姐姐說,不能耽誤你幹大事,所以就不來了。”
“她讓我傳個話給你,說你在江南安頓好了,一定要來接她們去江南。還有一句,說東家你不許去秦淮河找姑娘。”
吳用:“……”
接著,吳用問諸將,道:“如今我們已經占領了南京城,上能打滿清,下能打各路軍閥。你們來說說,如今我們該如何走?”
陳浪馬上就要開口。
吳用忽然又說:“算了,你們各自都寫在紙上,把自己的想法都寫出來,然後交給我。”
“我就不打擾你們了,你們各自發揮。寫得好的人,都會有獎勵。”
說完後,他就一人走出來,來到了總督衙門的後花園。
“東家”方文君跟了上來。
吳用好奇問道:“你都寫完呢?”
方文君道:“我沒寫。我幹嘛要寫,我隻是給東家賺銀子的,又不是給東家出謀劃策。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位置,不會去做分外的事,隻做分內之事。”
吳用道:“你倒是會找借口偷懶,行了,你想怎麽就怎麽。”
方文君問道:“東家,你答應過我的事,現在可以兌現了。”
吳用這才想起當年自己答應過方文君,等以後自己實力強大了,就要幫她做一件事。
“我答應過你的,當然會兌現。而且,現在我們都來了南京城,你想做什麽就去做。”吳用道。
方文君笑道:“東家,跟著你果然沒錯。那我就去做我該做的事,到時候惹出什麽麻煩出來,東家可要給我做主。”
吳用道:“方總管,你什麽時候這麽婆婆媽媽的了,你跟了我這麽多年,我什麽人你不清楚嗎?你幫了我的這麽多,我能不迴報你嗎?你就是把天給我捅破了,我也得幫你撐起來。”
方文君道:“東家,那我去了。”
……
福建,漳州府。
幾十艘戰船從海麵上駛來。
而岸上,這裏有好幾千清軍。但他們並沒有在準備防禦海上的戰船,反而擺開陣勢,在迎接戰船靠岸。
鄭經與陳永華兩人就在戰船上。
而他們兩人來此的原因,正是漳州府的清軍向他們主動投誠了。
“先生,這次多虧了你,兵不血刃就讓漳州的清軍向天地會投誠。”鄭經道。
陳永華道:“王爺,這還是因為清軍在南京城戰敗,在江南的清軍知道大勢已去,所以就各自找靠山。”
鄭經道:“不管怎麽說,我們拿下了漳州府,還多了幾千兵馬?這江南,也有我鄭經的一份了。”
陳永華道:“如今的江南,群雄並起,各方勢力都想要分一杯羹。這局麵,就如同元朝末年一樣。”
鄭經笑道:“那就不知道誰會是下一個朱元璋了。”
陳永華道:“王爺,在這亂世中。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朱元璋的,應該就是那吳用了。”
鄭經道:“先生說的不錯,吳用是最有可能得到天下的人。他的實力最強,滿清都被他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然而陳永華再道:“但元朝末年,在整個江南,最強的可不是朱元璋,而是陳友諒。”
“王爺,如今的吳用就好像當年的陳友諒。他最強,但未必是最後勝利的人。王爺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鄭經聽完這話後,馬上就大笑起來,一掃剛剛的晦氣,道:“先生言之有理,天下未定,你我都有可能。”
下一刻,戰船靠岸。
台灣軍登陸了,他們很快就接收了海防。
清軍這邊一點反抗都沒有,他們是真心要投誠的。
所以,鄭經他們很快就占領了漳州府,在漳州府站穩了腳。
但是,就在鄭經為此高興的時候,一個從台灣傳來的消息讓他坐立不安了。
他立刻找到了陳永華。
“先生,大事不好,倭寇國的三百艘戰船,向台灣駛來了。倭寇國的德川幕府,要求我們把他們的人還迴去,不然就對台灣開戰。”
陳永華聽到這消息後,當然是驚駭的。而且如今,台灣的兵馬大部都要被運到漳州,爭奪江南。
這個時候,台灣可是他們的大後方,是絕對不能亂。不然,他們就腹背受敵,爭奪江南就再無希望。
陳浪道:“大哥,王爺那邊還好。隻是你大哥吳應熊,倒是來了大理城兩次。都是以大哥兄長的身份來的,求見大哥。但被嫂子阻攔,都沒見到大哥。”
“還有,他私下還去拜訪過幾位將軍,送了厚禮。但是,當他走後,那些將軍都把禮物送到我這裏來了。”
吳用笑道:“他們倒是挺會做事的,知道誰的禮不能收。”
陳浪道:“大哥,那吳應熊想拉攏我們的人,居心叵測。”
吳用道:“不用管他。對了,我父王最近有沒有調兵遣將。南京這裏發生這麽大的事,他不可能無動於衷。”
陳浪道:“王爺他老人家還真動了,在我們出川後的第三日,火鳳凰就派人來告訴我,平西軍已經入廣西了。”
吳用道:“這就對嘛,我父王怎麽說也是一個投機主義者,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就是不知道,他老人家敢不敢殺到江南來。如果他年輕十年,一定會去搶一個天機。但現在,人來了,膽子也就小了。更多的是,想安度晚年。”
吳用接著問道:“我媳婦她們沒發生什麽事吧?”
方文君道:“放心,姐姐她們好的很,隻是很想你。這次本來我是想帶著她們一起來南京城與東家你團聚的。可是大姐姐說,不能耽誤你幹大事,所以就不來了。”
“她讓我傳個話給你,說你在江南安頓好了,一定要來接她們去江南。還有一句,說東家你不許去秦淮河找姑娘。”
吳用:“……”
接著,吳用問諸將,道:“如今我們已經占領了南京城,上能打滿清,下能打各路軍閥。你們來說說,如今我們該如何走?”
陳浪馬上就要開口。
吳用忽然又說:“算了,你們各自都寫在紙上,把自己的想法都寫出來,然後交給我。”
“我就不打擾你們了,你們各自發揮。寫得好的人,都會有獎勵。”
說完後,他就一人走出來,來到了總督衙門的後花園。
“東家”方文君跟了上來。
吳用好奇問道:“你都寫完呢?”
方文君道:“我沒寫。我幹嘛要寫,我隻是給東家賺銀子的,又不是給東家出謀劃策。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位置,不會去做分外的事,隻做分內之事。”
吳用道:“你倒是會找借口偷懶,行了,你想怎麽就怎麽。”
方文君問道:“東家,你答應過我的事,現在可以兌現了。”
吳用這才想起當年自己答應過方文君,等以後自己實力強大了,就要幫她做一件事。
“我答應過你的,當然會兌現。而且,現在我們都來了南京城,你想做什麽就去做。”吳用道。
方文君笑道:“東家,跟著你果然沒錯。那我就去做我該做的事,到時候惹出什麽麻煩出來,東家可要給我做主。”
吳用道:“方總管,你什麽時候這麽婆婆媽媽的了,你跟了我這麽多年,我什麽人你不清楚嗎?你幫了我的這麽多,我能不迴報你嗎?你就是把天給我捅破了,我也得幫你撐起來。”
方文君道:“東家,那我去了。”
……
福建,漳州府。
幾十艘戰船從海麵上駛來。
而岸上,這裏有好幾千清軍。但他們並沒有在準備防禦海上的戰船,反而擺開陣勢,在迎接戰船靠岸。
鄭經與陳永華兩人就在戰船上。
而他們兩人來此的原因,正是漳州府的清軍向他們主動投誠了。
“先生,這次多虧了你,兵不血刃就讓漳州的清軍向天地會投誠。”鄭經道。
陳永華道:“王爺,這還是因為清軍在南京城戰敗,在江南的清軍知道大勢已去,所以就各自找靠山。”
鄭經道:“不管怎麽說,我們拿下了漳州府,還多了幾千兵馬?這江南,也有我鄭經的一份了。”
陳永華道:“如今的江南,群雄並起,各方勢力都想要分一杯羹。這局麵,就如同元朝末年一樣。”
鄭經笑道:“那就不知道誰會是下一個朱元璋了。”
陳永華道:“王爺,在這亂世中。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朱元璋的,應該就是那吳用了。”
鄭經道:“先生說的不錯,吳用是最有可能得到天下的人。他的實力最強,滿清都被他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然而陳永華再道:“但元朝末年,在整個江南,最強的可不是朱元璋,而是陳友諒。”
“王爺,如今的吳用就好像當年的陳友諒。他最強,但未必是最後勝利的人。王爺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鄭經聽完這話後,馬上就大笑起來,一掃剛剛的晦氣,道:“先生言之有理,天下未定,你我都有可能。”
下一刻,戰船靠岸。
台灣軍登陸了,他們很快就接收了海防。
清軍這邊一點反抗都沒有,他們是真心要投誠的。
所以,鄭經他們很快就占領了漳州府,在漳州府站穩了腳。
但是,就在鄭經為此高興的時候,一個從台灣傳來的消息讓他坐立不安了。
他立刻找到了陳永華。
“先生,大事不好,倭寇國的三百艘戰船,向台灣駛來了。倭寇國的德川幕府,要求我們把他們的人還迴去,不然就對台灣開戰。”
陳永華聽到這消息後,當然是驚駭的。而且如今,台灣的兵馬大部都要被運到漳州,爭奪江南。
這個時候,台灣可是他們的大後方,是絕對不能亂。不然,他們就腹背受敵,爭奪江南就再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