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開招生,就招那些家裏有資產招貓逗狗的人有什麽用,他們進來府學也是占著茅坑不拉屎,還不如把這個機會讓給真正有需要的人,本官不相信偌大的桃源府沒有幾個會讀書的人。”在劉教諭麵前趙言不掩飾自己真正的想法,這個話雖然難聽了些,但他確實是從事實出發來說的。


    但凡府學有幾個好苗子,他跟劉教諭也不用對著摸底成績沉默又沉默。


    “還有,銀子的事你無需操心,現在藕粉跟白糖賣的好府衙肯定能給府學撥足夠的款,你們要做的就是把好苗子招進來好好培養,八年了,整整八年了,桃源府這八年裏麵從未考出秀才,劉教諭這就是你的任務了。”


    八年沒出一點成績桃源府也是獨一份,桃源府出去的學子都比別人矮一頭不是沒有原因的。


    實在是成績太拿不出手了。


    “不讓新的血液注入進來,那府學就依然還是一潭死水,你就算攪動的再厲害,很快就會恢複往常的模樣,開展摸底考試就是為了給他們敲響警鍾,機會已經給過,他們不珍惜,那麽就要自己承受相應的後果。”


    “好日子過久了,他們已經忘記了來時的路,我看農家就有很多好苗子待挖掘,他們是因為條件不好才不能讀書,並非是他們智力的問題,而且在我看來他們隻是缺少機會而已。”


    趙言一陣輸出打下來劉教諭哪裏還能說的出什麽話,他承認之前的教學確實是僵化一成不變的。


    之所以造成這個局麵跟他也脫不了關係,他的思想確實要轉變了,要是繼續這麽將就下去新來的幾位夫子遲早會跑路。


    過程再難必須咬牙扛過去,不談府學真的會爛在他手裏。


    想到最壞的結果劉教諭打了個寒顫,他不願意成為那個罪人,苦學多年好不容易當成教諭他付出的努力並不比別人少,一開始他也想做出一番成績,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他沒了鬥誌。


    得過且過。


    幡然醒悟的劉教諭對趙言恭敬作揖道:“下官受教,多謝大人開導。”


    “去做吧,遇到什麽難處隨時來找本官。”趙言說完就讓劉教諭下去了。


    勸退,招生,劉教諭一套工夫下來許多人都目瞪口呆,有些人還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再差也能繼續在府學讀下去,大不了他讓爹娘再給府學捐款,大幾百兩銀子砸進去就不信那些大人不心動。


    隻可惜這次劉教諭油鹽不進,捐款是吧,款他要了人還是要走,白來的銀子他不要白不要,那些人沒想到劉教諭臉皮比城牆還厚。


    哪有人收錢不辦事的!


    怎麽會有這種人啊!


    能去府衙報官嗎!


    可惜府學隸屬於府衙之下他們也不敢把事情鬧大,隻能瞪了劉教諭幾眼後怒氣衝衝的離開。


    “元兒別怕,爹娘為你找名師,到時候你考上秀才讓這些瞧不起咱們的人好看,我兒這麽聰慧肯定能考上秀才的,之前沒考上那是時運不濟也怪那劉教諭不會教。”


    “娘,你放心,我肯定會讓他們後悔的。”


    母子倆同仇敵愾的聲音特別猖狂,他們甚至忘記壓低聲音,因此他們說的每句話都一字不落進了劉教諭的耳朵裏。


    劉教諭:“……”


    他好怕哦!


    才怪呢!


    爛泥扶不上牆的道理他五歲就懂了。


    宣傳工作到位就不愁生源,為此趙言還特地加派人手去搞宣傳,現在的人力或許還做不到挨家挨戶宣傳,但每個村都宣傳到位還是可以的,其餘的就看村長給不給力了。


    到了報名那天五個夫子加劉教諭齊齊出動才勉強把報名的人基本信息登記完,劉教諭看著紙上的密密麻麻的字懷疑桃源府所有的適齡孩童都來報名了。


    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人來報名!


    以前怎麽沒發現大夥這麽愛讀書。


    要是劉教諭當場問肯定會有人告訴他不要錢的不來才是傻,況且大夥現在靠著藕粉和白糖都掙到不少銀子,給孩子筆墨紙硯那也是出的起的。


    以前那是日子太窮肚子都填不飽自然不會想著讀書的事,現在日子富裕起來他們肯定要重視教育。


    誰都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樣土裏刨食靠天生活,讀書學些字就算科舉不成不當個賬房那也是特別體麵的活了。


    算下來這次總共有一百三十一人報名,這可是曆史新高,劉教諭整理好後立馬把這件事情匯報給趙言。


    “不錯,看來大家還是有向學之心的。”趙言對此很滿意,“接下來就是入學考試,考過了就能免費進來讀書,考不過那就原路返迴,當然考進來後並不是高枕無憂,要是連續三個月都是倒數第一那也是要勸退的,我們還是要繼續實施末位淘汰製,剩下的一些規章製度我在計劃書裏寫的很詳細,劉教諭你認真研讀照計劃書的內容執行就好。”


    “切記,規章製度一定要同他們講明白,免費入學不是讓他們占便宜的,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不是庸才。”趙言著重叮囑這一點。


    聽完這番話劉教諭決定撤迴以前說趙言不重視府學的話,那計劃書裏那麽多內容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寫出來的,況且每次趙言見了他都是千叮嚀萬囑咐可見是把府學放心上的。


    要是不重視誰會花那麽大工夫搞這麽多事情。


    劉教諭按照計劃書一步步執行,他怎麽都想不到到時候會一年考出八位秀才的好成績。


    一雪前恥後府學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外府的讀書人紛紛來此求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農家子,我把家帶旺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幺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幺硫並收藏穿成農家子,我把家帶旺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