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小湯圓憋紅的臉和泛著淚花的眼眶趙言心都揪緊了,老父親心痛。


    小湯圓雖然平時精力旺盛但是很少哭鬧,今天哭得這麽傷心讓剛剛迴來的趙言十分無措。


    從顧慕靈手中接過小湯圓後趙言一邊給她拍背一邊哼唱童謠哄娃,沒過多久小湯圓就笑出了鼻涕泡,顧慕靈貼心的用帕子幫小湯圓擦去鼻涕跟淚痕。


    “還好不哭了,再哭下去爹娘都要被她招過來,到時候咱家屋頂都要被掀翻。”家裏的頂梁柱迴來後,顧慕靈高高提起的心就放下來了,她抱起坐在椅子上發呆的小包子,小包子很乖靜靜的依偎在顧慕靈的懷裏不哭不鬧,一雙圓溜溜的眼睛隻盯著小湯圓看,似乎是不明白為什麽妹妹變臉為什麽可以這麽快。


    剛剛還在嚎啕大哭呢現在就笑意盈盈。


    為了讓小湯圓的情緒更快的穩定下來,趙言搜腸刮肚講起了改編版的童話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


    經典用不膩的開頭趙言脫口而出,他一邊講故事一邊留意著小湯圓的神態,看小湯圓的注意力全被故事吸引後趙言講得更起勁了。


    這故事跟畫本子的內容不同,不再是富家小姐跟窮書生的愛恨糾葛那種土味狗血,顧慕靈聽得比孩子們都認真。


    她跟趙言認識這麽多年還是頭一迴聽到這種新奇的故事,想到這她就嗔了趙言一眼,講故事講到興頭上的趙言突然被自家媳婦美眸一瞪他嘴裏的故事就開始卡殼。


    “啊啊。”


    還不會講話的小湯圓隻能用語氣詞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嗯嗯。”


    小包子少見的開口應和小湯圓,可見他對故事講到一半戛然而止也是不高興的。


    兒女之間有趣的互動讓夫妻倆笑眯了眼,趙言正想把故事撿起來繼續講時就聽到了茯苓的聲音。


    “夫人,我把大夫請迴來了。”茯苓急忙忙帶著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夫走進來,看到趙言迴來後她十分意外,“老爺迴來了。”


    “嗯。”趙言淡淡點頭,“大夫,麻煩您看看小女。”趙言對大夫說道。


    把脈看病他也會,但如今大夫都請上門了就順便讓大夫給小湯圓看看,總不能讓大夫白跑一趟。


    “是,大人,老夫這就幫小姐把脈,辛苦大人把小姐抱在懷裏坐下。”老大夫語氣溫和,他看到趙言也不慫,之前治療瘟疫時他曾經跟趙言打過交道自然知道趙言是有本事在身上的,這兩年桃源府的情況他看在眼裏,確實因為趙言的到來變得蒸蒸日上。


    如今去他藥館看病的人都多了,大家兜裏都有點銀子在,哪裏不舒服也能來看病,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有病也咬著牙硬熬。


    這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老大夫對於趙言的觀感十分不錯,他幫小湯圓把脈也是盡心盡力不敢馬虎。


    知道小湯圓是吃太多才引起的腸胃不適後趙言和顧慕靈齊齊鬆了一口氣。


    說到底還是家裏的人對孩子們太稀罕了,覺得好的東西都拚命往孩子這裏送,小湯圓又貪吃,經常躲著顧慕靈偷吃好吃的,小孩子不懂節製很容易就被脹到。


    送走老大夫後,趙言幫小湯圓輕輕的揉著肚子,他用另外一隻手點點小湯圓的鼻子寵溺的說道:“以後可不能太貪吃,今天你可把爹娘嚇到了。”


    “啊啊。”


    小湯圓歪著頭看向趙言,她時不時會給出迴應,父女倆就這麽前言不搭後語的聊著,看起來倒是十分和諧。


    把孩子送去給吳氏看著後夫妻倆就解放雙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兩人雖然成婚已有幾年依舊黏黏膩膩,要貼要抱偶爾親一下。


    吃飯的時候茯苓留意到顧慕靈的嘴巴變得十分紅潤,她明明記得今天早上梳洗的時候顧慕靈沒有塗口脂。


    看來是她家老爺夫人又互表思念了,主家感情好茯苓看著也高興,她一邊幫忙布菜一邊抿著嘴偷笑。


    家裏是分開吃飯的,顧慕靈都是等趙言下值後才一塊吃飯,顧念到柳氏和顧衡年紀大了不好太晚進食趙言就提出分開吃這個建議,初一十五或者是重要的節日一家人再齊聚一塊進餐,這樣對雙方來說都比較好。


    柳氏和顧衡對此沒有什麽意見,在他們看來一家人心在一塊就行了,倒不必時時刻刻拘在一塊到時候弄得雙方都不自在。


    夜裏自然又是一番溫情,趙言的手不斷在顧慕靈光滑細膩的腰之間流轉,這是顧慕靈某種開關,兩人靠近後愈發情不自禁,這幾天董大娘身體不適夜裏就由茯苓守著,主屋連叫幾次水後茯苓感覺自己又磕到了。


    她不斷給灶裏添加柴火讓火越燒越旺,滾燙的開水咕嚕咕嚕冒泡泛出一陣陣水花,聽到主屋裏又傳出來的吩咐她趕緊把水舀到木桶裏提出去,害怕聽到屋裏某種曖昧的聲音茯苓把水放到門口就匆匆離去。


    這是趙言定下的規矩,每次做完那檔子事屋裏某些氣味是掩蓋不了的,通風的速度也沒有那麽快,他們在屋裏已經適應了這些氣味,但要是被下人聞到趙言是不覺得有什麽但顧慕靈肯定害羞的不敢出門,為了顧及到自家容易害羞的媳婦趙言隻能親自從門口把水提進來。


    次日趙言神清氣爽的去府衙上值,方誌遠得知趙言迴來後立刻給自己放假,現在沒他什麽事兒了就不用天天去府衙坐著發呆,那樣好生無趣。


    甘蔗已經成熟,趙言離開後的第三天陽華縣跟其餘同樣種植甘蔗的縣立馬就開始收割甘蔗,農戶們得到消息後又是一陣轟動,隻要是好的甘蔗縣衙都能收他們現在隻管收割就好,許多農戶高興的哼起鄉間小調。


    縣衙的人也不閑著,每天擺出五張桌子在府衙門口登記信息,農戶們都用板車把甘蔗拉過來一車車堆在那裏看著十分壯觀,衙役們挨個稱重,聽到衙役們報出的重量農戶們臉上隻剩下笑。


    一年的辛苦沒有白費,種的最多那戶人家直接拿到了整整二十五兩銀子,其餘圍觀的人看著眼裏十分羨慕。


    那可是二十五兩銀子啊。


    以前一年到頭存不了三兩銀子,現在火箭式的飛升速度他們心裏又是高興又是自豪。


    手裏有了銀子,不少人就開始盤買地、買牛、蓋房子,一時間泥瓦匠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牛販子看著眼前烏泱泱的客人也是傻眼,不都說桃源府的人窮嗎?沒錢還能有這麽多人來買牛,牛沒有十幾兩是買不下來的,這可不是買包子一文錢就能買到。


    詢價砍價的人都有,牛販子嘴皮子都要摩擦起火了都應付不過來,他以為這些人都隻是來看看結果個個都要買,今天他總共就趕了六頭牛來一下子全被搶完了。


    這……


    桃源府生意這麽好做的嗎?


    牛販子一頭霧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農家子,我把家帶旺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幺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幺硫並收藏穿成農家子,我把家帶旺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