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趕集
穿成農家子,我把家帶旺了 作者:幺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病魔消逝,府城慢慢恢複了原本的熱鬧,原來生意一落千丈的鋪子客人逐漸多了起來,有些熟悉的麵孔已經再也看不見,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新的麵孔掌櫃熱情招待著。
今天正好是大集,大街小巷上哪哪都是人,商販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像是在較量,但凡是路過的人,都會因為他們的叫賣聲停住腳步多看兩眼,此時商販們就會積極熱情推銷自家的貨物,那態度熱情的就像是見到許久不見的親人。
集市上賣的貨物多了容易重複,百姓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總愛貨比三家,誰家便宜質量又好就在哪裏買,不會被人一兩句話輕易唬了去。
“走過路過都來看看,便宜又好用的梳子,桃木梳、棗木梳、檀木梳我這裏都有,價格好商量,大家都來看一看。”
賣梳子的攤販對著路過的百姓呐喊式推銷著梳子,每次有客人來到攤位麵前看時他的服務會非常周到,他還特地在攤位上準備了一麵小銅鏡,愛美的姑娘可以看著鏡子試用梳子,很多姑娘被他三言兩語就打動了,你一把我一把的全款拿下。
顧慕靈走在熱鬧的街頭心情也雀躍了幾分,來來往往的百姓臉上都帶著笑意,生活雖然還是捉襟見肘,但現在春天來了,大家又有了新的期盼,就指望好好種地,掙到一家的口糧還能給孩子做件實用的衣裳。
“姑娘,買把梳子迴家用吧,我這裏什麽款式都有,你想挑哪把挑哪把。”賣梳子的小夥有眼力對顧慕靈喊道。
他看著顧慕靈身上穿的衣服是好料子就斷定顧慕靈肯定不差銀子,富貴人家的姑娘出手往往比較大方,隻要梳子做的精巧些很容易就能打動她們,輕輕鬆鬆就能做成一樁生意還不用把嘴皮子都磨破了,小夥一看到顧慕靈仿佛看到了金山銀山。
態度熱情的不得了。
不料顧慕靈隻是輕輕搖頭就往前走了。
她雖然兜裏不差錢,可家裏並不缺一把梳子,顧慕靈沒興趣買東西迴去積灰,東西若是不用就失去了價值,還不如等它真正的主人來帶它迴去,物盡其用。
目標客戶走後,小夥並沒有垂頭喪氣,做生意就是這樣,你情我願的事情,他繼續對其他顧客開始熱情的推銷。
街上的鋪子頗多,賣布料、賣糧食、賣肉、賣點心、還有一堆賣雜貨的,或許因為今天是大集,有些鋪子麵前夥計已經出來招攬生意了,路過的百姓有些被說的意動抬腳就往鋪子裏去,沒一會就拎著東西出來了,夥計跟在後頭帶著笑臉把他們送出來,嘴裏還不斷說著自家的東西質量好都是良心價,以後要是想買要認準他們家。
客人點點頭就離開了。
走了大半天,顧慕靈依舊沒有找到心儀的鋪子,她的腳後跟已經開始泛酸,每走一步都覺得有些疲乏。
昨晚還是放肆了些,不然今天不會這麽輕易就累了。
現在已經是申時,許多從村裏上府城趕集的農民都背著背簍迴家去了,一部分的農民是來給家裏添置需要的東西,鹽糖這些價格太高他們隻能買一點,接著再去熟悉的肉鋪那裏找屠戶割豬板油迴去自己熬油,這樣不僅省錢家裏也能多些油水,農家下地光吃菜是沒有力氣幹活的,不過有油水的菜一般也是緊著家裏的勞動力或是孩子,很多婦人隻能吃寡淡無味的菜。
還有大部分的農民是來賣自家攢下的雞蛋或是種的小菜,唯一能賣出價的就是雞蛋,冬天剛剛過去沒多久這時候蛋價還沒降下來,兩文錢一個雞蛋賣下來也能掙十幾二十個銅板,這對於農家來說算是不錯的收入了。
其餘的菜或是柴火根本賣不出什麽價格,幾乎都是低價賣出去,賣菜的人多了大夥都習慣挑挑揀揀,菜也要水靈靈的才能買,要是那些看起來幹巴巴沒有什麽水分的菜幾乎是賣不出去的,所以農人都是把自家賣相最好的菜拿來賣,剩下賣相不好的菜就自家吃了,這樣能不浪費。
春天雖然還有些冷,但是已經不需要那麽多柴火了,冬天的時候可以五文錢一捆柴,現在已經降到三文錢,從村裏走到府城可不容易,坐牛車也要給兩文錢,很多人寧願自己走路辛苦點也要把這兩文錢省下,單靠人力是背不了多少柴火去府城的,因此賣柴火最多也就掙個辛苦錢,沒有多少。
很多人都收著東西往家裏趕去,顧慕靈一點都不著急,她慢慢在街上走著,看到有一位大娘麵前擺放的蘿卜色澤看著不錯,顧慕靈走上前去問道:“大娘,你這的蘿卜怎麽賣?”
大娘眼神不是很好,她眯著眼睛看過去,帶著粗啞的聲音開口道:“姑娘,兩文錢一斤,你要多少我給你裝。”
七八根的蘿卜不算多,全包了她們一家也能吃得完,顧慕靈豪爽道:“大娘都賣給我就行,我全都要了。”
來了大單大娘利索的把蘿卜收拾的更幹淨,有些泥土都被她仔細刮掉,有些發黃的葉子她通通都揪掉才開始稱量。
“姑娘,總共三斤多點,你給我六文錢就行。”大娘樂嗬道。
顧慕靈從荷包裏數了六文錢出去遞給大娘,隨口打聽道:“大娘,你知道這附近哪裏有鋪子賣嗎,能租也行。”顧慕靈降低要求。
大娘是府城人,她平時就愛在自家的院裏種點小菜拿出來賣貼補家用,府城就那麽大點地,消息傳的很快,找幾個人嘮幾句很多消息都能打聽到,做生意的時候跟客人講幾句也能吃到一些平時不知道的消息。
顧慕靈問得巧了,之前大娘家的菜是穩定供給徐家食肆的,去年那家大廚不幸感染了瘟疫人雖然治好了但把底子也耗光了,隻能在家裏靜養著。
一家食肆沒了廚子直接失去了靈魂,掌櫃的找了不少大廚過來做菜都挽救不了食肆,門可羅雀慘淡的生意根本做不下去,掌櫃索性想把鋪子賣出去另謀生路,管賬算賬他在行,可讓他做菜那真是無能為力。
因為桃源府的經濟發展還沒有徹底恢複,一間鋪子不是誰都能買得起的,因此徐掌櫃手上的鋪子一直都沒有脫手。
可把他急壞了。
今天正好是大集,大街小巷上哪哪都是人,商販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像是在較量,但凡是路過的人,都會因為他們的叫賣聲停住腳步多看兩眼,此時商販們就會積極熱情推銷自家的貨物,那態度熱情的就像是見到許久不見的親人。
集市上賣的貨物多了容易重複,百姓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總愛貨比三家,誰家便宜質量又好就在哪裏買,不會被人一兩句話輕易唬了去。
“走過路過都來看看,便宜又好用的梳子,桃木梳、棗木梳、檀木梳我這裏都有,價格好商量,大家都來看一看。”
賣梳子的攤販對著路過的百姓呐喊式推銷著梳子,每次有客人來到攤位麵前看時他的服務會非常周到,他還特地在攤位上準備了一麵小銅鏡,愛美的姑娘可以看著鏡子試用梳子,很多姑娘被他三言兩語就打動了,你一把我一把的全款拿下。
顧慕靈走在熱鬧的街頭心情也雀躍了幾分,來來往往的百姓臉上都帶著笑意,生活雖然還是捉襟見肘,但現在春天來了,大家又有了新的期盼,就指望好好種地,掙到一家的口糧還能給孩子做件實用的衣裳。
“姑娘,買把梳子迴家用吧,我這裏什麽款式都有,你想挑哪把挑哪把。”賣梳子的小夥有眼力對顧慕靈喊道。
他看著顧慕靈身上穿的衣服是好料子就斷定顧慕靈肯定不差銀子,富貴人家的姑娘出手往往比較大方,隻要梳子做的精巧些很容易就能打動她們,輕輕鬆鬆就能做成一樁生意還不用把嘴皮子都磨破了,小夥一看到顧慕靈仿佛看到了金山銀山。
態度熱情的不得了。
不料顧慕靈隻是輕輕搖頭就往前走了。
她雖然兜裏不差錢,可家裏並不缺一把梳子,顧慕靈沒興趣買東西迴去積灰,東西若是不用就失去了價值,還不如等它真正的主人來帶它迴去,物盡其用。
目標客戶走後,小夥並沒有垂頭喪氣,做生意就是這樣,你情我願的事情,他繼續對其他顧客開始熱情的推銷。
街上的鋪子頗多,賣布料、賣糧食、賣肉、賣點心、還有一堆賣雜貨的,或許因為今天是大集,有些鋪子麵前夥計已經出來招攬生意了,路過的百姓有些被說的意動抬腳就往鋪子裏去,沒一會就拎著東西出來了,夥計跟在後頭帶著笑臉把他們送出來,嘴裏還不斷說著自家的東西質量好都是良心價,以後要是想買要認準他們家。
客人點點頭就離開了。
走了大半天,顧慕靈依舊沒有找到心儀的鋪子,她的腳後跟已經開始泛酸,每走一步都覺得有些疲乏。
昨晚還是放肆了些,不然今天不會這麽輕易就累了。
現在已經是申時,許多從村裏上府城趕集的農民都背著背簍迴家去了,一部分的農民是來給家裏添置需要的東西,鹽糖這些價格太高他們隻能買一點,接著再去熟悉的肉鋪那裏找屠戶割豬板油迴去自己熬油,這樣不僅省錢家裏也能多些油水,農家下地光吃菜是沒有力氣幹活的,不過有油水的菜一般也是緊著家裏的勞動力或是孩子,很多婦人隻能吃寡淡無味的菜。
還有大部分的農民是來賣自家攢下的雞蛋或是種的小菜,唯一能賣出價的就是雞蛋,冬天剛剛過去沒多久這時候蛋價還沒降下來,兩文錢一個雞蛋賣下來也能掙十幾二十個銅板,這對於農家來說算是不錯的收入了。
其餘的菜或是柴火根本賣不出什麽價格,幾乎都是低價賣出去,賣菜的人多了大夥都習慣挑挑揀揀,菜也要水靈靈的才能買,要是那些看起來幹巴巴沒有什麽水分的菜幾乎是賣不出去的,所以農人都是把自家賣相最好的菜拿來賣,剩下賣相不好的菜就自家吃了,這樣能不浪費。
春天雖然還有些冷,但是已經不需要那麽多柴火了,冬天的時候可以五文錢一捆柴,現在已經降到三文錢,從村裏走到府城可不容易,坐牛車也要給兩文錢,很多人寧願自己走路辛苦點也要把這兩文錢省下,單靠人力是背不了多少柴火去府城的,因此賣柴火最多也就掙個辛苦錢,沒有多少。
很多人都收著東西往家裏趕去,顧慕靈一點都不著急,她慢慢在街上走著,看到有一位大娘麵前擺放的蘿卜色澤看著不錯,顧慕靈走上前去問道:“大娘,你這的蘿卜怎麽賣?”
大娘眼神不是很好,她眯著眼睛看過去,帶著粗啞的聲音開口道:“姑娘,兩文錢一斤,你要多少我給你裝。”
七八根的蘿卜不算多,全包了她們一家也能吃得完,顧慕靈豪爽道:“大娘都賣給我就行,我全都要了。”
來了大單大娘利索的把蘿卜收拾的更幹淨,有些泥土都被她仔細刮掉,有些發黃的葉子她通通都揪掉才開始稱量。
“姑娘,總共三斤多點,你給我六文錢就行。”大娘樂嗬道。
顧慕靈從荷包裏數了六文錢出去遞給大娘,隨口打聽道:“大娘,你知道這附近哪裏有鋪子賣嗎,能租也行。”顧慕靈降低要求。
大娘是府城人,她平時就愛在自家的院裏種點小菜拿出來賣貼補家用,府城就那麽大點地,消息傳的很快,找幾個人嘮幾句很多消息都能打聽到,做生意的時候跟客人講幾句也能吃到一些平時不知道的消息。
顧慕靈問得巧了,之前大娘家的菜是穩定供給徐家食肆的,去年那家大廚不幸感染了瘟疫人雖然治好了但把底子也耗光了,隻能在家裏靜養著。
一家食肆沒了廚子直接失去了靈魂,掌櫃的找了不少大廚過來做菜都挽救不了食肆,門可羅雀慘淡的生意根本做不下去,掌櫃索性想把鋪子賣出去另謀生路,管賬算賬他在行,可讓他做菜那真是無能為力。
因為桃源府的經濟發展還沒有徹底恢複,一間鋪子不是誰都能買得起的,因此徐掌櫃手上的鋪子一直都沒有脫手。
可把他急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