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貪官與好官
穿成農家子,我把家帶旺了 作者:幺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四節氣——雨水。
天有些陰沉,一眼望去四處都是灰蒙蒙的,微風帶著細雨拂過山崗和樹木,枯木逢春經細雨浸潤長出嫩芽,看著頗為喜人,到處都是春意盎然的模樣。
毛毛細雨打濕了還在田裏勞作農人的發梢,雨水順著發絲流到臉上,然後匯積於下巴處形成大滴的雨水,最後受重力影響滴入土壤裏消失不見。
鋤頭跟土壤來了親密的接觸後變的疏鬆,雨水很快從縫隙中鑽進去和土壤融為一體,細雨逐步融化幹硬的土壤,這時候農人都在培土清溝,一年到頭地裏都是事根本沒有空閑的時候,這日子過習慣了大夥倒沒有什麽不滿。
都是為了求一口飯罷了。
家家戶戶都這樣,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他們不敢忘。
田地是農家人的根要好好料理。
因為還在下雨,年紀稍小的孩童都被拘在家裏不讓出去,婦人們就怕這些猴孩子上躥下跳下雨還不知道迴家,這時候乍暖還寒小孩容易生病。
農家長大的孩子雖說皮實些也要注意提防,要是生病了看大夫湯藥都要好些銀錢,窮人家的孩子是看不起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生病。
府衙。
錢通正看著公文昏昏欲睡,也不知是春困還是什麽他最近總是困的厲害,明明一天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覺了卻總覺得缺覺,一整天下來人都是渾渾噩噩的。
不到半個時辰他接連打了幾個哈欠後,錢通煩躁的擦去眼角的淚花。
作為桃源府的同知,他主要負責水利、鹽務、糧食等事務,現在他看的賬目正是府衙糧食的餘量。
每個府衙都有專門的糧食倉房,官田的出息除了有些要上交到朝廷外,剩餘的基本都是進倉房,要是遇上天災就要開糧倉賑災。
因為之前官員的貪汙,官田的出息幾乎都被私吞,喂大了那些人的胃口後糧倉就成了擺設,裏頭的糧食逐漸被搬空了,後麵桃源府又遇上天災,才賑災幾天糧倉就告急,不然桃源府不至於死這麽多人。
一方麵是瘟疫的原因,另一方麵就是斷糧了,很多百姓是活活餓死的。
錢通不願意迴想去年的煎熬,眼不見心不煩,他索性把賬目蓋上不看了,反正再怎麽看糧倉的糧食也不會突然冒出來,府衙的糧倉現在是空空如也,老鼠進到裏頭都要被餓死。
賬目難看的可怕。
今年的官田一半又被趙言占去種藕,錢通想到這事就心裏不暢快,偏偏他又說不過趙言,方誌遠還在中間端水,他一個人勢單力薄哪裏說服了兩人,他現在隻能希望趙言今年碰壁明年不再胡鬧,不然這個糧倉隻能一直閑置著,真要是有事發生無辜的百姓還得遭殃。
誰家糧倉不存糧啊。
說出去都惹人發笑。
此時,趙言也在看公文。
他作為桃源府的通判他每天事情不少,賦役、戶口、訴訟、錢糧等等他都要管,又因為攤上方誌遠這個不靠譜的上司,有事的時候趙言都找不到人商量隻能自己看著情況做決定。
每天兢兢業業的工作他又是也覺得頭昏腦脹,隻因桃源府哪哪都糟糕,再好的心情看完桃源府的賬目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幸虧他有一顆強大的心髒,不然趙言覺得自己都要備著速效救心丸了。
往年的賦役他逐年看過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桃源府的徭役是真嚴重,幾乎年年都要征集民夫當苦力,修渠、築壩、築路、修橋各種名頭頻出,簡直就是壓榨的典型。
之前的官員是真不當人。
皺著眉頭看完這些記錄在冊的情況後趙言隻剩下無奈,人性這種東西果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拚命剝削壓榨民脂民膏中飽私囊,難怪桃源府一直發展不起來呢,有那群蛀蟲在不腐爛就不錯了。
之前在白雲村每三年才要服徭役,就一次都已經讓很多人喘不過氣,趙言依稀記得趙高服完徭役迴來幹瘦的模樣,那臉頰都沒肉了隻剩下的皮包骨模樣看著就讓人心疼。
徭役每家都要出一個勞動力去服徭役,除非家裏有秀才及以上的功名才能免除徭役,否則就是累死累活的幹活還得不到一分錢,稍有不慎還會被監督的衙役辱罵或者是抽鞭子,這日子簡直都不是人過的。
將心比心,趙言對桃源府無辜的百姓又多了幾分憐憫。
可憐呐,一個貪官就很慘了,桃源府之前碰上的可是一群貪官。
碰上那些貪官桃源府的百姓真是倒大黴了。
當務之急還是要賺錢,隻有府衙百姓都富裕起來桃源府的發展才能越來越好,徭役就算要服也要善待那些無辜的百姓,起碼要人幹活也要吃的有點油水 要牛幹活還要給牛吃草呢,百姓有時候的日子苦的還比不上牲畜。
有空趙言就往官田跑,負責種藕的佃農一開始都膽戰心驚,生怕自己哪裏做的不好惹怒趙言,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趙言是真的來關心藕的種植情況的,每次來趙言都拿著個小冊子寫寫畫畫,佃農不識字也看不懂,隻能老老實實跟在趙言後頭仔細介紹最近藕的生長情況。
偶爾趙言還會積極向佃農請教問題,這可把佃農緊張壞了,迴答問題的時候經常犯結巴,幸虧趙言不在意這些細微的問題。
看著趙言離開的背影,夕陽把他的影子拉的老長,佃農搓搓幹巴的手感慨道:“趙大人真是個好官,一天跑三迴也不嫌累,本來以為趙大人是瞎胡鬧呢,結果是個真的做事的。”
“誰說不是呢,每次趙大人來問的那些問題一看就是自己琢磨過的,也幸虧我們這些大字不識的老家夥有點種田的本事,不然趙大人的問題還真迴答不上。”另一位佃農笑著迴答,迎著夕陽他臉都亮了許多,臉上的褶子也因為高興笑開了。
看著地裏的藕一天天成長佃農都是打心底裏高興,他們每天都要跟田地打交道就怕伺候不好地裏種的東西,這裏的官田包括他們在內都屬於府衙,地裏種的東西出息好他們也能有好日子過。
之前的官員不把他們當人什麽髒活累活都要他們去幹,地裏的事也要兼顧好可把他們累壞了,半夜才能躺著休息會,腰疼的時候根本幹不動活,可他們咬著牙也要幹,他們一家人的身契都在府衙手裏,一句話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現在日子好起來了,趙言隻要他們好好料理田地,其餘的事情都沒讓他們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他們總算盼到了,盡管每天肚子還是吃不飽他們卻覺得這日子開始有盼頭了。
人一旦有了盼頭幹活都有力氣。
趙言沒有想到自己隻是正常的管理就俘獲大部分佃農的心,他忙完府衙的事情正準備吃晚飯。
酒肆的進賬已經穩定了,他現在打算開一家食肆,他手裏有這麽多美食的做法不拿出來用用可惜了,食肆賺錢到時候也要給府衙交稅,這等於變相促進府衙富裕了。
天有些陰沉,一眼望去四處都是灰蒙蒙的,微風帶著細雨拂過山崗和樹木,枯木逢春經細雨浸潤長出嫩芽,看著頗為喜人,到處都是春意盎然的模樣。
毛毛細雨打濕了還在田裏勞作農人的發梢,雨水順著發絲流到臉上,然後匯積於下巴處形成大滴的雨水,最後受重力影響滴入土壤裏消失不見。
鋤頭跟土壤來了親密的接觸後變的疏鬆,雨水很快從縫隙中鑽進去和土壤融為一體,細雨逐步融化幹硬的土壤,這時候農人都在培土清溝,一年到頭地裏都是事根本沒有空閑的時候,這日子過習慣了大夥倒沒有什麽不滿。
都是為了求一口飯罷了。
家家戶戶都這樣,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他們不敢忘。
田地是農家人的根要好好料理。
因為還在下雨,年紀稍小的孩童都被拘在家裏不讓出去,婦人們就怕這些猴孩子上躥下跳下雨還不知道迴家,這時候乍暖還寒小孩容易生病。
農家長大的孩子雖說皮實些也要注意提防,要是生病了看大夫湯藥都要好些銀錢,窮人家的孩子是看不起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生病。
府衙。
錢通正看著公文昏昏欲睡,也不知是春困還是什麽他最近總是困的厲害,明明一天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覺了卻總覺得缺覺,一整天下來人都是渾渾噩噩的。
不到半個時辰他接連打了幾個哈欠後,錢通煩躁的擦去眼角的淚花。
作為桃源府的同知,他主要負責水利、鹽務、糧食等事務,現在他看的賬目正是府衙糧食的餘量。
每個府衙都有專門的糧食倉房,官田的出息除了有些要上交到朝廷外,剩餘的基本都是進倉房,要是遇上天災就要開糧倉賑災。
因為之前官員的貪汙,官田的出息幾乎都被私吞,喂大了那些人的胃口後糧倉就成了擺設,裏頭的糧食逐漸被搬空了,後麵桃源府又遇上天災,才賑災幾天糧倉就告急,不然桃源府不至於死這麽多人。
一方麵是瘟疫的原因,另一方麵就是斷糧了,很多百姓是活活餓死的。
錢通不願意迴想去年的煎熬,眼不見心不煩,他索性把賬目蓋上不看了,反正再怎麽看糧倉的糧食也不會突然冒出來,府衙的糧倉現在是空空如也,老鼠進到裏頭都要被餓死。
賬目難看的可怕。
今年的官田一半又被趙言占去種藕,錢通想到這事就心裏不暢快,偏偏他又說不過趙言,方誌遠還在中間端水,他一個人勢單力薄哪裏說服了兩人,他現在隻能希望趙言今年碰壁明年不再胡鬧,不然這個糧倉隻能一直閑置著,真要是有事發生無辜的百姓還得遭殃。
誰家糧倉不存糧啊。
說出去都惹人發笑。
此時,趙言也在看公文。
他作為桃源府的通判他每天事情不少,賦役、戶口、訴訟、錢糧等等他都要管,又因為攤上方誌遠這個不靠譜的上司,有事的時候趙言都找不到人商量隻能自己看著情況做決定。
每天兢兢業業的工作他又是也覺得頭昏腦脹,隻因桃源府哪哪都糟糕,再好的心情看完桃源府的賬目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幸虧他有一顆強大的心髒,不然趙言覺得自己都要備著速效救心丸了。
往年的賦役他逐年看過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桃源府的徭役是真嚴重,幾乎年年都要征集民夫當苦力,修渠、築壩、築路、修橋各種名頭頻出,簡直就是壓榨的典型。
之前的官員是真不當人。
皺著眉頭看完這些記錄在冊的情況後趙言隻剩下無奈,人性這種東西果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拚命剝削壓榨民脂民膏中飽私囊,難怪桃源府一直發展不起來呢,有那群蛀蟲在不腐爛就不錯了。
之前在白雲村每三年才要服徭役,就一次都已經讓很多人喘不過氣,趙言依稀記得趙高服完徭役迴來幹瘦的模樣,那臉頰都沒肉了隻剩下的皮包骨模樣看著就讓人心疼。
徭役每家都要出一個勞動力去服徭役,除非家裏有秀才及以上的功名才能免除徭役,否則就是累死累活的幹活還得不到一分錢,稍有不慎還會被監督的衙役辱罵或者是抽鞭子,這日子簡直都不是人過的。
將心比心,趙言對桃源府無辜的百姓又多了幾分憐憫。
可憐呐,一個貪官就很慘了,桃源府之前碰上的可是一群貪官。
碰上那些貪官桃源府的百姓真是倒大黴了。
當務之急還是要賺錢,隻有府衙百姓都富裕起來桃源府的發展才能越來越好,徭役就算要服也要善待那些無辜的百姓,起碼要人幹活也要吃的有點油水 要牛幹活還要給牛吃草呢,百姓有時候的日子苦的還比不上牲畜。
有空趙言就往官田跑,負責種藕的佃農一開始都膽戰心驚,生怕自己哪裏做的不好惹怒趙言,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趙言是真的來關心藕的種植情況的,每次來趙言都拿著個小冊子寫寫畫畫,佃農不識字也看不懂,隻能老老實實跟在趙言後頭仔細介紹最近藕的生長情況。
偶爾趙言還會積極向佃農請教問題,這可把佃農緊張壞了,迴答問題的時候經常犯結巴,幸虧趙言不在意這些細微的問題。
看著趙言離開的背影,夕陽把他的影子拉的老長,佃農搓搓幹巴的手感慨道:“趙大人真是個好官,一天跑三迴也不嫌累,本來以為趙大人是瞎胡鬧呢,結果是個真的做事的。”
“誰說不是呢,每次趙大人來問的那些問題一看就是自己琢磨過的,也幸虧我們這些大字不識的老家夥有點種田的本事,不然趙大人的問題還真迴答不上。”另一位佃農笑著迴答,迎著夕陽他臉都亮了許多,臉上的褶子也因為高興笑開了。
看著地裏的藕一天天成長佃農都是打心底裏高興,他們每天都要跟田地打交道就怕伺候不好地裏種的東西,這裏的官田包括他們在內都屬於府衙,地裏種的東西出息好他們也能有好日子過。
之前的官員不把他們當人什麽髒活累活都要他們去幹,地裏的事也要兼顧好可把他們累壞了,半夜才能躺著休息會,腰疼的時候根本幹不動活,可他們咬著牙也要幹,他們一家人的身契都在府衙手裏,一句話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現在日子好起來了,趙言隻要他們好好料理田地,其餘的事情都沒讓他們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他們總算盼到了,盡管每天肚子還是吃不飽他們卻覺得這日子開始有盼頭了。
人一旦有了盼頭幹活都有力氣。
趙言沒有想到自己隻是正常的管理就俘獲大部分佃農的心,他忙完府衙的事情正準備吃晚飯。
酒肆的進賬已經穩定了,他現在打算開一家食肆,他手裏有這麽多美食的做法不拿出來用用可惜了,食肆賺錢到時候也要給府衙交稅,這等於變相促進府衙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