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再未多說話,瑉毅看著我與信王有些眼神深邃,看不穿他心中想法。
慶功宴後,我們便留在了京中,一是君王雖有意挽留,二是信王早在北下邊疆時便說要帶我在京中逛逛。因而歇息兩日後,信王便當真來府裏接我,父親母親早知我們的情意,便也未曾阻攔,反而有意撮合。
與信王逛街時,偏巧瑉毅中途巧遇,隻是看他神色倒也分不清是否巧合,畢竟君王用意明顯,他豈會給了信王與父親聯手的機會?
在北下邊疆時並沒有京中這份安謐,更莫說市井繁華的樂趣,無論女子簪花,抑或衣服佩飾,讓我眼花繚亂,大有見識短淺的感覺。
女子天生愛簪花,我看著那簪子道:“信哥哥,京中新鮮玩意可不少。”
信王頷首微笑,正要伸手時卻被瑉毅搶先道:“阿霓若喜愛,往後就在京中安下。莫說簪花,但凡你要的,我都能送至你眼前。”
我微微頷首,看似矜持未帶笑意,其實是不願與他過多親熱,“太子有心了,京中雖繁華,阿霓終歸在北下待的久,阿霓也就一時起興,到底不適合長留。”
瑉毅麵色僵硬,有些窘迫,片刻又道,“阿霓覺著這簪花怎樣?”
“不錯!”
瑉毅忙對身後侍從道,“你付了攤主錢,將這些全買下。”
我聽罷驚異,與信王對看一眼,信王臉色也不見得多好看。
“太子何必這樣慷慨?我如何戴的完?”
瑉毅笑道,“一日戴一支,也無需半個年頭。”
我趕緊拒絕,看著他歎了口氣,“想北下兵將以死衛國,卻難得溫飽。太子未曾親臨,如何得知僅你今次買簪花的錢,便能供軍中近一年溫飽?”
瑉毅笑容僵硬,很是尷尬,他身後的侍從不知對他說了些什麽,瑉毅麵色一怔,片刻又抬眸看著我。
“阿霓心懷兵將,果然巾幗不讓須眉。”話說著,瑉毅臉色稍加緩和了些,“其實此次王叔與將軍迴京,雖說是慶功宴,但更多的,也是慰勞兵士。”
我好奇地看著瑉毅,就連信王也有些詫異。
瑉毅身後的侍從忙行禮道,“阿霓姑娘或許不知,慶功宴雖是陛下的意思,但殿下也費了不少口舌。殿裏早備下軍需,均為殿下所贈,為犒賞北下兵士,殿下近乎傾盡所有。”
見我雙眼驚異地看向瑉毅時,那侍從又才道,“殿下哪裏知曉,阿霓姑娘一介女兒身,卻也有如此情懷,隻是殿下不曾對外提及罷了。”
瑉毅輕唿一聲“吳林”,那侍從便行了禮未再說話。
聽了吳林的話,我不免多看了幾眼瑉毅。平日裏覺著他太過溫和,缺乏了信王那樣的氣魄,沒想到他骨子裏還是在意家國的。我以為身在王宮,過慣了錦衣玉食,不曾親臨平民之苦的瑉毅,自然也如書中紈絝子弟般驕奢淫逸之人,這樣來我便對他另眼相看了。
或許見我神色有些改變,瑉毅拿著一支簪子放在我手裏,“阿霓,以往我們也是一同吃喝玩樂,讀書習字的。雖說相隔幾年未見,你對我有了生疏,我卻盼著重逢,總覺著我們不該這樣見外。”
可我未曾受過信王以外,別的男子贈物,因而實在難以接下。
“母親說,女兒家不可隨意收下男子贈物,何況還是簪子。”
“阿霓,我並無他意。隻是久別重逢,心裏著實歡喜,總想送你些東西。”
我實在無法婉拒,一直沉默不語的信王伸手接過簪子,“好歹王侄的一番心意,阿霓無需客氣。”說罷又對身後的摩琰輕聲道,“摩琰,你便替吳林拿著,一塊兒送去鎮國將軍府。”
摩琰生的黑麵陰森,不苟言笑,又愛留著滿嘴胡須,雖長相不耐,卻讓人不敢近乎,直叫人害怕。
摩琰倒當真上前接過吳林手中被包好的發簪,吳林雖然武功不錯,卻仍然不敢直視摩琰,隻得乖乖鬆手。
信王借故出來的太久,要將我送迴,瑉毅要跟來,卻被信王堅決攔下。後來我問他:明知君王的用意,我實在不想接下瑉毅的東西,以免被誤會,你為何卻要收下?
信王一臉邪笑,挑了眉道:他既執意要給,咱們不要白不要。之後換了錢用作軍需,豈不正好?
我滿臉詫異,很不可置信地看著信王,又看著摩琰,哪知摩琰也正兒八經地點頭,一副老實巴交的模樣。
不愧是信王,難怪戰場上不見輸下。
隔日醒來,隻見瑉毅與父親相談甚歡,問了母親才知,是瑉毅前來與父親學習。見我來後,瑉毅滿臉笑意,微微含笑表示招唿便離去,那瑉毅趕緊告別父親前來尋我,說他母後心裏念我,邀我常去王宮走動。
接連幾日都能見到瑉毅前來府裏,後來母親也覺著瑉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向父親學習領兵,實則是要與我拉近關係。但在外人看來,瑉毅作為太子還如此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實在是黎朝之幸。
如此,又得了好名聲。
後來父親實在覺得這樣終究不是辦法,索性將此事告訴給了信王。這日,瑉毅如往常一樣,帶了些禮物前來學習,偏偏進屋就看見信王。雖是蹙眉不悅,卻仍然上前行禮,喊了聲“王叔”。
“得知王侄如此用功,本王也替黎朝百姓歡喜。這便帶了些兵書來,或許於你有用。”
瑉毅趕緊上前接過,再遞給吳林。
“瑉毅謝過王叔!”
今日這番學習,也著實尷尬了許多,我索性離開。
直到瑉毅離開,父親這才厚了臉皮主動問信王,“君王之意路人皆知,信王心中有何打算?”
信王未語,父親又道,“君王是想收攬兵權,將阿霓控在王宮用來壓製將軍府。其之所意,無非是怕信王將來威脅他的帝位。”
信王沉默,片刻才抬眸說道,“我意不在帝位,隻求黎朝無危,但倘若他們傷害了阿霓,我定叫他們付出代價。”
父親起身行了禮,神色嚴肅而認真,“信王可記得臨走前玉宸仙君的話?”
信王頷首,父親又道,“老將隻問信王一句,對阿霓可有兒女情意?”
我聽後心中顫抖,看出我的憂慮,母親抱著我也緊蹙眉頭。
信王沉默片刻,有些躊躇,“不知阿霓。。。”
“老將如今隻問信王。”
雖說信王與我平日很好,但要聽他親口說出這番情意,我卻莫有的害怕了。
信王抬眸,眼神肯定的重重點頭,“有!”
僅僅一個字,讓我卻不由地想哭一番。從害怕到歡喜,這樣的情緒實在難以平複。
父親點頭,重重行了一禮,“信王如有意,可願攜聘相娶?”
信王聽罷猛然抬眸,眼神中皆是不可置信,父親眼神深邃,神情很是嚴肅。正在這時,信王雙手抱拳,重重點頭。
“葉信之心,將軍最是知曉。”
我聽罷迴頭看著母親,母親也含著淚點頭,我正要說話時,母親手指放在嘴邊示意我不要出聲。
“本想找個契機,正式向阿霓表明心意。倘若阿霓正有此意,葉信他日求個吉日便攜聘來迎。”
“既然信王有此意,如今太子總來府中,未免節外生枝,老將索性就做了這主。”
信王抬眸之時,我分明看見他眼裏的深紅,神光閃爍,足以證明今日這事讓他期待了多久。
“是葉信疏忽,竟讓將軍先提。”
信王彎身行禮時,父親趕緊上前攙扶,“當年若非將軍攜領全府護送,葉信實在不知後事怎樣,如今又願將阿霓許給我,這份恩,葉信此生不忘。”
父親也道,“承蒙先王信任,將護送信王之責交於老將,老將也絕不能讓先王失望。何況,阿霓與信王至小相伴,情意如何老將皆是看在眼裏。君王疑心太重,實在用意不純,老將平生隻得一女,不願她身份顯赫,隻願她能與意中良郎互信互愛,相伴終老。”
信王忙道,“將軍放心,葉信定不讓阿霓受半分屈苦。”
信王一直敬重父親,或許是心中或許感激,因而此時在父親麵前更是放下身份的最貴,自稱姓名。如此舉止,也讓我心中歡喜,他尊重父親,放低身份,是由心當父親為長輩,更是由心要與我締結良緣。
他看似尊重父親,實則也是對我的尊重和在意。
後來與父親討論一番,倘若尚在京中成婚,定得向君王討旨賜婚。可若要迴北下,又沒有太好的借口。
於是,父親與信王打算找個事由迴北下邊疆,這樣一來,若是信王與我成婚,便能不通過君王賜婚。
哪知此後便連連怪事,我與信王外遊之時遭受伏擊,信王縱使武功再好,可仍輸在寡不敵眾,受了些傷。
那日府裏丫頭一時說漏了嘴,隻說:倘若此次迴了北下邊疆,往後我們就得換了稱唿,不可再叫一聲小姐姑娘,得喚信王妃了。
偏巧說這話時,那瑉毅來府裏聽了去。瑉毅上前一臉憤怒,直說:難怪王叔總會阻止我與你走的近,原來他是想自己近水樓台。
我不曾說話,那丫頭實在不想瑉毅壞了我與信王的名聲,這便道:早在北下邊疆時,小姐與信王就情投意合,若非此次突然迴京,或許京中便早已收到他們喜結良緣的好消息。
瑉毅一臉怒意:所以阿霓不受我的禮物,也從不與我單獨相處,是因為王叔麽?
我此刻覺得,沒必要藏藏掖掖,我與信王既然已到談婚論嫁之時,我便應該果斷拒絕瑉毅的心意。
慶功宴後,我們便留在了京中,一是君王雖有意挽留,二是信王早在北下邊疆時便說要帶我在京中逛逛。因而歇息兩日後,信王便當真來府裏接我,父親母親早知我們的情意,便也未曾阻攔,反而有意撮合。
與信王逛街時,偏巧瑉毅中途巧遇,隻是看他神色倒也分不清是否巧合,畢竟君王用意明顯,他豈會給了信王與父親聯手的機會?
在北下邊疆時並沒有京中這份安謐,更莫說市井繁華的樂趣,無論女子簪花,抑或衣服佩飾,讓我眼花繚亂,大有見識短淺的感覺。
女子天生愛簪花,我看著那簪子道:“信哥哥,京中新鮮玩意可不少。”
信王頷首微笑,正要伸手時卻被瑉毅搶先道:“阿霓若喜愛,往後就在京中安下。莫說簪花,但凡你要的,我都能送至你眼前。”
我微微頷首,看似矜持未帶笑意,其實是不願與他過多親熱,“太子有心了,京中雖繁華,阿霓終歸在北下待的久,阿霓也就一時起興,到底不適合長留。”
瑉毅麵色僵硬,有些窘迫,片刻又道,“阿霓覺著這簪花怎樣?”
“不錯!”
瑉毅忙對身後侍從道,“你付了攤主錢,將這些全買下。”
我聽罷驚異,與信王對看一眼,信王臉色也不見得多好看。
“太子何必這樣慷慨?我如何戴的完?”
瑉毅笑道,“一日戴一支,也無需半個年頭。”
我趕緊拒絕,看著他歎了口氣,“想北下兵將以死衛國,卻難得溫飽。太子未曾親臨,如何得知僅你今次買簪花的錢,便能供軍中近一年溫飽?”
瑉毅笑容僵硬,很是尷尬,他身後的侍從不知對他說了些什麽,瑉毅麵色一怔,片刻又抬眸看著我。
“阿霓心懷兵將,果然巾幗不讓須眉。”話說著,瑉毅臉色稍加緩和了些,“其實此次王叔與將軍迴京,雖說是慶功宴,但更多的,也是慰勞兵士。”
我好奇地看著瑉毅,就連信王也有些詫異。
瑉毅身後的侍從忙行禮道,“阿霓姑娘或許不知,慶功宴雖是陛下的意思,但殿下也費了不少口舌。殿裏早備下軍需,均為殿下所贈,為犒賞北下兵士,殿下近乎傾盡所有。”
見我雙眼驚異地看向瑉毅時,那侍從又才道,“殿下哪裏知曉,阿霓姑娘一介女兒身,卻也有如此情懷,隻是殿下不曾對外提及罷了。”
瑉毅輕唿一聲“吳林”,那侍從便行了禮未再說話。
聽了吳林的話,我不免多看了幾眼瑉毅。平日裏覺著他太過溫和,缺乏了信王那樣的氣魄,沒想到他骨子裏還是在意家國的。我以為身在王宮,過慣了錦衣玉食,不曾親臨平民之苦的瑉毅,自然也如書中紈絝子弟般驕奢淫逸之人,這樣來我便對他另眼相看了。
或許見我神色有些改變,瑉毅拿著一支簪子放在我手裏,“阿霓,以往我們也是一同吃喝玩樂,讀書習字的。雖說相隔幾年未見,你對我有了生疏,我卻盼著重逢,總覺著我們不該這樣見外。”
可我未曾受過信王以外,別的男子贈物,因而實在難以接下。
“母親說,女兒家不可隨意收下男子贈物,何況還是簪子。”
“阿霓,我並無他意。隻是久別重逢,心裏著實歡喜,總想送你些東西。”
我實在無法婉拒,一直沉默不語的信王伸手接過簪子,“好歹王侄的一番心意,阿霓無需客氣。”說罷又對身後的摩琰輕聲道,“摩琰,你便替吳林拿著,一塊兒送去鎮國將軍府。”
摩琰生的黑麵陰森,不苟言笑,又愛留著滿嘴胡須,雖長相不耐,卻讓人不敢近乎,直叫人害怕。
摩琰倒當真上前接過吳林手中被包好的發簪,吳林雖然武功不錯,卻仍然不敢直視摩琰,隻得乖乖鬆手。
信王借故出來的太久,要將我送迴,瑉毅要跟來,卻被信王堅決攔下。後來我問他:明知君王的用意,我實在不想接下瑉毅的東西,以免被誤會,你為何卻要收下?
信王一臉邪笑,挑了眉道:他既執意要給,咱們不要白不要。之後換了錢用作軍需,豈不正好?
我滿臉詫異,很不可置信地看著信王,又看著摩琰,哪知摩琰也正兒八經地點頭,一副老實巴交的模樣。
不愧是信王,難怪戰場上不見輸下。
隔日醒來,隻見瑉毅與父親相談甚歡,問了母親才知,是瑉毅前來與父親學習。見我來後,瑉毅滿臉笑意,微微含笑表示招唿便離去,那瑉毅趕緊告別父親前來尋我,說他母後心裏念我,邀我常去王宮走動。
接連幾日都能見到瑉毅前來府裏,後來母親也覺著瑉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向父親學習領兵,實則是要與我拉近關係。但在外人看來,瑉毅作為太子還如此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實在是黎朝之幸。
如此,又得了好名聲。
後來父親實在覺得這樣終究不是辦法,索性將此事告訴給了信王。這日,瑉毅如往常一樣,帶了些禮物前來學習,偏偏進屋就看見信王。雖是蹙眉不悅,卻仍然上前行禮,喊了聲“王叔”。
“得知王侄如此用功,本王也替黎朝百姓歡喜。這便帶了些兵書來,或許於你有用。”
瑉毅趕緊上前接過,再遞給吳林。
“瑉毅謝過王叔!”
今日這番學習,也著實尷尬了許多,我索性離開。
直到瑉毅離開,父親這才厚了臉皮主動問信王,“君王之意路人皆知,信王心中有何打算?”
信王未語,父親又道,“君王是想收攬兵權,將阿霓控在王宮用來壓製將軍府。其之所意,無非是怕信王將來威脅他的帝位。”
信王沉默,片刻才抬眸說道,“我意不在帝位,隻求黎朝無危,但倘若他們傷害了阿霓,我定叫他們付出代價。”
父親起身行了禮,神色嚴肅而認真,“信王可記得臨走前玉宸仙君的話?”
信王頷首,父親又道,“老將隻問信王一句,對阿霓可有兒女情意?”
我聽後心中顫抖,看出我的憂慮,母親抱著我也緊蹙眉頭。
信王沉默片刻,有些躊躇,“不知阿霓。。。”
“老將如今隻問信王。”
雖說信王與我平日很好,但要聽他親口說出這番情意,我卻莫有的害怕了。
信王抬眸,眼神肯定的重重點頭,“有!”
僅僅一個字,讓我卻不由地想哭一番。從害怕到歡喜,這樣的情緒實在難以平複。
父親點頭,重重行了一禮,“信王如有意,可願攜聘相娶?”
信王聽罷猛然抬眸,眼神中皆是不可置信,父親眼神深邃,神情很是嚴肅。正在這時,信王雙手抱拳,重重點頭。
“葉信之心,將軍最是知曉。”
我聽罷迴頭看著母親,母親也含著淚點頭,我正要說話時,母親手指放在嘴邊示意我不要出聲。
“本想找個契機,正式向阿霓表明心意。倘若阿霓正有此意,葉信他日求個吉日便攜聘來迎。”
“既然信王有此意,如今太子總來府中,未免節外生枝,老將索性就做了這主。”
信王抬眸之時,我分明看見他眼裏的深紅,神光閃爍,足以證明今日這事讓他期待了多久。
“是葉信疏忽,竟讓將軍先提。”
信王彎身行禮時,父親趕緊上前攙扶,“當年若非將軍攜領全府護送,葉信實在不知後事怎樣,如今又願將阿霓許給我,這份恩,葉信此生不忘。”
父親也道,“承蒙先王信任,將護送信王之責交於老將,老將也絕不能讓先王失望。何況,阿霓與信王至小相伴,情意如何老將皆是看在眼裏。君王疑心太重,實在用意不純,老將平生隻得一女,不願她身份顯赫,隻願她能與意中良郎互信互愛,相伴終老。”
信王忙道,“將軍放心,葉信定不讓阿霓受半分屈苦。”
信王一直敬重父親,或許是心中或許感激,因而此時在父親麵前更是放下身份的最貴,自稱姓名。如此舉止,也讓我心中歡喜,他尊重父親,放低身份,是由心當父親為長輩,更是由心要與我締結良緣。
他看似尊重父親,實則也是對我的尊重和在意。
後來與父親討論一番,倘若尚在京中成婚,定得向君王討旨賜婚。可若要迴北下,又沒有太好的借口。
於是,父親與信王打算找個事由迴北下邊疆,這樣一來,若是信王與我成婚,便能不通過君王賜婚。
哪知此後便連連怪事,我與信王外遊之時遭受伏擊,信王縱使武功再好,可仍輸在寡不敵眾,受了些傷。
那日府裏丫頭一時說漏了嘴,隻說:倘若此次迴了北下邊疆,往後我們就得換了稱唿,不可再叫一聲小姐姑娘,得喚信王妃了。
偏巧說這話時,那瑉毅來府裏聽了去。瑉毅上前一臉憤怒,直說:難怪王叔總會阻止我與你走的近,原來他是想自己近水樓台。
我不曾說話,那丫頭實在不想瑉毅壞了我與信王的名聲,這便道:早在北下邊疆時,小姐與信王就情投意合,若非此次突然迴京,或許京中便早已收到他們喜結良緣的好消息。
瑉毅一臉怒意:所以阿霓不受我的禮物,也從不與我單獨相處,是因為王叔麽?
我此刻覺得,沒必要藏藏掖掖,我與信王既然已到談婚論嫁之時,我便應該果斷拒絕瑉毅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