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皇帝轉身,沉聲道:“劉子明,你可願聽朕講一故事?”
劉子明微笑應道:“榮幸之至。”
北陵皇帝眯眼遠望,許久,惘然道:“金身大佛慈悲為蒼生,君王帝心深沉為社稷,命運所致,皆身不由己。朕此生,向來為天下社稷殫精竭慮,唯有一次,是為自己而活。朕的故事,當從一女子說起。”
皇帝眼神漸迷離,緩緩敘道:“我太皇爺爺一脈,自北地崛起,吞十族,平四海,立國北陵。至朕登基,已過百年。朕這一族,守著江山,曆經數十載風雨,滄海桑田,朕見太多族人,為江山穩固,相繼離去。故朕生來,便背負太多責任,苦學如何成為偉大帝王,活得並不輕鬆,直至一女子出現。”
皇帝眼神此刻變得溫和,“她名舒月,是你們南朝人。我還是幼童之時有次隨父皇南下禮佛,便來到這終南古寺小住了一段時日,那時她是剛剛被人遺棄在佛寺的小丫頭,但她並未哭鬧抱怨,隻是每天靜靜坐在佛門廣場前的山階上看日落,見得多了我便與她熟識了,慢慢成為了一起看日落的好友。那段日子,舒月從來不怎麽說話,隻是托著下巴呆呆地張望天邊的殘陽,好像在等著什麽……”
“在等什麽?”
“我也問了她,她隻是輕輕搖了搖頭,什麽也不說。很久以後才從大和尚那裏知道,舒月得了頑疾絕症,無藥可醫,無人可醫,她的家人承擔不了高額的醫藥開銷,這才借著拜佛求藥的名頭將她騙到佛寺拋棄,大和尚說被拋棄的那一天她大哭了一天一夜,佛家有好心腸,大和尚收留這個可憐的姑娘,可一連幾天小丫頭哭到暈厥了過去,再三考慮大和尚無奈隻好將實情告訴於她,得知實情的舒月不再埋怨拋棄她的父母親了,唉真傻,那時她才多大啊……”
“知道她在等什麽的那天,我才知道小丫頭為什麽那麽喜歡看日落,因為那是世界留給她的最後的美好了。”
“對朕來說,命運既定,喜歡從來都不是我能選擇的,是舒月告訴我,喜歡就要自己把握,自己努力爭取,能活一天,就看一天的日落。”
劉子明失神道:“後來呢?”
北陵皇帝眼神最後陷入黯然,低聲道:“她走了,對這人間不留一絲留戀,在我們看的最後一次日落,她對朕笑了。”
“那笑容真好看,以後朕再也沒能見過那麽看的笑容了。她臨死之前問,我為什麽願意陪她看那麽久的日落,我最後還是沒敢說出口,對我而言她便是世界最美好的風光,好過我北陵千裏江山,萬載繁華……我沒能說出口,她卻和我說:“若有來生,我嫁給你,好嗎?”
北陵皇帝神傷道:“我抱著她拚命點頭,看完了最後一次日落後就坦然去麵對我的使命。如今朕坐擁半壁天下,這心一直為她留了一半位置。”
劉子明緊抿薄唇,歎道:“陛下深情,舒月姑娘必然歡喜。”
皇帝從沉思中迴神,輕吐一口氣,語調恢複了帝王的威嚴:“劉子明啊,朕和你合作,除了看中你的手段心機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恩要還。”
“恩?”
未等劉子明開口,皇帝便繼續說道:“朕為舒月尋遍名醫皆無果,幸得一位老先生不辭千裏趕來佛寺為她醫治,雖未能救她性命,卻也為她延命數日,讓朕能多陪她看幾次日落,於朕而言,此恩大德。”
劉子明指向殿外,驚愕道:“陛下所言老先生莫非是……”
皇帝頷首道:“正是那童姑娘的祖父。聞老先生遭奸人毒手,未來得及備嫁妝,又知她與你兩情相悅,若你不負此女子,朕便代老先生為其孫女備一份嫁妝,以表心意,權當還此恩情。”
劉子明惶恐道:“陛下,以北朝對南朝黨政之態度為禮,此嫁妝好氣派啊。”
北陵皇帝眉間眼眸微眨,道:“此外,朕還有一事相求於你。”
“陛下請說。”
“舒月有墳無墓,煩請依南朝之俗,為其立一座忠骨碑,上書‘北陵皇族烏合氏二十世正統天驕皇後烏合舒月’。
北陵皇帝雙手交疊於胸前,恭謹施禮,言道:“佛祖在上,勞煩先生。”
劉子明躬身迴禮:“外臣領命。”
——
——
殿內殿外霎時鴉雀無聲。
一炷香後,劉子明隻身推開殿門。
佛前廣場滿目瘡痍,地上數處掌印深嵌入地。極目遠眺,下山的石階橫屍遍野,鮮血染青山。
已無大礙的餘大俠冷眼看著劉子明,冷笑道:“你這小子,錯過了太多精彩場麵。”
劉子明直接走向童姑娘,看著她懷中昏厥的施小小,半蹲下身,溫和問道:“小小可還好?”見童姑娘搖頭,他才放心下來。
忽然,山體傳來劇烈震動,三位大宗師從天而降。
劉子明緩緩起身,眯眼道:“三位辛苦,那老太監情況如何?”
天武大師臉色鐵青,苦澀道:“讓他跑了。那廝的探魂手已入化境,難纏得很,即便我與宮懸道友聯手,也對他無可奈何。”
劉子明看向天懸大和尚,沉聲道:“您未出手?”
天懸方丈搖了搖頭,雙手合十道:“並未。”
宮懸道士沒好氣地說:“小子,你懂得什麽?天懸大師肩負佛道興衰之重任,若非天崩地裂,江河倒流,他豈會輕易出手?”
劉子明並不生氣,微笑道:“先生所言極是。”
拂塵道士將拂塵握在手中,張望一番後道:“為何隻見你一人?‘員外’在何處?”
劉子明指了指殿內,中年道士冷哼一聲獨自入殿去。
劉子明走到兩位和尚身旁,雙手合十行禮道:“謝過兩位大師出手相助。”
兩位高僧還禮後,天武大師單手放於胸前,徑直走向童姑娘,伸出一條粗壯的手臂。
感覺到老和尚殺意,餘大俠強忍著內傷,拔刀護在身前,怒道:“老和尚你想幹嘛?”
天武大師金剛怒目,五指如山,俯視著童姑娘身下的少年,沉聲道:“這孩子不能留。”
劉子明瞳孔驟然一沉,身形猛地向前一衝,護在幾人麵前,沉聲道:“大師,今日已有太多人殞命。佛家以慈悲為懷,若我等有所冒犯,也不該讓一個孩子來承受。”
童姑娘沉默許久,起身冷笑道:“我如今算是明白了,佛祖慈悲,侍佛之人卻妄動殺機,此乃虛偽之道。”
天武大師沉默不語。
忽然,一陣劇烈的響動傳來,山下約有五百鐵麵人湧上山來,領頭的正是世子殿下關雎元。
關世子手臂一揮,五百人馬即刻將老和尚及整座佛道古寺包圍起來。
關世子快步上前,低首拱手道:“副使恕罪,承天衛救駕來遲。”
劉子明直視殺意滿滿的老和尚,側頭笑道:“不遲,來的正好。”
世子殿下再一揮臂,上百把黃鐵短弩對準了北陵國師,寒意森森。
老和尚眼神中透著輕蔑,冷笑道:“山下二百人馬剛死,這又來了五百人。阿彌陀佛,何必白白送死,你們應知,再多的人也攔不住老衲。”
劉子明向前邁一步,毫無退縮之意,沉聲道:“我仍是那句話,若我身邊之人有個好歹,我必讓你佛道一門永無寧日。”
此時山前氣氛緊張,如箭在弦上。大和尚天懸輕輕歎息,拍了拍天武大師的肩膀,勸道:“師弟,我看這樣吧,就讓這孩子留在此處,由你收入佛門,傳授衣缽。隻要將那魔頭從他體內驅散,便還他自由。”
童姑娘眉頭微皺,道:“若你們十年八年都無法驅散小體內的妖魔,豈不是要將他終生囚禁?”
劉子明接過話頭,問道:“天懸方丈,您博學多才,通曉古今,可知小小體內的魔頭究竟是什麽來曆?”
餘大俠麵露苦色,道:“看著像是大魔頭九天。”
天懸大和尚頓了頓,點頭道:“少俠果然見識廣博,的確是那魔道掌門九天。”
“餘大哥見過?”
餘大俠搖搖頭道:“沒有,我是聽一個北陵說書人講起過。據說兩國初建時,有無數魔頭作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三大蓋世魔頭,這九天便是三魔之首,修習魔道。百年前這魔頭肆虐天下,幸得佛道九大高僧出山,以九禪之力震退妖魔,才將其徹底消滅。這傳說是否屬實,想必大和尚最有發言權。”
天懸方丈眯起蒼白長眉,平淡道:“不錯,貧僧的確參與過鎮壓這九天魔頭之事,也是那九人之一。不過九天並未被徹底消滅,他的神魂消散,散於世間,每隔五十年便降生於一人體內。百年前由我佛道出手,上一個五十年,由道家的老天師引天道之力強行壓殺,算起來五十年彈指一揮……就這麽過去了。”
劉子明擔憂地問道:“既如此,大師可有應對那魔頭之法?”
天懸大和尚眼簾微垂,聲音沙啞:“有一法或可一試,讓我師弟傳授他一身佛法,借此渡劫,同時傳授他武藝,未來如何,還需看他自身造化。”
劉子明問道:“需要多久?”
大和尚神色平淡:“很難說,長則十年八載,短則十天半月,這要看小施主自己悟性。”
“不行,離家久了……小小恐怕會想家。”
天懸和尚看了一眼天色,眯眼道:“不必著急,天色已晚,諸位可在寺中留宿一晚,是否答應,還需詢問小施主自己意願。”
天武大師點頭道:“師兄所言甚是,劉施主可仔細斟酌。”
--
--
入夜已深,幾人借著寺廟落腳歇息。 小和尚在囑咐下收拾出了一間寬敞的禪房,引眾人入內,然後恭敬地說:“各位施主,寺內隻剩下一間禪房,還請各位見諒。”
“一間?我們這麽多人怎麽睡?” 餘大俠滿是不爽,怒道:“你們是不是故意的?”說話間便又要動手。
劉子明連忙按住暴躁的餘大俠,笑著說:“無妨,打地鋪即可,有勞小師傅了。”小和尚也是被嚇得不輕,急忙施了個禮,便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幾人看了看四周,屋內十分簡樸,幹淨,纖塵未染,除了一張大床和幾樣家具什麽也沒有。確實是斷絕紅塵之地。
劉子明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頗為困頓地說:“好在寬敞,我們三人就將就睡地鋪吧,床榻給童姑娘。”
餘大俠揮了揮手,沒好氣地點頭:“也罷,也罷。”
聽這話,並不記得今日發生了什麽的施小小便利落地去拿被褥鋪在地板之上。
夜深禪房內的燭火一明一暗地晃動著,隻有外麵淡淡的月光透過高窗印在了光滑的地板上。
看著不遠處熟睡打唿的施小小,劉子明躺在地鋪上,絲毫沒有睡意。“小芷你睡了嗎?”
劉子明看著躺在床上側過身去睡的童姑娘,輕聲試探問道。良久,童姑娘才接了一句:“幹嘛?”
劉子明轉過身子,壓著聲音說:“睡不著,你要是不困的話陪我說會話吧。”
月色盈盈,這樣的清朗的月景在冬日裏難得一見,劉子明歎了口氣:“想到將來小小不在我身邊,我還真不習慣呢!”
童芷看出他的心思,認真地說道:“你若舍不得,可以不讓他走的,我們再想法子。”
劉子明雙手置於腦後,撐起頭部,凝視著窗口的月光,迴憶起與施小小初次相遇的情景,嘴角不由得浮現出一絲淺笑,輕聲說道:“那時的我剛離開央州,遵師命踏入仕途,曆經艱辛,終於抵達京歌。當時全國饑荒肆虐,即使皇城也有眾多難民,小小便是其中之一。這孩子真傻,自己都食不果腹,卻仍將僅有的食物分給妹妹。後來他便跟隨了我,成為我的書童。這孩子機敏伶俐,又勤勞利落,將我照顧得很好……”
他語調輕緩,生怕吵醒施小小。然而,他不知道施小小並未入眠,這位心事重重的少年其實聽到了那番對話,知道公子為難。他茫然地望著窗外依稀可見的風雪,神情恍惚,淚水奪眶而出,恍惚間迴到了那一年。
那年,大雪傾城,天地皆白,故鄉受災,他逃難至京歌。
那段時光,他流離失所,乞食為生,遭人厭棄,鄙棄自身,淪為乞兒。
那日,他饑寒交迫,幾近殞命於巷口。幸而得一權貴垂青,攜至府邸,授其學識與技藝,並委以管事之職。
稚子銘記公子之情,少年報恩之誌,必當鞠躬盡瘁,以死相報。
劉子明微笑應道:“榮幸之至。”
北陵皇帝眯眼遠望,許久,惘然道:“金身大佛慈悲為蒼生,君王帝心深沉為社稷,命運所致,皆身不由己。朕此生,向來為天下社稷殫精竭慮,唯有一次,是為自己而活。朕的故事,當從一女子說起。”
皇帝眼神漸迷離,緩緩敘道:“我太皇爺爺一脈,自北地崛起,吞十族,平四海,立國北陵。至朕登基,已過百年。朕這一族,守著江山,曆經數十載風雨,滄海桑田,朕見太多族人,為江山穩固,相繼離去。故朕生來,便背負太多責任,苦學如何成為偉大帝王,活得並不輕鬆,直至一女子出現。”
皇帝眼神此刻變得溫和,“她名舒月,是你們南朝人。我還是幼童之時有次隨父皇南下禮佛,便來到這終南古寺小住了一段時日,那時她是剛剛被人遺棄在佛寺的小丫頭,但她並未哭鬧抱怨,隻是每天靜靜坐在佛門廣場前的山階上看日落,見得多了我便與她熟識了,慢慢成為了一起看日落的好友。那段日子,舒月從來不怎麽說話,隻是托著下巴呆呆地張望天邊的殘陽,好像在等著什麽……”
“在等什麽?”
“我也問了她,她隻是輕輕搖了搖頭,什麽也不說。很久以後才從大和尚那裏知道,舒月得了頑疾絕症,無藥可醫,無人可醫,她的家人承擔不了高額的醫藥開銷,這才借著拜佛求藥的名頭將她騙到佛寺拋棄,大和尚說被拋棄的那一天她大哭了一天一夜,佛家有好心腸,大和尚收留這個可憐的姑娘,可一連幾天小丫頭哭到暈厥了過去,再三考慮大和尚無奈隻好將實情告訴於她,得知實情的舒月不再埋怨拋棄她的父母親了,唉真傻,那時她才多大啊……”
“知道她在等什麽的那天,我才知道小丫頭為什麽那麽喜歡看日落,因為那是世界留給她的最後的美好了。”
“對朕來說,命運既定,喜歡從來都不是我能選擇的,是舒月告訴我,喜歡就要自己把握,自己努力爭取,能活一天,就看一天的日落。”
劉子明失神道:“後來呢?”
北陵皇帝眼神最後陷入黯然,低聲道:“她走了,對這人間不留一絲留戀,在我們看的最後一次日落,她對朕笑了。”
“那笑容真好看,以後朕再也沒能見過那麽看的笑容了。她臨死之前問,我為什麽願意陪她看那麽久的日落,我最後還是沒敢說出口,對我而言她便是世界最美好的風光,好過我北陵千裏江山,萬載繁華……我沒能說出口,她卻和我說:“若有來生,我嫁給你,好嗎?”
北陵皇帝神傷道:“我抱著她拚命點頭,看完了最後一次日落後就坦然去麵對我的使命。如今朕坐擁半壁天下,這心一直為她留了一半位置。”
劉子明緊抿薄唇,歎道:“陛下深情,舒月姑娘必然歡喜。”
皇帝從沉思中迴神,輕吐一口氣,語調恢複了帝王的威嚴:“劉子明啊,朕和你合作,除了看中你的手段心機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恩要還。”
“恩?”
未等劉子明開口,皇帝便繼續說道:“朕為舒月尋遍名醫皆無果,幸得一位老先生不辭千裏趕來佛寺為她醫治,雖未能救她性命,卻也為她延命數日,讓朕能多陪她看幾次日落,於朕而言,此恩大德。”
劉子明指向殿外,驚愕道:“陛下所言老先生莫非是……”
皇帝頷首道:“正是那童姑娘的祖父。聞老先生遭奸人毒手,未來得及備嫁妝,又知她與你兩情相悅,若你不負此女子,朕便代老先生為其孫女備一份嫁妝,以表心意,權當還此恩情。”
劉子明惶恐道:“陛下,以北朝對南朝黨政之態度為禮,此嫁妝好氣派啊。”
北陵皇帝眉間眼眸微眨,道:“此外,朕還有一事相求於你。”
“陛下請說。”
“舒月有墳無墓,煩請依南朝之俗,為其立一座忠骨碑,上書‘北陵皇族烏合氏二十世正統天驕皇後烏合舒月’。
北陵皇帝雙手交疊於胸前,恭謹施禮,言道:“佛祖在上,勞煩先生。”
劉子明躬身迴禮:“外臣領命。”
——
——
殿內殿外霎時鴉雀無聲。
一炷香後,劉子明隻身推開殿門。
佛前廣場滿目瘡痍,地上數處掌印深嵌入地。極目遠眺,下山的石階橫屍遍野,鮮血染青山。
已無大礙的餘大俠冷眼看著劉子明,冷笑道:“你這小子,錯過了太多精彩場麵。”
劉子明直接走向童姑娘,看著她懷中昏厥的施小小,半蹲下身,溫和問道:“小小可還好?”見童姑娘搖頭,他才放心下來。
忽然,山體傳來劇烈震動,三位大宗師從天而降。
劉子明緩緩起身,眯眼道:“三位辛苦,那老太監情況如何?”
天武大師臉色鐵青,苦澀道:“讓他跑了。那廝的探魂手已入化境,難纏得很,即便我與宮懸道友聯手,也對他無可奈何。”
劉子明看向天懸大和尚,沉聲道:“您未出手?”
天懸方丈搖了搖頭,雙手合十道:“並未。”
宮懸道士沒好氣地說:“小子,你懂得什麽?天懸大師肩負佛道興衰之重任,若非天崩地裂,江河倒流,他豈會輕易出手?”
劉子明並不生氣,微笑道:“先生所言極是。”
拂塵道士將拂塵握在手中,張望一番後道:“為何隻見你一人?‘員外’在何處?”
劉子明指了指殿內,中年道士冷哼一聲獨自入殿去。
劉子明走到兩位和尚身旁,雙手合十行禮道:“謝過兩位大師出手相助。”
兩位高僧還禮後,天武大師單手放於胸前,徑直走向童姑娘,伸出一條粗壯的手臂。
感覺到老和尚殺意,餘大俠強忍著內傷,拔刀護在身前,怒道:“老和尚你想幹嘛?”
天武大師金剛怒目,五指如山,俯視著童姑娘身下的少年,沉聲道:“這孩子不能留。”
劉子明瞳孔驟然一沉,身形猛地向前一衝,護在幾人麵前,沉聲道:“大師,今日已有太多人殞命。佛家以慈悲為懷,若我等有所冒犯,也不該讓一個孩子來承受。”
童姑娘沉默許久,起身冷笑道:“我如今算是明白了,佛祖慈悲,侍佛之人卻妄動殺機,此乃虛偽之道。”
天武大師沉默不語。
忽然,一陣劇烈的響動傳來,山下約有五百鐵麵人湧上山來,領頭的正是世子殿下關雎元。
關世子手臂一揮,五百人馬即刻將老和尚及整座佛道古寺包圍起來。
關世子快步上前,低首拱手道:“副使恕罪,承天衛救駕來遲。”
劉子明直視殺意滿滿的老和尚,側頭笑道:“不遲,來的正好。”
世子殿下再一揮臂,上百把黃鐵短弩對準了北陵國師,寒意森森。
老和尚眼神中透著輕蔑,冷笑道:“山下二百人馬剛死,這又來了五百人。阿彌陀佛,何必白白送死,你們應知,再多的人也攔不住老衲。”
劉子明向前邁一步,毫無退縮之意,沉聲道:“我仍是那句話,若我身邊之人有個好歹,我必讓你佛道一門永無寧日。”
此時山前氣氛緊張,如箭在弦上。大和尚天懸輕輕歎息,拍了拍天武大師的肩膀,勸道:“師弟,我看這樣吧,就讓這孩子留在此處,由你收入佛門,傳授衣缽。隻要將那魔頭從他體內驅散,便還他自由。”
童姑娘眉頭微皺,道:“若你們十年八年都無法驅散小體內的妖魔,豈不是要將他終生囚禁?”
劉子明接過話頭,問道:“天懸方丈,您博學多才,通曉古今,可知小小體內的魔頭究竟是什麽來曆?”
餘大俠麵露苦色,道:“看著像是大魔頭九天。”
天懸大和尚頓了頓,點頭道:“少俠果然見識廣博,的確是那魔道掌門九天。”
“餘大哥見過?”
餘大俠搖搖頭道:“沒有,我是聽一個北陵說書人講起過。據說兩國初建時,有無數魔頭作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三大蓋世魔頭,這九天便是三魔之首,修習魔道。百年前這魔頭肆虐天下,幸得佛道九大高僧出山,以九禪之力震退妖魔,才將其徹底消滅。這傳說是否屬實,想必大和尚最有發言權。”
天懸方丈眯起蒼白長眉,平淡道:“不錯,貧僧的確參與過鎮壓這九天魔頭之事,也是那九人之一。不過九天並未被徹底消滅,他的神魂消散,散於世間,每隔五十年便降生於一人體內。百年前由我佛道出手,上一個五十年,由道家的老天師引天道之力強行壓殺,算起來五十年彈指一揮……就這麽過去了。”
劉子明擔憂地問道:“既如此,大師可有應對那魔頭之法?”
天懸大和尚眼簾微垂,聲音沙啞:“有一法或可一試,讓我師弟傳授他一身佛法,借此渡劫,同時傳授他武藝,未來如何,還需看他自身造化。”
劉子明問道:“需要多久?”
大和尚神色平淡:“很難說,長則十年八載,短則十天半月,這要看小施主自己悟性。”
“不行,離家久了……小小恐怕會想家。”
天懸和尚看了一眼天色,眯眼道:“不必著急,天色已晚,諸位可在寺中留宿一晚,是否答應,還需詢問小施主自己意願。”
天武大師點頭道:“師兄所言甚是,劉施主可仔細斟酌。”
--
--
入夜已深,幾人借著寺廟落腳歇息。 小和尚在囑咐下收拾出了一間寬敞的禪房,引眾人入內,然後恭敬地說:“各位施主,寺內隻剩下一間禪房,還請各位見諒。”
“一間?我們這麽多人怎麽睡?” 餘大俠滿是不爽,怒道:“你們是不是故意的?”說話間便又要動手。
劉子明連忙按住暴躁的餘大俠,笑著說:“無妨,打地鋪即可,有勞小師傅了。”小和尚也是被嚇得不輕,急忙施了個禮,便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幾人看了看四周,屋內十分簡樸,幹淨,纖塵未染,除了一張大床和幾樣家具什麽也沒有。確實是斷絕紅塵之地。
劉子明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頗為困頓地說:“好在寬敞,我們三人就將就睡地鋪吧,床榻給童姑娘。”
餘大俠揮了揮手,沒好氣地點頭:“也罷,也罷。”
聽這話,並不記得今日發生了什麽的施小小便利落地去拿被褥鋪在地板之上。
夜深禪房內的燭火一明一暗地晃動著,隻有外麵淡淡的月光透過高窗印在了光滑的地板上。
看著不遠處熟睡打唿的施小小,劉子明躺在地鋪上,絲毫沒有睡意。“小芷你睡了嗎?”
劉子明看著躺在床上側過身去睡的童姑娘,輕聲試探問道。良久,童姑娘才接了一句:“幹嘛?”
劉子明轉過身子,壓著聲音說:“睡不著,你要是不困的話陪我說會話吧。”
月色盈盈,這樣的清朗的月景在冬日裏難得一見,劉子明歎了口氣:“想到將來小小不在我身邊,我還真不習慣呢!”
童芷看出他的心思,認真地說道:“你若舍不得,可以不讓他走的,我們再想法子。”
劉子明雙手置於腦後,撐起頭部,凝視著窗口的月光,迴憶起與施小小初次相遇的情景,嘴角不由得浮現出一絲淺笑,輕聲說道:“那時的我剛離開央州,遵師命踏入仕途,曆經艱辛,終於抵達京歌。當時全國饑荒肆虐,即使皇城也有眾多難民,小小便是其中之一。這孩子真傻,自己都食不果腹,卻仍將僅有的食物分給妹妹。後來他便跟隨了我,成為我的書童。這孩子機敏伶俐,又勤勞利落,將我照顧得很好……”
他語調輕緩,生怕吵醒施小小。然而,他不知道施小小並未入眠,這位心事重重的少年其實聽到了那番對話,知道公子為難。他茫然地望著窗外依稀可見的風雪,神情恍惚,淚水奪眶而出,恍惚間迴到了那一年。
那年,大雪傾城,天地皆白,故鄉受災,他逃難至京歌。
那段時光,他流離失所,乞食為生,遭人厭棄,鄙棄自身,淪為乞兒。
那日,他饑寒交迫,幾近殞命於巷口。幸而得一權貴垂青,攜至府邸,授其學識與技藝,並委以管事之職。
稚子銘記公子之情,少年報恩之誌,必當鞠躬盡瘁,以死相報。